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6135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机械与工具一、单元教学的意义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比如在本单元中,前面安排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些部分探究过程的活动。我们常用的工具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杠杆秘密重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解释的能力,等等。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安排学生研究“我们的自行车”,就是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一个比较完整探究过程。学生们首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小组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证据,完成小组的研究报告,最后还要全班交流小组的研究报告。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可以让学生对机械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做到:能够提出并能识别与机械有关的问题,并设法找到尽可能的答案及解决办法;利用在实验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整理,以记录和展示研究结果。二是在物质科学的研究领域里,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本单元遵循把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研究机械原理的同时,还比较重视技术层面的知识。机械是利用或产生运动,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成以发挥某种作用。随着研究的开展与深入,学生将对机械有更深的理解,在研究机械、设计制作机械方面有更加成熟的技能,在单元的结束部分,学生将研究到机械可以组成系统,如研究自行车的机械系统等。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我们引领学生们实现:通过观察,描述在利用杠杆这种简单机械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因为杠杆支点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力的变化;通过观察,描述轮和轴在一个平面运行的情况,了解轮轴的作用;通过观察,描述滑轮装置的作用,并通过使用滑轮了解机械效益的概念等。三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我们通过本单元的活动,力图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的物体,并描述它们是如何省力的;能够描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改进和组装机械的;能够描述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是如何利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系统来满足需要的。二、理解思考研讨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中,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的问题很多,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1 在6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6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2 在6年级里,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来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指的是,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证据并对零乱的数据进行解释。特别是,学生能够评价通过简单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实验中的因果关系形成一个逻辑论点。6年级的学生应该开始根据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陈述某些解释。3 在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时,我们引导学生分别研究了打开油漆桶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通过比较这两种工具,学生们会发现些什么?我们希望他们能发现什么?4在研究“杠杆的秘密”时,学生需要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一个是钩码的位置、一个是钩码的数量,在这个复杂的实验中,我们期望学生们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做这个研究? 5在研究大小不同的轮和轴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些什么帮助?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6研究了起重机以后再次让学生做“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想想这一次的游戏会出现什么结构?学生们根据这个结构会怎样思考?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它后面包含的科学原理?7研究我们的自行车是本单元的高潮,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研究内容,学生们在这里能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学生经历这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中,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比如怎样组织学生的研究活动、怎样引导学生研究跟主题相关的内容,等等。三、活动分析和建议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时,我们一定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后面的几种简单机械都应用杠杆原理来解释他们的工作原理,这是不是有点偏难?其实这要看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我们以只把它当作一种应用而并非是一种探究,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教学中可能还会碰到新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根据我们活动的设计意图来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移。讲述“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在继续下来几课里,我们指导学生分别研究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在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的过程中,我们期望学生通过研究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比较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两种工具都是当作简单机械杠杆使用的,它们都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打开盖子都能省力!我们从它们上面都能容易的找到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能够发现,这两种工具也是有不同点的,他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支点是在重点和力点之间的;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的支点是在开瓶器的末端,也就是在力点和重点的另一端的。引导学生经历深入分析就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杠杆才能省力呢?因此而引出了下一研究主题杠杆的秘密。研究“杠杆的秘密”,我们放弃了以前经典的做杠杆尺平衡的实验。我们先让学生经历一个简单的将杠杆尺调节平衡的活动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研究杠杆尺两边的变化,从杠杆尺两边的变化中去寻找科学的规律,去发现杠杆的秘密。第一次是让学生在规定好了左边挂钩码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右边的钩码来研究杠杆尺的状况。