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7812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歌行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短歌行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短歌行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歌行教案第一节:诵读解析 1 、边诵读,边解析。 对人;譬去;慨忧;何唯。 青悠;但沉;悠食;我鼓。 明何;忧不;越枉;契心。 月乌;绕何;山海;周天。 2 、默写全诗。 3 、自读专家鉴赏短歌行金舒年 第二节:论人说艺 1 、谈诗论人 【对比阅读】 生 年 不 满 百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庸人忧及时行乐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智者忧及时努力 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曹 操 建安十二年( 207 ),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步出厦门行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巨人忧求贤创业。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唐陈陶)。刘邦,项羽,曹操,毛泽东,莫不如此。什么人写什么诗,诗格即人格。 2 、谈诗说艺 政治诗:形象化,抒情化。 【对比阅读】 颂神州五号: 围绕党中央,飞向红太阳。紧跟胡锦涛,掀起建设新高潮。 四句中有三句是政治口号。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首句象征手法,二三句用赋,直说。 曹操短歌行: 五处比喻:“朝露”之比,“明月”之比,“乌鹊”之比,“山、海” 之比(兼用典)。 四处用典:语典:“子衿”之典;“鹿鸣”之典;管子之典。事典: 周公吐哺。 【自读教材】 短歌行二首(其二) 曹 操 建安十三年( 208 )征讨孙权的前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鉴赏 金舒年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 “ 唯才是举 ” ,并为此而先后发布了 “ 求贤令 ” 、 “ 举士令 ” 、 “ 求逸才令 ” 等;短歌行则是运用诗歌的形式,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这首短歌行按照诗意可分为四节来读。 开篇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 “ 贤才 ” 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这里讲 “ 人生几何 ” ,不是叫人 “ 及时行乐 ” ,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他巧妙地感染广大 “ 贤才 ” ,提醒他们人生就像 “ 朝露 ” 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教材“阅读提示”说“诗的开头几句,调子比较低沉。但接着调子就起了变化,逐渐转入高昂,展现出一种新的境界。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达到高潮”这只是很表象的解说,完全没有说出“低沉”与“高昂”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本篇鉴赏才是切中肯綮,说道了点子上。】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 “ 愁 ” 字, “ 愁 ” 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 “ 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人生几何 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 “ 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 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人评“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明人评“冠绝千古之作”。】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 青青子衿 ” 以下八句为第二节,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 青青 ” 二句是诗经 郑风 子衿中的原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贻)音(寄言问候)? ”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 “ 贤才 ” 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 “ 贤才 ” ,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 “ 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 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 “ 求才 ” 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这赏析才深入到了用典的深层内涵之中。】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 小雅 鹿鸣【宴饮群臣之乐,后推至民间。】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 “ 嘉宾 ” 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 “ 求才 ” 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 “ 婉而多讽 ” 的表现方法。同时, “ 但为君故 ” 这个 “ 君 ” 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 “ 君 ” 只是指一个具本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 “ 贤士 ” ,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沉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 明明如月 ” 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 “ 主题旋律 ” ,而 “ 明明如月 ” 八句就是这两个 “ 主题旋律 ” 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 “ 贤才 ” 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 “ 主题旋律 ” 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 “ 贤才 ” 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 “ 贤才 ” 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 “ 掇 ” 通 “ 辍 ” , “ 晋乐所奏 ” 的短歌行正作 “ 辍 ” ,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另一说: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 , 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 “ 人满为患 ” 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像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 月明星稀 ” 以下八句为最后一节。 “ 月明 ” 四句即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 “ 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 ” 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 “ 客子 ” 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 “ 何枝可依 ” 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些人的关心和同情。