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课件 海洋地理概况 (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79631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课件 海洋地理概况 (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二地理课件 海洋地理概况 (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二地理课件 海洋地理概况 (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基础导学 海岸与海底地形 海岸与海底地形 要点突破 1 海岸线和海岸带海岸线 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 海岸带 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 相互作用的地带 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2 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两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有 1 海水运动 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 它引起海岸线的变迁 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 河流 入海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在河口不断堆积 往往形成河口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如长江三角洲等 3 气候变迁 如当前普遍认为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 从而使海平面不断上升 淹没部分沿海低地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其严重 1 围海造陆 修筑海堤 疏浚和拓宽船舶水道 使海洋带来的砾石物质减少 2 工业生产 房地产开发 休闲度假等海岸利用方式 破坏了海岸景观与生态 3 大面积采石挖砂 滥挖珊瑚礁等 使海岸不断向陆地退缩 因此为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自然规律的研究 另一方面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过程要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控制 并加强管理 3 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及特征 4 消亡边界岩石为何比生长边界的老 生长边界 即海洋的海岭 中脊 部分 在不断地形成岩石 新生成的岩石把老的岩石往海岭两边推移 老的岩石直到被推移到消亡边界处消亡 显然消亡边界岩石会比生长边界的老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离海岭越近的岩石 年龄越小 反之 则越老 案例剖析 案例 1 下图为 某种海岸类型图 读图完成 1 3 题 1 此图为何种海岸类型 2 我国哪一个地区此种海岸分布最广 3 此种海岸类型 最适宜发展何种人文活动 解析 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平面上看 海岸线曲折且曲率大 海岬 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 与海湾相间分布 海岬向海突出 海湾深入陆地 海湾奇形怪状 数量多 但通常狭小 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垂向上看 由于陆地的山地丘陵被海侵入 使岸边的山峦起伏 奇峰林立 怪石峥嵘 海水直逼崖壁 这样的地形地貌 多是天然的良港 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答案 1 基岩海岸 2 基岩海岸在我国的漫长海岸带上都有分布 在杭州湾以南的华东 华南沿海都能见到它们的雄姿 而在杭州湾以北 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 此外 在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其基岩海岸更为多见 3 海岬向海突出 海湾深入陆地 常形成天然良港 岸边的山峦起伏 奇峰林立 怪石峥嵘 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在这里可发展旅游业 知识拓展 海岸城市1 海岸城市大都是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具有同海外交往的重大功能 2 直接靠海是该类城市基本的地理特征 海港是城市的重要部分 产业 运输交通 社会文化 市民生活诸领域都同海洋发生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3 海岸城市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保证和依据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包括海水养殖 海底矿产 海上旅游等在内的海洋农 工 服务诸业 技术含量高 集约性强 产销环节关系密切 对市场依赖性大 没有一定规模的临岸城市难于促动 4 海岸城市相互关系日趋密切 它们各有腹地依托或内地的支撑城市 彼此又在诸领域发生着特殊的互动联络关系 海岸城市与其腹地支撑城市的关系 就是常说的区域经济形态的城市圈 1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海底地形名称 甲 乙 2 海底矿产 a b c 3 海洋渔场多分布于 处 理由是 4 简述陆地 海洋相互作用对海岸带地貌的影响 解析 甲为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海水较浅 为大陆架 乙为洋盆 海岸带 是陆地 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受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并沉积形成砂 贝壳和金属等滨海砂矿 又因受拍岸浪撞击 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甲处为大陆架 是海底油气存储区 同时 又因阳光集中 营养丰富 浮游生物繁盛 饵料充足 具备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 乙处为洋盆 其底部广布锰结核等多种金属矿产 答案 1 大陆架洋盆 2 滨海砂矿石油 天然气等锰结核 3 甲大陆架海水浅 阳光集中 生物光合作用强 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使得浮游生物繁盛 饵料充足 4 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如三角洲 沙滩等 海岸受拍岸浪撞击 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如海蚀柱等 海洋水体 基础导学 海洋水体 要点突破 1 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2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3 潮汐的形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 我们可观察到海水的涨落现象 一般有两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 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海面升高 海水涌上海岸 叫涨潮 海面下降 海水从岸上后退 叫落潮 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 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 高潮与低潮的高差 即是潮差 潮差是以朔望月为周期变化的 潮差最大时叫大潮 潮差最小时叫小潮 所以潮汐的成因主要是月球 每逢农历初一 十五 太阳 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 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引力合在一起 形成的引力就更大了 海水面凸出更高了 即 大潮 每逢农历初八 二十二 太阳 月球和地球互相垂直成直角 引力被抵消了一部分 海水面凸起比较少 即 小潮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其水温比流经海区高 等温线向高纬凸 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 例如 西欧海洋性气候向北方扩展 俄罗斯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海港因此也成为一个终年不冻港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其水温比流经海区低 等温线向低纬凸 使沿岸降温减湿 例如 南美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在寒暖流的交汇处 一般是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聚集的海域 同时 当寒暖流交汇时 冷暖海水发生搅动 引起上下层海水对流 下层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 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吸引大量鱼类 形成渔场 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 日本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 都分布在寒 暖流交汇的海区 秘鲁渔场的形成与那里的上升流密切相关 