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戴氏教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7931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戴氏教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成都戴氏教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成都戴氏教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成都戴氏教育江安直属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单元测试考试范围:第五单元;考试时间:分钟;命题人:饶诚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2HCl=CuCl2+H2 B4Fe+3O22Fe2O3C4P+5O22P2O5 D2Fe+6HCl=2FeCl3+3H22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ACO BCO2 CCS2 DC3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552070反应后的质量/g0100X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A50 B70 C40 D155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氯酸钾制氧气 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B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胃酸 2Al(OH)3+3H2SO4Al2(SO4)3+6H20 复分解反C检验18K黄金 Cu+AgNO3Ag+Cu(NO3)2 置换反应D高炉炼铁 Fe2O3+3CO2Fe+3CO2 置换反应6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自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A氯化物 B硫化物 C氢化物 D硫、氢和氧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Cu+2HClCuCl2+H2C2H2O2H2+O2 D4P+5O22P2O5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不相符的是()选项用途化学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基本反应类型AH2作燃料2H2+O22H2O化合反应B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aO+CO2分解反应CCO用于炼铁3CO+Fe2O32Fe+3CO2置换反应DAl(OH)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9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克238022反应后的质量/克待测3246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发生反应且书写正确的是()ACO2+CCOBCa(HCO3)2=CaCO3+CO2+H2OCBa(OH)2+2KCl=BaCl2+2KOHD2Al+3H2SO4=Al2(SO4)3+3H2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86反应后质量/g4待测282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1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X,则X的化学式为()ACO BC CMg(OH)2 DMgCO313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CaCO3CaO+CO2 BCu+2AgNO3=2Ag+Cu(NO3)2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K2MnO4+MnO2+O2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O2BFe+O2Fe3O4C2Fe+6HCl2FeCl3+3H2D2KMnO4K2MnO4+MnO2+O215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X+4H2,则X为AFeOBFe2O3 CFe3O4DFe(OH)21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久置的NaOH样品9.3 g 5 g白色沉淀,100 g溶液(不考虑NaOH潮解)I II III IV 加水 加入氢氧化钙 加入酚酞溶液 完全溶解 恰好完全反应 A. 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5.3 g B. II中溶液有两种溶质C. 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D. IV中溶液为红色17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 Zn和Fe B. Cu和Au C. Zn和Cu D. Mg和Al1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9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0123456x(g)0.10.2y(g)A.纯净的锌 B.含铜的锌C. 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D. 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20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 g白色沉淀;将剩余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 g。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A. 38.9% B. 44% C. 56% D. 61.1%2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22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27 C 44 D 5623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3CO23H2O。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CX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 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303224将mg硫在ng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可能A等于(mn)g B大于(mn)gC小于(mn)g D等于(m2n)g2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26(09南京)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 、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 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27(09达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A50 B40 C10 D7028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 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10 g B134 g C30 g D40 g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2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问题:(1)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X则X的化学式为 30(6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 、 都不改变。(2)在一定条件下,将100 mL的CO2缓缓通过足量的淡黄色固体Na2O2,充分反应后,生成50mL纯净的气体X,X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淡黄色固体部分变为白色固体Y。友情提示: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请回答:X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Na2O2 + b CO2 = c X + d Y (其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则b:c = ;已知a:b=1:1,则Y是 。(3)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剧烈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反应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13.0 g化合物甲,完全分解生成8.4 g氮气和单质乙。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2O。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 。31(5分)请根据初中常见的物质和反应,回答以下问题:(1)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干燥剂的液体是(写名称)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还可用于食品制作的是(写化学式)_。(2)一种金属单质在一种气体中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可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2(6分)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名称洗涤灵洁厕灵炉具清洁剂污渍爆炸盐消毒液产品样式有效成分或功能清洗油污盐酸氢氧化钠过碳酸钠消毒(1)我们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功能。(2)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清洗的是 (填字母序号)。a铁锈 b油渍 c水垢(3)若将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可以发生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若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反应后形成了NaCl和NaClO的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电器零件和日用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将15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到50g黄铜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50生成氢气的质量(g)0.4m0.2请回答下列问题:(1)m= ;(2)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4(4分)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常出错的环节,请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1)_P +_O2 点燃 _P2O5(2)_Fe2O3 +_C 高温 _Fe + _CO2(3)_KClO3MnO2=_KCl +_O2 (4)_C2H4 + _O2 点燃 _H2O +_CO235(5分)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都存在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AMg + O2 点燃 MgO2BKClO3 MnO2 KCl + O2 C2H2O2 通电 2H2O+ O2D2H2+ O2 点燃 2H2O E3Fe + 2O2 Fe3O4(1)化学式写错的是_;(2)未配平的是_;(3)“”使用不当的是_;(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5)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36(6分)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24.521反应后质量g16.902未知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D的质量是 g。