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993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补充知识(1)赋、比、兴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即比喻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像,即联想法和象征法。这三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如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以及后来的年老色衰(比),又引出下文对女子遭遇的叙述(兴)。这种比兴手法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2)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单音词素组成,但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词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作品介绍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3乐府介绍“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2)槌床便大怒(3)箱帘六七十 (4)蒲苇纫如丝(5)府吏见丁宁 (6)虽与府吏要(7)摧藏马悲哀5.解释下列加点的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 (2) 昼夜勤作息(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5)逼迫兼弟兄 (6)其日牛马嘶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无所施 (2)启阿母(3)萦苦辛 (4) 若见录(5) 赍钱 (6) 白公姥(7) 致不厚 (8) 卒大恩(9) 逆以煎我怀 (10) 否泰如天地7.“相”的用法(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及时相遣归(代“我”) 还必相迎取(代“你”)好自相扶将(代“她”) 嬉戏莫相忘(代“我”)誓天不相负(代“你”) 不得便相许(代“你”)登即相许和(代“它”) 蹑履相逢迎(代“他”)怅然遥相望(代“他”)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相见常日稀久久莫相忘六合正相应叶叶相交通枝枝相覆盖仰头相向鸣黄泉下相见(3)名词,命相,相貌。如:儿已薄禄相二、课堂学习与研讨1、阅读课文后,请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2、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全文可分为6大部分,每部分划分如下:起兴:孔雀东南飞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开端):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发展一):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发展二):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高潮):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尾声)4.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课文的精彩部分,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兄、焦母的性格特点。方法:小组合作,探讨交流(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段话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zhu)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达了刘兰芝怎样的心理?这段话的作用是什么?(3)“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此段话写兰芝与婆婆告别,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4)“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hng)。以上与小姑的告别,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5)“俯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蒲苇纫如丝,我有亲父兄,逆以煎我怀。”以上表现了兰芝怎样的特点?(6)“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表现了兰芝的什么特点?(7)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刘兰芝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人?(8)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9)“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鮭(xi)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用铺陈(赋)的手法写了太守家的婚事排场,其用意事什么?(10)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表现了焦仲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11)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12)通读全文,焦母是一个怎样的人?5.探究(1)面对一个如此聪明、勤劳、善良、美丽的儿媳,婆婆为什么不能容她?(2)刘兰芝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殉情?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刘兰芝为什么再嫁后后身价反高?6.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3)尾声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达标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A、虽与府吏要 yo 蹑履相逢迎nilB、勿复重纷纭chng 伶俜萦苦辛yngC、否泰如天地p 纤纤作细步qinqinD、便可白公姥m 留待作遗施wi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人故嫌迟(仍旧) 好自相扶将(服侍)B、始适还家门(出嫁) 可怜体无比(可爱)C、却与小姑别(回头) 便言多令才(美好)D、谢家事夫婿(感谢) 自可断来信(媒人)3、下列各句中“相”的读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登即相许和(xing,称代“它”,指亲事,副词)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xing,称代“你”,副词)C、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xing,命相,名词)D、好自相扶将(xing,互相,彼此,副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参考答案(二)课前预习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取”通“娶”。(2)“槌”通“捶”,敲打。(3)“帘”通“奁”,盛物之器。(4)“纫”通“韧”,柔软而结。 (5)“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6)“要”通“邀”。(7)“藏”同“脏”,脏腑。5.解释下列加点的偏义复词(1)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2)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3)即同胞兄,亲哥哥。(4)这里指母。 (5)这里指兄。(6)这里指马。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用 (2)告诉 (3)缠绕 (4)记 (5)赠送 (6)禀告 (7)招致 (8)尽,终(9)逆想,想到将来(10)坏运气,好运气(三)课堂学习与研讨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2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化鸟双飞,告诫后人课文鉴赏(1)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赋),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2)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表现了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去的微妙心理。这一段话作者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3)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4)倔强、善良、对小姑的依依不舍的深情。(5)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6)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7)兰芝通情达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她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了忠贞、坚强的品格。用语平淡,含意丰富,令读者深思。(8)“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9)豪华的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形成对照,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反衬了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10)表现出焦仲卿因不了解情况,对刘兰芝有误解;但“磐石”句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忠贞。(11)表达诗人的强烈愿望不要阻碍有情人的恋爱自由。(12)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5.探究(1)认为她出身卑贱,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认为她挑战了自己的家长权威。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期寡居,蛮横无理。妒忌儿子媳妇的恩爱和美。恋子情节。不想有人分享对儿子的爱。(2)冷酷的现实使她放弃了最后的一丝幻想,只有死才能厮守相爱,只有死才能警醒世人,所以她选择了殉情。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3)这个情节反衬兰芝容貌出众,美名远扬,突显婆婆逼退兰芝的不合理。考察汉代历史,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对妇人的贞节并不怎么看重,妇人再嫁无人制止,也有人愿娶,史学界已得出汉代妇女有离婚和再嫁自由的共识。史实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西汉时的朱买臣妻嫌弃丈夫贫穷而力逼丈夫写下休书后便再嫁他人;东汉时蔡邕的女儿文姬初为卫仲道妻,卫死无子,归娘家,后被掠入匈奴,为左贤王妾,相处十二年,生二子;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再嫁董祀,恩爱极笃,社会上也没人看不起她。由此可见当时贞操观念是相当淡薄的。6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奠定全诗了凄恻缠绵、哀婉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3)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达标检测1、C( “纤纤”应读xianxian)2、D(“谢”指“辞别”)3、D(“相”,“她”代指兰芝婆婆)4、A(B项“多谢”,古义批“多多劝告”,今义指“多多感谢”;C项“交通”,古义指“相互连接”,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D项“便利”,古义指“吉利”,今义指“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