我们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能够发现,通过调节杠杆尺右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既可以让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也可以让杠杆尺处于非平衡状态,为开展下一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次研究是让学生任意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的情况,学生们有了第一次研究的基础,他们知道当杠杆尺左右两边的情况不一样时,杠杆尺可能会处于几种不同的状态。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管我们将哪一边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将另一边的钩码看作是使用的力,那么,在这一大堆的原始数据中,我们都不难看出,那些需要用超过重物的力才能将重物撬起来的情况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和研究的,值得研究的是那些用比重物的力小而能够将重物撬起来或者是平衡状态的情况,我们可以研究这些情况有什么共同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我们期望学生们通过研究能够发现杠杆的工作原理。从第1课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引发的关于螺丝刀的问题,我们将在第4课里继续研究。螺丝刀的刀柄和刀杆有什么秘密?这中间有什么科学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经历观察螺丝刀、螺丝刀吊起钩码、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等活动,了解螺丝刀里隐藏的秘密;通过经历研究“螺丝刀为什么能省力”的活动了解轮轴省力的科学原理。动滑轮、定滑轮和起重机的研究,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再一次体验到机械带给人们的方便不仅仅是省力。在教材中还安排了让同学们“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游戏中,小个子同学可以轻松的把两个“大力士”拉动,甚至可以把两个“大力士”拉到一起去!当绕在棍子上的绳子的圈数越多,小个子玩起来就会越省力,利用滑轮组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由此而明白在起重机上来回地绕了那么多的绳子,实际上是利用了很多组滑轮组来工作,这样可以更加的省力。在知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们的自行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包括从他们的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的原理数据、整理分析、交流汇报等。虽然看似是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其实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小学生毕竟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在整个单元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个基础出发,我们的探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一、元教学的意义自然存在的或是人工制造的物体,他们所具有的形状与结构都不是任意的,而是反映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或是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儿童每天都看到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他们有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个物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样子有什么好处?物体的样子,也就是它的形状与结构包含了很多的科学原理,有的是比较直观和有趣的,引导儿童关注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引领儿童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呢?学生已经认识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事实上力无处不在,静态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和结构就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本单元根据儿童认知水平,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如横梁的形状、拱形、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联系学生身边事物和社会生产实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单元教学展开的思路是,条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设计建造桥的模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本单元活动涉及了探究过程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信息、思考与推理、表达与交流,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经历这些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要注重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挑战性的设计、制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促进儿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1了解一些常见的结构,知道物体结构是多种多样的;2能说明结构上的力的作用,知道力有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3知道不同形状结构承受力的大小不同,改变形状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4能设计、制作桥的模型,能够对桥模型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评价,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加深对设计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5经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6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桥梁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7通过了解物体的形状结构,感受形状结构的美;8逐步养成注意观察物体结构,分析受力状况的习惯。二、理解思考研讨1本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的内容有: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研究横梁是平放还是立放,认识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这些内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2在原自然低段教材中有“搭纸桥”“捆支架”两课,通过实验认识“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和“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本单元作为高年级科学课教材,也有这两方面的认识。比较一下,两者在要求上、编排上有哪些不同?3在“找拱形”一课中,安排了找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的活动,活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让儿童了解一些生物体上的拱形结构有什么科学意义?4本单元选取了塔和桥的结构来作研究材料,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塔的研究”“桥的研究”两课在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地位如何?5你认为“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怎样?让学生介绍评价桥的活动有什么意义?怎样教学好这个环节?三、活动分析和建议 1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把材料做成“T”“工”“0”等异型形状,用框架结构代替实心横梁,都利用到了抗弯曲能力与材料“厚度”的关系。