(2)C物质可能是 (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3)容器中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3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碳的不充分燃烧 ,( )反应;(2)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 )反应;(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反应;(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38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3)镁在空气中燃烧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6)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7)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 39(5分)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燃烧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红热放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 B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_硫在氧气中燃烧_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题型注释)40同学们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纯净物,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 (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炉炼铁得到的是 (填“生铁”或“纯铁”)41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绿叶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_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题型注释)42(5分)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关闭弹簧夹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1)此时天平的状态是 ,其原因可解释为 。(2)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天平的状态是 。 (3)若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撤掉水槽,其他条件不变),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打开弹簧夹a、b时的天平状态是 。43(2011年江苏南京,27题)某兴趣小组的化学探究浓硫酸与铁钉(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查阅资料】与浓 反应,加热,有生成 ,与浓 反应,加热,有和生成,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使口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不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不能。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和【实验探究】称取24.0克铁钉放入60.0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 。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 为确认Z的存在,需将装置甲(如图所示)拉入上述装置(填编号) 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装置D中 ,且装置E中 ,则可确认Y中含有气体。如果需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的含量,(约为0.01克)。除可用测量体积的方法外, (选填“能”或“不能”)用称量上图装置D装置E的质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计算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评卷人得分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44(4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混合物做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一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45(6分)家庭使用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本身没有气味,如果它逸散出来人就会不知不觉的中毒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人们在生产煤气时常往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乙硫醇除了具有特殊气味外,还表现出许多与CO不同的化学性质,你觉得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2)乙硫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推断乙硫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当发现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题型注释)46湛江市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12g157.6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分)(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此问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5分)47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组成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质量相等的黄铜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样 品甲乙丙丁黄铜样品质量/g50505050稀硫酸的质量/g20406080产生气体质量/g0.20.40.50.5试分析计算:(1)在乙同学测得的数据中, 已反应完全(填写物质的名称)。(2)黄铜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评卷人得分七、计算题(题型注释)48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铝片质量为15.6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213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228g,求:(提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Al+3H2SO4Al2(SO4)3+3H2)(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9如图是某工业用食盐产品质量指标为了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该工业用食盐进行实验:测得水的质量为3.36g;用碳酸钠来测定杂质氯化钡的质量时,得到0.985g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求:(1)100g该工业用食盐中含BaCl2的质量(2)请计算此工业用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并判断该工业用食盐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指标50(3分)我国很早就掌握了湿法炼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FeSO4 + Cu ,计算炼出32Kg的铜需要多少铁? 51(2分)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有过氧化钠78g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求生成氧气的质量。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A、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故选C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2B【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Ca原子 2 2C原子 2 0O原子 12 8S原子 2 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3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故说法正确B、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故说法正确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设和2g氧气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x:2g=56:32,解得x=3.5g,因此一氧化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5g,故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4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列式:30+55+20+70=0+100+X+5,解得X=70;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5A【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2AgNO32Ag+Cu(NO3)2,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故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B【解析】试题分析:生成物二氧化硫、水中含有S,H,O三种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S,H一定是从该物质中来,而该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而含有硫和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硫化物;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试题分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C【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相符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相符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不相符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相符故选C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23+80+2+2324629=0,故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故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参加反应的44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44g=32g,参加反应的27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是27g=24g,所以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24g=56g,大于反应的氧气质量80g32g=48g,故X中一定有氧元素,故说法错误;D、由C分析可知,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故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10D【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条件应该是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2CO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条件,碳酸钙后面没有标注,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C、氢氧化钡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中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丁为反应物,分别反应了16g、4g,共20g,丙为生成物,生成了20g,所以乙物质的质量不变,由此可知:A、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由于反应前乙的质量未知,故待测质量不一定为2g,故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甲、丁为反应物,故正确;C、由于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错误;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错误;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2B【解析】试题分析:从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X看,反应前有2个镁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有1个碳原子,所以X化学是为C;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贵在理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如何准确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以及个数,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3B【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为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D、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B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4D【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5C【解析】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现有原子个数X中的原子种类及个数Fe3无3H880O4无4所以X的化学式应为Fe3O4。