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论文: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0729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艺术论文: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艺术论文: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艺术论文: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艺术论文: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摘要:论文将建筑史划分为建筑感性史和建筑理性史。从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的关联性开始阐述,指出建筑设计与理性史的相异性,从而针对建筑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建立一门建筑感性史的意义。同时,论文也对建筑理性史的特点和研究内容作了深刻的阐述。最后,论文对建筑感性史的内在框架作了一个粗略的设想。关键词:建筑感性史;建筑理性史;建筑历史教学;相异性;框架构想建筑历史的研究,一直是建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镇,从早期的建筑学者梁思成,鉴于当时国内建筑历史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日本的远东建筑历史的研究,在民族自尊心和学者的历史使命感的双重压力下,奋力直追,把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代,一批富有朝气的研究者接过了老一辈建筑学者的建筑历史的重任,他们大多数活跃在各大专院校,利用新史学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把当代中国的建筑历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建筑历史教学和建筑历史研究都达到在历史上最好的状态。建筑历史教学和建筑历史研究在这个时候,就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储备,是时候对它们进行某种反思,即对“建筑历史教学和建筑历史研究”本身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就是基于这点,做一些有意的尝试,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发同行尤其在建筑历史研究和教学第一线的学者的一些思考。1、 建筑历史的两重划分 建筑史根据它的目的和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教学中的建筑历史与研究中的建筑历史。建筑史,从教学上来讲,是建筑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从研究上来讲,也是建筑学学科的支柱学科。如果展开来讲,教学中的建筑历史主要供塑造或者培养建筑师的这样的一个维度来要求,它的建筑历史的写法必须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中的建筑历史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以及支持同时正在进行的其他教学任务如建筑设计教学等等而进行编撰。以建筑教学为目的而裁剪出来的建筑历史,本文称之为建筑发展的实践史或者感性史,简称为建筑感性史。研究中的建筑历史,则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建筑历史,是建筑历史的常规存在状态,无需特别裁剪。因为这部分的历史,没有特别的目的,也就不存在特殊的处理。从塑造或者成就建筑学者的这样一个维度而言,建筑史的研究在建筑学科所有理论的研究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是造就建筑学者的主要战场。这种历史,本文称之为建筑发展的理性史或理论史,简称为建筑理性史。一些历史学家把历史学分为两个层次:对史实或者史料的知识或认定为第一层次(历史学),对第一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是第二层次(历史学)。建筑感性史就是相当于历史学,而建筑理性史就是相当于历史学。应该说,本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在史学上,应该是有一定的根据。建筑感性史,强调的是建筑物的历史,也就是说在建筑发展史上著名建筑物的排列史。建筑感性史关注的是,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突破的著名建筑物的具体的存在状态和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建筑艺术体验。研究的是历史建筑的个案,尤其是人们对建筑物的活生生的体验。也就是说,建筑感性史关注的是建筑物的感性体验,而不是抽象的知识或者概念。在建筑感性史这部分,不能把它理解为人类对建筑体验的发展史,也就是说,在这里不关注于“史”,并不关注建筑物之间的内在承继关系,而是关注史料本身,因为任何关注建筑物的内在关系或结构关系,都会把建筑感性史上升为建筑理性史,从而颠覆建筑感性史。在建筑感性史,我们应该消除任何偏离感性的企图,历史上前后出现的著名建筑物没有必要整理成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史”的关系。因此,建筑感性史可以说是建筑的“活”的历史,注重建筑体验和感性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建筑感性史体例应该接近纪传体史书,与史记等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不同的是,建筑感性史是以著名建筑物为中心。 换一个角度来看,建筑感性史体例也可以理解为近似编年体的史书,著名建筑物在建筑感性史中是以时间顺序来编排的,与左传、资治通鉴等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不同的是,建筑感性史以年月为经,以建筑物为纬。建筑理性史,强调的是建筑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内在本质的历史,也就是说透过表面上建筑物的更替史,希望发现隐藏在具体的前后涌现的建筑物的规律性或者恒定不变的抽象线索。建筑理性史关注的是,在历史上建筑演变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规律。研究的是历史上建筑的共性的东西,尤其是人们对建筑物的演变的理论上和概念性的把握。也就是说,建筑理性史关注的是建筑物的抽象的知识或者本质概念。在建筑理性史这部分,由于排除历史上建筑物的感性的体验和花花绿绿的感官性的建筑外相,也就屏蔽了人类对建筑物体验的感性经验。也就是说,在这里不关注于建筑物本身,并不关注具体建筑物的艺术成就,而是只关注建筑物后面的恒定不变的本质的抽象,以及这些建筑物在建筑历史上的位置或者说在历史中艺术成就的位置。在建筑理性史,尽力在消除任何趋向感性的意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理性史就是建筑物的在范式内线性演化史的综合。因此,建筑理性史可以说是建筑的“死”的历史,注重建筑发展系统性和理性概念的历史。建筑理性史体例由于没有外在目标的限制,体例可以多样化,如断代史和通史,也可以采取国别体,即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等等,随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而定。