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小学语文-听报告后有感而发).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4238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小学语文-听报告后有感而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小学语文-听报告后有感而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小学语文-听报告后有感而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报告后有感而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 薄弱班教学策略王秀娅 (小学语文0101班 广西鹿寨)今天(2009年5月22日)上午本人有幸到柳高聆听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增强教授作有关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研究的报告。回来后,我向大阳小学的平主任汇报了最感兴趣的两个策略:一个是分层递进策略,一个是薄弱班教学策略。主任讲分快慢班是犯法的哟。我讲,专家讲的不是我们平常讲的快班、慢班,而是抽每个班倒数8名的学生(这些学生属于学习困难学生),5个班就是40名学生组成一个薄弱班(基础知识、行为能力薄弱),这与通常说的慢班大不一样。我们通常说的慢班,不但老师上课慢,学生学的慢,而且不少学生是在学校混日子,思想、纪律散漫(其目的也是为了分他们出来,不让他们影响别的同学学习),老师也没有多少精气神,以至家长反对分快慢班,更有学生因为分到慢班想不通而走极端的。而吴教授说的薄弱班,是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策略之一,这样有利于教学统一,有利于学生进步。其分班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截然不同的。记得上次魏书生老师也讲过他教的两个班中有一个是慢班,他的慢班也就是吴教授讲的薄弱班,并不是我们常讲的慢班(吵事、不学习的班)。 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一大堆的新理念,真正要落到实处,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就这快慢班、薄弱班.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做法,就有不同的要求:社会舆论、教育局文件不许分快慢班(或重点班非重点班);专家讲学,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进步,分出薄弱班;老师们呢?无所适从。我个人认为,还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行为能力等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层次进行教学为好。十年前,我参加字理教学课题实验,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语文困难这一问题,寻找语文教学新方法。实验成功结题,新的教学方法找到了,发现部分学生品德行为有问题,又接着参加诵读经典诗文课题实验,期望通过诵读经典教学生学会做人,静下心来学习文化知识。经过几年的实验,效果也是很令人欣喜的。学习方法有了,思想工作不太费劲了,可还是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家访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谈心,有几个进步了,可班级里仍然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像影子一样跟着班级。今天听了吴教授的报告,终于茅塞顿开-我没有科学的学习困难学生干预指导。由于吴教授讲的较快,一些内容没有及时记录下,等都乐网发布其讲学材料后再认真学习,按照科学的干预策略进行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科学干预,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快慢班的界定,认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如果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划分层次,现在的每个教学班中都出现有A(上)、B(中)、C(下)三个大层次;如果再细分,小学班只以语文、数学划分,可以有 语A数A 语A数B 语A数C 语B数A 语B数B 语B数C 语C数A 语C数B 语C数C等九个层次。同理,中学的科目虽然多,但是以文科、理科划分也有同样九个层次。“关注每一个学生”,一节可40-45分钟,九个层次的学生,老师如何关注?我们放开中等层次的不说,就说这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语A数A、语C数C、 语C数A、语A数C四个层次,同在一个班级,40多分钟时间,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从旧知-新知-巩固提高?从上海请来的专家给我们传授的薄弱班教学策略,什么时候能够光明正大地实施呢?吴教授的讲学报告主要有三个部分:一、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研究概述;二、学习困难学生评估分析;三、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策略。对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研究,最初是医生作干预研究。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目前世界上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叫学习障碍,另一个叫学业不良。学习障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使得儿童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困难。例如,有的孩子有视觉通道障碍,常常把相近的字母混淆(上一下、王一玉、bd、jl等等)。学业不良系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具体又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具体地说: (1)相对学业不良。即以一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为相对学业不良,按照这种方法,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可以区分出比例大致相同的学业不良学生。这种界定的缺陷在于,学业不良的划分,随着班级情境变化而变化,一个学生在重点中学是“学业不良”,而到了普通中学就可能不属于“学业不良”。这种人为划分很不合理,总要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绝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绝对学业不良。这里的目标,是指各年级、各门学科领域可以期待学生达到的水平。这种界定虽比相对学业不良合理些,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基本标准(目标)如何定。若目标定得过高,将会出现许多学业不良儿童;若目标定得过低,则又会减少许多“学业不良”儿童。因此,目标水准的确定,成了左右“学业不良”儿童发生率的唯一因素。另外,立足于绝对学业不良观,并没有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条件作允分的考虑。