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318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专题一: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02专题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2专题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23专题四:中小学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方法32专题五:中小学生认知心理调适与训练46专题六:中小学生情绪心理调适与训练60专题七:中小学生意志心理调适与训练74专题八:中小学生个性心理调适与训练87专题九: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调适与训练101专题十:中小学生交往心理调适与训练115专题一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和行为:认为学生成绩的忽然下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骄傲自大;认为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品德不良;认为有些学生对你背后妄加评论是对你的不敬;埋怨学生从不向你暴露思想;在学生中间发现一封情书,便哀叹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令人绝望也许你曾经有过,也许你的同事曾经有过。但是,你是否知道,也许学生成绩的急骤滑坡只是由于考试前的焦虑而导致;也许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搞小动作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从而得到你的关注;每个人都并非完美无缺,那么学生在背后评论你实在是很正常;也许不向你暴露思想的学生只是因为他们性格比较内向;中学生的情书只是因为他们渐渐成熟,对异性有了朦胧的向往。事实也许就是这样,是你的主观臆断错怪了我们可爱的学生。看起来,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一点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因此,本专题将从心理现象、健康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认识心理现象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春季里我们迎冰消雪融,看草长莺飞;夏日中我们观百花盛开,听蝉语蛙鸣;秋季里我们赏落红堆积,黄叶片片;冬日中我们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一个美妙的自然界,这些现象都称之为自然现象。那么,什么是心理现象呢?一提到心理现象,我们不免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心理现象真的很虚无缥缈吗?其实,心理现象并不神秘,也并不陌生。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心理现象像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透过它我们能了解人们的心理世界。以上课时的情形为例,我们就可罗列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当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进而知道声响是我们在讲课,光亮是日光时,感知现象便已发生。教师能够记住学生的音容笑貌,这是记忆现象;思考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如何将知识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这是思维现象;学生流利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教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情感现象的外露;当教师忽然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把课讲完,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意志现象的外现;教师能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讲课,一边思考,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教师用精彩的讲课、鼓励性的话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动机的激励现象;而激发的效果既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有关,也与学生的理想、信念乃至人生观、世界观有关;有的同学急躁,有的同学耐心,有的同学内向文静,有的同学活泼好动,这是出于不同的气质特点;有的同学处事理智冷静,有的同学容易感情用事,有的同学则意志坚强,这是反映不同的性格类型;有的同学聪明伶俐,有的同学相对迟钝,有的同学记忆力特好,有的同学创造力特强,这都是不同能力的表现;虽说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是教师自觉性和目的性的意识活动,也会不时地出现不知不觉进行的习惯性和自动化、无意中的注意和识忆,乃至口是心非、口是笔误的差错之类的无意识行为;至于课堂上学生能随时反省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是自我意识在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遍的心理现象的例子,我们的大脑为它的潜能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活跃在心理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们”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功能各异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心理现象,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可分成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即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等。(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在一个暮春的早晨,你漫步在公园中,阳光轻泻到你的身上,你觉得温暖;春风拂面,你觉得凉爽;你听到枝头小鸟的轻啼,嗅到丁香的芬芳,看到青草的碧绿,触摸到草坪的柔软,你感到温暖,凉爽,听到叫声,嗅到芬芳,看到碧绿,摸到柔软,便是你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如在上个例子中,我们在以上感觉的基础上,从当前亲身接触的事物中,可一一辨认出阳光、风、小鸟、花、草,这些就是对事物的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因为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离开事物的整体而单独存在,在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就知觉了事物的整体,所以单独的感觉是很少出现的。(3)记忆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需要时能重新显现出来,这就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并不随事物的移去而消失,还能在人脑中保持一定的时间,当需要时能重新显现出来。例如,几年前教过的学生,当别人提起时,他的音容笑貌都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这就是记忆过程。(4)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即人们利用已有的感知和记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比较等思考活动,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如夏日的某一天,天气闷热,乌云密布,燕子低飞由此可推断“快要下雨了”,在这里对“快要下雨了”的间接认识是通过多次感知经验而概括出来的。(5)想像想像是人脑中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像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他把想像作为天才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有道理的,没有活跃的想像是不可思议的,科学创造、文学创作、艺术塑造,都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培育,要注意对他想像力的挖掘、培养和锻炼,激发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向知识和科学进军。(6)注意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把精力集中在所反映的事物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注意。注意是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它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2 情感过程 情绪与情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一般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体验,它同心理现象一样,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例如,我们看到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进步会高兴,看到学生欺侮别的孩子会生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心情紧张或恐惧乃至脸色发白,见到美好的人或事物会顿生喜爱之情,看到丑恶的现象会即生厌恶之心。情绪或情感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一生。3 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例如,学生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聚精会神地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刻苦地钻研教材,这些都是人的意志表现。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在不利与艰难的挫折里不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人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困难挫折,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心理素质,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二)个性心理 相信在你所教过的学生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是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先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又会表现出特殊性、差异性,并逐步形成人的心理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1.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1)需要需要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事物的需求。例如,饥饿时有进食的需要,口渴时有喝水的需要,疲劳时有休息的需要,孩子有求知的需要。(2)动机所谓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我们寻找食物的动机是由于饥饿产生进食需要引起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在求知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从小对生物的兴趣,使他写出了物种起源;张衡对天文和地理的兴趣,使他发明了地动仪;祖冲之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发现了圆周律。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英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平时注意些什么,喜欢什么活动,从中掌握每个学生兴趣的倾向,细心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一些特殊兴趣更应加以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尽可能的发展。