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复习题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1254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复习题 第一章 2008 年 5 月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杭州举办了我国第 一批游泳救生考评员培训班 游泳救生工作的宗旨是 同心协力 拯溺救难 职业道德 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各个行业和岗位上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们 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必须遵循的特定的道德行为准则 游泳救生员的职业道德 是指游泳救生员在从事游泳救生工作过程中 应 该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实质 忠实履行游泳救生员的 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 核心 爱岗敬业 游泳救生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1 珍惜生命 乐于奉献 这是每个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和履行其道德义 务的前提 2 热忱服务 尽职尽责 是与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质量有着直接 联系的道德要求 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第二章 踩水时 身体直立水中 稍前倾 头露出水面 稍收髋两腿微屈勾脚 两 臂胸前平屈 掌心向下 类似蛙泳臂 踩水时两臂向外摸水时掌心稍向外 向内摸水时掌心稍向内 一般是两腿各蹬夹一次 或两腿同时蹬夹一次 两手做一次摸水动作 踩水腿部两种技术动作 两腿交替蹬水 两腿同时蹬夹水 反蛙泳适用托枕 托颌 双腋三种拖带运送 反蛙泳身体姿势 身体仰卧水中 自然伸直 脸部露出水面 反蛙泳的腿部技术 收腿结束时 两腿约宽于肩 脚和小腿内侧向后方对 2 准蹬水方向 然后大腿发力 使小腿和脚内侧向后方做蹬夹水动作 反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 两臂前移的同时 边收边分慢收腿 两臂将入 水时 两腿同时做蹬夹水 侧泳技术分为 手出水侧泳技术和手不出水侧泳技术 侧泳的身体姿势 头的下半部没在水中 下面的臂向前伸 上面的臂置于 体测 在游进时绕身体的纵轴转动 侧泳的腿部技术 1 收腿动作 大腿与躯干成 90 度角 小腿与大腿成 45 度 60 度角 2 翻脚动作 完成收腿动作后 上面的脚勾脚掌 脚掌向后对准蹬水方向 下面的脚将脚尖绷直 脚和小腿前面向后对准蹬水方向 潜泳技术 分为潜深和潜远两种技术 两种潜深方法 1 两腿朝下潜深法 2 头先朝下潜深法 潜远技术 1 蛙式潜泳方法 在游进中为了避免身体上浮 头的位置应稍低于蛙泳头 的位置 头与躯干成一直线 臂划水的幅度要比蛙泳臂划水幅度小 收腿 时屈髋较小 配合动作与平航式蛙泳相同 只是滑行时间稍长 2 蛙式长划臂潜泳方法 与蛙泳腿动作区别是收腿时髋关节屈的较小 双 膝分开也较小 蹬水向正后方 以免身体上浮 腿臂配合 收腿与臂前伸的动作几乎同时开始 3 爬式潜泳方法 只用双腿做爬泳打水动作向前游进 抬头爬泳的腿部技术 良好的腿部动作可以维持身体平衡 保持流线型的 身体姿势 抬头爬泳的臂部技术 由于头部要露出水面 手臂入水点就要近些 划水 路线也就短了 第三章 观察的方法 3 1 扫视法 在值岗时 救生员对自己的责任区的左 右 远 近进行直线 不间断的观察 2 环视法 在值岗时 救生员对自己的责任区以某一点为起点 进行圆周 不间断的观察 3 跟踪法 在值岗时 救生员对自己的责任区内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 点跟踪观察 不同溺水者的常见表现 疲劳溺水者 呼吸 间歇呼吸 身体姿态 接近水平姿势 不会游泳溺水者 呼吸 争取呼吸 身体姿态 身体垂直 游泳救生员的判断是指游泳救生员在值岗时 对观察的情况作出的反应 判断的方法 1 溺水者是否有意识 如果溺水者在水中挣扎并发出求救的喊声 则溺水 者尚有意识 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地支配肢体动作 并缓慢下沉或已 沉入池底 则溺水者已丧失了意识 溺水者是否受伤 1 有意识的溺水者 通过倾听溺水者自述 了解受伤情况 2 无意识的溺水者 通过检查溺水者的肢体 了解受伤的情况 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 便于救生员观察 以及互相交叉观察和补漏 消除观察盲区和死角 标准游泳场所观察区域的划分 直线切割法 对岸救生岗位和旁近救生岗位主责区近端 1 2 的水域为次责 区 非标准游泳场所所观察区的划分 按水面积划分法 每一救生岗位观察区域主责区的最大面积控制在 250 平 方米之内 游泳救生观察台的设置 台高 1 5M 以上 观察台的前沿与游泳池边垂直 摆放 第四章 4 救生浮漂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手援 指救生员徒手进行施救的一种最简易的方法 但要注意施救时的自 身安全 游泳救生的直接赴救技术 入水 接近 解脱 拖带 上岸 运送等 6 项 技术环节 入水技术 1 跨步式入水 2 蛙腿式入水 3 鱼跃浅跳式入水 4 直立式入水 接近技术 1 背面接近救生技术 是救生员接近溺水者时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也是最 安全的技术 救生员游至距溺水者 1 2M 处急停 2 侧面 3 正面 接近时的注意事项 1 接近时 应采用速度较快的抬头爬泳 以便观察溺水者 2 接近时 