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9836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华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华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加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 张齐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交换律”。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发猜想。 1介绍“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导学生得出等式“3+4=4+3”。 2引导学生由等式“3+4=4+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举例验证。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呈现学生中通常出现的两种不同的举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4学生交流所举例子,教师选择部分例子写在黑板上。 5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呈现某学生研究这一猜想时给出的部分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并通过比较,体会这些例子对于验证这一猜想的作用。 6小结举例验证的方法,揭示“加法交换律”。 三、类比拓展。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5沟通与拓展。 四、直观论证。 1深究:为什么两数相加,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会不变呢?两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又为何不变呢? 2借助集合图和点子图,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并渗透朴素的证明思想。 五、沟通联系。 1沟通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与以往所学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重新审视以往用“交换两个加数或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和乘法的合理性,深化对交换律的理解。 六、应用提升。 依次完成几道填空题,并相机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 七、小结延伸。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2)(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A、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B、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C、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二、探索加法交换律: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2)观察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3)同样解决第二个问题,得到等式:板书:17232317(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5)观察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6)从这些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表示。(8)观察板演的等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2、练习。(1)填空 96+35=35+ 204+=57+204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9=46+59 90+10=5+95(3)计算357+218,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三、探索加法结合律1、要求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会列式吗?(1)指名回答,板书:28+17+23第一步先求什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表示参加跳绳的总人数:(28+17)+23,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2)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教师添上括号:28+(17+23),添上括号后表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5)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3、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 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独立写一写) 板书:(a+b)+c=a+(b+c) (3)小结: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 结合律)4、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5+36)+64=45+(+)560+(140+70)=(560+)+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想想做做4。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反馈提问: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3、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第58页第3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作者:蒋梅芳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35更新时间:2007-11-22文章录入:abc (教学交换律张齐华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生:验证。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师:怎么验证呢?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生2:五、六个吧。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多数学生表示赞同。)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生:能。(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学交换律张齐华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生:验证。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师:怎么验证呢?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生2:五、六个吧。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多数学生表示赞同。)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生:能。(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