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宁波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169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宁波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学年宁波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学年宁波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 波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中 学 第卷(选择题,共70分) (友情提醒:本卷内容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 诸侯要定期向周天子朝贡A B C D2、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4、成语“问鼎中原”的典故这样记载:左传:“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楚庄王问鼎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结合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5、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6、“王沔(音 min) ,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应该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7、近代史上,物产富饶、地理位置重要的浙江,是较早遭受列强侵略的地区之一。通过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A杭州 B镇海 C宁波 D温州8、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B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C此致远舰的管带是民族英雄邓世昌D此战结束后,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9、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10、把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11、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抗战全面爆发标志的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2、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 B C D13、中国共产党人为 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中共二大提出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7年中共召开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A B C D14、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15、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政会选举用碗上刻着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字样。由此可判断出这届参政会召开的时间是: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16、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17、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18、孙中山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综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时代潮流的做法有: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领导五四运动A B C D19、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该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20、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2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的“四十年前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2、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 B C D23、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 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24、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下面这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前来参加新政协的宋庆龄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在发言毛泽东迎接民主党派代表A新中国的成立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的 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 D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的结果25、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26、右图反映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A B C D27、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8、2013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4周年。它的发表被看作是海峡两岸由敌对走向对话的重要一步。下列表述与其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正式宣告海峡两岸三通的彻底实现C主张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合作 D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以完成统一大业29、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30、“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31、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32、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社会主义 A B C D33、“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34、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B台湾当局鼓励人民到大陆投资C和平解决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D台湾当局推行改革势在必行35、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此战略设想主张A放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36(10分)以下这段有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中,有六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慧眼识别,完成考题要求:(答对五个就得满分。)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西周时候,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将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为了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实行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封建帝王,他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使国家走向“大一统”;他在中央设置了“三公”,其中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为了加强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中书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且对今天仍产生影响。明朝初年,明成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永远废除了丞相制度,但造成了政务繁杂的局面。清代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其职责主要是拟定圣旨,掌握朝廷决策权。错误所在正确内容37(10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经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请回答:(1) 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1分)这部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1分)(2) 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2分)材料二 (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3分)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他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的初步构想。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提出了、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历史必修朱汉国(4) 以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请结合所学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内容。(3分)38 (10分)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1950年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时握手图4是2003年某组织成立两年后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会晤请回答:(1)图1的握手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2分)(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3)图3的握手反映我国开展怎样的外交活动及其意义?(2分)(4)图四中的握手是在哪个组织的活动成果?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宁 波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答卷中 学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36题:错误所在正确内容37.(1)(2)(3)(4)38.(1)(2)(3)(4)参考答案1-10 CBDDD CCDCC 11-20 CCBCC CBBCD 21-30 ABDDC BDACB 31-35 CACCD36.错误所在正确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御史大夫丞相中书省制度行省制度明成祖明太祖掌握朝廷决策权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37.(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主要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力的民主政治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章程 十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38.(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美国看: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战略收缩。(任答两点2分)从中国看: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争端。(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4)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