二、建筑历史的划分依据本文之所以做这样的两种划分,是基于建筑教学对建筑历史知识的消费和需求作的一个理论上划分的尝试。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笔者注意到在教学中的建筑历史即建筑感性史与研究中的建筑历史即建筑理性史两者之间应该有着明显不同。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建筑历史教学和建筑历史研究,没有一个肯定的或者明确的区分,甚至在人们的意识中两者混为一谈。建筑的真实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有一个。如果对建筑历史做原生态的考察,便会发现所谓在历史上真正上演的建筑历史,仅仅是著名建筑物接踵登场不同顺序的历史而已。历史上先后出现建筑物,被时间推选到历史的中心舞台上从而成为著名的建筑物,一般的依据就是它杰出的艺术成就或者结构成就。建筑物的艺术成就与结构成就并不成正关联,也就是说,一个建筑物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并不能保证它的结构成就的杰出,甚至杰出的艺术成就建立在糟糕的结构之上都是屡见不鲜的,如圣彼得大教堂和帕提农神庙等等。建筑物的结构成就,一般以建筑材料作为基础,也就是在一定的建筑材料的范式内,是呈一种线性的由简单向复杂的直线演进历程。建筑物的艺术成就,则是一个独立的发展过程,它不是过分依赖建筑材料或者建筑结构。同时,本身的发展也没有一个演进或者进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个感性的历史发展,无法归纳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也无法断言当代的著名建筑物就比历史上的其他著名建筑物高明或者优秀。在目前的建筑学界,建筑设计与建筑理性史的关系,基本上是“集体无意识”地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下面本文就这方面作一些探讨。3、 建筑感性史的框架设想前面所述,建筑感性史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把历史上著名建筑物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最大程度地呈现给建筑系的学生们。因此,本文在此尝试提出一些框架式的粗略设想,以便为今后的讨论提供一个哪怕是受批判的起点。对于建筑的体验和感受最好的方法就是到现场去亲临艺术的熏陶,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经济条件和参观的时间安排,对绝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求一个折中的办法。就目前多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为建筑历史教学服务。本文认为建筑感性史的编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动态的声像资料,另一部分是静态的图文资料。静态的图文资料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文字资料,主要是对著名建筑物的背景知识的介绍,提供建筑物建造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建筑师的个人资料和建筑物建造过程的波折等等,使得学生对这座建筑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他们欣赏动态的声像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图像资料,主要是该建筑的图片资料,其中包括该建筑物的实地拍摄的远景、近景和细部特写的照片和详细的平面、立面和剖面资料,其中包括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静态的图文资料主要是为动态的声像资料服务,是处于辅助地位。动态的声像资料,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感觉通道,因此,相对于其他任何媒介来说,在传递建筑物的艺术体验方面,可能是目前损耗最少或者说保真度最高的手段。动态的声像资料应该充分地调动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两方面的信息,使得它们可以把学生与著名的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动态的声像资料应该充分反映出建筑物在不同的时期的各个季节状态和正常使用状态中气氛和场景,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尽大可能性的获取建筑物的艺术体验。这一点,应该是最为重要,比如,参观故宫的午门,站满士兵的午门与空荡荡的午门的气氛完全不同,可以肯定地是,前者更能体现午门建造者的意图和思想。充满圣歌的正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教堂与空荡荡的教堂的气氛也是具有天壤之别。对于动态的声像资料的拍摄、配乐和后期制作都应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切实做到让观看者的心灵受到艺术的冲击,切记不要以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以体验的姿态来展示建筑艺术,让观看者自己去判断和思考。因为对先辈们的建筑艺术的鉴赏谁也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就比别人多一些,而且体验是私人化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无法用言语来清晰地表达。因此,最主要的是,尽力把建筑艺术转达给学生们,让他们的心灵直接经受建筑艺术的撞击。一般来说,对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建筑历史,由于在建筑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差异,如中国古代建筑强调象征和体验,西方古代建筑史强调体验和教化(如宗教建筑)等等,建筑感性史表现方式的选择应该是有差别地对待,不过,这应该是后继研究的重心。总而言之,建筑感性史的编写和制作,是一个较为宏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不是个人或者某一个单位可以胜任的,因此,在此也仅为畅想而已,仅具有理论意义。不管这么说,希望这种构想能够给目前的建筑史教学的深入提供一个正面或者反面参考。基于建筑史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未来建筑实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的观点就有理由得到大家的一点关注。如果能够引起学者们关于建筑历史的教学的丁点思考,就足以令笔者欣慰。参考文献1 英A德波顿.幸福的建筑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陈启能.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3 美耶胡迪梅纽因,柯蒂丝戴维斯.人类的音乐M.冷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温元凯,舒泽之,余明阳.创造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