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661296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31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工作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12页
统计工作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12页
统计工作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第1组 编号:11j00503统计工作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秀娟(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容提要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铁路、公路项目越来越多,施工任务越来越繁重,施工单位对项目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细致。工程施工数据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如何搞好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工程建设期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容。关键词 统计工作 工程施工 应用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铁路、公路项目越来越多,施工任务越来越繁重,施工单位对项目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细致。工程施工数据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如何搞好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工程建设期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容。针对工程项目多,路线长,工程量繁杂等特点,严格按照统计数据全面性、规性和与时性三大原则做好统计工作。 1. 搞好统计基础工作,制定相关统计表格,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标段多,人员素质差异大,对各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汇总难度大的特点,首先制定统一的报表格式,以有效解决汇总难的问题: 1.1 建立工程信息表。工程各个标段工程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施工队伍进场后,对照施工图纸细化清单中各支付细目的工程量,按土石方、桥梁、涵洞、隧道、铁路制架梁、公路制架梁、公路路面、铺轨等进行分类填写,将各单位不同的统计指标统一化,汇总取得完整的工程统计信息,如土石方统一以断面方计,有特殊路基处理的要注明工程量(以里程计)与投资,桥梁按折合成桥米统计,涵洞以折合横延米统计,隧道以折合成洞统计等。1.2 形象进度统计表。对工程信息表中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与隧道工程,按统一的指标从合同工程量、开工情况、计划工程量、本月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作量与占合同工程量的比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直观反映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形象,为与时调整施工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1.3 产值统计表。统计的最终的目的是从价格上反映工程施工的完成情况。对应工程量清单,合同金额是“量与价”的有机结合,为进度完成情况提供最具可比性的考核指标。产值统计按支付细目以合同单价、数量和金额,本月完成数量和金额,本年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开工至现在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等容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当月完成情况,本年完成情况,开工至现在累计完成情况,占合同的比率等。按各标段累计完成产值占合同金额的比率进行进度考核。 2. 建立畅通的统计信息网络通道,确保统计工作的与时性 现在多数工程站线长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施工单位统计人员要将统计报表报送监理工程师、工作站审核完毕后,再报送业主部门审核汇总。统计时间相当有限,如果有错误,再往返报送,就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报表报送的与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准确无误、与时报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 统计群,将所有标段、监理与工作站的统计人员纳入专门的统计群进行管理,在网上进行统计报表的审核,统计群上通知一经发布,所有成员都可以看见,把报表参数放在群共享中,成员自行下载就可以得到统计报表的反馈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统计报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3. 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多渠道进行,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在工程实际工作中,由于进度统计报表并不作为工程计量支付的凭证,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报表只是一项应付业主的工作,安排的统计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或是素质较差的人员,这样的统计人员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出现用不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造成统计数据出错、统计数据失误等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在网络上围绕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在群上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让统计人员从中学到了不少统计知识,在做好统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数据统计不能单凭某个人来完成,应多渠道收集,方法不拘一格:可通过自我现场观察,测量组配合,工作技术人员配合等,关键是各部门配合,加上自已勤快,此工作非统计人员一人可完成,是大家配合才能完成。如仅凭一人来收集数据,可能造成数据不准、收集面缩小,或是漏掉影响施工的较大问题困难等信息收集,这些都将影响统计工作的在工程的作用。4. 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4.1 多数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多,统计工作量大,现在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建立统计台帐可以对统计结果进行核对,与时发现和修改错误数据。4.2 统计台帐既可反映某一时点的生产情况,又可反映一定时期的生产动态,还可预测未来的趋势,应细化到每一个独立施工或独立计价的个体单元。4.3 通过台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提取或组合各项统计指标,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可将所有数据在电子表里进行,只要填上最原始的基础数据,则可生成各类报表。