本单元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研究纸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展开的研究奠定认知的基础。做好“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提供的纸条要长宽相同,只有厚度不同,还要指导学生控制架空的长度相同,放垫圈的位置相同,弯曲的程度相同。为了保证纸条弯曲的程度相同,要控制纸条垫起相同的高度,每次实验以纸条弯曲接触到桌面为准。做不同厚度的纸条可以用相同的纸粘贴而成,纸条厚度就用粘在一起的张数表示。选用的纸不能太薄,太薄的纸自重影响大,它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或几乎不能承受就弯曲了,无法进行对比。选用0.5左右的卡纸比较合适。这个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描述性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或者厚度增加一倍,抗弯曲能力的增加大大超过一倍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第二课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形状来试验,而不是教师给他们几种形状去研究。教材测试记录表中画的几种形状是列举性的,不是规定性的。研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要找到哪一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而是发现改变薄形材料的“”字形形状,都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纸不能太薄,只太薄保持不住形状,也就无法研究下去了。用类似图画纸、牛皮纸那样厚的纸比较合适,容易折叠又比较容易保持住形状。实验要控制的不变条件是纸的长、宽和厚度;架空的距离;放垫圈的位置。唯一改变的是纸条的形状。3分析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包含的科学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拱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启发学生去观察研究最常见的塑料饮料瓶的形状结构,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是很有意义的。塑料瓶的底部一般都不是平的,而是向内凹进去,这样的底部更能承受由上向下的压力。有的还有更为复杂的形状,分析起来,几乎都与增大强度有关。这部分的研究开放性较强,因为瓶子形状的设计还要考虑美观、容易生产、使用方便等方面,所以学生的见解不一定相同。只要见解有道理即可,不必强求一致,我们更追求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独立思考。4“塔的研究”的研究物体都有个稳定性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结构的认识,也对认识其他物体的形状结构有益。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终点,中间过程采用塑料瓶,通过实验和制作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是本课探究过程的全过程。本课首先要学生把关于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的猜想写下来。然后给材料研究,这部分提出了三个问题:怎样放,最容易倒?怎样放,不容易倒?怎样做,最不容易倒?相信学生通过摆弄材料会悟出一些道理来。小头向下最容易倒,小头向上不容易倒,里面再装一些沙子最不容易倒。这三种情况学生一定都会发现。也许他们还会发现用砂堆在瓶底周围也不容易倒。提供两个同样的空塑料瓶,是为了便于对比。只用一个来做,进行前后实验现象对比也是可以的,因为三种情况稳定性差别比较明显。接着的问题是“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这里的“物体”是指一切物体,不再专指塑料瓶,“方法”是经过归纳了的一般方法,不再只是塑料瓶的方法。在此处没有按常规汇报交流,取得一致定论,而是接着要求学生做一个高塔,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这样使下面的制作活动更具有探索性、挑战性。这里不是制作框架式高塔,主要考虑是不与上课重复和节约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提供的材料可以更换。但材料一定要有结构,能改变上下的大小,改变上下的轻重,能增大底面。学生制作塔的方法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这里面渗透着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在制作后,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来制作高塔。“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抗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是启发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抗风能力比实体塔强。本课没有涉及塔基问题,实际上铁塔都打了塔基并把铁塔与塔基相连,实质是增加下部的重量。学生如果能发现这点,应当给予肯定。最后进行的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强调了将探索结果与最初的猜想相比较进行反思的方法。这是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5联系当地实际进行教学物体的形状、结构随处可见,如教室里就可以看见横梁、可以看见课桌椅的木条或扁管(横切面为长方形的铁管),学校里可以看见棚架、房子的结构,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观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下载我们需要的资料和图片,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第7课“桥的研究”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比较具体深入地研究本地的桥,也可以联合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调查家乡的桥,写“家乡的桥”“桥的变化”“著名的桥”引导学生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感情。6让孩子设计建造好他们的桥最后一课“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兴趣性、综合性很强。学生们为了完成创造性制作任务,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学习过程包容了自主开放的探究过程、设计过程、制作过程,学习过程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在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努力运用所学物体形状结构的知识及其它经验;能够体会到设计的重要性,巩固学过的制定设计方案的方法;能够学到动手的技能和技巧。在交流评价中能够体会到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能够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和虚心接受意见诸多品质。所以,教师要重视上好最后一课,指导孩子们设计建造好他们的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 热和燃烧一、单元教学的意义本单元共有八个课题,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观察研究热和热传递现象,后半部分则重点探究由热引起的燃烧现象。“热”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热源,我们的身体可从哪些途径获得热能;观察热传递的过程;感知不同材料物体的传热速度;选择使用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燃烧”部分的主要活动有: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燃烧与温度和空气的关系;了解人类对火的利用;学习如何安全用火通过对热和燃烧两部分内容的探究学习,希望学生获得如下的认识、体验或经历: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能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经历设计实验、实际操作,知道固体的热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初步建立热的良导体的概念;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研究比较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最好,并设计制作一只保温杯;经历一个研究物体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过程,知道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燃点;周围有助燃的氧气;经历一个对蜡烛在固体杯内会燃烧多久与怎样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在不断否定自己推测的同时建立新的认识,并形成实验报告;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式,并且能对这些灭火方式的原理做出一些解释;尝试制作一个灭火器,初步学会使用灭火器;简要了解人类用火的发展历史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二、理解思考研讨1“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这一活动的实验如何设计?2“哪杯水温度高”的教学意义是什么?