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 3 托腋夹胸时 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的胸和腋下 不要掐住溺水 者的颈部 解脱技术 操作要点 解脱时注意事项 1 解脱动作应迅速 有效 用力恰当 以免伤害溺水者 2 在进行双人解脱时 应先确认谁是溺水者 在进行解脱 上岸技术 指救生员将溺水者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 第五章 低氧血症及其产生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 甚 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溺水时窒息缺氧的类型 干溺 10 15 肺内 没有水或少量水 窒息原因 过度紧张 恐惧 主动屏气使喉管和气管痉挛 湿溺 85 90 肺内 大量水或者异物 窒息原因 肌肉松弛 舌肌和会 5 厌松弛后坠 阻塞咽部 溺水后人体生理变化 60s 症状 呼吸停止 大小便失禁 4 6MIN 症状 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溺水分级 轻度 小于 1MIN 临床表现 神志清醒 仅有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中度 1 2MIN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 呼吸浅慢 不规则 血压下降 心 率减慢 反射减弱 脑组织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 2 其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 15 约 800ml 而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 20 溺水者心搏 呼吸突然停止的临床表现 1 瞳孔放大 2 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现场急救的原则 1 使溺水者尽快脱离水域 2 先复苏后固定 3 先止血后包 扎 4 先重伤后轻伤 5 先救治后运送 6 急救与呼救并重 7 加强途中监护与救 治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阶段 溺水后 4MIN 内初试处理阶段为基本生命支 持阶段包括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 建立循环 3 个步骤 以维持有效的呼吸 和循环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如瞳孔由小 变大 固定 角膜浑浊 则说明复苏无效 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 使溺水者保持急救体位 将溺水者放置仰卧位 并使其头颈部与躯干成一 条直线 且头部不能高于心脏位置 双手置于躯干两侧 打开溺水者的气道 溺水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时 舌肌和会厌后坠以及呼吸 道中的异物可能会阻塞气道 所以气道开放甚为重要 是复苏的首要环节 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 通过看 听 感觉 观察 并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活动 6 注意事项 检查时间 5s 10s 左右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范围 700 1000ML 为宜 每次按压胸部 30 次后吹气 2 次即 30 2 有脉搏无呼吸者每 6 8S 吹气一次 8 10 次 MIN 按压方法 救生员双臂应绷直 双肩在溺水者胸骨上方正中 垂直向下用 力按压 按压频率 100 次 MIN 按压深度 成人 4 5CM 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 5 组或 每 2 分钟轮换一次 胸外侧定位按压有效决定因素 按压部位 按压频率 按压力度 按压与 放松时间的比例 注意事项 1 冲击式按压 猛压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2 按压速度不自主地加快或减慢会影响按压效果 止血方法 可采用加压包扎 指压 强屈关节 止血带结扎 外用药物等 止血方法 脊柱损伤的分类 成人脊柱由 24 块椎骨 7 块颈椎 12 块胸椎 5 块腰椎 1 块骶骨 1 块尾骨以及 23 个腰间盘 椎间关节及韧带彼此连接构成 脊柱损伤的症状 1 颈部或背部红肿或淤青 2 脊骨失力 颈部有坠下的感觉 脊髓受伤的原因及症状 1 肢体麻木 部分甚至完全失去感觉而造成运动障碍 2 休克甚至昏迷 颈托使用 将其颈部至于正中位 即头部仰至嘴角与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 直 前后复位 鼻尖与肚脐呈一直线 左右复位 颈部固定技术 1 头锁法 2 斜方肌挤压法 3 改良斜方肌挤压法 4 胸背固定法 5 头胸固定法 肌肉痉挛自救 7 1 手指肌肉痉挛解救法 2 小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3 小腿后面肌肉痉挛解 救法 4 脚趾肌肉痉挛解救法 5 腹部肌肉痉挛解救法 安全标识设置 安全标志牌分为警示牌 告知牌 须知牌 是游泳场所必 须设置的标志牌 是预防游泳场所发生事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游 泳者起到了提示和警示的作用 警示牌 禁止跳水 禁止嬉水打闹 道滑 浅水区 深水区 水深 告知牌 绿色通道 残疾人通道 救生器材标志牌 各工作室标志牌 水 温 室温 外气温 PH 值告知牌 须知牌 游泳者须知 游泳安全须知 一 单项选择题 1 