4.4 统计工作在完成对处报送的同时,还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满足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在经营决策中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提高统计工作者的地位。 总之,统计工作贯通于整个工程建设期,看似简单的工作,确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能通过对比,发现进度、成本偏差,又能够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利帮助。作者简介:秀娟 1977年2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铁路学院,2001年7月至今工作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第1组计划统计与施工管理中铁十一局二公司辽西项目部许林计划统计工作广泛运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大到国家的“五年计划”与GDP(GrossDomesticProduct)统计,小到个人的投资计划与开支统计。计划工作对整个施工生产起到一个指导作用,而统计工作是检验计划落实情况的一种良好手段,计划与统计工作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将计划和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达到“互动”效果,才能对施工生产和经济效益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下面简要谈谈我个人对计划统计工作的理解和施工生产过程中如何搞好计划统计工作。一、 计划统计工作的意义计划工作是对未来工作、工期的一种合理安排,一个好的计划报表不但能正确指导施工保证工期,还能将人员、机械、模板利用、混凝土等生产要素合理调配,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凑,最终达到工程质量可控、效益最优的目的。统计工作是对计划工作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手段,使工程进度数据化、直观化;另外,统计工作还能收集工程施工的各项参数,为项目管理的数据分析以与计划人员经验积累提供可靠依据。二、如何搞好计划统计工作1、熟悉施工现场是搞好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部分计划人员在编排计划的时候满脑子空荡荡的,不知道从何做起;要不逻辑关系不对、相互冲突;要不应付差事随便编个报表了事,起不到计划报表指导施工的作用,甚至因为报表编制不合理,导致作业层盲从计划,成本加大。为此,本人认为要搞好计划,要对施工工艺流程、各流程人员机械配置、变压器配置、机械性能以与作业层的实际施工能力非常了解。以编排钻孔桩计划为例,必须要知道以下参数才能将计划编排合理:现场变压器配置能带动多少台钻机、图纸岩层情况、钻机型号(旋挖、冲击还是回旋)、钻机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大致每天进度、作业层的人员是否按两班倒配置等等,缺少上面任何一个基础参数你的计划编排的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吗?平时的细致观察、统计和数据分析是得到这些基础参数的主要途径,也是计划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2、良好的电脑操作水平和EXCEL表格设计能力。很多企业提倡“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办公”的口号,前提条件是电脑的迅速普与和强大的功能。电脑在计划统计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个人认为计划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四个软件:同望公路预算软件、铁路预算软件、WORD、EXCEL软件,前三个软件掌握起来比较简单;而EXCEL软件因其强大的数据运算、筛选和函数编辑功能在计划统计中显得尤为重要,计算器也因EXCEL的诞生在各种报表、台帐中的运用也日趋减少。文字表达是一门艺术,体现的是作者的表达能力,但在数据表达方面与表格相比相形见拙。以临时派工单为例,本人设计一个表格将派工单编号、派工时间、派机(工)单价参数、派(用)工工班等相关要素设置成一行,通过筛选功能能在一分钟之统计任何时间段的人员、机械、工班的派(用)工情况,而这点用手工计算是无法达到的,EXCEL的合理不但为我更好的控制了临时派工,而且还节约了宝贵时间。3、细致的工作作风。要搞好计划工作,首先要搞好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从而得到切合施工现场实际的各种参数,才能保证计划报表具有的指导性、合理性并产生管理效益。这就需要我们日复一日进到施工现场行枯燥的数据收集、分析,也就是说计划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细致的工作作风。三、计划报表的编制方式分类和运用条件计划报表分正排法和工期倒排法。正排法的原则是效益最优、工期合理,前提条件是工期条件允许,这种做法有利于施工单位管理效益最大化;事实上多大项目的业主一般都要求两年干完,这时工期就应该采取倒排法,即根据业主节点工期配置人员、机械、模板、变压器、拌合站等要素,然后再编制阶段性施工计划。计划正排法和到排法的区别在于正排工期能产生更多效益,倒排工期能控制工期。四、计划报表的编制流程工期倒排法因其在控制工期方面的特长,在国家拉动需期间用的较多,我谈谈个人倒排工期的流程。1、项目上场初,计划人员应统计好整个项目混凝土量、土方施工方量、隧道总长与各围岩类别长度等数据,对一个土方作业面日完成施工方量、钻机各种岩层日进尺、隧道开挖方法与各类别围岩月进度、一个桥墩要几天完成、移动模架完成一孔梁的时间等所有参数进行收集;2、对计划编制单元进行分析,用总数量(方量)除于节点工期区间的有效工期(初估对雨季与拆迁等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计算出每月(日)应完成的数量(方量);3、根据日(月)生产能力、混凝土供应能力等设置拌合站型号、变压器大小、钻机台数、模板套数、土方作业面个数和各工班人数;4、根据已经配置好的生产要素制定阶段性(如季度、月度、旬)施工计划;5、对阶段性施工计划进行统计比照,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认真分析超(欠)完成计划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下一阶段的计划进行微调。五、计划编制案例新建至西丰铁路地处东北,每年能正式施工时间为4月,项目09年计划且必须完成主要工程量为浆砌片石14万立方米、铺轨32公里、架桥87孔。在保证工期和控制成本的双重要求下,指挥部作出如下指导计划:1、8月底前完成所有附属、优先施工路堑地段,6月底为附属节点工期,要求完成8-10km路堤附属并撤出场地交给轨道工班铺轨;2、为避免上碴后导致片石倒运,轨道工班6月前不在区间施工,6月前按照完成站场改造进行人员配置;3、考虑到架梁与西部走廊等线路冲突,特运处车皮紧,计划8月底架梁,轨道队根据架梁顺序铺轨。在大的计划前提下,计划部根据收集的施工参数,按照附属工班总人数不低于1300人,轨道工班200人,架桥工班8月20日将设备运到位编制了阶段性报表,并督促各工班按照报表要求上人、设备,各工班之间基本不相互干扰,保证了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样一个事,我再举个反面例子,试想,如果附属人员安排600人,产生的后果将是:附属进度慢,轨道工班为了保证架梁的需要,必须提前进入附属施工的作业面,铺碴后片石将要倒运,因相互干扰轨道进度肯定保证不了架梁,成本增加,相互埋怨,管理难度大,增加多少成本和管理难度?工期保证不了对信誉评价又是什么影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份好的计划统计报表凝聚着计划人员多年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经验积累!我坚信,唯有以一种虚心学习和持之以恒的心态去收集、整理现场的施工参数,从而得出自己的“施工经验”,才能将自己的经验与不断更新的工艺、设备“与时俱进”,并编制出更切合实际、工序衔接紧凑的计划统计报表。我个人对计划统计报表的理解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也是追求最高目标,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我相信一定能把计划统计工作搞好。