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 周公吐哺 ” 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 “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 “ 人满之患 ” 。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依兰县高级中学 语文组刘立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成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意象品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多媒体导入,创设情境。 )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短片,在欣赏的过程中,总结这些画面的特点。(自然、清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几幅优美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恬淡、清新,心旷神怡,这就是我心中的田园风光,今天我邀请你和我共同感受这自然的气息,我们一起赏析归园田居其一。 ( 多媒体、板书 ) 。 作者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那我找同学给我们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介绍得比较好,那来看看,对于陶渊明我们该掌握哪些文学常识。 二:作者介绍: (多媒体内容:陶渊明 , 又名:陶潜 字:元亮 “ 田园诗人 ” “ 隐逸诗人 ”“ 靖节先生 ” “ 五柳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这样一位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该别有一番滋味吧!听,笛声悠扬的响起 , 让我们在这古韵的微香中走进归园田居。 三、整体感知: 1 、(多媒体:归园田居课文)(多媒体:听朗读) 音乐很优美,朗读也很舒缓,那我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此意境该大家一起分享,那么就请放开你的情怀,大声朗读这首诗,勾画出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并体会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 2 、。(多媒体:大声朗读,并勾画出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体会田园意境。) 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看来已经被意境所感染了,我觉得啊,品诗如品酒,独酌固然好,但不如宴饮来得欢畅,那就让我们欢畅一番,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吟诵归园田居其一,我来起个头,大家跟上。 (多媒体;音乐)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忘记刚才的任务,哪些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啊?(多媒体:田园生活的诗句,音乐) 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请咱们同学做一回诗人,请你大声吟诵出你所勾画出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要求读出诗味。 朗读注意事项:语速要放慢,才能充分展现情感。 断句。 体会意境,这是田园诗,该读出田园的味道。 四、分析鉴赏 多美的意境啊,我们读起来尚且舒展开阔,可以想象,诗人在吟诵时也必然韵味十足。孔子又云:学而不思则惘,现在就请你打开思想的闸门,思考。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首先应该抓住得就是意象, 在这段描写中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方宅 / 草屋 / 榆柳 / 桃李 / 村庄 / 炊烟 / 狗吠 / 鸡鸣 / 明确:从“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 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 住宅四周游十余亩土地,有八九间茅草房。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的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间鸣叫。 田园景色被大家品味的这样美,树影婆娑,浓荫匝地,习习清风,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远处炊烟袅袅,侧耳倾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一切都是安详的、 舒缓的、柔和的。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通过刚刚我们对田园生活美得解读, 我们不难总结出作者笔下田园生活的特点,那就是平静,幽美(板书) 有如此平静优美的田园生活,作者此时的心境该如何呢?(悠然自得)。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和作者一样得悠然自得得心态来背诵这几句描写田园生活得句子。 那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这几句背下来,看谁背得快,背的好。我找同学来配乐背诵。 五、合作探究: 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是如此的平静的,充实的,和谐的,幽美的,那么,现实的归隐生活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五 柳 先生传中是怎样再现陶渊明的现实生活的 (多媒体:五 柳 先生传) 。这是陶渊明的自传,真实记录了诗人的归隐生活。 (多媒体:“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五 柳 先生传 1 环堵( d )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2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 3 )晏 (yn) 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 “ 然 ” 。 ( 4 )簟( d n )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译文: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读过这则材料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一下,难道你没有什么疑问吗? 六、能力提升: 阅读后思考:现实生活和诗歌中描绘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生活环境,艰难潦倒。我们不禁有疑问,现实生活如此清贫的陶渊明居然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对官场留恋,反而在诗歌里隐去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和潦倒,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得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想知道答案的从陶渊明诗歌中去寻找。 追问 : 诗句中何处体现?赏析一下,具体说说是怎样体现的?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羁鸟 、 池鱼 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上 尘网 一词,足见他对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误 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一去三十年 (实应为 十三年 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A 、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 性本爱丘山 ,为何要出仕? 明确: 误落尘网中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 误 ) 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韵 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 适俗 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B 、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 守拙 ?