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练 岳麓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180415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练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练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练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夏商时期以及西周时期政治统治的特点来分析。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是逐渐结合的过程,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由重视天命,到重视德行,可以看出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逐渐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天子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对天的认识理性化不是材料的重点,故D项错误。答案:B2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平王去世时,令尹(宰相)子常欲立子西,而子西却认为“王有适,不可乱也”,太子壬最终得以继位。这反映出当时()A正统观念仍受重视B分封秩序遭到破坏C宗法血缘关系淡化D天子地位受到冲击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根据材料“太子壬最终得以继位”,这反映了当时嫡长子继承制的正统观念仍然受到重视,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王位的继承,同分封秩序是否遭到破坏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嫡长子的正统观念,表明宗法血缘关系仍受重视,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王位的继承,不是天子地位是否遭到冲击,D项错误。答案:A3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影响B突出皇权至上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根据材料“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体现的是宗族内的尊卑秩序,受三代以来宗法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楼内住着一个家族的人,与皇权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族内的长幼尊卑,与宗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族内的关系,非邻里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4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在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这件史实不能说明()A当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B当时宗法制受到破坏C需要规范诸侯们的婚姻D要求妻妾平等维护家庭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齐桓公作为诸侯能大会诸侯,说明当时周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所以社会存在重大变革,材料所述的内容属于宗法制的内容,齐桓公特别做的规范说明当时存在宗法制受到破坏的现象,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是嫡子,妾所生的儿子庶子没有继承权,所以不可能做到妻妾平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百官。秦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答案:C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A能够消除地方割据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解析:材料强调了郡县制在维护中国统一方面的作用,之所以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由于在这一制度下中央控制了官吏的任免权,故选C项;A项的“消除”夸大了其作用,中国多次出现过地方割据局面;B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D项是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两项。答案:C7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维系,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A项错误;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法律治理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8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依据题干可知,强调的是爵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了官员来源的唯一通道,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B项正确;自耕农阶层的分化与爵制制度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可知,新爵制制度为普通百姓向官僚阶层转变提供可能,没有提到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9据汉书记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以来,各国并立纷争,天下大乱;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行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故选B项。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1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 BC D解析:题干“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体现的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这一制度在政治上使皇帝的政令能够直达百姓,在经济上实现了直接按户收税,故正确;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受中央制约,但并未削弱,故错误;将农民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加强了对他们的人身控制,故错误,A项正确。答案:A11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解析:关键的信息是“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意思是说: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因此B项正确。而A项概括不全面。C项说法错误,秦朝中央集权已经有中央与地方行政系统,比较完备。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B12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郡县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A BC D解析:解答的关键是注意皇帝制度,而郡县制和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运用排除法即可否定和。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40分,共40分)13(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材料三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1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1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据此回答影响。第(2)问,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归纳。第(3)问,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答案:(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现代”国家的典范。(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