第1组加强计划统计管理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中铁十一局二公司西潼路面项目部向利施工企业从接受工程施工项目开始,就必须认真制订完成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统计分析,以此计划来指导、检查和调节具体的施工活动,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可以说,施工企业实行计划统计管理,是保证一个项目能否预定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计划统计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企业目标管理的核心。目前,责任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法,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将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纳入一起考核,是项目部管理的核心。责任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每个成本控制指标,原则上这个指标应该是通过加强管理、精打细算后达到的。如果定得太松,就达不到节约的目的,失去了责任成本管理的意义。如果定得太紧,通过努力达不到,职工的收入势必会减少,从而影响到职工的积极性。应用现场计划、统计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种通过深入施工现场实际调查每道工序所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燃料价格而确定控制指标的方法。责任成本管理要发挥良好的作用,全过程都离不开计划、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计划、统计管理的作用,提高责任成本管理的水平。一、计划管理施工计划是施工管理的主要容。施工企业计划管理的任务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出发,根据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具体要求,结合施工企业具体条件,应用系统设计知识和工程管理经验,经过科学的预测,反复进行综合平衡,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措施,充分挖掘部人力、财力、物力的潜力,制订和贯彻各种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的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的反馈信息,进行即时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施工企业高速、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计划管理主要是生产作业计划的管理。生产作业计划即施工计划,又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和旬施工计划。施工企业的计划管理的容是安排施工进度、编制施工计划,管理下属施工单位的年度计划和施工班组的作业计划,此外,还要抓好施工统计工作,按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因此,计划管理包括了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与结果反馈(统计)这一完整的过程。1、项目施工计划的实施过程工程施工计划逐步实施的过程就是工程项目建造的逐步完成过程。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并且尽量按编制的计划时间逐步进行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应做好如下工作:(1)编制月(旬)作业计划 为了实现施工进度计划,将规定的任务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如施工场地情况、劳动力机械等资源条件和施工的实际进度,在施工开始前和过程中不断地编制本月(旬)作业计划,这就使施工计划更具体,切合实际和可行。在月(旬)计划中要明确:本月(旬)应完成的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厉行节约的措施。(2)签发施工任务书编制好月(旬)作业计划后,每项具体任务通过签发施工任务书的方式使其进一步落实。施工任务书是向班组下达任务实行责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记录的综合性文件,是计划实施和实施的纽带,作业班组必须保证指令任务的完成。(3)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填好施工进度记录表在计划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的各级执行者都要跟踪做好施工记录,记载计划中的每项工作开始日期,工作进度和完成日期。为工程项目进度检查分析提供信息,因此必须实事记载,并填好有关图表。(4)做好施工中的调度工作施工中调度是组织施工中各阶段、环节、专业和工种互相配合、进度协调的指挥核心。调度工作是使施工进度计划实施顺利进行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掌握计划实施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作业计划和实现进度目标。2、工程施工计划的贯彻(1)检查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施工计划,都是围绕一个总任务而编制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高层次的计划是低层次计划的依据,低层次计划是高层次计划的具体化。在贯彻执行时应当首先检查计划是否协调一致,计划目标是否层层分解、互相衔接和组成一个计划实施的保证系统,并以施工任务书的方式下达施工队以保证实施。(2)层层签定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施工项目经理,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定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益和利益。或者采用下达施工任务书,将作业下达到班组,明确具体施工任务,技术措施,质量要求等容,使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按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3)计划全面交底,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实施计划 施工计划的实施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行为,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的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将计划变成全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充分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干劲和创造精神。在计划实施前要进行计划交底工作,可以根据计划的围召开全体职工会议或各级生产会议进行交底落实。3工程施工计划的检查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经常地、定期地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与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1)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具体工作是定期收集反应实际工程进度的有关数据,收集的方式为:一是报表的形式;二是进行现场实地检查。收集的数据质量要高,不完整、不准确的进度数据将导致不全面、不正确的决策。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人员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经常地、定期地收集进度报表资料;专人到现场检查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定期召开现场会议。