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1334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三1、 古诗词阅读训练 峨眉山月歌 难词解读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 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夜发清溪向三峡,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思君不见下渝州。 平羌(qi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实战演练:1、 仔细品味全诗,充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一下前俩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后两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二、文言文阅读训练1、勤学苦练篇: 勤训 (1) 治生之道(2),莫尚乎勤(3)。故邵子(4)云:“一日之计(5)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6)。 大禹之圣(7),且惜寸阴(8);陶侃(9)之贤,且惜寸阴,又况(10)圣贤不若(11)彼者乎? (选自恒斋文集)难词解读:(1)勤训:阐说勤的重要性,告诫后辈。(2)治生之道:谋生的正确方法。 道,这里指正确的方法。(3)莫:没有哪一种东西。 尚:看重。乎: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的 意思。(4)邵子:邵雍,宋代学者。(5)计:计划,打算。(6)近:浅近。(7)禹:夏代开国的君主。 圣:指智慧,才能,道德修养几方面都无与伦比。(8)寸阴:日影移动一寸,比喻极短的时间。阴,日影。(9)陶侃:晋朝人。曾说:“大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10)况:何况。(11)不若:不如,不及。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 大禹之圣 (2)且惜寸阴 (3)一日之计在于晨 (4)又况圣贤不若彼者 2 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又 况 圣 贤 不 若 彼 者 乎 ? 3 翻译下列句子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4 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名句,请写出两句。 2、 成语故事篇: 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1)为牛弹清角之操(2),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3)之声,孤犊(4)之鸣,即掉尾奋耳(5),蹀躞(6)而听。 ( 选自 汉牟融理惑论)难词解读:(1) 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音骖),字子舆。曾子,孔子之弟 子。(2) 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3) 虻mng:吸血的苍蝇。(4) 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5) 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6) 蹀躞di xi :迈小步来回走动。实战演练:1、注音并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 孤犊之鸣( ) (2) 蹀躞而听 ( ) (3) 转为蚊虻之声( ) 2、 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为牛弹清角之操 B.蚊虻之声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孤犊之鸣3、 翻译下列句子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4、 牛刚开始听琴时为什么“伏食如故”而后却“蹀躞而听”?(用原文回答) 5、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发? 3、 为人处事篇: 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1),其母问其故(2),叔敖对(3)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4)吾见之,恐(5)去(6)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7),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8)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难词解读:(1) 泣:哭泣。(2) 故:原因。(3) 对:回答。(4) 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5) 恐:担心,恐怕。(6) 去:离开。(7) 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8) 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加点字(1) 其母问其故 (2)蛇今安在 (3) 汝不死也 (4)未治而国人信其仁 2 翻译下列句子()归而泣,其母问其故 ()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3 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4 人不可无仁爱之心,你从孙叔敖身上学到了什么? 4、 动物趣闻篇: 雁奴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 夜必择栖,恐人弋()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熟其故,巧设诡计,以中雁奴。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乡人遽()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雁群方寐,一网无遗者。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难词解读:(1) 弋:一种带绳的箭。(2) 爇(ru)火:书点燃火把。(3) 戛然:雁叫声。(4) 遽j:马上。(5) 绐di:欺骗。实战演练: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 恐人弋也 ()雁奴独不瞑 ()或微闻人声 ()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2 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雁奴畏众啄不敢鸣 群雁为什么认为雁奴在欺骗它们? 文章中的雁奴、雁群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纵观全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5、 世间真情篇: 哑孝子 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选自梦溪笔谈)难词解读:() 俟:等到。() 恚(hu):生气。() 蹑:追踪,追随,轻步行走的样子。实战演练:1 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以手指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人以其哑而孝也 ()谓之哑孝子 ()亦不悉为何里人 ()饥寒皆心先喻之3 解释下列句子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 哑孝子“性至孝”的表现有那些?请找出原话。 6、 智慧哲思篇: 表水涉澭荆(1)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2)水。澭水暴益(3),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4)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5)。向(6)其先表之时,可导(7)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难词解读:(1) 荆:楚国的别名。(2) 表:标志,此处用作动词,测量,即测量河水深度。下文中的“循表而夜涉”的“表”用作名词,即标志。 澭:古水名。中藏:宫中仓库。(3) 暴益:猛涨。(4) 溺:淹没在水里。 (5)惊:乱。 而:这里作“如”解。 都舍:大厦。舍,房屋。 (6)向:以前。 (7)导:通过。实战演练:1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澭水暴益(通“溢”,溢出) B.循表而夜涉(顺着)C.军惊而坏都舍(大) D.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还)2 比较下面句子中“表”的用法 使人先表澭水 循表而夜涉 3解释下列句子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4 说说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7、 市井百态篇: 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dn)菱,并壳(1)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 雪涛小说)难词解读:(1)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 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2)并壳:连同皮壳。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 席上啖菱 (2)仕于南方 (3) 并壳入口 (4)欲以清热也 2 翻译下列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 名人轶事篇: 太宗察佞(nng)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1)从而美之,不容口(2)。太宗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3)群臣,面折廷争(4),陛下尝不得举手(5),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6)乎?”帝意复解。 (选自隋唐嘉话)难词解读:(1) 宇文士及:人名,唐太宗时的臣子。 (2)不容口:不容别人插嘴。 (3)南衙:唐代官署所在地。 (4)面折廷争:在朝廷当面与皇帝争辩。 (5)不得举手:不得任意行动。 (6)聊:乐趣。实战演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太宗尝止一树下 (2) 宇文士及从而美之 (3) 复何聊乎 (4) 今日果然 2 翻译下列句子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 3 请揣摩一下当太宗听到士及的辩解后会怎么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