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徐州35中学九年级中考物理讲学案 刘护岭 主编 魏 勇 主审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一基础知识1、比较速度快慢的两种方法为: , 2、速度的公式是 ,变形公式为 、 3、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其他常用单位有 。4、单位换算:7.2km/s= m/s 3 m/s= km/s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填上合适的单位)5、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的时间是108s,求(1)火车运行的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写出已知,求,解,答。6、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s和t (选 “有关”或“无关”);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用 来衡量运动的快慢。7、如果甲物体在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也是2m,那么甲物体是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 8、你站在自动扶梯上升时,你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你是静止的。9、空中加油机在给受油机加油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是相对 的。 二典型例题1.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m/s2.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 )A 2:9 B 2:1 C 9:2 D 1:2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 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5.用卷尺和秒表测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在各段路程上,这个人跑步平均速度:路程(m)10203040时间(s)3.25.26.79.2 (1)从起跑到10m处是_m/s (2)从10m到30m处是_m/s(3)从30m处到40m处是_m/s 6 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7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三反馈练习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平均速度比王亮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2.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两运动员中,_ _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 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 _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 5(2010四川广安)在国际单位制中,下面的物理量与它的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长度米(m)B时间分(min)C电压伏特(V)D能量焦耳(J)6(2010内蒙古赤峰)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7(2010年山东泰安)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60s B50s C 40s D20s8(2010年重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9年级课本书的质量约为3kg C.教室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9(2010年广州广州市)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10.(2010江苏苏州)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舟”飞船11(2011广东湛江,第1题)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12(2011滨州,第9题)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132011年1月,芜湖市中心城区第一座高架桥正式全线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上限速40km/h,约合_m/s,架桥全长约1.3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_min通过,为了不影响附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_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14.(辽宁沈阳,14题)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的。15(2012四川自贡)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16(2012滨州)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17(2012滨州)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第五单元 力(二)【复习目标】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理解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3.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4.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5.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知识梳理】 (一)力、弹力、重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2力的单位是_,符号是_。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二是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和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的线段。6. _ _仪器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它的原理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和分度值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7.物体发生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弹力越大。8.由于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 _;作用点在物体的_.大小为G_,其中g_N/kg,重力的方向总是 _。9.人们常在线下挂一个重锤,可以做成_,建筑工人可以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_,木工可以用它来检查工作台面是否_,它是利用了_原理制成的(二)摩擦力1.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叫做_;物体滑动时所受到的接触面_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物体_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滚动的力叫做_摩擦力。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_。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大小有关;_越大,接触面越_,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_方向相反。3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增大_;把接触面弄得_些;使_动变为_。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_;使接触面_些(如加_剂);用_代替_(如使用滚珠轴承等);使接触面_(如磁悬浮列车)。【例题分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一个物体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对外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力 D.磁铁吸引铁钉时铁钉不会吸引磁铁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C、使用中弹簧、指针和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有一铜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重4.9 N,能否用最大称量为250 g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4(1)、图1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图2中画出木所受摩擦力示意图.(3)、如图3所示,画出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图3图2图1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B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C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6、下列实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摩擦?(1)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为 摩擦。(2)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 摩擦。(3)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里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 摩擦。(4)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和闸圈间的摩擦是_摩擦;(5)自行车刹车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6)拧螺钉时,螺钉在螺母中转动的摩擦是_摩擦;7.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都向后移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_ _ (2)_ _【当堂练习】1(2012北京市)在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 牛顿瓦特安培伽利略ABCD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如果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宇宙中神舟六号飞船里称量的结果( )A.天平称量结果相同,弹簧测力计称结果不同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相同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的结果都不相同D.天平称量结果不同,弹簧测力计称结果相同4.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 ) A.水对桨的推力 B.人对船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人对桨的推力5.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B. 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 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E.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6(2012安徽省)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7. 如图所示,在桥头上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它表示这座桥允许通过的最重的车是多少牛?8(2012北京市)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ABCD地球地球地球地球9.下列作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 A、冬天马路中结冰,可在冰面上撤些细沙,就更安全B、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D、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第五单元 力与运动(三)【知识梳理】一、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_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_、_、_、_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_、_、_;不同点:_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或受平衡力_(运动状态不改变)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考点精练】考点1:二力平衡的条件例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对应训练:1. 如图所示,各图标出的力F1、F2大小相等,它们间相互平衡的是: ( )2.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下图A B C 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3.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相对于地面是 的,此时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4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力为500牛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500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500牛,当钢丝绳拉着它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500牛,加速上升。5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如果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方向为 ;如果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物体刚好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若此时撤去外力则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 N.考点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例2: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书的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对应训练:1. 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的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2.对静止在天花板上的电扇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电扇的重力和电扇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扇的重力和天花板对电扇的拉力C、电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电扇的拉力 D、电扇的重力和空气对电扇的浮力3.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4.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逮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考点3:利用二力平衡作图例3:如图所示,1N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对应训练:1.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甲中画出水平桌面对“不倒翁”支持力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不倒翁的重心)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一只杯子静放在倾斜的粗糙面上,杯内水中有一只重为5N的木球,请作出木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第五单元 力与运动的关系(四)【知识要点】课前热身1、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实验得出得结论:_伽利略的推论是:_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_,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_的原因。2惯性(1)物体具有保持_运动状态或_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有关,而与其它无关。3.力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_大小或_发生改变,只要其中有一个发生改变,我们就认为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它的_要发生改变。所以,力是_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精讲】【例1】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对应训练: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例2】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A立即停下来B立即向前倒下C立即向后倒下D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例3】下图为小华拉着放有一盛水器具的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对此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 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对应训练:1. 有一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降 B立即下落C以原来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所说都不对2.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例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例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例6】【10河南省】用图l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 。(3)比较图14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5)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课堂反馈练习】( )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2.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门球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C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4.一个物体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它所受的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6.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改变汽车运动状态的原因 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8.乘坐公共汽车,当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9.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霞和同学作了如下猜想:实验序号材料质量/下落时间/s1铁球0.22.052铁球0.42.053铅球0.42.05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将三个金属球在20m高处由静止释放,测得金属球落地时间如右表:(1) 他们选用金属球而不选用棉花球或纸团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_ 。A、便于实验操作 B、便于实验观察 C、相对空气阻力较小,使运动更接近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更具科学性(2)他们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_。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4、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有关;与 无关。10.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例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间接反映出来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 例如: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大小,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大小的具体办法是_;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不同质量的球,让它们从_由静止滑下。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