(2)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后,要进行必要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与计划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资料。例如,根据现场本期实际完成挡土墙工作量确定累计完成的工作量,本期实际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比,累计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比,进展状况等。(3)实际完成与计划进度的比较这一工作主要是将实际的数据与计划的数据进行比较,例如将实际的完成数量、实际完成的百分比与计划的完成量、计划完成的百分比进行比较。通常可利用表格形成各种进度比较报表或直接绘制比较图形来直观地反应实际与计划的差距。通过比较了解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拖后、超前还是与计划进度一致。4、工程施工计划的调整在工程施工进度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即出现进度偏差时,计划人员必须认真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进度调整措施,以确保总体计划的实现。具体调整过程为:(1)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计划人员通常根据所收集的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来发现进度偏差,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以查明原因。(2)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时,在作必要的调整之前,需要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例如对那些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对总工期有何影响以与影响的大小。(3)确定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在分析了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此时应首先确定进度可调整的围,以与总工期允许调整的围。(4)采取计划调整措施此时应以关键控制点和总工期允许变化的围为限制条件,并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最终任务目标的实现。(5)实施调整后进度计划在后期的工程施工中,将继续执行经过调整而形成的新计划。在新的计划中,一些工作的时间会发生变化,因此,计划人员应与时协调好后续各有关承包单位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经济、组织、技术等各项措施。二、统计管理施工统计的信息职能是其它业务部门无法替代的。首先,同施工管理的其它部门如物资部、设备部、工程部相比较,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是最综合的,而且更加连续、完整,更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比如在进行施工进度与投资进度分析、成本分析过程中,施工统计数据是最基本的资料。同时,由于统计部门掌握的信息全面、综合,且施工统计更多地融入了统计学专业知识,使其成为唯一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创新的部门,例如通过对某一类工程的投资、产值、成本投入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得到与企业水平相当的各种定额资料,如路面工程每平方米造价、每米铁路隧道的成本信息,各种工程的利润率等,事实上目前企业的部定额就是企业统计信息形成的结果。随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施工统计在大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部门建立的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工程各项进展、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的施工中,我们也发现注重施工统计工作的好处,按要求报送日报、周报、月报,并明确规定各种报表的格式,要求全面反映出现场进度、资源、费用情况,最终这些资料一方面报送业主与各相关控制部门利于管理的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对工程进展的各种信息留存记录,作为后期处理甲、乙双方各种分歧如变更索赔的依据。具体以我公司路面项目为例,我公司路面项目一直以来坚持设立基层统计核算机制,拌合站设立专门统计核算部门,严把成本控制关口。1、各拌合站应根据实际项目计划实施情况,配置设备数量,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混合料浪费和设备闲置;统计人员熟悉工地情况,了解前后场,收集信息,辅助站长对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机械进行调配。2、材料方面:拌合站统计核算人员应和项目专工一起建立所管各站各区域的工程数量台帐包括设计数量、实际施工数量、实际应耗材料台帐、混合料实际消耗材料台帐,收集每日所消耗材料的有关信息资料,与时上报至站长;拌合站物资有专人负责混合料出库的统计,出库过磅单建立每日消耗台帐,可以根据混合料配合比每日核算主要材料(沥青、水泥、各级配碎石)的节超情况;拌合站统计核算人员每日对混合料消耗数量节超分析,发现问题要与时上报领导处理,项目每月混合料的设计数量、实际施工数量、材料实际消耗数量,由拌合站统计核算员在月末统计汇总,经工程部长、总工审核后,交给项目计划部门,由项目计划部门分析各站材料节超情况;物资部应建立各拌和站材料消耗台帐,每月底要组织对各拌和站进行材料盘点,根据每月混合料出库数量对各拌和站原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核算。3、设备人员要加强设备管理,实行单机单车核算等有关设备管理规定,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严格控制油料消耗,拌合站统计核算人员应每月联合物资设备人员对动力燃料进行核算。三、计划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的不足。1、项目无计划。经常出现的现象是,项目经理往往把所有的项目计划和流程都只是记在脑子里,但是没有落实成为制度化、明示化的东西。项目人员不能够与时了解项目进展。2、计划基本上是横道图。不能很好进行计划优化,不能描述整个项目的进度安排。3、编制网络计划。大多采用双代号网络图,过分强调工作之间的制约关系,与实际状况偏差较大。4. 总进度计划的细度不够精细。长期以来由于手段上的滞后,总进度计划作不细;由于体制的原因,使得总进度计划的跟踪也成为难事;因此进度、计划工作显得无所谓而成为一种应付。5没有分级分层计划的概念。整个项目无论什么角色使用同一个计划,计划详细程度不好确定,给领导看觉得计划太细,给实施人员看觉得太粗,不能指导工作,计划的作用大打折扣。6、没有注重计划跟踪分析控制。重新调整的计划与原计划没有关联,甚至完全不同,除主要监控点外,无法比较新的计划于原来计划的变化。7、统计体制运行方式不科学。目前,施工企业统计业务大都由计划部门兼管,其运行方式为:先由基层按统一报表格式与上一级要求填写所需数据,汇总到计划部门后,经简单整合即呈项目领导,并对外报出。呈上的报表只是一种简单的汇总,难以判断这些数据的真伪和是否有意义。8、施工企业统计台账不健全。由于计划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消或合并,导致施工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统计对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考作用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得不到重视,普遍存在重财会、轻统计的现象,统计部门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发挥有效的作用了。四、计划统计工作的改进1、施工计划、统计管理是精细化施工管理的主要容,因此必须搞好计划、统计的基础工作,制定相关的计划、统计表格,确定合理的计划、统计指标。