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945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中学2013年高考高三历史考前指导 一、总体指导 1、答卷时间安排: 选择题安排25分钟左右,包括仔细填涂答题卡的时间,务必在涂卡时就完成选择题的复查;材料题和问答题都要在草稿纸上列出简要提纲或整理、修改答题思路,在基本成型后再从容答题。 2、审题是应试技巧的灵魂,是应试中最根本的环节。 第一步:审中心词,即“围绕什么问题,答什么”。这一步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做到“准”和“全”。选择题别忘了审答题方式,如反向设问、最佳性选择题,材料性选择题。 第二步:审主体,即“答什么的什么”。这一步最为同学们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 第三步审限制词,即“怎样答”。近几年高考题的限制条件都比较多,有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角度限制、分值限制等。这些限制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答题思路中,起着路标的作用。 3、修改要慎重! 谨记: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麻烦的题,冷静。把容易题作对,难题就会变容易。不求难题都做,先求低中档题能拿满分。修改、矫正答案应当有90%以上的把握方可进行,因为这时候临近考试结束,考生头脑经过近2个小时紧张的考试,思维可能不很清晰,判断可能失误,因此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地修改答案。 4、高考失分的主要因素: 审题不清史实混乱表述不清(没有做到条理化、段落化、序号化)字迹潦草超出区域 二、题型分析: 选择题部分 (一)类型 1、最佳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切合题意,其他各项看似也对,但因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就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做题中要反复比较后再选择。 例1: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的依据是(C)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B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例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D) A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C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前提条件D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2、反向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的仔细阅读。 例1: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C)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C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D顾炎武发展儒学义利观,提倡经世致用 例2: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 A推行国有化政策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D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3、演绎推理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推理而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如实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直接目的、根本目的等。 其中“实质”就是指事物的本质;“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是指在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对事件有较大影响的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阶级的角度,从历史事件的本质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把握。“根本目的”一般从阶级的角度上把握。做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原理解决问题。 例1: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C)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约束个人的行动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B) A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例3: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D) A奴隶的斗争B诸侯争霸、抢夺土地 C国君承认土地私有制D铁器、牛耕的使用(D) 例4: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D) A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B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C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例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根本目的是(B) A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B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C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用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 例6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A)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行“一条鞭法” C海外贸易的发展D出现雇佣关系 4、综合比较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将具有史学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可比较的同类史实放在一起,提出相同点或不同点的要求,所要比较的特点是需要考生自己综合的,且一般是内在的比较。 5、序列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现象或事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序。做题时要注意先确定最先和最后发生的,而后再排除选择。 例1: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大屠杀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 A.B.C.D. 6、材料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这一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一定要紧扣材料本身。 例1:李清照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真正寓意是(D) A借赞美项羽来劝说南宋统治者重用人才B赞叹项羽死的悲壮 C对项羽之死表示同情D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例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7、读图选择题: 也是材料题的一种,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地图或图片,要求考生在读懂地图、图片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图片材料的有效信息,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 8、多选变单选: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多选题的变种。做题时要注意首先确定肯定对的或肯定错误的,缩小包围圈,而后逐条比较选取出正确答案。 例1、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被迫改善奴隶处境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B. C.D. 解析:项奴隶处境并没有改善,主要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例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古代商帮的推动 A.B.C.D. 解析:四选项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而且与题干联系不大。故不选。选C项。 (二)审题与解题 1、历史试题的审题,必须解决四个问题:审清时间、主体、条件、核心。 (1)审清时间:确定试题内容所发生的确切时间或时代,并要再现这个特定时间内的时代特征、发展趋势、历史潮流、主要矛盾等。 例: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有:(C) 牛顿的力学体系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法拉第的电学理论 A、B、C、D、 分析:本题要从时间上考虑,工业革命期间指什么时候?哪些科学家是英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就可从容解答了。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而发生在17世纪,发生在19世纪上半期,且都是英国的成就,所以选C。 (2)审清主体:主体就是试题指定的专门的思维对象。 例: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C)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分析:本题的主体是“在我国的近代企业”,而不是“我国的近代企业”。 (3)审清条件:就是试题向考生提供的题目内容与解题的已知部分。除了审清试题中的显性条件,还要注意对它的隐含内容作深入的发掘。 (4)审清核心:就是确认试题的中心思想、主题,判断命题者的基本观点。 2、解题: (1)直接选取法。一般用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的题目。此法是以平时的学业水平为基础,以认真审题为前提条件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阅题干,准确断定全部条件与答题指令,而且即使一眼看中了得分项,也不妨把全部选项都认真审阅一遍,找出干扰项排除的理由。 (2)排除干扰法。当遇到一些难于直接选取的试题时,可以用此法,即排除干扰,汰裁迷惑。具体操作时,要分两步走,先排除后比较。 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D) 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改革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A、BCD 分析:说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肯定是错误的,所谓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而在此两方面两次运动都没有直接作用,这样可以首先排除含有项的A、B两个选项,然后“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肯定是正确的,这样直接选取D (3)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 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二、材料解析 (一)主干题型:一则材料题、组合式材料题、图表式材料题、图象材料题、混合材料题。 (二)主要设问方式: 1、叙述或说明一种历史过程、历史现象或者一种历史认识、历史观点。 2、比较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得出进一步的认识和结论。 3、分析一个历史过程或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4、挖掘和解释历史资料和含义。 5、概括性和理论性的认识和评论。 (三)解题方法 l、最实用的操作方法是: 第一步,先看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加强该材料的针对性; 第二步再看材料,对材料的出处、暗语、说明要仔细掌握,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确定材料的基本史实和观点; 第三步,回归教材,找到课本与材料的联接点,以加强对材料的理解; 第四步,设想解答,“根据材料回答”时要紧扣材料提炼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时,则一定要把相应的问题回到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作答。 2、提炼观点题: 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如梁丰模拟卷24题材料中介绍棉花、茶叶、桑叶生产情况,概括其特点则不能仅仅抓住关键词“棉花、茶叶、桑叶”,而要概括出其实质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3、观点评述题: 注意三步骤,即第一述观点、判断对错;第二分析为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提示事物本质;第三分析对或错的本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示。 4、简述题。 即简要叙述式地解答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简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需要一定的综合概括,准确精炼,不能照搬原文;二是课本中的主要史实和论断乃至段落大意,都是简述的基础或要点,但考生需依题意而加工制作,重新排列组合,连贯一气;三是要恰如其分地面面俱到,但无需展开,即使在字面上难以表明,其含义也应包括进来。 5、论述题(评述题)。 与叙述题相比,它不仅“述”而且要“论”,即史论结合。答案一般由“述”(叙述史实)和“论”(分析问题,提出观点)两部分构成,可先述后评,先评后述,边述边评。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1995) 6、论证题。 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也有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某一观点的。 例1:(1992高考)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世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答案】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1分)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1分)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1分)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2分)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的头上是不对的。(1分)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影响。 例2: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请你论证这一观点。(从经济、思想、政治几方面论证,答案略) 7、比较题。 它可分为类比题(同类或相似性质事件的比较)和对比题(不同或相反性质事件的比较)两类;换个角度,又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类。解答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比较角度,分类对应比较,文字高度概括。 如: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性质和作用上的不同点,并说明造成不同作用的原因。 8、开放型问答题:列出几种观点,选取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 例1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利又不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分析:你对上述三种观点哪一种最熟悉?选择一个种观点说明。同时还要结合维新变法的前的社会条件来说明。(任选一种观点,但须言之有理) 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有利说) 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经济基础。 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晚期登上历史舞台,为变法奠定阶级基础。 思想条件:洋务运动促进西学传播,促进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同意第二种观点:(不利说) 经济上:洋务运动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企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政治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坚持“中体西式用”,反对维新变法。 思想上:洋务派反对维新思想,与维新派展开思想论点,反对维新变法。 第三种观点:(既有利又不利)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要全面地回答。 9、上海题型(研究型试题) 例:某校将举办以“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上海”为主题的小报竞赛。 (1)如果你参加这次活动,除教材以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举出两至三种)。 (2)列举18401949年发生在上海经济领域的、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四例。(只需写出事件名称) (3)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上海近代以来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经济中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听、看新闻媒体的报道;请专家学者举办相关讲座;访问有关网站;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 (2)上海开埠;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发昌机器厂、商务印书馆、阜新面粉公司的创办;抵制美货运动。(写出以上任意四个即可) (3)这里是旧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现代科学集中的地区,近代以来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企业集中。长江三角洲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近代以来上海教育文化发达,科技和技术工人集中,人们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和经营活动能力。 (四)审题: l、审题目类型:判断属以上哪一类,做到心中有数。 2、审求答项目(语):是什么(如内容)、为什么(如原因)、怎么样(如结果、作用)、说明什么(或认识或历史结论)。 3、审解答对象:中心语或主干语。 例: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请你论证这一观点。“中心语或主干语”是“甲午战争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4、审限制条件:时间、空间、作答方式、字数。 5、审材料观点: 6、审代词含义:结合上下文正确把握“其”、“之”、“此”、“这”等代词的具体含义。 7、审分值:分布少的设问即使你很有话说,也要少说,力求准确精当,突出中心;分布多的设问,要注意深入挖掘,全面搜索,力求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