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一中高一语文第7周45分钟练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947703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一中高一语文第7周45分钟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高一语文第7周45分钟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高一语文第7周45分钟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七周高一语文45分钟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廿七(nin) 悲怆(chung) 粘性(nin) 什刹海(shch)B菜圃( p ) 空旷(kung) 别墅(sh) 惦念(din)C静谧( m ) 贫瘠( j ) 奇诡(gu) 逃遁(dn)D橘子( j ) 熠熠( y ) 纸屑(xu) 粗犷(gu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B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C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B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这样去做。C若遇到风和日丽的午后,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奇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电视广播以及人们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有一座法语的监狱里无处。前方在召唤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们所有的惶惑与茫然。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不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的一段历史逃跑光景 流露 粘合 逃遁光阴 流露 粘合逃跑光阴表露 粘贴逃遁光景表露 粘贴二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分)渡 汉 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10分)_(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10分)_三、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12分)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只填序号)四、根据示例,仿译所给诗句。(16分)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译: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刚发芽。想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注:刚:将老而粗硬。阳:指农历十月,现在农历十月还称“小阳春”。盬:止息。启处:同“启居”。孔:甚,很。疚:病,苦痛。不来:无人慰问。来,慰劳,劝勉。译:_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地方。20分1.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3.客人并且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家在梦中何处到, 。6.不知何处吹芦管, 。7.露从今夜白, 。六、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青年认为,“文化素质低”是成功的最大障碍,比1996年的36.32上升了3.3个百分点;而把“生在偏远地区,没有机会”视为成功障碍的青年,则由1996年的32.2下降到28.8;认为“社会不公正”是成功最大障碍的青年也比1996的7.7减少了0.5个百分点。根据上段材料提供的信息,人们能得出哪三点认识?(12分) 第七周高一语文45分钟练习答案一.1. D 屑读xi2. B妄自菲薄:与“自己”重复。面目全非:多含贬义。安土重迁:指在一地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3.DA:缺主语,把“在”与“人类”对换位置。B:主语不一致。C:把“你”和“不但”互换位置4. 解析:逃遁除逃跑外还有隐藏的意思;光景大多表示景物、情况等意思;与眼睛相照应的应是流露;粘合比粘贴的意思要更进一层,除粘贴外还表示两个事物已经相合到一起了。参考答案:B二.阅读题 (1)“断”字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苦闷处境和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 “复”字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合情理。因为作者贬居岭外,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思念和担心经历的时间越长就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尤其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这种矛盾心理变得更加强烈: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三、四、 野豌豆苗采几根,豆苗茎叶老又硬。想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五、略六、解析:首先要分析其中的数据,善于把数字转换成文字;其次要根据原文的三个层次找出三个不同的角度。参考答案:越来越多的青年把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看作走向成功的首要因素,呈现出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提高文化素质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感到自己成才致富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在增加,地域封闭对青年发展的限制明显减弱(“地域封闭”的障碍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自己事业的成功不受社会不公正因素的影响(“社会公正”不再是成功的最大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