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发展,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水平的心理特征。如有的学生擅长绘画,而有的学生擅长唱歌,这就是能力的差异。(2)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如本专题开始中提到的有的学生内向文静,有的学生活泼好动,这就是气质的差异。(3)性格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有的学生自私、骄傲、懒惰,有的学生勤奋、正直、谦虚、慷慨。气质无好坏之分,但性格却有优劣之异,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3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如中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我在体育方面非常出色”,“我的外表虽然丑陋,但是我非常热情乐观,这也是一种美”等想法,这些均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体现。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非常紧密。首先,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时,总具有个人的特点;其次,个性心理要通过人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并制约着心理过程的发展。正是因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互融互汇,相互制约,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面貌。二、发展中的健康概念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好学生。那么,您心目中的好学生是什么样的呢?聪明、活泼、漂亮、机敏、开朗、诚实、守信、热心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健康。是的,健康可谓人最大的财富,我们爱我们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拥有健康。那么,人怎样才算健康?“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体魄健壮就是健康”,“身强力壮就是健康”也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看待健康的。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辞海(1979年版)对“健康”下的定义很有代表性,它认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许多人对身体的保养总是从体育锻炼、饮食营养、睡眠休息上着手,唯独没有注重心理的调节和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致常莫名其妙地感到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后反而觉得活得不舒心,活得孤独、苦闷和压抑。殊不知人们不健康的心理正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它已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状态。”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健康包含三个要素:躯体无疾病。这里是指生理上的健康,如患伤风、感冒、肝炎、心脏病等都是躯体疾病。心理无疾病。这里是指心理上的健康,各种神经官能症、严重精神病都属于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这里是指能适应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强调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进一步确定了健康的10个标志: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和臀部的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洁,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1989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即个体的道德符合其所处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机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部分,具体可用“五快”(机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概括。“五快”指: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够很快吃完一顿饭;便得快:一旦感觉有便意,能够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够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指: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总之,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随着社会的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经相对减少,而心理适应能力不良导致失常者逐渐增多,心理健康状态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问题。三、心理健康的内涵也许,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强迫症”、“偏执性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名词,渐渐使人们不感到陌生。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中,虽然许多学者因此呼吁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我们家长和教师中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心理疾病哪有那么容易就得上的,一千个人里面找不出来一个!”“我们的班级和学校中多少年来没有一个学生被诊断出有心理疾病,在我们学校,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搞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搞上去,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想法,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关于心理健康,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社会工作者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还有诸如英格里士、板格森等学者也给出了不同表述的定义。总而言之,其共同点都强调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调适的良好状态。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意识良好,而且与社会相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解,目前比较公认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具有正常的调控能力。四、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以什么作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不像生理活动如体温、脉搏、血压、肝功能等那样有明确的生理指标,通过各种检查,对照一下就可以知道。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划分,一般常用“常态”和“变态”,或者“正常”与“异常”来表示,很难有绝对客观的划分标准。(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表现在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探索者,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有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乐于开动脑筋,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均得到良好的发展,智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对完成学校生活的多种要求并不感到十分困难,如可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并长期坚持努力学习。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忧愁、恐惧、悲伤、考试前的焦虑和教师提问时的紧张等,能摆脱困扰并进行合理调适。2. 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了解,对缺点和短处也应略知一二。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我是一个较聪明的孩子,只是有些调皮”的观念,他们会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用从父母、教师、书本那儿获得的是非观念及价值观比较和判定自己,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在表扬时不骄傲,批评时不自卑,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且力图改正自己的错误。3. 初步具备自控能力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但在没有干扰(如噪音、忽然出现的新奇事物)的情况下,小学生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有一定的耐性和毅力。如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能坚持完成作业。如果小学生无人干扰也无法自控,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4. 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 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新任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经验,体会其中的道理和甘苦,如凡事喜欢问为什么。5. 愿意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能注意到对方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表现在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帮助他人,被同伴喜欢,尊重父母,不回避与老师的交往。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并且不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人沟通。6. 行为方式与小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 小学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活泼天真、纯朴还夹带一些顽皮、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小学生表现出与他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老气横秋,则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性别意识较为淡薄,但男女两性之间的行为差异还是存在的。男孩子热衷于踢足球、打篮球,醉心于制作模型船,喜欢看战争题材的作品。而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踢毽子,喜欢布娃娃等手工制品,爱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一类的童话作品。如果儿童行为异性化,即男孩子出现女性行为,而女孩子的行为带有过多的男孩子气倾向,尤其是前者将会给他们将来的心理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可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能力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是中学生求学阶段的重要心理条件,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衡量中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的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智商在八十分以上。