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活动中,重点活动是什么?怎么确定?4“哪种方法保温效果好”的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控制好实验变量?5做保温杯的活动,课堂上如何进行?怎样能与课外活动相结合?6杯子中的蜡烛熄灭了,是杯中的氧气用完了吗?7本单元的教学中,实验材料的准备会有什么困难?如何解决?三、活动分析和建议 (一)热起来了教材从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引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一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如运动 、吃食物、取暖器取暖、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教材选择“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看似简单,但学生们未必去思考过。可能有少数的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有一些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即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到底衣服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教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论证及实验论证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教师可通过“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学生在假设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果,从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光进行思维论证还是不够的,教材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观测。在众多的方案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当然,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验证后,学生又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也是课许饿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二)哪杯水温度高热和温度之间的区别许多人可能不十分清晰。“一个盛着暖水的容器能够比另一个盛着热水的容器有更多的热能”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是不容易理解。这课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混合不同温度的水,让他们观测其温度变化,帮助他们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教材让学生经历三个活动:“两杯体积一样,温度不一样的水进行混合”“两杯温度一样,体积不一样的水与同样多的凉水进行混合”的推测思考。其中第一个活动比较简单,教师让学生回顾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只要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提示自主进行活动。细致的学生还会发现,混合后的水温基本上都是低于它们的平均数,为什么呢?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出解释,原来是因为一部分热散发到别的物体中了。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空间较大,学生要同时考虑到水的温度与水的体积两个因素,实验方案的制定可以参照教材上的表格,但选择多少体积与温度的热水和凉水进行混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说说理由。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不让水洒在桌面上,所倒的水量是否正确,是否节约用水等。学生在科学素养就是在这些细节中培养起来的。第三个活动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教材希望学生从温度与质量两个因素思考。假如一杯水的温度是40,另一杯水的温度是80,但它们储存的热却不一定是80的水多,即质量小的物体比较热,质量大的物体可能含有更多的热能。因为热冷的储存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实验前,教师要亲自动手做做有关实验,检测一下实验室的量杯及温度表计量是否精确,以减少实验的误差。(三)热是怎样传递的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热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分别是怎样传递的探究过程。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学过冷与热的有关内容,知道热水会浮在冷水的上面,因为水的体积受热而膨胀。热在冷水与热水之间是怎样传递的?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可能说得出一些,但他们是否做过实验呢?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细致观察测及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怎样才能使热在冷水与热水中的传递观测得更为清楚,老师们可以思考实践,设计更好的实验方案。热在空气中的传递与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有相似之处,教学中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本节课的重点是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实验验证,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重点放在哪里呢?即考虑哪个活动环节最有价值,如何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怎样作针对性地指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思考的问题。实验中,除了要保证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性。选择怎样的材料更有利于实验探究,请参阅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内容。(四)让水凉得慢一些本课所设计的两个活动其实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解释与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在三个不同材料的杯子里装入同温度体积的热水,几分钟后,杯中热水的温度还会一样吗?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推测,并说说理由。那究竟会怎样呢?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确实三个杯中水的温度是不一样了。怎样解释呢?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及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并且明白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热水的温度下降得快,那是最好。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看一看教材上的那段文字材料。做一个保温杯这一活动是对热的不良导体的运用,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经验及前面的探究活动,知道可能运用哪些材料,可以让热水凉得慢一些。