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 羁鸟 、 池鱼 (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 归园田 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明确:他面对困顿的生活时不抱怨现实。所谓诗言志,古人写诗抒发自己的志向,陶渊明隐去现实的艰难和潦倒,正是表达了自己的追求。这也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另一点原因就是:(板书:官场黑暗、污浊厌恶) 我们初中学过陶渊明得桃花源记,那里面也有一段田园生活描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和咱们学得这首诗有一曲同工之妙,都描绘了一幅平静、祥和的画面,那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得人间仙境吗?没有,这只是作者的理想,在他心中,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社会,生产资料共有,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各有所得所乐的大同世界。陶渊明把自然社会视为理想社会,所以诗歌才会如此美好。(板书:向往)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的,甚至是贫困的,可生活虽然贫困却得心灵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何陋之有呢? 阅读:(多媒体,音乐:全诗) 刚刚咱们已经把描写田园风光得诗句背了下来,那么下面你再把体现诗人心志得句子背下来,那这首诗就完整了。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加油! 七、思维拓展: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隐者得思想志趣, (多媒体)同学们,你是怎样看待陶渊明“归隐”的呢?这种行为是否可取呢?(辩论) 八、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诵读、品味意象感受到了诗歌清新自然的意境,再联系诗句和作者经历,我们又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陶渊明舍弃了官场,舍弃了荣华富贵,追求身心得宁静、自由。同时,我们也对陶渊明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其实,我们这节课经历的过程正是诗歌鉴赏的一般过程,那就是:(多媒体:涵咏、整体感知 ; 释句批文,进入意境;领会主旨,评定优劣) 这种方法我们学完了,那就需要学以致用, 运用这种方法鉴赏其他几首归园田居 。 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背诵这首诗,体验诗人超脱的境界,学习诗人追求理想自由得精神吧。 板书 ; 田园 - 平静、幽美 - 向往 官场黑暗、污浊厌恶 离骚节选教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屈原其人和楚辞的相关知识 2 、理解本诗用香草美人的比兴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的特点及运用的 效果。体会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形象的比喻、 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个性化的抒情、以六言为 主,兼有杂言的灵活多变的句式等) 3 、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美政理想)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 、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2 、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1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2 、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慨叹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匮乏时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 二、离骚相关知识 三、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 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 ,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四、当堂预习、诵读课文 1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重点字词写在书上即可,但必须写,查书。 2 、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老师总结。 ( 1 )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 2 )“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第二课时 分析离骚四、五章节选部分 一、梳理思想内容与结构: ( 1-7 ): 述怀, 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 8-13 ):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 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二、写了什么忧。 “长太息以掩涕兮”,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诗人为什么“太息”“掩涕”?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一)探究“忧”因诗人为什么“忧”? 1 、结合文本: “余虽好修姱以羁 鞿 兮, 謇朝谇而夕替 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 屈原一生“好修姱以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君王“不察”, 小人投机(“众女”“谣诼”),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2、结合当时的现实背景:为什么忧?即屈原和楚王、群臣产生矛盾的根源。 一方面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举贤授能”就是要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另一方面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王又昏庸浅薄,在对秦的态度上双方意见不一致,加上楚怀王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面对这样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屈原 自己又不愿同流合污。 (二)品味“忧”情诗人“忧”的具体表现?即面对君王的疏远、小人的诽谤,屈原有没有痛苦? 面对如此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闷之深。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这一句是整首诗中最长的诗句,作者似乎将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出来,震动人心。 还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痛定思痛,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也曾产生过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延伫”“步”“止息”等语,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三)理解“忧”志 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1、(课后练习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或幻灯: 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 长太息以掩涕兮,袁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献身理想、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以前贤为榜样,为正道而死 不吾知亦已兮 , 苟余情其信芳 洁身自好、坚持自我、 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自我完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小结: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 洁身自好 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 决不与周围群小同流合污 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并誓死坚持真理,捍卫理想。 