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3-22课提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2248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第3-22课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第3-22课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第3-22课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3课华夏之祖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2、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答: 2、 禅让制:1、含义: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 、 、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2、 夏朝:建立者 ,时间: 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 社会结束, 社会开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1、禹死后, 继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 代替了 “公天下”变成了“ ”。 是下次最后一个国王,因其 夏朝走向衰败。2、灭夏建商人物是 。3、商强大的原因有:汤任用 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汤关心 4、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 。5、商朝最后一个国王 统治残暴。他创制了 之刑。周文王任用 等人,国力逐渐强大。 年,周武王在 打败商纣,商朝灭亡。 建立西周,都城为 ,又称 。6、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 。 内容:周天子把 和平民、 分给 、 等,形成诸侯。诸侯必须服从 的命令,向天子 ,平时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 。作用:开发了 地区,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7、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 。 年西周灭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 ,夏朝,青铜器 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特点是 大,品种多,工艺精美。代表作有 和 。西周时, 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三星堆”文化与 同期,在 平原,代表作有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等。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 的瓷窑。3、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的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在技术上已知道 、施肥和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4、奴隶地位低下,命运悲惨,没有 ,被随意转让和 ,还用做祭祀供品和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 东周:时间: 年, 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二、春秋争霸:春秋五霸:指 、 、 等五个霸主。齐桓公称霸:原因: 。 称霸标志:公元前7世纪中期, ,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称霸:原因: 。 称霸标志:在 之战(“退避三舍”)中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问鼎中原)楚庄王称霸。打败晋国称霸主。三、战国七雄:七雄: 、 、 、 、 、 、 。方位:( )东方;( )南方;( )西方;( )北方;( )中央(由北向南)。主要战役: (齐魏:围魏救赵) (齐魏,减灶计) (秦赵,纸上谈兵)。 战役之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时期,我国开始出现 农具。到 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已使用牛耕, 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 和农作物 显著提高。二、都江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时间: 人物、: 目的: 作用: 三、商鞅变法1.目的: 2.人物: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3.时间: ,支持者: 4.内容: (3) 5. 作用: 6.战国时各国变法的影响:通过变法, 逐步确立起来。我国 形成。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汉字的演变:演变的过程: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2、商周时期,人们还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叫做(“ ”),也称(“ ”)。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 甲骨文有 日食 和 月食 的记载。2.历法: 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3.医学:扁鹊: 之际的名医,总结出得 、 、 、 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三、屈原和“钟鼓之乐”1.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过节时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风俗,这些都是为了纪念( ),他是( )时期的( )国人,他的名著是( ),名言有( ),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 )人。2.春秋战国盛行“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出土大量的中古乐器,其中以 最为珍贵。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为什么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 。2、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 ),他是( )时期的人, 他思想方面的成就主要有(1)提出了“ ”学说,(2)主张 、 。他的学说成为我国 ,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 。 孔子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请列举。 ,广收门徒。 注意“ ”。 教育学生要 。 (4)“温故而知新”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思想主张有 3、道家学派:创始人是( ),他是( )时期的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里,他认为事物都有( ),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 )两个方面思考问题。4、墨家学派:创始人是( ),他主张 5、道家学派: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他提出了“”的 观点。 6、法家学派:法家的代表人物是(),他主张(),提倡(),提出了建立(),深受()国国君的赏识。7、兵家学派: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此书是( )家鼻祖( )所著,此人是什么时期的人?( ),著名的军事格言是“ ” 。 第10课:“秦王扫六合”1、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国,富强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进攻的战役是(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都城在( ),建立者是( ),建立时间是( )。4、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 )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 )分管( 、 );地方推行(),分天下为( )郡,郡下设( )。此制度主要是受( )家学派的影响。其中影响至今的是( )。5、秦始皇为了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采取了以下措施: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秦国的( )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把( )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 )。6、秦始皇时焚书,活埋儒生的事件叫(“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建议人是( )。危害有( )。7、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进扰采取的策略是( ),派大将( )反击匈奴。8、负责修筑秦长城的人是( ),秦长城西起( ),东到( ),用来抵御(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和独创性的象征。9、秦始皇时兴修的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 )。灵渠沟通了( )和( )两大水系。10、 秦朝疆域广大,东至( )、西到( )、北至( )、南达( )。11、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答: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繁重的( )。主要是指修( )、( )、( )、( )等。沉重的( )。农民要将收获的( )上缴国家。残酷的( )。( )更加残暴。2、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3、前期,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 )年,地点:(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领导者:( )( )。(陈胜: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意义: 。4、后期,项羽、刘邦起义:(1)继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农民军进行反秦斗争的是( )和( )。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发生时间为( ),领导人是( ),此战役的特点是( ),与此战役有关的成语是(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领导的农民军,秦朝统治者向( )投降,秦朝灭亡。(3)秦朝建立于( )年,灭亡于( )年,在历史上存在了( )年。5、西汉的建立(1)时间:( )年。(2)建立者:( ),就是( )定都( ),史称西汉。