在这种观点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一个观念,即把一切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条件一律视为同等的。(3)成绩不足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如果学生的实际学业成绩,明显低于从其能力来看应达到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成绩不足。例如,某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该年龄中属较高水平,而实际学习成绩呈中下水平,可认为是成绩个足,这种界定着眼于每个儿童因有的潜在能力,从每个儿童个人自身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比较符合尊重儿童个性的教育精神。虽然,学习障碍和学业不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学习障碍概念可以包含于学业不良概念之中为了提高对学习困难学生诊断的针对性和辅导的有效性,就必须把学习困难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因为,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繁杂的异质群体。异质性给学习困难学生鉴别、诊断和干预带来很大的模糊性。而对偌大的学习困难学生异质群体进行准确诊断和教育干预,就必须将异质群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同质的亚群体,这便是分类的问题,这就是如同医生,需先根据病人的症状按疾病分类学进行症状分类,然后对症下药。柯克和葛拉格着眼十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两大类。在这两个主要类别之下,又分别划成若干类型。其中发展性学习障碍有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两个亚类。原始性缺陷包括:注意力缺陷、记忆力缺陷、视一动协调缺陷、知觉能力缺陷等等;衍生性缺陷包括:思考考能力兴常。语言能力异常、学业性学习障碍有阅读缺陷、算术缺陷、拼字缺陷、书写缺陷四个亚类。运用Q聚类分析,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将学业不良学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其中后三个类型均属稳定性学习困难,与暂时性学习困难相对应。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没有偏常,为什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因素。据调查,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参加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维、缺乏主动、兴奋的情感投人,没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就很难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则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如父母闹离婚、生病、早恋、与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而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等。针对暂时性困难学生多种起因,教师还需作进一步的亚类分析,根据不同亚类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相对地说,这类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比较容易转变,如果错失时机,会使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继续加重,而成为稳定性学习困难。能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仅为57,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如果教育者对这些学生嫌弃或一味训斥惩罚,不去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和技能障碍,不去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甚至把他们的学习困难归之为学习态度、动机,效果会适得其反。动力型困难学生。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达57.8。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教育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整体型困难学生,他们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类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12,但学习困难程度比较严重。教育上,除了改善课堂教学,还必须摸清他们的知识起点和障碍点,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和目标,针对其知识与技能薄弱之处予以强化训练。这类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常规的教学计划,内容与他们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个别补救教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过渡性教学策略。吴教授在谈到学习困难学生评估分析时,主要讲了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鉴别、以及评估方法和分析思路。其中讲到收集学习困难学生的背景资料(家庭社会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教养方式等)、历史资料(出生史、生长史、学习史等)、现状资料(包括开口说话、爬行等行为情况)、静态资料(学业状况、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态度、社会技能、兴趣特长等)、动态资料(内心思想、社会交往圈、重大生活事件等)。这些资料的收集,有些我已经做了,有些 还没有做,以后要按照科学的研究要求,逐步完善所有资料的收集,为科学分析做准备。吴教授在谈到学习困难学生分析框架时,速度较快,我只记住主要有三点:一、环境影响;二社会文化;三、学校教育。具体内容得以后上网学习了。吴教授在谈到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策略时,主要讲了课堂教学策略、动机激发策略和行为干预策略。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成功教育9个字-低起点、小步子、快循环,分层递进策略-分层作业、分层施教、分层评价,薄弱班教学策略-把全年级(8个班)各班里倒数8名的学生抽出来组合成新的班级-薄弱班,这样便于教学统一。听了吴教授的讲学报告,收获颇多,感慨也多多,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收效不太如意,而吴教授所传授的学习困难学生干预策略,很多是我们一线教师所不能擅自实施运作的,建议制定政策法规的领导们也认真学习吴教授的学习困难学生研究报告,为我们科学实施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干预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写到这,憋在心里多年的话都吐出来了,感觉畅快了许多。回头读读题目,对照全文,又感觉有点文不对题,就当听报告后有感而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