2、问题探究: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前后是否有矛盾? 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 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三、怎么写的? 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屈原的精神品格? 1. 语言特点 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或者说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 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大量使用对偶句。可参见课后练习三所举的对偶句。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设题意图:注意这首诗句式上的特点。 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不齐,长短不拘,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加上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的新诗体“楚辞”(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2.比兴手法 该诗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见课后练习四: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课堂总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多么感天动地的诗句,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深注入到中华文 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作业: 你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 氓教案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运用的 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 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分析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 一 . 导入新课 : 诗歌是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 , 也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 , 有 ” 文学之母 ” 语言的钻石 ” 之称 .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 最好是从读诗入手 . 能欣赏诗 , 自然能欣赏小说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 中国号称 ” 诗的王国 ”, 王国的始祖便是 。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今天我们来学氓。 (教师板书课题) 二 教师检查对氓一课的复习情况。 投影显示习题: 下列成语的中的黑体字与诗句中的黑体字加以解释 : 匪 来贸丝 匪 夷(平常)所思:通“非”,不是 来 即 我谋若 即 若离、可望而不可 即 :靠近 来即我 谋 不 谋 而合:商量 送子 涉 淇跋山 涉 水:渡过 乘彼垝 垣 残 垣 断壁:墙 泣 涕 涟涟 涕 泗滂沱:眼泪 载 笑 载 言 载 歌 载 舞:又又 尔 卜 尔筮未 卜 先知:占卜 女也不 爽 屡试不 爽 :差错 ( 10 )士也 罔 极置若 罔 闻:无,没有 小结:同学们,这道题告诉我们一个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我们掌握了文言句中某个词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学习成语,反过来说,我们懂得了成语中某个字的意义,又有助于我们理解文言文句子。 3 学生齐读全诗,感知内容。 诵读指导:诵读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张志公先生说: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 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熟悉作品内容,把握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那么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后,订正读错的地方,特别是通假字的读音 四概括诗歌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1 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诗以女子自叙的角度,讲述了她在婚前轻率答应男子求婚,婚后辛苦劳累却遭丈夫遗弃的故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诗可分为三个部分。(课件显示 氓的故事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2 伴随着爱情的变迁故事情节的发展,女主角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随着我的心理变化,对人物的称呼也在变化,可引导学生探究, 开始是氓显示其身份。 热恋时是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好像是到了热恋之后、居家过日子阶段,称:尔(一般的第二人称代词) 到了最后,决绝时称士(古时男子的通称),类似于今天女子失恋后的激愤之词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又牛运震曰:“称之曰氓,鄙之也;曰子曰尔,亲之也;曰士,欲深斥之,而谬为贵之也。称谓变换,俱有用意处。”按诗中称谓之变换,确可玩味。不过“氓”非贬义,曰“氓”,乃追忆初识,仍有情也;曰“士”而深责之,则讽意寓焉。 明确:恋爱时诗歌着重刻画了她坠入爱河时的沉醉与迷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她依依不舍地送郎回家,又为了平息郎君怨气而自允婚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当这对有情男女幽会前,女子陷在思而不见的愁苦中,热切盼望对方的到来。而见面时女子的眼里只有情人的存在。 婚变时女子反省自己婚后的生活,“三岁食贫”的艰辛的物质生活,“夙兴夜寐”的无休止的辛勤劳作。可令人心酸的是,在她为家庭、为婚姻付出了青春代价而人老珠黄之后,所得的报答却是丈夫的虐待和抛弃。她愤怒地控诉:“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而更令女主人公心寒如冰的是,自己遭受如此不幸,亲兄弟们不仅不予同情,反而予以耻笑嘲弄。亲兄弟都不体谅她,还有谁愿意做她倾诉的听众呢 ?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她就只能在反躬自悼、自悯自怜中聊获慰藉了。 诗歌最后一段,女子忆及往事,当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两相欢悦海誓山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如今氓却抛弃了她,氓前后感情的巨大反差,使她悔恨愤激,彻底失望。“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她决定抛弃幻想, 与氓一刀两断。 (多媒体显示全诗感情基调变化: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3 找一名诵读能力强的女生朗读全诗,注意在读准节奏的同时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感情。 五分析性格特征。 挖掘悲剧根源。 很明显,这是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千百年来,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这到底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还是一个可以避免的错误呢?