在秘鲁寒流沿海岸北流过程中 因受到离岸风的吹拂 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 下层海水上泛 大量磷酸盐 硅酸盐被带到海水表层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使沿海200海里左右的范围内成为广阔的渔场 3 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 加快速度 逆洋流航行则减慢航速 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寒暖流相遇 多海雾 对海上航行不利 4 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可以把某个海域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 加快净化速度 但使其他海域因此受到污染 使污染范围扩大 案例剖析 案例 2 2009 上海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 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问题 1 读图1判断 该海域位于 半球 该洋流 虚线所示 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 暖流的分类 该洋流是 流 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 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 流动 在图2所示的 四海区中 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 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 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 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在图2所示 四海区中 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解析 本组题考查了洋流的性质 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第 1 题 图1中海水表层水温向北越来越高 应为南半球 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第 2 题 图1中的洋流由北向南流 且为暖流 与图2中的 处 莫桑比克暖流 对应 第 3 题 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 主要是由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第 4 题 涌升流属补偿流的一种 是对风海流或密度流的补偿 答案 1 南高暖升温增湿 2 南 3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 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 形成西南风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 加强了西南风 顺时针流动 4 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 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 海平面降低 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 在沿岸形成涌升流 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 从而造成涌升流 处 知识拓展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在中低纬海区 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 西部为暖流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也有大洋环流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极大陆的外围 终年受西风影响 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 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西南季风 因此海水自西向东流 故为顺时针方向 冬季时 北印度洋盛行东北信风 海水自东向西流 故为逆时针方向 2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气温分布图 1 该区域位于 半球 该图为 月份的气温分布图 2 如果图中虚线表示洋流 标上其流动方向 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 那么该洋流的名称是 3 a与b比较 盐度较高的是 点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海水温度 盐度 洋流的分布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点 一是利用气温分布图的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 该区域气温数值向南递减 则为南半球 二是利用等温线的弯曲特征判断季节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温区凸出 陆地上等温线与海洋相反 向高温区凸出 即海上气温比陆地上的气温高 表示 南半球7月 冬季气温分布状况 三是利用洋流对气温的影响 判断洋流的性质 四是利用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比较盐度 答案 1 南7 2 秘鲁寒流 3 a 基础导学 海气作用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海气作用 要点突破 1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由于热容量的影响 海水温度的变化表现为 增温较缓 降温也较缓 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大陆热容量比海洋小 陆地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 分子传导能力不强 热能只能下传到地面以下的浅薄层中 陆地温度的变化表现为 增温也快 降温也迅速 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很小 以致气温的2 对比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案例剖析 案例 3 当圣诞节前后 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时 秘鲁渔场一片萧条 海面上满是烂鱼死鸟 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 死海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分析图甲中A B间的风向及成因 2 指出图乙中A B间的水流运动方向 用箭头表示 3 为什么此时秘鲁渔场会成为一片 死海 4 当出现上述现象时 我国冬半年天气将会怎样 为什么 解析 该题以太平洋低纬海域的水温分布图为切入点 综合考查了海 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和平衡的相关知识 由图中的等温线可以看出 B地气温比A地高 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 A地形成高压 B地形成低压 若B海域的水温升高 不仅导致AB海域间的温差降低 使该海域的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反向 即A地的上升流和B地的下沉气流将减弱 而且还会导致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并抑制上升流的势力 进而导致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 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 其强度取决于同纬度上的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和南北方向上的气压差 此时A海域气温低于正常年份 气压也就高于正常年份 内部间的气压差小于正常年份 答案 1 A为高压 B为低压 风从A吹向B 由于A B位于赤道附近 地转偏向力小 所以吹西风 2 如右图所示 3 秘鲁渔场是由于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鱼类属于冷水鱼 海水温度升高将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由于海水由A向B运动 即赤道逆流增强 抑制秘鲁寒流的上升流 甚至使秘鲁渔场出现下沉流 营养盐类减少 鱼类因饵料缺乏而大量死亡 鱼类的大量死亡导致以鱼类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减少 4 冬季温暖干燥 由于A海域附近因海水表面温度低于常年而气压高于常年 不利于亚洲高压强大的冷空气南下 所以冬季较温暖 冬季气温较高 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旺盛 天气较常年干燥 知识拓展 拉尼娜 现象对我国天气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发生期间 由于大气环流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变化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明显增强 强劲的夏季风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内陆 使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拉尼娜发生期间 西太平洋的赤道暖流温度偏高 