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425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55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5分。)1. 某中学历史课题小组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这一课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甲同学: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乙同学: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实质上讲体现的是宗法制 丙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早期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丁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乙对,甲丙丁全错2.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4.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5. 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的原因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6.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7.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8.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9. 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轨迹,大体是皇帝将身边的侍从人员逐步演化为朝廷的正式官吏,由职位较低的事务性官吏提拔为位阶较高、拥有相当权力的政务官僚,将身边的侍卫人员提拔为军事将领等。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建立中朝 B设置十三部刺史 C实行察举制 D独尊儒术10.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边疆与内地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11.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U&G#uq)K(a0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吉林省教育社区j&B9uU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X PuH:cyQ0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吉林省教育社区N, oY4h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12.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F E)I5a*sa1Z0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吉林省教育社区:Sicy- t4*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p|Z2e5VR0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YtV?mHp2o0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3.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14. 吉林省教育社区S-Ct3W,s&t5tR%IbB吉林省教育社区#JUlR32j!D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15.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16.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 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A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C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的实现 D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18. 1938年7月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等人受中共的委派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布宣言称:否认国民政府,就是否认中国国家。这说明A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只承认国民政府 B中国境内只存在国民政府一个政府C中共和国民党都是平等的执政党 D中国在国共合作基础上进行全民族抗战19.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A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20.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21.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2.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23.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24.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5. 1954 年 12 月, 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 1954 年以后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 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6.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27.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28.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决定性影响D没有看到科技只是提高民主程度的手段29. 2010年3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30.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 B. C. D. 32.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说明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应该放弃对苏联控制的抵制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C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政策D求同存异是我国建国以来始终奉行的基本原则33.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有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国情决定了我国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C.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就要实行民族自治D.我国单一民族的地区可以实行联邦制34.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35. 在印尼的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内,一块展板上摘录了周恩来当年的发言:“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建国初期体现这一外交理念的不包括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C.“万隆精神”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6. 钱锺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37.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38.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环节的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39.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40.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A议会至上 B和平渐进 C自由平等 D分权制衡41. “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A解决财政困难 B防止官员腐败 C提高执政能力 D创建理想社会42.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43.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44.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45. 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石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石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46. 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47.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近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48. 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9.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A.资产阶级政府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内容C.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迅速发展50.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51.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2.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3.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 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54.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55. 新华网上海2010年1月10日电: “追寻21世纪的麒迹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10日在上海启动。周信芳大师所从事的艺术最初能形成的基本原因是A徽班进京强力推销 B汉调进京推波助澜C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D北京当地的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第 卷(非选择题 共4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答卷时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卷纸上。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56题14分,第57题16分,第58题15分,共45分。56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近百年来中国国歌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1:1911年10月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该歌由严复作词,皇室成员溥侗谱曲。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喻指恩泽),民物欣凫藻(喻指喜悦),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喻指怡然自得),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材料2: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五旗共和歌。该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歌词是: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材料3:1913年4月8日,北洋军阀政府的国会决定将卿云歌作为国歌,歌词为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国会议员汪荣宝(原大清民政部左参议)在最后加上“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并请侨居北京的法籍比利时音乐家约翰哈士东谱曲。材料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美术大师徐悲鸿的提议,以1935年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2009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建议将原来的“奏国歌”改为“唱国歌”。请回答:(1)根据材料1、2及所学知识,分析巩金瓯和五旗共和歌所宣扬的政治倾向的不同之处。结合史实说明其各自的意图是否得以实现。(8分)(2)材料3中“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写入国歌说明了什么?(2分)(3)根据材料4及所学知识,分析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为国歌的意义。(4分)57.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3分)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2)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1分)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6分)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3) 依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6分)58. 中美关系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问题一从“小舢板”政策到“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在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既占到了中国的便宜,但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 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寻求一种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目的是能够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全与和平;维护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1900年7月3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第二次向诸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 (1)材料反映出美国侵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有人认为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5分)问题二从敌视到重视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2)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2分)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2分)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2分)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55分)1-10 DAACC DACAB 11-20 BCABD DADAC 21-30 DABCC CBDDA 31-40 ABACD DCCAA 41-50 DCCBC DCDBA 5155 CBADC 二、主观题:其中第56题14分,第57题16分,第58题15分,共45分。 56.答案:(1)巩金瓯宣扬皇恩浩荡,为清王朝歌功颂德,但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五旗共和歌宣扬民主共和,世界和平,但后来辛亥革命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8分)(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3)背景: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2分)意义:激励人民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57.答案:(1)“荣耀的公职”:公民大会成员;五百人会议成员;陪审法庭审判员。(3分)(2)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1分)原因: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6分)(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6分)58(1)变化:在“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之前,美国侵华始终追随其他国家;“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说明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成为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4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分)1899年,中国已被几个欧洲国家瓜分完毕,当时的美国尽管是工业强国,但军事上无法同其他列强相比,为了夺取在中国的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从实质上讲是美国想要“利益均沾”,以此扩大在华利益。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实质各占2分)(2)变化:美国由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孤立及军事上封锁中国转变为承认中国,与中国进行接触。(2分)主动行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