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称职的游泳救生员除心须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外 还必须具备专业技 能 3 游泳救生可分为 游泳池救生 和 自然水域救生 4 中国救生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2005 年 5 踩水时 身体直立水中 稍前倾 头露出水面 稍收髋两腿微屈勾脚 两臂胸前平屈 掌心向下 类似蛙泳臂 6 踩水时两臂向外摸水时掌心稍向外 向内摸水时掌心稍向内 8 7 反蛙泳配合动作 两臂前移的同时边收边分慢收腿 8 救生员应采取抬头爬泳 接近距离较远的溺者 9 反蛙泳适用托枕 托颌 双腋三种拖带运送 10 爬式潜泳只用双腿做爬泳打水动作向前游进 11 蛙式长划臂蛙泳腿和臂配合动作臂前伸然后收腿 12 在水中救助溺水者时 使用潜泳能快速准确的潜行寻找打捞沉底的溺 水者 13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权 自由 选择职业权 按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权利和休息休假权等 14 游泳时水中嬉闹 容易造成踩踏或撞伤意外事故发生 15 遇到自我突发决外危险时用醒目的肢体语言方式 发出求救信号 16 小 腿 前 面 肌 肉 痉 挛 先 用 一 只 手 抓 住 脚 趾 而 后 用 力 尽 量 往 下 按 压 17 游泳池救生观察台的高度不应低于 1 5 米 18 警示牌是游泳场所必须设置的标志牌 19 观察是指救生员值岗时 不间断地扫视 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 防止造成溺水事故发生的一种专门的救生技术 20 扫视法是在值岗时 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左右 远近进行直线 不 间断的观察 21 下列哪一类人群不是救生员的重点观察对象 在泳池旁休息者 22 在泳池施救过程中使用肩背运送是泳池间接救生的方法之一 23 双人上岸方法需要两名救生员同时操作 24 在游泳池实施手援技术时要注意在确保救生员的安全情况下 有效快 速的进行施救 25 救生员在距离游泳池边 20 米以上的地方发现溺水者 使用救生浮标 进行间接施救是一种最简易的好办法 26 救生员在抛掷救生圈时一定要准确到位 27 直接赴救是由入水 接近 解脱 拖带 上岸 肩背运送等技术环节 组成 9 28 游泳救生入水技术分为跨步式 蛙腿式 鱼跃式 直立式等 29 跨步式入水时救生员的眼睛应始终不离赴救目标 救生员的头部始终 保持在水面上 30 鱼 跃 式 入 水 技 术 是 救 生 员 迅 速 接 近 远 距 离 溺 水 者 的 最 好 方 法 之 一 31 接近时 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 32 救生员正面接近溺水者游至 3 米左右处急停 保持安全位置后并下潜 至溺者髋部以下 做下一技术动作 33 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 应迅速紧贴溺水者背后 用双手加以控 制 34 接近时救生员可以直接潜入池底 双手托腋 脚蹬池底 将溺水者拖 出水面 35 直接赴救包括入水 接近 解脱 拖带 上岸 运送六个环节 36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间一般最长约 30 秒左右 37 溺水时窒息缺氧的干溺类型占整个溺水者的比例约为 10 15 38 溺 水 后 人 体 的 生 理 变 化 4 6 分 钟 脑 细 胞 开 始 会 发 生 不 可 逆 转 的 损 害 39 溺水后轻度的临床表现为神志清醒 仅有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等症状 40 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就是加强途中监护与救治 41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 应该包括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 建立循环 3 个步 骤 以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 42 如瞳孔由小变大 固定 角膜浑浊 则说明复苏无效 43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 通过看 听 感觉观察判断溺水患者有无呼吸 活动 44 有些型号的口罩上附加有供氧接头 在向溺水者吹气的同时加入部分 氧气提高吹入氧气的浓度 45 口对口人呼吸每次吹气量范围在 700ml 1000ml 内 46 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 救生员要用拇指与食指捏住溺水者鼻翼而封闭 其鼻腔 以免吹入气从此溢出 10 47 胸外心脏按压时双手采用两后手指交叉抬起的方法 48 救生员在胸外按压时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 应相等 49 救生员在按压时双臂应绷直 双肩在溺水者胸骨上方正中 垂直向上 用力按压 50 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 其决定因素有四 按压部位 按压频率 按 压力度以及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例 二 判断题 1 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2 2008 年 5 月 我国在杭州举办第一批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班 3 踩水配合时一般两腿各蹬夹一次 或两腿同时蹬夹一次 两手一次摸 水动作 4 反蛙泳身体仰卧水中 自然伸直 5 蛙泳划臂时 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侧下划 