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二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509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芜二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莱芜二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莱芜二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莒南三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 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4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7.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8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尔泰“社会契约” A B C D 9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 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1主张国家的权利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12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A论法的精神 B天真汉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条款主要是继承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 A伏尔泰 B康德 C卢梭 D孟德斯鸠 14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15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16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17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18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19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0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的学说更科学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21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表明他( )A反对天主教会控制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C倡导君主立宪 D提倡权利平等,言论自由22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A B C D23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24.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类自己这一命题上 认为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A B C D25、在儒家思想形成阶段这一思想沿革的链条上,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 )A、孔丘B、朱熹C、荀况D、孟轲26、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庄子B、孔子C、墨子D、孟子27、“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此观点应属于(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8、关于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D、阴阳家最受欢迎29、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来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30、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 )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3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32、以下哪一观点比较经典地代表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33、下列对于李贽及其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非议孔子,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B、“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是李贽的主张 D、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34、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根源在于( )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35、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36、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呼唤 D、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37、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38、某班同学在阐述孔子智慧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四点,不恰当的是( )A、民本和民权B、君子和而不同C、取信于民D、有教无类39、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其局限性。局限性表现在( )A、树立人的权威 B、亵渎了神灵C、否认外在的规制对人的约束 D、强调自由40.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C、天人合一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42.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43.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古代皇帝的“泰山封禅”显示的理念主要是( )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 C制天命而用之D顺从自然“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44.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45.下列思想按出现的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A B C D4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47.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这位哲人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48.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希腊思想之复活和原始基督教复活”。下列对这两大潮流共同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B都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C都涉及到非常广泛的社会层面 D都起到破除基督教神学束缚的作用49.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50.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D天赋人权说 第II卷二、非选择题:51.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5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材料五: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 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材料四的作者是谁?以材料四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作者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并举两列。(5)概括材料五的基本观点。(6)材料四和材料五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A 2.A 3.B 4.C 5.C 6.A 7.C 8.C 9.C 10.C 11.A 12.D 13.A 14.B 15.C 16.C 17.A 18.B 19.C 20.D 21. A 22. A 23.D 24.D 25.D 26.D 27.D 28.A 29.B 30.D二、非选择题:31.(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分)(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 、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2分)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3)主张:经世致用。(1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3分)32(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3分)(2)文艺复兴运动;(2分)人文主义;(2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2分)(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3分)(4)孟德斯鸠(1分)三权分立学说(2分)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美、中(2分)(5)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社会契约(4分)(6)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