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竹溪二中.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218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竹溪二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竹溪二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竹溪二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溪二中2015届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1.(2015福建质检,16)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解析 1.从材料信息看,杨昌济认为,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但强迫全国士子读四书五经,也未必无效。多数人读经典,志在科考,并非真正有取法古人之心,但是其会不自觉地受到古代圣贤的感化。据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要恢复科举制,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科举考试中传统经典对士子产生的影响,并非批判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故D项错误。2.(2015山东济南3月,15)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B.皇权进一步加强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D.宋代完善了唐制解析 2.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专任,设置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三司掌财政权,所有这些都分割了相权,故选A项。B、C、D三项皆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3.(2015湖南十三校二联,27)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B.隋唐三省体制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解析 3.注意材料信息“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隋唐三省体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再由皇帝裁决,最后交尚书省执行,体现决策程序制度化,故B项正确。汉初的内外朝制度下,中朝在宫廷之内事先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A项错误;二府三司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分割宰相权力,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无决策权,D项无法体现“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4.(2015山东青岛3月,14)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A.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解析 4.察举制注重“人、门兼美”,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可知察举制注重人品和门第,而科举制不再注重门第,故A项表述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举荐人才,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故B项表述正确;察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为“品德、学问、议政能力”,注重整体素质,而科举制“以文取士”,即主要以知识为标准,故C项表述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官员的任期,故D项不能从表中得出。5.(2015福建福州质检,13)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解析 5.周王室与异姓诸侯联姻,主要是为了加强与其的政治联系,这体现了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周王室与异姓诸侯联姻,无法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西周末年,地方诸侯逐渐强大,B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君臣通过联姻并非为了确立宗法关系,排除C项。6.(2015广东湛江调研,13)“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解析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7.(2015福建福州质检,14)“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 7.隋唐时期,六部隶属尚书省(尚书省长官为宰相);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后,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因此六部长官级别提升,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级别的变化而不是官员晋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拔,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8.(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调,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职能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解析 8.唐朝皇帝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官员虽无相名,但可以和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样做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选C项。9.(2015山东济南3月,16)中国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B.专制主义C.事君以忠D.尊君敬祖解析 9.从材料信息看,官僚制度是君权统治的延伸,贵族和官吏拥有的权力只是从王权派生出来的,这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的产物,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家国一体、事君以忠和尊君敬祖,排除A、C、D三项。10.(2015湖北武汉四调,24)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界限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解析 10.由材料信息可知,“氏以别贵贱”,因此姓氏不分意味着贵贱差别逐渐消失,这是贵族政治逐渐没落的结果,故A项正确。11.(2015广东文综,13,4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解析 1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题干材料可知该朝臣反对皇帝越过中书省而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即主张加强相权,C项正确。A项反对中央集权与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明太祖时裁撤中书省,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故B项可排除。题干材料中反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维护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12.(2015山东文综,14,4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解析 12.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是为了避免其得到友人、宗族的支持而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使其远离宗族,但不足以瓦解宗法体系,A项错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起不到健全地方行政机构的作用,C项错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监察,D项错误。13.(2015天津文综,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解析 13.本题考查秦汉朝议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正确。“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A、C错误;朝议制度未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不正确。14.(2015四川文综,2,4分)“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解析 14.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时中书令、尚书令只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地位较低,魏晋以来,其地位有所上升,至唐代为三省官长,成为宰相,是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逐渐提高,故选C项。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材料并未体现三省制的曲折发展历程,D项错误。15.(2015福建文综,15,4分)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解析 15.中书省对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是一种集体决策的方式,它可以有效防止大臣专权的局面出现,故B项正确。16.(2015安徽文综,13,4分)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解析 16.材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项错误。17.(2015北京文综,13,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解析 17.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18.(2015课标,25,4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 18.汉宣帝强调皇帝与优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说明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一种治国理念,C、D两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19.(2015课标,25,4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 19.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20.(2015上海单科,4,2分)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B.皇帝C.郡守、县令D.丞相解析 20.啬夫是乡吏之一,由郡守、县令选任,故C项符合题意。21.(2015江苏单科,2,3分)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 21.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22.(2015上海单科,32,3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解析 22.从材料中“贵贱等矣”“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社会秩序,故A项表述最为准确。