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1692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部分)复习题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3、自转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产生地方时差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球椭圆体的形成。4、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四季的交替;五带的分布。5、公转、自转周期自转 公转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太阳日24小时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10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12、太阳的结构 (里-外)光球、色球、日冕13九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6太空垃圾的内容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 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19、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高层大气,平流层2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组成分别是什么?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氢、一氧化碳、水 现代在气:氮气、氧气。21、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火星,木星22、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度纬度之差。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成分、作用。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氮、氧、臭氧、二氧化碳)、水气、固体杂质。大气作用: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水汽: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形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3、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成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效应。4、大气水平运动作用力高 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注意方向)5、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特点,形成差异:地区冬季风风向夏季风风向分布地区主要成因东亚西北风东南风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差异南亚东北风西南风亚洲面部和东南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6、1月、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形成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北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北利亚冷高压切断,使副极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7、冷暖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冷锋:大多数的降水,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节大风沙暴寒潮暖锋: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8、形成气候的因子:形成气候的因子:、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大气环流;、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流的影响。9、臭氧层破坏危害臭氧层破坏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农林牧渔业、加剧全球变暖。10、酸雨危害、防治酸雨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酸雨防治: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有效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11、地球大气由什么组成?干洁空气 水气 杂质12、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部分?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13、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注意原因)14、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注意原因)1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16、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1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18、平流层为什么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19、流层为什么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下部热上部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20、地中海气候成因及特点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受西风控制 温暖湿润 夏受副高控制 炎热干燥 另外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气候要注意。 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什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 人类活动 。22、球性的大气环流的作用: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5、季风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易有旱涝灾26、冷锋过境时天气状况: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天气状况:气压上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注意:暧锋。27、室效应引发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平原,温带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8、治理温室效应的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29、治理酸雨的最根本途径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清洁煤技术 清洁燃烧技术 废气再利用)燃烧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30、酸雨的危害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 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31、气候海洋性和大陆性的区别?从气温和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降水量和降水的分配等等方面说明。32、影响大气运动的主有力有哪几个?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33、北半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海陆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一月大陆向南,海洋向北,大陆高压、海洋低压;七月大陆向北,海洋向南,大陆低压、海洋高压。3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增强,使气温升高。35、酸雨和重酸雨的PH值是多少?5.6和4.536、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由于地势高,大气的透明度高,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37、东亚季风为什么最为典型?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因此,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38、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地质历史时期:3次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历史时期(我国):4个温暖时期,4个寒冷时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1、岩石按成因分为哪几种?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2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什么?岩层 化石3、地层和化石有什么作用?可以根据岩层中的化石来恢复地层顺序,从而确定地质年代。人们据此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4、三大岩类的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地表外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经高温融化又变为岩浆岩。5、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主要来源是什么?表现为什么? 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活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6、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分别会产生哪些现象? 水平运动:会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海岭海沟。7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分别由哪两个互相做用而成?喜马拉雅山:亚欧和印度洋版块阿尔卑斯山:亚欧和非洲版块安第斯山: 美洲和南极洲版块为什么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8外力作用表现为哪些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9黄土高原为什么地表千沟万壑?(1)黄土质地疏松 (2)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3)降水集中,多暴雨。10流水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搬运流水侵蚀:如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形。流水沉积:山区河流流出口形成山麓冲击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1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水平方向:低纬度海区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水温;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于冬季;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过海区温度高于寒流经过海区;垂直方向: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1000米以下的水温基本不变。12海洋盐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13影响盐度的有哪些因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盐度低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无淡水汇入-盐度低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 寒流经过-盐度低结冰状况:冬季低,夏季高14钱塘潮如何形成? (1)杭州湾口大内小,海潮进入后受地形影射涌高。 (2)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15大洋环流规律是什么? (1)副热带海区:北半球形成顺时针大样环流,南半球形成逆时针大样环流。 (2)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3)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逆时针大洋环流。 (4)绕南极为西风漂流。16秘鲁渔场如何形成? 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17静态水资源与动态水资源的特点分别是怎样的?静态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开发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影响后续利用。动态水资源: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18水循环意义? (1)大气圈岩石圈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不断更新水体。 (4)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19土壤由什么组成?空气 水分 矿物质 有机质20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热量、水分)21、水循环的类型有哪几种?海陆间大循环,海洋循环,陆地循环(注意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2、风力作用有几种形式?侵蚀,沉积,搬运23、海水运动有哪几种形式?洋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波浪,潮汐,洋流;洋流有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成因见书。24、为什么南极地区的盐度高于北极地区的海区?为什么副热带海区的盐度高?淡水汇入少,稀释作用弱降水少,蒸发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5、说明寒流和暧流对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增温增湿26、说明全球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北海道(日本暖流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北海(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上升补偿流)27、说出承压地下水和潜水特点的差异?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主要特征:有自由水;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潜水的主要特征: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较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28、影响植物分布和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光、水、热)、地形、水源、29、说明植物对环境作用?A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促进生物循环;B改造了原始大气的成份;C改造了水圈;D促进了地球土壤的形成。30理想土壤各部分的百分比?有机质5,矿物质45,水分、空气20-303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机质积累,养分元素富集32、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的自然带复杂?南坡水热条件好,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多,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显著。