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6046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型:新课主备人:宋江珍审核:赵文梅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归园田居【学习目标】 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了解诗歌知识。 【知识链接】(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曹操短歌行) 古体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绝句 近体诗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律诗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按风格词: 婉约派 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 小令 按字数 中调 长调 小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散曲 套数(睢景臣高祖还乡) 曲: 剧曲 词: (1)词是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乐府”“曲词”“填词” 等。(3)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预习交流】1.走近读者陶渊明(365427),一名_,字_,自号_。私谥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2.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些词语。晨兴 ( )_ 荒秽( )_ 草木长( )_ 荷锄归( )_3.根据语感,划分朗读节奏。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种 豆 南 山 下 ,草 盛 豆 苗 稀 。晨 兴 理 荒 秽 ,带 月荷 锄 归 。道 狭 草 木 长 ,夕 露 沾 我 衣 。衣 沾 不 足 惜 ,但 使愿 无 为 。【合作探究】赏析归园田居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带着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读。 2.班级内展示读,可以小组成员集体展示或推荐一名进行展示。 3.了解背景资料: 晋义熙二年(406),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4. 4.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_ 6.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_ 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_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 (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背诵并默写古诗。【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目标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代诗人。本诗共_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2、按要求默写。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_、 诗中能体现诗人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 _ 。、 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_ 、 本诗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_ 4、 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_ 诗词五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型:新课主备人:宋江珍审核:赵文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预习交流】(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1、 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2、 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 解题4、 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导入语设计:由闺意献张水部和酬朱庆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3.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词语解释:涵虚:_太清:_ 蒸:_撼:_济:_端居:_耻:_坐观:_徒有:_4.谁来解释题意?(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_”和“_”两个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着重于“_”,是以描写景物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着重于“_”, 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相关资料: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5.谁来讲述诗歌大意?(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6.问题设置: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即“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7.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8.你觉得哪个词运用得好,好在哪里?9.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目标检测】、诗歌的前四句诗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练、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这幅画面吗?_、请你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话作简要的赏析。_ 、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吗?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_、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自我推荐的方式呢? 学习终南别业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2、反复诵读,感悟诗意,品味其艺术魅力。3、欣赏诗歌描绘得优美的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预习交流】终南别业通过描写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刻画了隐者形象,表现出诗人隐居终南山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情趣。了解作者作者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称为“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 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有王右丞集。 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4),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合作探究】1、教师范读,指导朗读。2、理解诗句内容3. 怎样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 教师小结: 这首诗诗中有画,意境深远,富含哲理。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首五律,通过写诗人自己退隐山林后游山玩水,自由自在欣赏大自然的闲适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情怀。 诗词五首导学案 第三课时 课型:新课主备人:宋江珍审核:赵文梅 学习渔家傲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欣赏意境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_、_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_、_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_”,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_”,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2、看到了天帝。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二、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三、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背诵过关学习长相思学习目标:1、在诵读诗词中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2、运用互联网搜索涉及纳兰性德的材料,积累感受。3、捕捉诗词中的重要词句通过合理的想象体悟纳兰性德“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 (一)走进纳兰 知人论世 清代有一位满族词人,其词颇具李后主遗风,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王国维曾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一人”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二)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三)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途中写下长相思。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合作探究】 1.理解诗歌内容: 2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3词人深夜不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目标检测】 1.终南别业的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诗人,字 。 他的诗总以意境取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他的作品的评价,后人称他为 。与 合称“王孟”,同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本诗中“ , ”两句明白揭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2.渔家傲天接云涛的作者是 ,她是 朝女词人,号 。本词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 ” 两句,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 ,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著名的词人 ,作者在词中描写了千里行程看到的景物,“ , ”,从字里行间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下片借“ , ”来渲染作者羁旅中之孤寂情怀;风雪聒碎了词人的思乡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祥和。 4.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 、诗歌用 和 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 、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3)、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4) 、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5)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