6、秦始皇的功过: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局面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汉文帝、汉景帝的治理称为是“文景之治”)原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文景之治”的措施:1、 2、 3、 4、 “文景之治”的表现:1、 2、 3、 二、局面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问: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答:1:政治上: 2:思想上: 3:经济上: 5:军事上: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三、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汉光武帝 刘秀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不同点:1、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抑制、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 2、汉武帝独尊儒术,提倡儒家思想,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汉朝大一统的形成。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统一蒙古: 之际,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2、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的表现: 兴旺发达; 也发展起来;学会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与战(表中划线部分要背)时间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汉元帝时期背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 ,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 向汉朝称臣 政策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派 、 出击匈奴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昭君出塞作用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是指: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 年 目的: 。 意义: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 年 ;目的: 意义: 4、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 年 ,机构名称: ;目的: 意义:标志着 ,成为我国 。 5、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 二、丝绸之路1、背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2、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路线:从( )( )( )中亚( )( )3、意义: 注:汉朝时民族关系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 纸的发明时间: 早期 (用麻做的纸) 2.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时代: 3、 “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 4、东汉数学名著: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某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5、东汉张衡地动仪(能测地震方向) ,意义: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6、华佗(东汉):擅长外科手术、制“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创“五禽戏”7、张仲景(医圣):写成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问:列举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答:1、发明和改进造纸术; 2、九章算术里的某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张衡发明地动仪; 4、华佗制成“麻沸散”。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起源于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 。2、道教的兴起 道教是 的宗教 创始人: 时在民间兴起,“太上老君”是指 。道教对我国 有深远的影响。二、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时代 ,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和 家。史记记载了从 到 的历史,体例是 。史记的评价:1、史记是我国的 ,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2、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 著作。三、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第18课 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背景: 年,北方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时间:公元 年, 作战双方: 与 ;结果: 。影响: 。二、赤壁之战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时间:公元 年,作战双方: 与 战术:诸葛亮和周瑜采用 ;结果: 。影响: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怎么形成的)国 号时 间都 城开 国 君 主魏 年称帝 蜀(蜀汉) 年称帝 吴 年称王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魏国:修建了许多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 行销三国;吴国: 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 (现在的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魏灭 ;266年, 废魏,建立西晋,定都 )280,西晋灭 ,统一全国。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指:匈奴、 、羯、 、羌)3、西晋的灭亡原因:统治集团腐朽,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公元316年,内迁 人的一支灭亡西晋,北方陷入混乱。公元317年,南方, 建立东晋定都 。二、淝水之战1、形势:南方: 重建晋朝,都城在 ,史称“东晋”。北方: 人苻坚建立的 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2、大战时间:公元 年;作战双方: 80多万 8万 结 果: 以少胜多,大败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从前秦方面看: 1、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稳;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从东晋方面看:1、东晋将士士气高昂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5、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巨鹿之战(秦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东汉末年)。 6、淝水之战的影响: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一, ;第二, ;(主要原因)第三, 。2、江南开发的影响:为 逐渐 奠定了基础。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 建立的 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1、黄河流域的 逐渐成为大趋势。2、北魏孝文帝迁都 :根本目的和原因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说 )2、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人服饰。 (穿 )3、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成汉姓。 (改 )4、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 (通 )5、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用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学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注意:南朝的四个朝代: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 建康 )北朝包括的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类别朝代代表人物著作贡献科学家 缀术 农学家 地位:是我国现存的 完整的 著作。地理家 一部 专著。书法家 兰亭序有“ ”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 ”。画家 石窟艺术 山西 石窟;河南 石窟注意归纳1、 三个重要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2、 两次重大的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3、 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昏君、各国的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都城4、 著名的战役:涿鹿、牧野、城濮、长平、桂陵、马陵、大泽乡、巨鹿、官渡、赤壁 淝水之战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1、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P28两点答:2、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P2931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呢(如何演绎生命)? P30答: 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P355、怎样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P38答:6、如何理解个性和独立?P407、谈谈男女同学之间能否正常交往?P40 8、 如何理解青春是幸福?P43答:9、 如何珍惜青春?P44答:10、怎样正确认识自我?P4648答:11、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P 49答: 12、发掘潜能的方法有哪些?P5253 13、情绪对人会产生什么不同的作用?P63 答: 14、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P66 答: 15、高雅情趣和庸俗的情趣的作用?P7374 答:16、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P7578 答:17、我们身边的各种诱惑有? P82答: 18、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P8889 答: 19、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P93答: 20、如果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你应怎样做? P96答:(1)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有效的自救方法。(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有能力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3)没有能力将其制服的,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4)万不得已,也要将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