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一张简洁有效的记录表,对五种保温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如何有效地控制好变量,老师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说说活动时应注意些什么?入倒水的时间、水量的多少、测量的时间等变量。做完准备工作后,需要等待10分钟再进行测量水温,这10分钟教师如何安排呢?教参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每位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出安排。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得到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载体。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既保温又美观的保温杯,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稍做调整。“我们能使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这一问题能促进学生对“保温”的含义深入地理解,同时把研究内容引向物体加热后会有哪些变化?(五)着火了给物体不断加热,会使物体发生哪些变化呢?教材选择变化之一“燃烧”的有关内容进行研究。当放大镜对着太阳,可燃物放在聚焦点上,过一段时间后,可燃物便会烧起来了,这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让学生试着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可能会说物体热到一定程度便会烧起来。不同的物体所需的这个温度是否一样呢?同时加热纸张与干木,谁会先燃烧?学生根据原有的经验会很快做出回答,当然是纸先燃烧,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理由是什么。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但是要在课堂上研究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常见物体的燃点表。他们明白纸比干木头先燃烧的原因是因为纸的燃点比干木的燃点低。那么给相同的物体加热,它们会同时燃烧吗?教材通过让学生观看粗细不同的两根干木,同时放在火上加热,细小的木条先燃烧。希望学生理解到虽然木材的燃点相同,但是这两根木条有粗有细,粗的木条要达到燃点所需的时间长,因为热量要传导的面积大,热量均匀分布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细的木条热量传导的面积小,热量很快就传导到物体表面的各个部分了,所用的时间就少。教材凭借这一活动说明同一种物体由于形状、大小不同,所达到燃点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只燃烧木条的一个角,这样容易同时着火。教材的第二部分,请学生观察两支燃烧的蜡烛,其中一支蜡烛罩上玻璃杯,蜡烛燃烧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先做出自己的推测,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杯子中的蜡烛没烧完便熄灭了,还有一支蜡烛却还在继续燃烧,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部分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杯子里没有空气了,燃烧需要空气。还有些学生会反驳,他们认为是空气里面的氧气支持燃烧,并不是所有的空气。那空气与氧气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可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资料。教材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燃烧需要空气”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经历用三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分别罩在三支点燃的相同的蜡烛上,哪只杯中的蜡烛先熄灭的探究活动。这个活动对学生来说,基本上都能推测正确。活动过后,让学生归纳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希望能从热与空气两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六)蜡烛能燃烧多久这一课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有益。建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蜡烛能燃烧多久,第二课时教学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燃点)、氧气。用一个玻璃杯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结果会怎样?学生都知道蜡烛会熄灭,他们的解释可能是杯子里的氧气用完了。那么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有多长呢?学生作出各种猜测。实际测试后,再让学生推测小杯子里,这支蜡烛能燃烧多久?预测后,实际试一试。学生在实验中,思维发展比较好的同学可能会想到给杯子换气,但一些小组没有考虑到,故所测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小。在多次测试的情况下,让学生们选择一个数据。交流时,教师着重于数据的处理上,测了几次?每次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你们的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通过上述几个问题,展示出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原有方法。在处理这些数据的同时,让一些小组明白它们组为什么所测的数据越来越小,以便第二次活动中改正。面对不同小组得出的不同数据,学生自然而然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差不多大的杯子与蜡烛,测出来的数据却差距很大?学生从实验的方法、计算的准确性、火苗的大小等不同方面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再让学生小组商量需不需要修改数据。这样不仅尊重学生,而为后面数据的比较奠定比较准确的基础。如果要继续研究可以怎么研究呢?在肯定学生所提出的多种方案时,教师选择使用较短的蜡烛进行实验。学生的预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短蜡烛在同样大小的杯内燃烧的时间长,有的认为时间会变短,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还是实际试一试吧。通过实验,他们发现蜡烛的长短与燃烧的时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怎么会这样呢?为了再次证实,两个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分别用两个杯子罩住大小不一样的两根蜡烛。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继续深入研究呢?学生很快会想到用杯子同时罩住长短不一的两支蜡烛,看看他们的燃烧时间。结果却让学生大感惊讶,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而且间隔时间还很长,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蜡烛熄灭的先后次序及燃烧的总时间进行汇报,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观测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认识,这就是科学课的意义价值所在。如何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让学生充分表述后,教师拿出三颗象棋子,垫在杯子下面,问学生:蜡烛还会熄灭吗?学生带着问题结束了这一课的学习。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引入新的一课,在杯底垫上三颗棋子后,蜡烛会熄灭吗?有一部分学生会这样思考:用棋子把杯子垫高,杯子与桌面有了空隙,空气可以流通了,氧气久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杯子,蜡烛是不会熄灭的。而课后做过实验的同学知道,蜡烛还是会熄灭。他们可能会想到虽然杯子与桌面有了空隙,但是杯子中不支持燃烧的空气还会占据空间,空气还是得不到流通,蜡烛还会熄灭。学生通过实验,会产生新的思考:为什么杯底架空了,蜡烛还会熄灭呢?有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教师提供大量可以为学生探究服务的有结构的材料,比如多颗棋子、管子、打气球等,引导学生设想出多种办法使蜡烛保持继续燃烧。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20分钟以上)是提高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保证。