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小班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9260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小班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小班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小班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一、学习目标:1、了解材料作文的几种主要类型。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破解材料,选择立意。二、学习难点:1、寓意象征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1、人物叙事类 (寓言故事类)(方法)概括情节 以果推因 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例1: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结果: 原因: 立意: 例2: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结果: 原因: 立意: 例3: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结果: 原因: 立意: 总结: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以果溯因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2、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方法)找寻关键 分析内涵怎样找到关键词句? 整体理解材料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 人物之间的对话怎样分析内涵?将具体的概念联系现实抽象化例1,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关键词、句 立意: 例2: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关键词、句 立意: 例3,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关键词、句 立意: 总结:抓关键词、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开头、结尾、对话),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从辨明关系入手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1: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辨明关系: 立意: 例2,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辨明关系: 立意: 4、寓意象征类(方法)透过表象 联想到人 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他们的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例1: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表面义: 比喻或象征: 立意: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颠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表面义: 比喻或象征: 立意: 例3、(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表面义: 比喻或象征: 立意: 例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 海里有一种哺乳动物,叫抹香鲸。它的胃里有一种病态分泌物。把它从体内刚取出来的时候,它有一种呛人难闻的气味,但在人们对它进行洗涤烘干之后,它就变成了世界驰名的龙涎香了。表面义: 比喻或象征: 立意: 5,并列相关、相对,相补类 (方法)求同、求同并突出异、 互补、辩证分析 做到两个“同时”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并存、依存、互补、主次、取舍、条件、因果等)。若多则材料,求同存异,辨证分析。【求同法】几项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例1: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材料共通之处: 立意: 例2: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材料共通之处: 立意: 例3:阅读以下三则材料,提出观点。(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材料共通之处: 立意: 【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提炼观点。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两则材料对立表现在: 立意: 例2:材料一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两则材料对立表现在: 立意: 【互补法】如果两个材料的观点都能说得通,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时可用互补法。互补法,要辩证分析。例1,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两则材料各自观点表现在: 立意: 例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两则材料各自观点表现在: 立意: 例3: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两则材料各自观点表现在: 立意: 例4,阅读以下材料,提炼观点。 材料一 (1)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 (2) 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 (1) 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 (2) 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 材料三: (1) 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 (2) 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几则材料各自观点表现在: 立意: 思考:下面的材料应用哪一种方法?可提出怎样的观点。(1)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21就着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2)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6、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例1: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判断情感倾向: 立意: 7,从不同角度分析(一般来说,材料的各个立意点,是蕴含在材料所涉及的人和事上的,因而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和事入手,问个“为什么”,提炼出多个观点。)例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从安泰的角度: 从母亲的角度: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例2,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例3,一位根雕艺术大师在退休前告诉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徒弟:谁能最先找来奇形怪状与众不同的树根,他就把根雕绝活传给谁。听完师傅的话,师弟马上就动身到木料场里去挑拣,又带上铁锹去地里挖,他费了很大力气,挖出的根也没能让师傅满意。师兄则把出远门的各种物资都准备好了才出发。他不辞辛苦地到各种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林区,在石缝中、沟壑间、悬崖峭壁上去寻找,果然找到了让师傅满意的好根;他虽然比师弟晚找来树根,却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后来师弟问师兄为什么能找到好根,师兄说:“只有在最险恶最艰苦的环境中生长出的根才是根雕人需要的,因为这样的条件会迫使它们变化出各种形态去适应,所谓环境造根就是这个道理。”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附: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5)做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