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0103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1年3月26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此活动的目的是转变民众对于碳排放的态度,抑制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应对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全球变暖C酸雨 D荒漠化解析:选B。碳排放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其浓度的增大可能造成全球变暖。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完成23题。2图中a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冬季温和多雨 B有明显的旱季C四季分明 D全年炎热干燥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B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C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解析:本题组考查热点地区的自然特征、环境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a为撒哈拉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甲地为尼罗河三角洲,由于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入海河水和泥沙含量减少,造成海水倒灌形成土地盐碱化。答案:2.D3.A读图,回答46题。4就纬度而言,图中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A赤道附近上空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C南极上空D北冰洋上空5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出现在()A夏季 B冬季C春季 D秋季6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解析:首先读图时要注意,图中有两个横坐标,一个是月份,一个是平均臭氧总量,纵坐标是纬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臭氧总量赤道最小,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赤道北侧的低纬度地区,数值小于240。就季节而言,图中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出现在34月份。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出现在10月,均为所在半球的春季。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臭氧含量的减少,会导致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大量的紫外线透过大气到达地表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皮肤病发病率升高,会造成农林牧渔业减产。答案:4.A5.C6.B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做78题。7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8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解析: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形成一个循环圈;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这样就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后,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又会降低,又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循环圈。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我们正处在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形成的全球变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可能是使全球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7.D8.C9新华网伦敦2010年8月6日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保护国际”两个非政府国际组织日前联合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种灵长类动物或亚种中,有近半数面临灭绝危险,其中有69种遭灭绝的风险极高。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污染B气候变化C人为因素 D优胜劣汰答案:C10下列现象中,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污染 B建筑垃圾C土壤盐碱化 D城市交通拥堵解析:选C。土壤盐碱化分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两类,原生盐碱化是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的,而其他三项均由人为原因引起。11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是()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极限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C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对矿产资源而言的D资源利用效率低是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特有现象解析:选B。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人类开发利用资源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导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据此完成1213题。12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答案:D1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答案:B2011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但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达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如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图示。据此回答1415题。14分析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减轻C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D经济越落后,环境质量越差15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解析:第14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平时知识的积累。从图上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会逐步提高(即环境污染会减轻),也就是说,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才会呈正相关的关系。第15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本图反应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到“人类的认识能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等,注意读图做题。答案:14.B15.A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秆作生活燃料,北方一些城市郊区的农民甚至在麦收和秋收期间大量焚烧秸秆。据此回答1618题。16将秸秆作为燃料或焚烧秸秆,产生的最大环境问题是()A导致水土流失B产生烟雾,污染环境C家畜饲料减少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17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B滥伐森林现象严重C气候异常,降水增多D酸雨面积不断扩大18从生态角度考虑,农作物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A焚烧还田 B编织工艺品C发展沼气 D发展畜牧业解析:本题组以农作物秸秆的燃烧为背景考查其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本题为实际应用题目,答题时注意知识的迁移。秸秆作燃料或就地燃烧会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肥力下降。最好的利用方法是发展沼气,这样既能解决广大农村做饭、照明等能源需求问题,又可以把沼液作为肥料还田,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植被,注意题目中的“加剧”二字。答案:16.D17.B18.C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双选)19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B滩涂面积减少C淹没部分耕地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解析:选AB。从图中的高程可知,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后,会导致沿海的滩涂部分被淹没;海水对地下水的影响更加显著,从而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2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A臭氧层破坏B森林被大量砍伐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解析:选BC。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二是森林被大量砍伐,减小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下图,完成(1)(3)题。(10分)(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_、_、_。(2)图中所示环境问题的污染源主要来自_。在我国,这类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_地区。(3)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在西欧和日本影响表现不明显,试分析其原因。解析:根据各种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可以判断依次是沙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海洋污染。在欧洲形成酸雨的酸性气体随西风飘散,源自于欧洲大量的生产生活排放;我国则在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地点较为突出。西欧降水较为均匀、地形平坦,以及土地压力不大、畜牧业为主要农业产业,所以水土流失不明显;在日本是极高的森林覆盖率为土石提供了庇护。答案:(1)沙漠化原始森林破坏海洋污染(2)工业废气、汽车排放废气、家庭炉灶废气南方(3)西欧:地势平坦,降水均匀(植被覆盖率高);日本:植被覆盖率高。22读PPE怪圈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普遍性,因此往往作为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1)从、线索入手,简述出现PPE怪圈的基本原因 。(2)从、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简述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解析:人口的增长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的过度增长,再加上不注意保护环境,必然会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加剧,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阻碍经济发展,使生活贫困;而贫困的生活,又使人们为了养老和增加劳动人口,导致人口过度增长,形成“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第(1)题,把握住“从、线索入手”,可以看出:人口过度增长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活贫困,为满足生存需要,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退化。第(2)题,生活贫困引起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环境意识淡薄,环保投入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环境质量,使环境恶化,而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形成恶性循环。第(3)题,环境问题症结在于人多,贫困,所以必须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加快脱贫步伐,加大治理力度等。答案:(1)人口增长加大人口压力,造成资源短缺,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长期的环境效益,致使环境问题加剧。(2)贫困使人们当前的生存问题远远超过长期的环境保护的需要,导致环境问题产生,并且出现环境问题时,缺少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投入进行环境治理,环境问题往往又加剧了贫困,二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3)走出怪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国家及政府增加必要的投入等。23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2)由上题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3)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解析:由图可知A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农牧过渡地带,其生态问题表现为土地荒漠化,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是主要原因;而B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加之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导致植被破坏,因此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山东段黄河属地上河,易决堤改道,加之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活动不合理导致旱涝、风沙、盐碱加剧。答案:(1)自左向右:A:B:A:B:(2)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承载力有限,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加之采取轮荒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3)自然原因:位于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易泛滥成灾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众多,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旱涝、风沙、盐碱加剧。2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c酸雨 d森林锐减(2)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3)减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解析:从给出的材料来看,对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应该首先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大的方面。人类在消耗矿物燃料的同时排放了大量氟氯烃、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分别造成了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人类滥伐森林会造成森林锐减。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应针对形成原因中的人为因素,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答案:(1)如下图所示:(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