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0410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民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一)默写1、 ,自将磨洗认前朝。2、困于心, , ; , , 。3、过零丁洋一诗中,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中,写潼关险要壮观的语句是 。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 , , , 。5、古代有不少诗篇写到“花”,请写出两个含“花”字的诗句 ; 。6、观刈麦是 代的现实主义诗人 所写;诗中表达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与关切的句子是 ;这首诗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的诗句 。(3分)、写一句你自己积累的有关“道德修养”的格言警句并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2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三)小红的父亲吸烟成瘾,如果你是小红,该怎样劝告父亲?(6分)(1)直言:_(2)婉言:_(3)激将:_(四)学校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5分)(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_(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三项) 二、阅读(40分)(一) 文言文课文内容理解1劳山道士通过讲述王生到劳山拜师学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根据曹刿论战课文内容,简单评价曹刿的形象。(2分) 3柳宗元通过对小石潭四周环境的描写,写出了较有深意的“清”,这种“清”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4.分析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个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自身实际,谈点感受。答:(二)阅读善于用人短变长,完成2024题。(13分)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视力正常的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巧用盲人这一举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现在,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无阻。应该说,这与柯达公司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高峰必有深谷。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只是沧海一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列宁说:“人们的缺点多半同人们的优点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一切事物的两极都是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变成缺点,一个人的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 容人之长,用人之长不易;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更难,让好吹毛求疵的人去检查质量,让好争强好胜的人去冲锋陷阵,让好出头露面的人去搞公关就有利于这些人扬长避短,使短处转化为长处。 事业要发展,不仅要善于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且要善于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日本的川口寅三在发明学一书中提出了“善用缺点”的主张,并强调说:“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能否巧用缺点有关。” 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 善于用人短变长,善于用物无废物。 20 本文开头的事例有两个方面的作用:(3分)其一是,(2分)其二是 。(1分)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采用的论述结 构是 。(3分) 22本文第第段都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分论点,其中第 段的分论点在文段中的位置与其它各段不同,分论点放在文段的 。(2分) 23本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略评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3分) 24如果将“善于用物无废物”作为论点,请从注重环保、废物利用的角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加以证明。(2分) (三)熬住就是一切张颐武 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_,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_。(2分)2从第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2分)_3把第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_ 4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_ 。(2分)5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2分) _ 6把第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分)_7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3分)_(三)(1823小题,共15分)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18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_。(2分)19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第一片:_第二片:_20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2分)答:_ 21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加点字“弹”和“嵌”能否调换,为什么? (4分)答:_ 22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_23. 2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热”的含义。(3分) “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_。三、作文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选题作文。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不简单。相信你也有类似的体验。请你先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其中一道,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如“拥有幸福”、“拒绝诱惑”、“关爱他人”、“为人父母”),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目:(1)_很简单 (2)_不简单中考常识必备(一)初中课程标准背诵篇目(50篇)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中考常识必备(二)关于卷面、书写分值标准(共4分)等 级要 求分值一类卷面整洁、字体规范4二类卷面干净、字迹工整3三类卷面不洁、字迹潦草2四类卷面脏乱、字迹难认1五类全卷答卷字数不足1000注: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的,加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