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学案7(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1663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学案7(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学案7(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学案7(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在宇宙中一、考点解读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会出现生物的原因。2结合天文现象,了解太阳的基本状况,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因素。 4影响航天器发射的主要因素。二、重点、难点精析。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已知的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有生物,特别是有 的行星。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宇宙环境: 一直比较稳定,环境稳定; ,环境安全。自身条件: 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吸引地球周围气体形成大气层。(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约 ,如果没有大气的 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下降到 。) 内部物质运动,结晶水汽化从内部逸出,形成 ; 适当,气温日较差不大。2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低分布的因素。 (纬度高低、气候和地势高低) 纬度低, (太阳高度角大)大,获得的热量多;气候 (干旱),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地势高峻,空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 作用小,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在东部沿海季风区以华北地区最为丰富,分别向南北递减。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相对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热量多; 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 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低值中心,主要原因是什么?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太阳太阳大气的剧烈变化)对地球的影响类型活动特征太阳大气层对 的影响。 爆发时,发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 波通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 ,产生“ ”现象。 对气候影响。变化周期与 有相关性。黑子因温度比周围 ,而显现暗黑的斑点。 的标志。周期 年。 层耀斑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时间 。释放巨大的能量。 显示。 层4影响航天器发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低或海拔较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海拔高,空气稀薄,阻力小,减少火箭的有效负荷。 晴天多,能见度好,利于观测。 向东发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借助于地球运动惯性的航天器的发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 时间一般选在夜间。因为夜晚发射升空时,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 地形开阔地区较理想,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测。 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运输大宗货物。 国防安全。如建在山区、沙漠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区。 对于返回地还要求地形平坦、开阔,森林、河湖少,便于地面人员搜救。分层精题演练(2008年山东威海3月检测)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四)18时05分,在四川西昌(282N,102E)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材料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资料。最高气温可达40,最低为316,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集中在610月份;无霜期127158天。年均气温17,昼夜温差在10以上;海拔1 5002 3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水量1 013毫米;无霜期273天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回暖迅速;夏季雨量集中,日较差较大;秋季天高气爽,气温稳定少变;年平均气温9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7,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平均降水量461毫米,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气温为24,常年最高气温为369,最低气温为0306;雨量充足,常年降水量为1 7994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降水占全年的79%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地、月、日关系图”回答“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时,月球在图中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B A甲 B乙 C丙 D丁2“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多项科学任务。该探测技术属于 A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3火箭点火成功后,升空向偏东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B A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能耗C便于地面控制与观测 D有利于卫星利用太阳辐射能4“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场地位于 B A B C D (08聊城质量检测) 读下图回答13题。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B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D A BC D3如果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距日最近、最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和海王星B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上太阳西升东落C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D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火星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46题。4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起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5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B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6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C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08年枣庄质量检测)太阳是地面能源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日期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小计90N007831 0937770002 65360N147453821994814445148513 87340N4386969241 0079156854353255 42520N7018559389509298426956156 52508919108518028428978838566 93220S9848566715766638449731 0146 58140S9706984213044246909581 0745 53960S863457143481324528511 0614 00790S827000008131 1662 806小计5 8214 9255 5525 7745 4964 8555 7566 162(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卡/厘米2日,为什么?(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4)我国北纬30东、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问题差异悬殊,为什么东部地区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参考答案:(1)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2)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近日点时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反之,远日点则较少。冬至日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夏至日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极海拔比北极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我国夏季则受季风气候影响,处于雨季,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大。(4)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但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东部低。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