如:建立统一的施工任务计划表,形象进度统计表、工程管理曲线图、形象进度柱状图等;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实事的统计数据,与时进度调整。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有效的降低人、财、机的浪费,高速、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任务,达到计划、统计管理的目的。2 建立畅通的统计信息网络通道,确保统计工作的与时性。公路、铁路工程战线长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施工单位计划、统计人员要将计划、统计报表报送监理工程师、管理单位审核完毕后,再报送业主部门审核汇总。时间相当有限,如果有错误,再往返报送,就根本无法保证计划、统计报表的与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准确无误、与时报送,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 计划统计群,将所有标段、监理与管理单位的计划统计人员纳入专门的计划统计群进行管理,在网上进行计划统计报表的审核,从根本上解决了计划统计数据的质量以与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3、加强企业决策者对计划、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计划、统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计划、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毕竟任何一项经济决策的做出都应该有其科学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又是通过对事实、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任何一个方案都是在有计划的一步一步实现,没有计划就没有目标。更谈不上企业的效益管理。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对计划、统计工作都不重视,不用说计划、统计体制改革实现不了,恐怕连一个专门的计划、统计部门、固定的计划、统计人员也保证不了。由此可见,加强企业决策者对计划、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4、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施工企业综合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给企业决策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各个施工项目的基层统计员,他们不仅要为本项目服务,还要定时为企业提供各种反映本项目产值的信息,所以他们的工作将更加精细。他们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工程的实施程序、进展计划、质量控制体系和责任承担者编制图表,使基层统计工作目标化、责任化以外,还要会把统计抽样、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技术应用到施工生产中,准确、与时地为项目管理层提供有效决策数据。5、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公路、铁路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多,计划、统计工作量大,现在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编制,建立计划、统计台帐可以对计划、统计结果进行核对,与时发现和修改错误数据;通过台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提取或组合各项计划、统计指标,为计划、统计分析提供基础资料,满足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在经营决策中充分发挥计划、统计工作的作用,提高计划、统计工作者的地位。 总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进度管理工作中,工程进度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搞好工程建设期的计划、统计工作,形成全面有效的计划、统计信息系统,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容,也是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第1组浅谈企业投资统计发展方向谭志勇(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管理,)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CPI等宏观统计工作日益加强,但是做为基层的企业投资统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重视程度不够,机构不完善;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质量督导机制不完善;忽视统计分析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强化投资统计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和自动化建设,强化投资统计分析等五个方面开展论述,提出了加强企业投资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关键词:企业 统计 发展方向 投资按照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投资,一种是金融投资。本文中讨论的投资是指实物投资,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完成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投资活动的总工作量。投资统计主要任务是掌握投资完成情况,为政府、企业制定投资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加强投资统计对于揭示投资完成情况,预测今后投资发展方向,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从投资统计体系上看,投资统计按照统计着眼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投资统计,一种是微观投资统计。宏观投资统计的制表单位包括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等,统计的着眼点为宏观经济面。微观投资统计即企业投资统计的制表单位是企业统计部门,其着眼点为具体投资项目。企业投资统计是宏观投资统计的基础,是投资统计工作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200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2006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但是作为投资管理基础工作的企业投资统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企业投资统计现状与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的投资统计工作起步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目前企业投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投资统计受重视程度不够,体系不够健全。多年来,投资统计在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没有保证,很多企业存在以计划代统计、以会计代统计的思想。