使热带风暴能量充足 因而台风发生的次数比常年要多 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也要相应增多 3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某海区纬度和等温线分布图 1 该海区位于 南 北 半球 如果等温线数值分别是24 26 28 则A所在的等温线为 2 A处的洋流按性质来讲属于 流 如果该海区是太平洋 那么相应的洋流名称是 从成因上看属于 每隔几年 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运动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被暖流取代 这一现象被称为 它对沿海国家渔业的影响是 还导致 发生剧烈变化 解析 本题把等温线的知识与洋流的类型 分布规律与厄尔尼诺现象结合起来 第 1 题 要根据北半球纬度自南向北升高 南半球纬度自南向北降低来确定南北半球 后根据温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北半球温度自南向北降低 南半球反之 来确定A点所在等温线的度数 第 2 题 先要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确定A处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温度的高低 从图中可看出A的温度比同纬度海区低 A点为28 其他海区均大于28 因此确定有寒流经过 然后 根据已知温度推知其在中低纬度 按洋流的分布模式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系统 结合已知条件太平洋中得出该洋流为秘鲁寒流 属于补偿流 回答时要注意洋流性质分类与成因分类的区别 秘鲁寒流与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区别 秘鲁寒流属于水平补偿流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属于垂直补偿流 再进一步根据文字叙述 联系秘鲁沿海的情况 得出该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 回答其对沿海国家渔业及其对世界气候的影响 答案 1 南28 2 寒秘鲁寒流补偿流厄尔尼诺现象温暖的海水 杀死 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 使沿岸国家渔业严重受损气候 基础导学 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 要点突破 1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2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1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的优势 安全 稳定 不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 海水淡化厂的主要分布地区 沿海干旱 半干旱地区 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 沿海城市 2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 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在处理一次海水时提取多种元素 海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利用盐田法 电渗析法和冷冻法进行海盐的生产 3 海洋的生物资源目前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产业是海洋渔业 还有少量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开发 3 海洋能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 主要为潮汐能 波浪能 海流能 潮流能 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 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 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 究其成因 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变化 其他均源于太阳辐射 海洋能源按储存形式又可分为机械能 热能和化学能 其中 潮汐能 海流能和波浪能为机械能 海水温差能为热能 海水盐差能为化学能 4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案例剖析 案例 4 读图 图中曲线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 单位是米 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 完成下列问题 1 海湾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 地质 和水文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选址条件 等 2 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 A B C D为预留土地 在建港方案中 A B两地可否建港 为什么 C D两处相比较 选择哪处合理 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对港口区位选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港口建设要受到经济 社会 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地质环境影响筑港条件 船只停泊条件要有较宽阔水域的海湾和深水岸线 同时海湾深浅 潮汐波浪等海洋水文现象 天气与气候中的台风 大雾 盛行风向等也会影响航行条件 图中A B两地 自然条件相似 海水浅 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因此不适宜建设港口 C D两处 C处建设港口条件好 海水较深 有海湾 岸边地势平坦 筑港 航行 停泊条件优于D处 加上离市区近 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 答案 1 地形气候筑港航行停泊 2 不行 海水浅 不利于船舶航行和停泊 C处较适合 原因是这里海水较深 有海湾 岸边地势平坦 建设港口条件好 离市区近 利于货物和旅客的汇集与分流 知识拓展 辩证地认识围海造陆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荷兰人民从13世纪开始 就进行了围海造陆 与海争地的活动 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称颂 目前 荷兰有1 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 诚然 荷兰人围海造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 然而它却破坏了生态平衡 从人类社会生存角度看 破坏原始生态平衡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是必要的 从长远利益看 这种发展趋势又是令人担忧的 人为地操纵海洋与大地的变迁 在许多方面得不偿失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造成很大的危害 且留下许多后遗症 破坏了地下水位 使地下水位涨退不定 低地地层下陷 海水倒灌 导致农田与含水层盐渍化 田野和水域遭受污染 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 甚至灭绝 4 阅读下列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潮汐发电示意图 材料二1961年 法国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朗斯河河口圣马洛城附近建了一座潮汐发电站 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发电站之一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潮汐发电的原理是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朗斯潮汐发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 3 联系材料三分析我国的钱塘江口是否适合建潮汐发电站 并说出理由 答案 1 利用海水涨落潮差的势能 推动水轮机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2 朗斯河入海口处呈喇叭口状 有助于产生较大的潮差 沿岸地势平坦 建坝处口小肚大 利于大坝施工 且蓄水量较大 3 不适合 理由 钱塘江口口大肚小 不利于蓄水 基础导学 人类与海洋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海洋的协调发展 要点突破 1 海啸成灾的原因地震产生的水体波动与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样的 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层引起波动 且这种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在大洋中海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 2米 这种波动运行在深水大洋时 波长可达几十至几百千米不等 周期在2 200分钟范围内变动 最常见的是2 40分钟 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1万千米 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快 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造成灾害 以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于察觉出这种波动 