33、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大气、水、土壤、植被、地貌。34、.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可能带来得影响及产生原因 在厄尔尼诺年,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被扰乱,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抑制了秘鲁沿岸的上升海流,使秘鲁沿岸的水温升高,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故而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同时该现象也扰乱了太平洋两岸的大气环流系统,使秘鲁沿岸降水增多,而澳大利亚等地异常干旱。35、岩石按成因分类并举例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36、内力作用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37、板快碰撞形成地貌 山脉,海沟,岛弧,海岸山脉38、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瀑布,峡谷 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9.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40、盐度的影响因素气候: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河流:洋流:41、.绿化植物的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4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B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非常活跃的场所C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43、土壤的物质组成 水分和空气,矿物质,有机质44、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4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A 中低纬洋流: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B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 东暖西寒 C南半球中高纬:横贯东西的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冬-东北风-向西流逆 夏-西南风向东流顺46、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使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47、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无淡水汇入; 红海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波罗的海为什么盐度最低?)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内容?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2、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有哪些?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3、气候资源的特点有哪些?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性 气候资源具有数值特征 气候资源具有较大的变率4、农业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5、气候资源与建筑的关系日照与街道方位;与子午线呈3060度夹角6、风与城市规划:大气污染工厂建在下风向,垂直风向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7、公路铁路布局的注意之处沿线的暴雨及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等8、渔业资源集中的区域及原因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A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B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C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含丰富的营养盐类D 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9世界上渔获量最多的国家及世界主要渔场地区的分布世界上渔获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日本 东北大西洋渔场 东南大西洋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 东南太平洋渔场 西北大西洋渔场10、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浅海大陆架:石油 天然气 煤 硫 磷深海海盆:深海锰结核11科学家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的方式和工作基地地震波 海上钻井平台12、海洋污染包括哪两方面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13石油污染的来源,清除方法和防治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清除方式:分散 沉降 吸收 围栏 放任 燃烧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 使用除污船14、陆地资源的特点陆地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15、什么是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能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16、气象灾害有哪些?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寒潮等 17、台风形成的季节,区域,结构,防御季节:夏,秋区域: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度以上的广阔样面上结构: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防御: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18、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6级-7级 热带低气压8级-9级 热带风暴10级-11级 强热带风暴12级 台风19、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及危害形成的因素西北太平洋强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20、暴雨形成的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2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类型: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和泥石流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22、我国川,滇,黔地带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23、气候资源的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24、气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季风区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风频较大的的下风向)。25、国舟山渔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上,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又上两江入海口,大量河流流入带来丰富的盐类有机物,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26、洋环境污染包括: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其中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的泄露27、陆地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资源的利用是无限的,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28、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29、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30台风的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上的广阔洋面上31台风的含义: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注意飓风)32台风的结构: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其中台风眼中间是低气压,天气风和日丽)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2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类: 种植业 、 畜牧业 、 混合农业;按投入多少分 粗放农业 、 密集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 自给农业 、 商品农业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 、 地形 、 土壤 、 市场 、 交通运输 、 政策 ,其中自然条件最重要的是: 气候因素,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市场因素。4、随着社会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和 交通运输的改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5、为什么我国东北的大葱能在韩国、日本等地区销售?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改善 。6、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 大牧场放牧业 、 商品谷物农业 、 混合农业 、乳蓄业。7、水稻种植业的种植范围和特点: 东亚 、 东南亚 、 南亚的季风区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种植特点 小农经营 、 单位面积产量高 、 机械化水平高 、 水利工程大 、 科技水平低 。8、美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高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优势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便利的交通运输 、 地广人稀 、 高度发达的工业 、 先进的科技 。9、潘帕斯放牧场形成的原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靠近港口 。可给我国放牧业那些经验: 培育良种牛 、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 开辟水源 、 种植饲料 。10、实施混合农业的主要地区: 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成为了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 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的原因: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达今盆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农牧业发达,东侧由于为东南风的迎风坡,又受东澳大利亚暧流影响,所以多地形雨。1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电气化的产生;新技术革命的标志: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产生 。1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原料 、 动力 、 劳动力 、 市场、 交通运输 、 土地 、 水源、 政策 。13、宝钢的主要区位因素: 交通便利,靠近市场,国家政策扶持 。14、鞍钢的主要区位因素: 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靠近市场,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扶持 。15、举例说明各种指向性工业:原料指向性工业:水果罐头厂,市场指向性工业:家具厂,动力指向性工业:炼铝厂,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电子装配厂,技术指向性工业:精密仪表 。16、工业的聚集的好处: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17、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主要的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18、鲁尔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丰富的煤炭资源 、 离铁矿区教近 、 充沛的水源 、 便捷的水陆交通 、 广阔的市场;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世界型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改善工业区的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调整工业布局 、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发展交通,繁荣经济 、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9、美国“硅谷”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 产品更新换代快 、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 产品面向市场 ;“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 气候宜人 、 有高等院校 、 便捷的交通 、 军事定货 。20、温州可以向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借鉴的有: 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1、城市起源的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哪里?多数诞生在河流中下游平原上。3、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方面?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4、为什么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5、上哪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 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6、什么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沿海地区是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 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7、宜宾、重庆、武汉分别位于什么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为岷山、嘉陵江、汉水。8、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9、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0、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1、发掘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12、发展中国家经济畸形发展的体现?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1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便利,城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低价高。