活动时间充分,学生的新发现就越多,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实验观察报告表,让学生记录所做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对现象的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深入思考的品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水平。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研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提示,还要不断提醒学生将自己小组的发现与方法及时记录在报告表上。由于学习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探究过程相对比较完整,探究步骤相对比较多一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压缩自己的活动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七)把火熄灭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燃烧需要两个条件:达到燃点,火焰周围要有氧气。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熄灭的原因,是对燃烧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对灭火方法的解释。第一个活动,教材通过常见的现象盖上帽子,酒精灯就会熄灭。请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能很快地作出解释,这是因为酒精灯周围没有空气了。还有其他灭火的方式吗?通过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学生会说出多种灭火的方法,如使用灭火器、盖沙泥、浇水、拍打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可以灭火呢?这些灭火方法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不是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还有一种灭火的主要方法,降低燃点,生活中主要变先为用水灭火。进入第二个主要活动,教材希望通过让学生观察一干一湿的两张纸条靠近蜡烛的火焰,分别发生什么现象,怎么解释?湿纸条虽然不像干纸条一样直接会燃烧,但慢慢地也会烧起来,只是时间不同的问题。教材通过另一个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加深对水能灭火的认识。当一个装满水的小纸盒放在火焰上加热,小纸盒会烧起来吗?一部分学生会思考是不是还是时间问题,只要足够的时间,小纸盒还会燃烧的。那这个时间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当老师提供水的沸点与纸的燃点这两个数据后,学生便明白了,水在常态下最高温度是100,纸的燃点是130,水吸收了酒精灯的热量,使纸的温度保持在100,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当然纸是不会燃烧的。做一个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是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氧气考虑的。由于晃动汽水后,能产生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不仅不能支持燃烧,而且比氧气重,所以能灭火。通过制作这个灭火器,更好地巩固隔绝氧气能灭火的认识,并使一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教材提出油锅着火应该用什么办法熄灭它?这是一个延伸与拓展的活动。学生马上会将刚刚产生的认识进行迁移与运用,用水和灭火器都可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要熄灭炒菜时油锅里的火能不能用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发现这两种方法都不行,其一,油的密度比水小,是浮在水面上的,加了水后油还会浮在水面上燃烧。其二,不能用二氧化碳熄灭,用了二氧化碳油锅里的菜就不能食用了。那用什么办法呢?你家里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盖上锅盖就可以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这个教学环节,这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个活动与上两个研究活动一起构成一个结构,产生了另外的一个意义,也就是灭火的原理一样方法却不一样,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八)火与我们的生活火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我们人类与火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材在这部分就引导学生关注平时不注意的火。组织学生讨论火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认识的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离开了火我们人类就很难生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知道烧菜做饭需要火、汽车火车内燃机需要火,等等。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说得充分,思考得充分。但是火并不是都给人类带来益处,用火不当也会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请学生说说你知道的火灾,以及火灾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怎样把火用好?怎样的用火是科学的,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课堂上可以请学生制定用火安全守则。比如: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燃放烟花爆竹要当心渗透安全用火的思想,这是这部分主要的教学内容 。回顾人类用火的历史,能更进一步认识到火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教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待火,只要我们人类利用的好火,还是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四单元 能量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能量是一种度量物体运动变化的统一量度。因物质运动变化的多样性,能量就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物体在运动时具有“动能”,有些物体虽然静止不动,但具有运动的潜能,这就是“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其他还有化学能、电能、热能、光能、原子能能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和能量的存在或转化有关,我们和一切生物都依赖不同形式的能量而生存。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的学习中,已经对能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已经常常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给了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知道水和风有能量等等,但是在他们头脑里还没有关于能量一般意义的概念。本单元一方面要把儿童过去知道的“散装”的各种具体能量形式联系在一起,统一到能量大要领之下,这要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在能量这个统一概念统领下,学习电磁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和能源矿产等新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儿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1、 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能量,认识能量有哪些形式,了解各种能量的互相转化;2、 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会作简单的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3、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道这也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了解水循环和我们生活的关系;4、 了解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知道它们所蕴藏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是储存着的太阳能。