C项曲解了材料意思,完全错误。B、D两项的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23.(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解析 23.“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24.(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 24.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25.(2015湖北八市3月,40,10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重视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据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10分)解析 25.(1)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文武兼治”等信息概括。26.(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调,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由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6分)(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8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解析 26.(1)结合所学可知,“乡举里选”是基层举荐人才的制度,即察举制;据材料信息“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加以说明。(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注重个人才干和品德,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观念,据此回答“变化”;第二小问,可以从败坏社会风气、扼杀人才、用人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等角度回答。(3)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和解析历史答案 1.C解析 1.从材料信息看,杨昌济认为,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但强迫全国士子读四书五经,也未必无效。多数人读经典,志在科考,并非真正有取法古人之心,但是其会不自觉地受到古代圣贤的感化。据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要恢复科举制,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科举考试中传统经典对士子产生的影响,并非批判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故D项错误。答案 2.A解析 2.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专任,设置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三司掌财政权,所有这些都分割了相权,故选A项。B、C、D三项皆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答案 3.B解析 3.注意材料信息“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隋唐三省体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再由皇帝裁决,最后交尚书省执行,体现决策程序制度化,故B项正确。汉初的内外朝制度下,中朝在宫廷之内事先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A项错误;二府三司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分割宰相权力,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无决策权,D项无法体现“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答案 4.D解析 4.察举制注重“人、门兼美”,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可知察举制注重人品和门第,而科举制不再注重门第,故A项表述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举荐人才,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故B项表述正确;察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为“品德、学问、议政能力”,注重整体素质,而科举制“以文取士”,即主要以知识为标准,故C项表述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官员的任期,故D项不能从表中得出。答案 5.D解析 5.周王室与异姓诸侯联姻,主要是为了加强与其的政治联系,这体现了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周王室与异姓诸侯联姻,无法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西周末年,地方诸侯逐渐强大,B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君臣通过联姻并非为了确立宗法关系,排除C项。答案 6.D解析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 7.B解析 7.隋唐时期,六部隶属尚书省(尚书省长官为宰相);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后,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因此六部长官级别提升,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级别的变化而不是官员晋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拔,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 8.C解析 8.唐朝皇帝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官员虽无相名,但可以和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样做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选C项。答案 9.B解析 9.从材料信息看,官僚制度是君权统治的延伸,贵族和官吏拥有的权力只是从王权派生出来的,这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的产物,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家国一体、事君以忠和尊君敬祖,排除A、C、D三项。答案 10.A解析 10.由材料信息可知,“氏以别贵贱”,因此姓氏不分意味着贵贱差别逐渐消失,这是贵族政治逐渐没落的结果,故A项正确。答案 11.C解析 1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题干材料可知该朝臣反对皇帝越过中书省而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即主张加强相权,C项正确。A项反对中央集权与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明太祖时裁撤中书省,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故B项可排除。题干材料中反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维护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答案 12.B解析 12.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是为了避免其得到友人、宗族的支持而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使其远离宗族,但不足以瓦解宗法体系,A项错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起不到健全地方行政机构的作用,C项错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监察,D项错误。答案 13.D解析 13.本题考查秦汉朝议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正确。“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A、C错误;朝议制度未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不正确。答案 14.C解析 14.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时中书令、尚书令只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地位较低,魏晋以来,其地位有所上升,至唐代为三省官长,成为宰相,是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逐渐提高,故选C项。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材料并未体现三省制的曲折发展历程,D项错误。答案 15.B解析 15.中书省对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是一种集体决策的方式,它可以有效防止大臣专权的局面出现,故B项正确。答案 16.C解析 16.材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 17.A解析 17.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答案 18.A解析 18.汉宣帝强调皇帝与优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说明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一种治国理念,C、D两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答案 19.C解析 19.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 20.C解析 20.啬夫是乡吏之一,由郡守、县令选任,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21.C解析 21.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答案 22.A解析 22.从材料中“贵贱等矣”“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社会秩序,故A项表述最为准确。C项曲解了材料意思,完全错误。B、D两项的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答案 23.D解析 23.“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24.A解析 24.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答案 25.(1)特征:礼法并重(外儒内法或德法兼治、文武兼治);政法一体(行政长官也是法官);存在等级(身份)歧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解析 25.(1)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文武兼治”等信息概括。答案 26.(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更加和顺;举善使人民更加忠厚。(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解析 26.(1)结合所学可知,“乡举里选”是基层举荐人才的制度,即察举制;据材料信息“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加以说明。(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注重个人才干和品德,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观念,据此回答“变化”;第二小问,可以从败坏社会风气、扼杀人才、用人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等角度回答。(3)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