14、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15、何保护改善产生环境?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16、城市环境污染有哪些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17、扬州、济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大运河淤塞、海上运输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18、伯明翰、阿伯丁、怃顺分别靠什么兴起?煤矿、石油、铁矿石煤炭。19、为什么巴西建都巴西利亚?开发内陆地区,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20、什么吸引城市临河分布?城市是人口聚集、工业集中的地方,每天需大量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且交通运输便利,有防卫功能。2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这家城市化的差异。速度、起步、程度、逆城市化和城市化不合理。22、说明赣州、宜宾、上海的交通区位因素。河流上游航运起点;河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23、举例说明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澳大利亚堪培拉;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最灵活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2、决定现代铁路交通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上海港建设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三角洲地势平坦为港口建筑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了淡水 船舶入港口和航行有宽阔的水道和空间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 以上海市为依托,便利的交通。4、城市交通的两大主要问题:交通污染 交通拥挤5、商业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商业街 商业小区6、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自然环境7、评价铁路建设和区位条件: 合理布局交通网,活跃整个路网。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开发沿线地区的资源。 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强东西部地区的信息和人才交流。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边疆。 促进西部大开发。8、上海成为中国最大商业中心的原因?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广阔的经济腹地;便利的交通条件。9、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出口货物和差异?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资金、技术;出口原料和燃料。发达国家出口少数几种农产品、工业品、技术、;进口原料和燃料。10飞机场建设的区位条件?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距离城市适中;地质条件稳定;地势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两大表现: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2、城市和农村环境问题地表现:城市:环境污染农村:生态破坏3、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内容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深刻的环境的问题5、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6、国际性环境污染:酸雨、国际性河流上游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7、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8、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地理原理规律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河外星系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15月相的变化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16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 km/h);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18地球的公转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22四季的划分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欧美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余类推。23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为热带,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为寒带、其余为温带。24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25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26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2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28全球的热量平衡就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相等。29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反之,气温低,气压高。30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32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33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美工异引起,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由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引起。34锋面与天气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5气压系统与天气气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时,天气晴朗。36气候的形成太阳辐射是导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下垫面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再分布。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变下垫面状况,对气候产生影响。37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制与种植方式)。建筑:街道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交通:公路、铁路的设计,需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38台风的形成与分布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39全球变暖的成因及危害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及毁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全球变暖:使极地冰川鬲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40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危害除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外,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物质也是重要原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41酸雨的成因及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不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影响鱼类生长,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4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由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4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m以下变化很小。44海水盐度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海区递减。45大潮与小潮新月、满月时出现大潮;上弦月、下弦月时出现小潮。46表层洋流的分布南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47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48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海洋污染(工业废弃物、核电站冷却水、农业废水和石油渗漏等);海洋生态破坏(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49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城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50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 ,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51地质作用定义: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分类: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和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盆地填平)。5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53地质构造褶皱(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有时成谷;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成为谷地,有时成山)。断层(a.地垒: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b.地堑: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54地质构造与生产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5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调蓄作用。56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5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湿环境)、骆驼刺(干旱环境)、铁芒箕(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旗形树冠(风向)、矮牵牛(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58植被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5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60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由于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61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6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若干种地质灾害,它们在成因上是相关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63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因素中的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密切;地形影响耕作的难易、农业的类型和农作物的垂直分布;土壤影响作物种类和产量;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的心头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地域大为扩展。此外,国家的政策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干预。64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交通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65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大气污染企业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体污染企业应设置在远离水源地或河流的下游。66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的物质联系和信息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进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地域。67聚落的形成原始采猎社会穴居、巢居、逐水草而居(分散、不稳定、临时性);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乡村聚落(分散、半固定性);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村聚落(团状或带状、稳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城市聚落(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68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策、军事、宗教)。其中军事、宗教因素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减弱,交通、自然资源因素仍起巨大影响,科学、旅游成为新的因素。69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快,城市发展不合理。70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但造价高、占地广、短途成本高;公路:机动灵活、可从门到门,但运量少、耗能多、成本高;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空运:运速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价高;管道:损耗小、连续性强、安全可靠、运量大,但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71货运方式的选择一般地,贵重、急需、数量水大、运距远宜空运;易腐烂变质的鲜活货物,量小短距离宜公路,量大长距离宜专列;量大笨重货物宜水运或铁路;流体宜管道。72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街(a.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b.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位于居民小区,方便居民购物)。73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的对立而存在,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和发展);统一(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74环境问题的分布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75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