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6278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共7题;共21分)1. (3分)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掀起了办报热潮。义和团运动之后,革命党人的报刊在内地有120多种。这些报刊的共同作用在于( )A . 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开展B .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 .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D . 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2. (3分)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 公车上书B . 组织强学会C . 鸦片战争失败D . 兴中会的成立3. (3分)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 A . 救国图存,变法自强B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4. (3分)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拌击,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以下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 . 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C . 人们开始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 . 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5. (3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 . 京师大学堂B . 北洋水师学堂C . 清华大学D . 保定讲武堂6. (3分)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孙中山A . B . C . D . 7. (3分)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 . 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C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 . 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 百日维新 (共8题;共24分)8. (3分)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 .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9. (3分)如图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 B . C . D . 10. (3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 .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 .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 .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 .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11. (3分)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在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你认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 . 戊戌变法洋务运动C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 .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12. (3分)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事业。三个伟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 . 挽救民族命运B . 实行君主立宪C . 推翻清朝政府D . 建立民主共和13. (3分)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 A . 左宗棠B . 谭嗣同C . 黄兴D . 宋教仁14. (3分)“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 A . 地主阶级顽固派B . 地主阶级洋务派C . 资产阶级维新派D . 资产阶级革命派15. (3分)为了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 . 时务报B . 民报C . 每周评论D . 新青年三、 材料探究 (共3题;共55分)16. (27分)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1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哪一运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怎样? 1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材料二: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分别在我国领导了哪三次探索?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贡献 (2)概括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3)如果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材料三则是一次“飞跃”。怎样理解材料三给中国带来的“飞跃”?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共7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二、 百日维新 (共8题;共24分)8-1、9-1、10-1、11-1、12-1、13-1、14-1、15-1、三、 材料探究 (共3题;共55分)16-1、16-2、16-3、17-1、17-2、17-3、18-1、18-2、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