部分单位没有固定的投资统计人员,随便安排人上报报表;或者投资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没有时间,也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对待统计工作;或者在机构改革中,首先改革投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造成投资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统计台帐、统计原始资料不连续、不完整,统计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2、企业投资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观上部分投资统计人员陷入“无位无为”、“无为无位”的恶性循环中,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又没有足够的手段制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投资统计人员不思进取,学习不积极,工作不主动。客观上,由于流动性大,新上岗的投资统计人员,多数知识面达不到要求。对于投资统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扎实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必要的基建知识;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同时企业发展对投资统计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化、多元化趋势明显。企业集团投资统计链条拉长,涉与行业增多。特别是企业上层机构统计部门,投资统计所涉与的生产经营知识日益复杂,学习掌握难度大。并且企业投资统计人员较少,很多为兼职,造成统计培训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时间难集中,容难安排,作用难发挥。 3、投资统计质量督导机制不够完善。从投资统计质量指导机制上看,目前企业投资统计报表制度、指标解释多参照政府投资统计制度编制。政府投资统计侧重点是宏观经济,面向全社会投资情况,没有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企业投资统计相对政府投资统计来说是基层统计部门,高层需要做正确的事,基层需要正确的做事,越到基层越需要指导性更强的执行细则。再加上企业投资活动涉与面广,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很多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凭个人理解处理。很多人理解错误,且原因相似。而由于时间紧、数据量大,汇总人员很难发现错误,影响了投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从投资统计数据监督检查机制上看,还不够完善。当前,统计执法检查多在政府统计部门开展,多数企业没有组织。主要原因是担心一旦查出问题,虽然很多不是统计人员的问题,但“板子”打在统计人员身上,更加降低统计人员地位。如果查不出问题,又缺乏奖励手段,没有意义,所以统计执法检查开展较少,即便开展,力度也不大。 4、投资统计工作中“重数字,轻文字”、“重统计,轻分析”现象严重。统计报表有固定的制度与格式,相对而言,统计分析工作难度较大,很多投资统计人员存在畏难心理,不进行分析。还有很多投资统计人员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抓住投资统计分析的要旨,影响了分析效果。有的分析脱离投资实际,只是就数论数,没有深入挖掘,明确表述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有的分析在选题上没有抓住重点,细枝末节分析过多,喧宾夺主;有的分析选题非常贴切,论述较好,但是滞后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投资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对企业管理者决策来说,其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加强企业投资统计的发展方向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是加强企业投资统计的前提。任何工作只有强有力的领导、健全、明晰的组织才能够做好。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企业事业组织执行国家统计调查或者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接受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企业事业组织应当设置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等管理制度。”各级企业领导必须学法、守法,依法行事,完善投资统计组织体系,稳定投资统计工作队伍,关注投资统计成果,关心统计人员的进步,积极协调投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顺工作程序,这样才能切实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要设置独立的统计部门,设置总负责人,统一管理企业投资统计工作。 2、强化队伍建设是加强投资统计工作的基础。主观上,企业投资统计人员要增强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主动性。要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原则,提高对“无为就无位”的认识,认真领会统计工作要点,钻研业务知识,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统计工作中来。客观上,应坚持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投资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培训形式应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与实时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变“单兵教练”为“统一发布,统一认识”,做到发现一处错误,纠正一批错误,以点带面;培训档次上应根据投资统计人员实际情况进行区分,举办高级、中级、初级培训班,适应各种层次统计人员;培训容应扩展、全面,对统计知识以与必要的生产技术、财务法律知识、基建知识进行全面的培训。 3、完善规章制度是加强投资统计的保障。应结合部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投资统计规章制度,完善报表统计制度,明确统计报表的收集、整理、汇总、发布、督察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管理。要建立一套投资统计执行细则,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实时发布,将投资统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细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既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又可在人员流动情况下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要加大统计检查力度,要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并对违反统计法,不按时上报、无故拒报或者虚报、瞒报、故意错报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进行处罚,并进行通报,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同时,企业还应当依据相关奖惩措施,对投资统计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统计人员或者集体,定期评比,给予奖励。 4、完善投资统计指标体系,是加强企业投资统计的当务之急。企业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抓大放小、统我所用”的原则。企业投资项目涵盖了企业所有生产经营领域,其属性包罗万象,设置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统计指标要对投资决策有参考作用的原则,对那些决策中用不到的指标要坚决摒弃。二是坚持可行性原则。企业投资统计指标设置必须确保数据来源、数据质量、数据与时性有保障,尽量采用第一手资料加工汇总。