然而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 因深度急剧变浅 能量集中 波高骤然增大 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 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 这时可能出现10 20米以上的波高 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 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形湾顶处更为突出 如海啸波在海口和海湾内反复发生反射时 还会诱发海湾内海水的固有振动引发假潮 可使波高增幅更大 造成更大的危害 2 海洋环境问题 3 维护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海城的划分 用图示法突破这一难点 1 邻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不同 沿海国在其主权管辖范围内对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 不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 它与内水 领海拥有的海洋权益有本质区别 内水 领海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 2 公海自由 的含义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 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 公海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 走私毒品等罪行 各国都可以依法行使管辖权 3 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 热点 海洋权益问题 依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划分相关海域 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的岛屿制度 公约 规定 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岛屿 可以同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同时还规定 那些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 不应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其中更重要的是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加强国家间的协调 合作 共同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 案例剖析 案例 5 2010 江苏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 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 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 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 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 但效果均不好 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 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 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 侵入 大西洋 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 该钻井平台所在地区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形态特点是 2 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和 3 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 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灾难 宣布禁捕是因为 5 如果浮油 侵入 大西洋 它将随 洋流 漂向欧洲沿海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看出该钻井平台位于海深200米到2000米之间 属于大陆坡 坡度较陡 第 2 题 根据所给的文字材料 天气恶劣 和所学的海洋环境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 3 题 根据时间可知 此时该海域盛行偏南风 石油污染可能向海岸蔓延 第 4 题 石油污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并使海洋生物遭受污染 第 5 题 泄漏的石油进入大西洋会随着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漂向欧洲沿海 答案 1 大陆坡坡度较陡 2 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 偏南风 4 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 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知识拓展 海平面上升 1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 造成了全球气温上升 导致海水受热膨胀 高山冰川融化 南极冰盖解体 使得海平面上升 并且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 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尽管不同研究人员的结果可能不同 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自19世纪末 海平面上升约10厘米或稍多 据预测 到本世纪末 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50厘米甚至更多 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惊人的严重影响 2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沿海陆地面积缩小 加剧海岸侵蚀 引起洪水灾害 淹没城镇 咸水入侵等 由于世界人口 工业 经济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据推测 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 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 其中3亿 4亿人将无家可归 一些国家 尤其是一些岛国 将从地球上消失 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1 3可耕地将受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使滨海湿地和沼泽受严重影响 海平面上升过快 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 而湿地是许多鱼类 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 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 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 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 进一步使土地盐渍化 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5 下图为 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2 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 入海径流 泥沙量减少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 过量排放 倾倒废弃物 3 苇滩 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和 A 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B 容纳 净化污染物C 增加河流水量D 保护生物多样性 4 近年来 经过有效治理 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 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解析 第 1 题 可以根据示意图中各框内容的相互关系进行推理判断 一般填空的内容都是常见术语 第 2 题 抓住设问中的 最主要 这个关键词 就不会多选其他选项了 第 3 题 湿地兼有水 陆特征 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对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 蓄洪防旱 降解污染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 4 题 可以从示意图中关键框的内容中寻找答题要点 如 淡水变咸 海岸侵蚀后退 海洋污染 答案 1 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 2 B 3 BD 4 减轻了淡水变咸 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减轻海洋污染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