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女子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又是其中的什么原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这个女子的形象特点,借此看看她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发。 1 她性格中 有哪些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这个女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刚强,有主见。当她意识到爱情鸟已经飞远了时果断地挥剑斩情思,并且将她的教训昭告天下。这一举措使她于其余的爱情受害者。当刘兰芝无法保全爱情时,她选择了举身赴清池;当杜十娘失去爱情时,她选择了跳江;当安娜卡列妮娜再也无法挽回爱人的心时,她选择了卧轨这些在文学上光彩耀人的女性 形象 在爱情之舟覆灭时表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价值观。童话里总是说公主和王子结婚后就过着幸福的生活,比起那虚幻的空中楼阁,这个因生活里的变故磨练得坚强的女性显得更可爱。 (多媒体显示女子性格特征:单纯勤劳刚强) 2 这么有主见的一个女人,为什么又会让婚姻之船触礁呢? 明确:从恋爱时的表现来看,这个女子的性格里有着她单纯的一面。西方传说里爱神是盲目的,中国也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偏执。恋爱中的这个女人一味地迁就对方,唯愿满足对方的要求,失去了自我意识,看不到危险的存在。婚后不光移情别恋,甚至对她施加暴力的就是从前她认为“蚩蚩”的氓。婚后的“三岁食贫”“夙兴夜寐”的任劳任怨是她勤劳品格的验证,但艰苦的生活却是女人退去华彩的催化剂。当容颜如叶般枯萎如花般凋谢时,也就是审美疲劳的开始。 女人,在恋爱时不要失去自我。 六,归纳塑造形象的手法延伸至诗经比兴手法的特征和运用。 本诗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 1 对比。 同学们归纳。(课件显示对比: “士之耽兮”与“女之耽兮”的对比,“女也不爽”与“士也罔极”的对比。 男主人公前后态度的对比。“蚩”与后来的“暴”的对比,一敦厚,一凶暴。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委屈。 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暗示着爱情由盛而衰。) 讨论:大量使用对比有什么好处?2 在诗经的传统手法里又运用了哪些? 比兴。 什么叫比兴?朱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贺敬之回延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些都是典型的比兴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也是比兴。 氓中运用比、兴的诗句有哪些 ? 请找出并简述其含义。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手法是“比”,比喻女子貌美。初婚生活美满。 先言“桑”,再引起所吟咏之辞,引发了下文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也是“兴”。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一句,既用了“兴”,也用了“比”,比喻女子不可被爱情所迷,否则就会像斑鸠吃桑葚过了头,醉了;这一句还能引起“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一句。所以又是“兴”。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结合在一起,以这一句来引起下文“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又比喻婚后生活的凄凉。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淇水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也有个边,然而“我”这个女人啊为什么被休弃后有无限痛苦呢 ? 以此来说明“我”的痛苦无边无际。那么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有些什么作用呢? 比兴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比兴手法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情感和观念,这样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意象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七作者塑造了一个弃妇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 或者说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有几种说法。我们来看一些文献资料,请大家比照着自己的思路看,扩大我们探究的视野: 毛诗序: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 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氓为弃妇作也。观其以氓直起,亦某甲某乙无知之人耳,特其事述之足以为戒,故见诸歌咏,将以为世劝焉。 这三种观点大家比较认同哪一种?为什么?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首弃妇诗,氓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妇女与婚姻问题。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男女平等的爱情婚姻不过是种婚姻理想罢了。在阶级社会的传统婚姻中,妇女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奴隶社会如此,封建社会尤其如此。在奴隶制度的诗经时代,女子私奔还比较常见,尚不一定受到社会舆论的多大谴责,而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学的影响,女子私奔就被认为是一种可耻的失节行为,不仅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甚至还会受到族权的严厉惩罚 ( 包括剥夺生命 ) 。 八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方面能从思想上得到启示。爱情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爱情却不总是甜蜜。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到现代舒婷的致橡树,女性的爱情观在不断成熟。少一份愤激,多一份理智。要追求幸福所在,女性要自立。 另一方面我们初步去尝试了如何去鉴赏诗歌,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要鉴赏诗歌的形象 二要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三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形象:单纯勤劳刚强手法:对比 比兴 涉江采芙蓉教案1 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 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 19 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 12 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诗歌的知识:诗歌以 1919 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5.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6. 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7. 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8. 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9.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10.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总结: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 - 思想情感 3 、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