同时,可行性原则还要求指标体系必须要具有完备的指标解释,具有可执行性。三是坚持以微观管理为主,兼顾宏观管理的原则。企业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必须在满足企业投资管理的同时,满足国家、行业宏观投资管理的需求。四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指标来源以投资统计体系为主,兼顾部门统计体系。五是指标设置要坚持数量指标与文字分析并重的原则,将统计分析纳入指标体系中来。六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企业投资统计指标体系要随着企业经营围、投资领域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咨询。 5、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和自动化建设,强化投资统计分析,提升服务档次。如果说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那么统计分析就是统计的灵魂。仅仅收集数据,不进行分析,投资统计就失去了发展动力,投资统计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延伸意识,把工作重点由统计报表转移到统计分析上来。要在科学、合理设置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事务性、具有规律性的工作,应采用计算机程序化管理,并尽量简化,把投资统计人员从繁琐的数字收集、汇总中解放出来,拿出充足的精力,切实加强投资统计分析工作。 投资统计分析工作应树立精品意识,在时效性、针对性、前瞻性上下功夫。应建立健全分析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投资统计分析,确保在第一时间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体现时间就是效益;在分析选题上,应坚持抓大放小,重点突出,抓住企业投资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投资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在分析的论述上应提高统计的描述反映能力,真实反映投资进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投资统计的预警能力,要在充分掌握现有投资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掌握生产经营知识,综合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理论,加强对投资政策、法律法规、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了解,提高投资统计分析的预测能力。第1组浅谈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 华 道江(中铁十一局第一工程襄樊)摘要:从项目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投标三方面阐述了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作用,分析了施工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关键词:施工企业,统计工作,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统计工作是统计预测、统计监督、统计分析的全过程,是一项通过对事物“量”的研究,认识其“质”的工作。施工企业统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显示屏”,它直接展示了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得失。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统计工作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1.1统计工作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责任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法,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将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纳入一起考核,是项目部管理的核心。责任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每个成本控制指标,原则上这个指标应该是通过加强管理、精打细算后达到的。如果定得太松,就达不到节约的目的,失去了责任成本管理的意义。如果定得太紧,通过努力达不到,职工的收入势必会减少,从而影响到职工的积极性。应用现场统计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种通过深入施工现场实际调查每道工序所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燃料、电力价格而确定控制指标的方法。责任成本管理要发挥良好的作用,全过程都离不开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提高责任成本管理的水平。1.2统计工作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质量控制是指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过程。其中的检查环节在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质量检查结果往往是一组具有一定规律特性的数据集合,这些大量的数据包含着无序的、繁杂的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要想得到详实、可靠具有反映产品质量问题实质性的信息,就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在统计工作中适当地选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3统计工作在投标中的作用施工企业的投标包括投标项目的选择和投标报价的确定两个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都离不开科学的统计工作。在选择投标项目时,项目的决策者需综合考虑拟投项目的中标概率和期望利润值,但在投标的前期阶段,企业所掌握的投标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应用有限的信息客观地评价这些项目,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应用统计学的知识广泛搜集企业曾经承揽的类似项目的资料,找出影响中标概率和盈利值的影响因素与规律,进而确定出这些拟投项目的中标概率和期望利润,再用定量决策的方法确定出最佳的投标项目。同样,在投标报价的确定上也离不开统计工作。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主要采用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来编制。工料单价法是根据已审定的工作量,按照定额的或市场的单价,逐项计算每个项目的合价,分别填入招标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计算出全部工程直接费。再根据企业自定的各项费率与税率,依次计算出间接费、计划利润与税金,得出工程总造价。在实施中,也可以采用工程概算定额,对分项工程子目做适当的归并和综合,使标底价格的计算有所简化,通常适用于技术设计阶段招标。也可按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按概算定额和单位计算直接费,这样既可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又可减少工作量,节省人力和时间。2施工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2.1统计体制运行方式不科学目前,施工企业统计业务大都由计划部门兼管,其运行方式为:先由基层按统一报表格式与上一级要求填写所需数据,汇总到计划部门后,经简单整合即呈施工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呈上的报表只是一种简单的汇总,难以判断这些数据的真伪和是否有意义。