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6及答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6649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6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6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6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下列哪个不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D.科学社会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A.正确的原则 B.制定的路线 C.领导的意图 D.客观存在的事实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B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历史的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5、意识是(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人脑的主观创造 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A. 宿命论的观点B. 唯意志论的观点 C. 朴素唯物论的观点D.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范畴就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B.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的物质观 D.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B.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C.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D.一分为二的观点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11、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 )A.矛盾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 1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形式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1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争斗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4、质与事物直接同一,是说( )A质就是事物 B质可以转化为事物C质是事物的内部规定性 D质一旦变化该事物变为他事物15、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 )A.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B. 根本性的质变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D单纯的量变1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量体裁衣,因势利导17、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 辩证否定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 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1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20、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2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B.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和从感性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感性认识到实践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22、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 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 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B. 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C. 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2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意识形态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5、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意识形态C. 社会的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26、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2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30、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31、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原因在于他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在生产中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3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3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34、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 )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B工人的剩余劳动 C工人的必要劳动 D工人创造的新价值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生产绝对短缺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37、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力的价值 (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庭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38、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的是( )A. 昂利圣西门 B. 沙尔傅立叶C. 罗伯特欧文D. 托马斯莫尔39、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2、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4、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5、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7、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8、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可能有反复。10、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三、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4、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四、读材料写小论文(共25分)材料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材料2:“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材料3: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材料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心得体会?请运用所学的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写一篇与小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章中可以就下列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1)如何理解人类实践活动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2)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3)怎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单项选择题(40分)15 BADCB 610 CDAAC1115 CDDDA 1620 ABCCA2125 CABCD 2630 CDDDA3135 CCBBC 3640 CDDAB二、判断题(10分)15 610 三、简答题(25分)答题要点1、意识的作用:第一: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分)2、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5分)3、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5分)4、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5分)5、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分)四、读材料写作文(25分)文章中要点:(1)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由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十分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要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实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法与观念上实现变革,倡导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结合社会存在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要求:文章字数要符合规定,内容要结合材料,分析合理,逻辑清晰,适当运用相关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