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标与教材测试题(样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882827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课标与教材测试题(样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课标与教材测试题(样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课标与教材测试题(样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课标、教材达标测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 )和( )三个大方面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2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进行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3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 )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5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6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 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判断。(10分,每题1分。)1 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3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4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5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8. 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9. 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0.学生学习不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等,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包含单项和多项选择。)1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3.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 )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A、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B、分析方式与综合能力C、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 D、探索方式与合作能力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评价者B、引导者 C、合作者 D、组织者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7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 )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8.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适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 )。A、教学方法B、分析过程C、评价过程D、教学过程9.(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A、教案 B课标 C、教材 D、教具10.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四、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下面的图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信息窗一的情境图。请你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个部分的名称;认识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角,会表示角,分清钝角、直角、锐角。2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四年级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中“万以上数的认识”中信息窗一中关于“水立方”的描述如下:请你设计一个教学片断是从那几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十万”的?1.读一读: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只出示图片,不出示文字)出示文字,让学生试读。说说感受。 2.数一数:提出问题:十万到底是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导学生采用数的方法感受十万是多少。如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一千一千的数;一万一万的数。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数法,展示不同的学具进行辅助感知。 3.拨一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并问:继续拨下去,能得到哪些数?4. 估一估一个正常人心跳1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0万张纸有多厚?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万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5.说一说 十万到底有多大?你能结合实例说说吗?6摆一摆游戏活动:出示空白的数位顺序表(无数位名称、无计数单位、数级等内容)、和数字卡片“1”,让学生根据指令,进行大小摆放的比赛。3请举一例来说明你是如何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几何直观是修订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10大核心概念之一,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数的认识和计算中数形结合2.用线段图形象直观展示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3.借助集合圈,直观的解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的分类,渗透集合思想的同时,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请结合实际所教年级进行分析。4.下图是一年级第一单元学习后的内容。请你简单谈谈教材体现了课标的那些理念?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说明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学习数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上的数、教室内的数、校园里的数。请教师结合课标进行解答。5.“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这是课标对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要求。请你结合这一要求谈谈:五年级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生长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用数格子的方法求面积。延伸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利用割补法,前后面积不变。运用转化的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打下基础。6请你规范解答六年级数学课本107页的17题,并把第二小题用至少2种方法做出答案。1)160016=1001003=3002)160016/3=3003)1600:X=16:3 X=300五、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共3个题,自选2题解答。)1“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请你根据你所教的学段,结合具体问题谈谈你是怎样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1、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一看二想三算。2、加强口算训练,经常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三训练,做到天天练,课课练,初步达到熟能生巧,又对又快。3、熟记常用数据。4、抓好错例分析2请自己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要体现以下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下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信息窗一“轴对称图形”的情境图及所学内容。此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要求:请你设计一个一个教学片断,具体谈谈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措施。出示15页红点图形,观察1、 按照以下过程进行: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2、 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画轴对称图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1)找出关键点2)找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把各点顺次接起来3、 明确关键:图形的对称即画点的对称六、案例分析: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六年级“圆周长”的不同教法。第一位:1、 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 学生:怎样求圆的周长。3、 教师:想一想,怎样求圆的周长?4、 学生面面相觑,不会回答。教师启发:同学们都很聪明,想一想,什么是圆的周长?5、 学生回答出:圆一周的长度。6、 教师:那怎样求圆的周长?学生启而不发。老师接着说:看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表格是:周长和直径的数据,请你算出它们的比值,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圆周长(厘米)直径(厘米)半径(厘米)比值112.564223.1410.536.282149.4231.57、 学生算出:比值都是:3.14。教师板书:=3.14接着解释:这个比值叫圆周率。用 表示。继而推导出公式:C=d第二位:1、 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 学生:怎样求圆的周长。3、 教师: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呢?4、 学生:可能与圆的直径和半径有关。5、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不错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和半径有关,那有什么关系呢?想不想自己验证?6、 学生:想!7、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4个圆形纸片,分组合作量出各个圆片的周长、直径和半径,再求出周长和直径、周长和半径的比值。填好表格,看一看比值有什么规律?能不能推导出圆的周长。圆片周长(厘米)直径(厘米)半径(厘米)比值12348、 学生分组汇报:比值都大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9、 教师板书:=3倍多一些。接着解释:这个周长和直径的比值3倍多一些,叫圆周率用表示。课件出示圆周率的知识。10、 继而推导出公式:C=d。要求:1、请你根据两位老师的教法分别进行评课。并指出优缺点及符合和违背课程标准的地方。 2、每个评课5分,共10分。第一位教师: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没有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让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而第二位教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