6 侧泳技术有手出水和手不出水两种姿势 7 侧泳收做收腿动作时 大腿与躯干成 90 度角 小腿与大腿成 45 60 度 角 8 对紧张挣扎的溺水者 使用测泳技术采用夹胸的方法 能严紧地控制 住溺水者 9 潜泳潜深有头先朝下和脚向下 2 种 10 国家队运动员参加大奖赛以及各种商业性比赛的奖金收入 一般 其奖金总额的 10 应捐赠给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建立运动员 教练员保障 基金 11 救生器材包括救生竿 12 游泳场所必须配备救生圈等急救器材 13 仰卧漂浮休息 腿部下沉可将腹部露出水面并屈腕 14 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15 饱餐后即刻游泳肾脏负担过重 容易引起呕吐和昏迷 16 游泳者溺水初期身体通常表现为直立姿势 11 17 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 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反应 18 当在水中发现溺水者时 应首发出呼救信号再判断溺水者有无再呼吸 19 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地支配肢体动作 并缓慢下沉或已沉入池底 则溺水者已丧失意识 20 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 便于救生员观察 减少观察盲区和死角 21 直线切割法中 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的水域为次责区 22 救生员交责区不得超过 250 平方米 23 救生员在进行双人解脱时 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水者 再进行解 脱 24 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时 撞击时要迅速 有力 25 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 救生员应采用夹鼻推颌解脱法 26 抓发 解脱后 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 夹胸控制 住 27 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转腕法解脱 28 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 转腕法 29 拖带是救生员采用侧泳 反蛙泳将溺水者拖带到岸边的一种技术 30 拖带时应使溺水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 以保证溺水者的呼吸 31 夹胸拖带时 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者身上胸和腋下部位上 32 托双腋拖带技术比较省力 在救助溺水者过程中易于施救溺水者 33 侧泳或反蛙泳技术常用于托枕拖带 34 上岸是指救生员将溺水者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 35 由于泳池的建筑结构和溺水者的受伤情况不同 上岸主要彩用单人和 双人两种上岸技术 36 在 游 泳 池 的 深 水 区 将 溺 水 者 拖 带 到 池 边 时 可 采 用 肩 扛 上 岸 技 术 37 在确定溺水者有外伤的情况下 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 方法 38 在现场抢救中应坚持连续进行心肺复苏 不能简单地提出停止复苏的 12 决定 39 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 不可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40 心肺复苏的第四步骤操作是打开气道 41 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的一般方法是轻拍溺水者的肩膀 42 溺水者放置俯卧位即头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线 头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 置 双手置于躯干两侧 43 溺水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时 舌肌和会厌后坠可能会阻塞气道 44 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 指压 强屈关节 止血带 结扎 外用药物等 45 胸外心脏按压的下压频率为 100 次 分 46 游泳者发生脊柱损伤一定是颈椎损伤 47 游泳者脊骨失力 颈部有坠下的感觉等症状出现 应该怀疑颈椎损伤 48 脊髓位于脊柱之内 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受伤 49 游泳者脊柱受伤时 进行运送唯一使用的急救器材是急救板 50 斜方肌挤压法时 救生员应双手虎口张开 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插入肩 下至斜方肌掌心向上 压紧斜方肌 1 在游泳池内作为救生员应对哪些人进行重点观察 1 老 2 幼 3 病 4 残 5 孕 6 初学游泳者 7 游泳技能差者 8 喝酒的人 2 泳池内发生溺水 救生员未采取赴救技术之前应对溺水者作出怎样判断 1 是否清醒 2 是否昏迷 3 是否发生疾病 4 是否出现外伤 3 游泳池内发生流血 作为当班救生员如何做 13 消毒止血包扎 当仍出现血流不止应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就近医治 4 安全标识设置 P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