C项正确。点评: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来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相关的化学计量数。16A【解析】试题分析:久置的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能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结合题意可知,III中的5g白色沉淀即为生成的碳酸钙。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OH)2= CaCO3+ 2NaOH106 100x 5g106:100= x:5g解得,x=5.3g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9.3g-5.3g=4g,故A错误;则II中溶液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质,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III中所得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质来自两部分,其一是原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其二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设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OH)2= CaCO3+ 2NaOH 100 80 5g y100:80=5g:y解得,y=4g则III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8%,故C正确;由于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液变红色,故D正确。故选A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然后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要注意的是III中溶液中溶质来自两部分,其一是原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其二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17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Cu和Au与硫酸都不反应;Zn与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时,至少需要6.5g Zn,Mg与硫酸反应反应生成0.2g氢气时,仅仅需要2.4g Mg,Al与硫酸反应反应生成0.2g氢气时,仅仅需要1.8g Al,Fe与硫酸反应反应生成0.2g氢气时,需要5.6g Fe,6g Zn和Fe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才可能生成0.2g氢气。选A。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其本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技巧是先假设6g是纯金属,看看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氢气,再根据各组分金属与硫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来推断。18(1)2.86(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5%【解析】试题分析:(1)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的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90g97.14g=2.86g(2)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 4410gx 2.86g=,x=65%答:(1)2.86(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5%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较大19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是6g。A、设生成0.2g氢气需要纯净的锌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x 0.2g65:x=2:0.2g 解得x=6.5g,大于6g,错误;B、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而铜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6g含铜的锌更不可能生成0.2g氢气,错误;C、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则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更不可能生成0.2g氢气,错误;D、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铁的质量为y,Fe+2HClFeCl2+H256 2y 0.2g56:y=2:0.2g解得y=5.6g,小于6g,故,若6g金属中含有5.6g铁和0.4g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则能与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正确。故选D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熟练掌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CO和CO2的性质分析,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由于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CO不反应,故可用生成的5 g白色沉淀(碳酸钙),结合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的质量比,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再将剩余的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二者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固体由氧化铜变成了铜,故质量减小,减小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的质量,由此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最后由CO的质量与二者的质量之和的比,即可求出CO的质量分数。解:设CO2的质量为xCO2+Ca(OH)2= CaCO3+H2O44 100x 5g44:100= X:5g解得x=2.2g设CO的质量为yCO+CuOCu+CO2 减小的固体质量m28 16y 1.6g28:16=y:1.6g解得y=2.8g则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100%=56%,故选C。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解答本题,只要熟练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据此写出题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清,当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 g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的质量。21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可知:甲、乙、丙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丁分子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在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原子为B,原子为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此反应为:“2AB2+4CB=4CB2+A2”。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A正确;B、根据模型图可知,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故B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C正确;D、根据“2AB2+4CB=4CB2+A2”可知,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不正确。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22B【解析】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57g+1g-49g=9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 + 3B = C + 3D 2x 983 9g 49g= 解得 x=27故选B。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23A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3O23CO23H2O可知,反应前有O原子6个;反应后有C原子3个,H原子6个,O原子9个,故X为C3H6O3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错误;C、X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40%,错误;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90:96=30:32,正确。故选A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质量比。24A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将mg硫放在ng氧气中燃烧时”,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知所生成二氧化硫质量:小于或等于(m+n)g,二者正好完全反应,则所生成二氧化硫质量:等于(m+n)g;如果二者中有一种剩余,则小于(m+n)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25C【解析】试题解析:A、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9g;丙物质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了17g;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物质质量不变,故m的值是1;故A说法正确;B、甲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但不一定是催化剂,故B说法;C、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物质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故可写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丙=乙+丁,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多种,故为分解反应,故C说法错误;D、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9g,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8g,故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g:8g=9:8,故D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