2.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表现为:乐于学习、生活,善于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人际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种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始终保持乐观、豁达、丰富、充实的心境;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于压抑。3. 自我意识健康 自我意识健康的中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机体状态、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行为方式;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学业成就;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对自己的优点欣慰,但又不致于狂妄自大,自满自足;对自己的弱点不回避,即使对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不过于自责、自暴自弃。4 意志品质健全 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具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坚忍性强,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5. 个性结构完整 个性结构完整要求具有良好的气质、完善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较高的能力;具有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6. 人际关系和谐 喜欢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群体中,既具有合作与竞争的协调意识,不强迫别人的意志,但可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又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不随意附和他人,但能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异性保持热情而又理智的交往。7.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中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投入各种课程的学习活动;能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当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同社会、集体的利益或要求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能摆脱排解心理困扰;对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能用有效方法妥善地解决;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的变化,不论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遭遇的优劣,都能面对现实,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与此相适应,行为上应表现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生龙活虎,如果出现所谓的“少年老成”的现象,应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中学生毕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喜怒无常,好吵好闹了。9 性心理结构健全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此时他们身体发育促使其心理变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但能正确把握这种与异性交往的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意识和各种性信息,具有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全的性态度。(三)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所以,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2.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主要是程度上的差异。3.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状况也会有所改变。所以,我们所作的每一次判断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4. 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想尺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中学生并不多。确实,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生理健康标准一样,高水平符合标准的人确实不多,但是它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藉以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具体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应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并且帮助学生向这个理想标准去努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其潜能。专题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据上海大众卫生报披露: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该市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中作了一次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心理障碍问题)的高达27%。据湖南师大“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同志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实际上大多来自于儿童心理障碍。据调查,现在38%的孩子存在显著的学习困难表现。事实上,学习困难并非意味着智力有问题,2/3的学生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更多的来自学习心理障碍。如今,升学竞争越演越烈,某县重点小学升县中(初中部)的起分线为190.5,也就是说平均每门95分还不能被重点中学录取。社会各界惊呼:这简直比考大学还难!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恐慌,对考试的恐惧,并且这种“恐惧症”逐步向低龄化发展。据美国克拉默等人研究发现,在整个童年时期,问题行为“有两个困难出现最为频繁的明显高峰”,即9到12岁之间,14到15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个性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状况必将影响其将来的身心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此严峻、惊人!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又是如此无奈、无知!两者之间的矛盾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如何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解决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对各方面严峻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从上到下掀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各地各级的许多学校聘请了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咨询室和较全面的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一时之间看起来着实很热。然而,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呢?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目标又有哪些呢?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看。就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指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等;而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专门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后者而言。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性格、气质特点等,以帮助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在这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避免其不利的心理状态;帮助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恢复正常状态;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类型1 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方面: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与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在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得以克服。这两方面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不同,发展性教育主要是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如果将学生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比喻为生病的话,发展性教育就相当于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而补救性教育就相当于治病。2 心育教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心育教学,二是心理咨询,三是心理治疗。所谓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其基本特点是由教育者主动地设计和实施辅导与教学方案。它既可以是发展性教学,也可以是补救性教学,但主要面对的是正常学生群体;其方案实施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而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问题,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其特点是在咨询室内,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心理咨询一般是补救性的,主要面对的是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心理治疗则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人进行专门的调节,使其回复到正常状态。其特点是治疗性的,对象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专门的心理治疗人员进行系统的治疗。(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同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基本职能、教育内容和教学渠道是相类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小学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接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社会或阶级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区别。