2.2施工企业统计台账不健全由于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消或合并,导致施工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统计对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考作用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得不到重视,普遍存在重财会、轻统计的现象,统计部门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发挥有效的作用了。2.3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统计人员完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与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并不等于完成了统计工作,它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量”的一部分。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工作“质”的部分,以揭示其“量”的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但目前施工企业的许多统计人员理论知识欠缺,不会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统计工作的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3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3.1施工企业统计体制的改革加强施工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是施工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与早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制定本施工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考虑施工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决策依据。3.2加强企业决策者对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毕竟任何一项决策的做出都应该有其科学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又是通过对事实、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对统计工作都不重视,不用说统计体制改革实现不了,恐怕连一个专门的统计部门、固定的统计人员也保证不了。由此可见,加强企业决策者对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3.3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施工企业综合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给企业决策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各个施工项目的基层统计员,他们不仅要为本项目服务,还要定时为企业提供各种反映本项目产值的信息,所以他们的工作将更加精细。他们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工程的实施程序、进展计划、质量控制体系和责任承担者编制图表,使基层统计工作目标化、责任化以外,还要会把统计抽样、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技术应用到施工生产中,准确、与时地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环节进行控制。3.4加快统计信息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是实现统计现代化,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统计应用软件,有的还是专门针对施工企业的性质开发生产的,统计工作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就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勇于推新、创新,将先进的统计技术引入到统计工作中来。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既减轻了统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效益和速度,使统计数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投入,使信息自动化落到实处。4结语统计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彻底解决目前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是靠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地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革、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1建新.浅谈施工企业统计管理创新J.科技,2004(8):16-17.2黄建红.对公路施工企业统计体制改革的探讨J.交通科技,2006(2):18-19.3锦亮,蔚竹蓉.工程统计要为施工服务J.交通科技,2000(5):31-32.备注:作者曾将此文发表于建筑杂志第1组 论项目计划统计管理与施工进度控制十一局城轨公司地铁四号线二标项目部-田科军摘 要 近年来,现代化的项目工程管理正逐步走向信息化、规化管理模式,其中项目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与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就两者的关系作简单的分析讨论。关键词 计划统计 施工进度 控制 项目管理 计划统计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项目施工管理中计划统计管理越来越突显出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辨证唯物主义角度说,计划统计工作其实就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就能把事办好,反之,事情就办不好,计划统计管理就是根据项目施工的特征与客观规律,做好工作安排,使事物按照预期的方向进行,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的数据,从而掌握事物的真实、准确的在规律,进一步指导下一步工作方案。一、计划统计管理在施工进度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工程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极其重视和强调工程项目的工期控制,如何能确保在合同工期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工程,重点是如何控制好施工进度。如何控制好项目施工进度就缺少不了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没有计划统计的管理施工就是盲目施工,施工工序相互干扰,易引起窝工、停工,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同时工程质量也无保障,施工进度也将缓慢或停滞不前,从而导致项目成本过高,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严重亏损。项目施工的目的就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所以必须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与施工过程中涉与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