能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认识能源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5、 发展儿童观察、实验、动手制作、研讨交流以及合作进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认识煤的成因,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6、 通过研究我们周围的能量和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发展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勤于思考的习惯,体会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联系,处在永恒运动之中。通过研究能源,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活动分析和建议1、注意用统一要领来统领本单元的教学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单元,内容涉及了电磁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和在自然界的循环,能源矿产及其他能量形式。 用什么来统领本单元的教学?本单元名称“能量”就明确告诉我们要以“能量”这个统一概念来统率所有的内容。本单元编排的顺序是前两课先引导儿童认识能量有哪些形式,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后才转入电磁、水、煤矿等内容的教学,也告诉我们要用能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来教学后面的新知识。如教学水的三态变化时要引导学生从热量传递的角度去认识,知道水的形态变化与能量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也是一个能量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2、关于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儿童既感兴趣又力所能及的活动。课文编写思路是:首先做出假设,根据一定的理由找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然后根据材料和条件,确定出用实验检验的假设。再后设计实验,小组分别对一两个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全班汇报交流,共享成果。这样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合作探究的过程。在假设阶段,儿童可能想到电磁铁的磁力是电能转化产生的,增加电池很可能增强磁力;电磁铁中间有一个铁芯,粗铁芯很可能增强磁力;电磁是能电导线产生的,缠绕的圈数多很可能增强磁力;电流是在导线中流动的,导线粗很可能增强磁力;儿童还可能想到:马蹄形磁铁的两极在同一端,磁力大些,把钉子弯成U形很可能增强磁力检验每一个假设都是一个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不但要明确哪个因素是是需要变化的,哪些因素是不变的,更重要的是怎样控制条件的变和不变,怎样使实验效果明显一些,使于我们更好地对比观察。这些在设计实验的讨论中,学生都必须思考。研究哪个因素,不研究哪个因素,教材并没有作出规定,根据教学时间和研究难易,由师生来共同决定,每组可以只研究一个因素,也可以研究两个因素。本节课的目标显然不是要儿童弄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所有因素,而是让他们经历一个实际的探究问题的全过程。在汇报交流,共享成果阶段,要求学生记录下别人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获得“虽然我只进行了一项研究,但通过交流,分享了大家的研究成果”的体验,认识到进行分工合作,能够在短时间完成较大的研究任务。3、水的三态变化本单元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没有全面去研究水在液态、气态、固态间怎样变化,没有把水在自然界中的雨、雪、露、霜等形态介绍,而是从能量高度,热量传递的角度来引领学生观察研究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的实验:零度的冰融化成零度的水时,虽然温度没有改变,但要吸收大量热量,所以,冰融化吸收热的现象很明显。儿童会发现冰在融化过程中,水温迅速下降,降到零度时,冰就融化得很慢了(这时只能从空气中获取热量了)。说明冰融化时确实要吸收热量,热量主要来自温水。做这个实验,温水不要太多,冰放得多一点,能使水温下降到零度,冰还有一点尚未融化最好。水蒸发的实验:蒸发是在吸收周围热量的条件下进行的,把温纱布包在温度计液泡上,可以观察到温度计上的温度下降,纱布不干,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总比气温低一些。这个实验很直观,为了更好说明问题,一要先记下原来的温度,即环境的气温,以便比较。二要用温水来浸湿纱布,避免儿童误认为是冷水使温度计温度降低了。还可以联系刚从游泳池起来,身上感受到特别冷的感受来加深对水蒸发吸热的认识。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的实验:这其实是两个实验,一个是水释放热量变成冰,一个是水蒸气释放热量变成霜。要使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并发生状态改变,必须制造一个很冷的环境。学生已有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的知识,对这点是容易理解的。在冰屑中放入30%左右的食盐搅拌,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20 C左右。实验时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杯子下面放一块湿布,以增加杯子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量。用深色的饮料罐是因为结的霜是白色的,在深色上面更容易观察。4、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自然界里的所有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就是这种运动变化的一个很好例征。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不但是物质的运动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转化的过程。水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儿童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可以使他们在更广阔范围上认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水和太阳能。教材并不偏重要学生明确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具体路线和种种变化,而是要求学生思考水循环的原因和动力来源,研究是什么能量使水不断地循环着。这与学生知识发展水平适应,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要求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是把水循环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讨论水的循环给我们带来什么,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水循环的意义主要在于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和植物生长、动物繁殖,为我们提供了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其他如煤和石油的给了我们能源,它们的形成与过去的水循环有关,水循环能改善气候等。儿童人自身的经验出发,可以说到很多内容,教师只要给于梳理就行了。5、煤的形成煤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也无法用实验的办法使其重复出现。认识这个过程是通过了考察研究、科学推理、想象来完成的。本课安排的探究煤成因的活动,是一个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来建立假设,对煤的形成作出合理解释的活动。这个活动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既要充分利用证据,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在证据与想象之间建立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个活动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研究煤的经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要被一些学生的“博学”所左右,一下子就到达煤形成的“彼岸”。对每一项假设都要考问一个“证据是什么?”“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经历这个过程比知道结果更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