(1)理论基础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而德育主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借鉴伦理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理论。(2)具体目标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促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工作重视按阶级及社会的利益和准则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帮助他们心理成熟,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德育工作直接解决学生社会倾向和政治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是与非、善与恶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要求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同周围的环境、同周围一个个具体的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而德育工作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层面去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按照他现在所扮演和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3)教育内容的区别前面我们谈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二者有培养心理品质的任务,但是各自都有自身的特殊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以认识自我为主要内容,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情绪成熟,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以及进行学习、课外休闲心理指导等。而德育以认识社会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并逐步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4)方法上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接纳、指导、协助学生,以达到助人自助,灵活运用交谈、倾听、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方法。而德育工作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提供榜样、确立规范、实践锻炼等方法,是一个教导过程,一般倾向于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引导行为,德育工作作者扮演“塑造者”的角色,习惯以自己的要求去规范学生的思想、言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不是为学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不是扮演“塑造者”的角色,也不强求学生接受其个人意见,他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通过解决自己成长过程风吹草动的问题更加成熟起来。因此,它要求教育者放下主观立场,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以深刻了解其思想行为的动机。尊重、理解与接纳学生,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感到其自尊心受到爱护,借以强化剖析自我,改变自我的勇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理解、接纳,不需要说教、劝告,是人际沟通的艺术,是心灵的沟通。它要求教育者每时每刻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学生的情绪做出适宜的回应;它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意在以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它旨在帮助人成长,却不企图加以指导,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自立与自我完善的意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讨论过程,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区别,因此二者不能互相取代,但二者可以互为补充,结合进行,充分发挥二者在育人活动中各自的独特作用。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近几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很多中小学中开展起来。它是否真的受到了重视呢?只要听一下一些作为专职心理教师被聘用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声音便可清楚:“其实,心理学只是学校的一种装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搞搞门面而已”,“心理课教师与其他主课教师相比,根本没地位”,“领导实际上根本不重视”这只是基层心理工作者的感受和体验。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干脆把兴头上建立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抛荒”了。有一个学校曾经为应付领导视察建立了一个专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电脑、心理测试软件、教学软件等较先进的设备,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但随着领导视察的结束,这些先进的设施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在很短的时间内,电脑成了游戏机,连咨询室也被占用另作他用了。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看似红火,但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的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得到应有的重视呢?如何才能使广大学生真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实惠呢?首先,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阶段新质的出现,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并促进其在新水平上的成长。人的可教育性,就是在不断提高的基础水平上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一个人身上处在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个性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学生素质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要使学生在身、心两大素质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者有必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因为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内在的身、心发展的素质必须通过与外部影响的结合,即教育的作用,才能得以形成。这就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的结合物。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全人格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们一方面能对心理问题起到预防、保健和调节作用,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或使已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恢复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能根据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目标,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消除不良心理品质的消极影响,使人的身心状况达到最优化。因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广泛而普遍的,它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健康的心理如同健康的身体一样,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对他们个性的各个方面、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一个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好的学生,与一个心理健康状态有一定问题的学生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更容易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更勇于和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等等。当然,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进步也能够反过来对作为发展基础的心理健康有所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状况。现代医学表明,许多心理问题能直接引起或加剧某些疾病的发展、甚至使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全面衰竭。如身心医学的研究证实,情绪直接影响性成熟的进程。情绪过度抑郁,会直接导致性激素分泌量的不足,影响身高和体重。不良情绪还能引起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手脚麻木、浑身皮肤有针刺感、头晕目眩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换气过度”。如果身心的健康出现问题,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发展将成为空谈。很难设想,一个在心理上存在问题乃至障碍的学生,能够接受正常的各类教育。在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失落、孤独、空虚、抑郁、无助、绝望、矛盾、焦虑不安、心绪不宁等情绪反应,以及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力减弱、缺乏持久性、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等行为特征,难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使得他们连正常的学习、生活都难以进行,更不要说接受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追求的教育了。同样的道理,对一个有强迫症倾向的学生来说,他的主要精力以至于全部身心都用在克服自己的强迫性表现上,并且难以自拔,根本没有精力和条件去接受老师的知识,更不可能去要求他关心集体、帮助他人了。环顾周围,有多少学生被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搞得忧心忡忡,致使成绩一落千丈,有多少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纪违法,有多少学生因缺乏学习动机而厌学、逃学。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将给人们带来更大更多的心理负荷,从而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具有执著的追求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的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能力,具有坚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具有完善的个性等。这些要求都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它会影响人的终身。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问题,以往培养的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心理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青少年心理现状来看,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而且日趋增多,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问题的成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中小学时代。同时,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如,他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疑难问题,主要有交往不当、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行为不良等;在个性心理素质方面,表现为依赖性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意志力薄弱、情感脆弱等。许多学生有孤独、悲观、忧虑、“活得不快活”、“太累”的感受,这又使他们产生任性、厌学、自卑、脆弱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闭锁心理、退居回避心理、舆论环境中的逆反心理及焦虑情绪等。(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其他学校教育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完善,主要的外显形式就是其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智的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学生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德的发展是道德品质、思想观点、政治态度的提高,主要是使学生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好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的发展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确保他们有一个为个体和社会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美的发展包括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为学校其他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工作,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使各种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理论和方法还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在更广的范围内,在更高的水平上,规划和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等,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在德育方面,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看,尽管发展这两种素质的教育理论、目的任务、方式方法都存在着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它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有益于为德育工作创设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再次,学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并趋于严重的,其中一些不良行为的背后就存在着心理问题。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能不注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德育工作才能有牢固的心理基础,也容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智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认识(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品质,有助于学习的提高,而且,对智育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心理正常的学生占的比例高于有心理问题者;反之,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品行障碍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高于心理正常学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是影响其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校智育工作来说,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同样,心理教育与体育、美育等教育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得到了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不同的学校往往偏重于不同的教育内容。这种偏重有的是有选择的偏重,而有的却是不知不觉的偏重。前者是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偏重,是工作的需要;而后者则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不知道具体应该搞什么样的心理教育,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偏好做一些自认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例如,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教育,因此,教育内容只局限于有关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知识的讲解和心理治疗。对于更广泛的内容,如认知能力的训练与调试,学习心理的训练与培养,个性心理的完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主要内容则都被忽视了。尤其是那些与年龄阶段密切相关,与心理健康也“相依相伴”的教育内容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被忽视的对象,如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确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因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正确而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单地说,教师在向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总会对教育结果有一种期望,这种对教育结果的期望,就可看作是教育的目标。(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的特征1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在让下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上,因为未来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比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还要快,教育给予人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有在动态环境下变幻莫测的种种发展机会,只有在知识范围、能力系统、心理状态等方面大大超过前人,才能成为时代的成功者。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面向未来的。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把个性作为整个教育的出发点,认为个性的全面、充分发展是实现人的潜能与价值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在基本心理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素质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的基本心理素质的相同性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而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3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心理素质不是一个单一的构成物,它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心理品质的好坏、各种心理能力的强弱及社会适应状况等各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应体现在以上各个层面上,并应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三方面的特征为我们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基本框架,由此我们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学校有意识的训练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注重开发其心理潜能,矫正其不良认知。通过认知发展教育使中小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帮助他们挖掘和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2. 情绪情感的调控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使其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经常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通过情绪心理调适,使他们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使之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心理失衡。3. 健全意志的磨炼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健全的意志,使其能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注重提高其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通过意志优化教育使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协助中小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使其学会应付挫折刺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心理偏差,具备果断、持久、坚强的意志品质。4. 自我意识的完善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现状和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发展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把自己的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通过个性心理训练和调试,使中小学生学会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个性品质,促进个性的完善。应使他们了解健康个性的标准及自身的个性特点,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性格。5. 学习心理的调节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科学的学习态度、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学习心理调适和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专注能力和学习的技巧,使学生学会考试心理的调节、学习时间的安排、休息时间的安排等。6. 人际关系的训练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通过交往心理调适和训练,使中小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据考察,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中,中小学校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学工作者,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