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宣武区高三期末优秀范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731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宣武区高三期末优秀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宣武区高三期末优秀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宣武区高三期末优秀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情篇】【文1】被“骗” 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告诫我将来的路要我自己走,路上的危险和困惑需要我自己解决,所以即使摔倒了他们也不会扶起我,我必须学会坚强。后来的我渐渐学会了坚强,给自己披上一个刚强的外套,再大的风再大的雨也不会让我掉下一滴眼泪。但终于有一天我倒下了,是被温暖的爱所“击倒”,因为我被“骗”了。高三的学习生活使我每天回到家都没有心情和力气再多说话,所以吃完晚饭就回屋开始写作业已经成为习惯。今天的晚饭大鱼大肉都摆在我的眼前,他们的面前却只有青菜。我问:“为什么不吃肉?”“中午吃的多了,别人请客。”他回答。我便毫无顾忌的狼吞虎咽起来。晚上写着作业听到了屋门外她问他:“今天谁请客了?”他说:“没有请客,这不是为了让她多吃点吗?学习累,营养要跟上。”“那你中午吃的什么?”“随便吃了点面条。”听到这几句对话,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好像塞满了东西,紧接着鼻子开始发酸,眼里泪水打转。我知道我被“骗”了。但我只是发呆了几秒,便甩甩头继续做功课。第二天早晨起来,早餐早已放好在桌上,可我的碗里却出现了两个鸡蛋,看看旁边的她的碗,是空的。我便问她:“你的鸡蛋呢?”“吃了呀,你快吃饭,然后赶紧上学。”她答道。我便没想很多。吃完饭去洗手,路过垃圾桶,我发现里面只有两张包装纸,昨晚的感觉又出现了,我知道我又被“骗”了。我被“骗”了,我被他们“骗”了。他们,就是我的父母,爱我但是不会告诉我的父母。我渐渐发现当我晚上学习到很晚的时候,父亲总会说:“快十二点了,早点休息。”可表的指针却还指向十一点;当放学父亲来接我的时候,他已经等了很久却说刚刚到;当我想吃果酱面包的时候,母亲总是马上买来却还说超市促销不买多可惜;当我出家门无意回头望向窗口时,母亲总是站在那里,还说看看打球的朋友来了没有。我知道我一次又一次的被“骗”,但我却从不揭穿它,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的爱,是我的父母对我深沉的不善言语的爱。这是一种最幸福的被“骗”的感觉,也许我长大了也会“骗”他们呢!我真的很幸福,因为我被“骗”了。【挫折篇】【文2】被动因主动而成功 人生宛如一道壮阔的洪流,从不可知的过去冲向不可知的未来。于是,人生就有了太多的被动,太多的欢喜与无奈,而我们只是这洪流中的一滴水珠,只有把对被动的不满放在心里,正确的面对被动,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是啊,这个贵族佳公子的心事有几人知晓。他生在钟鸣鼎食之家,有着显赫的身世,却仍无法摆脱“被”字的命运。过分尊荣的家庭,使他一生无法实现凌云壮志,一生的命运被身为权相的父亲和至高无上的帝王所左右。仕途上的被动让他更加执着于情感,只是少年美好的往事早已如绚蝶般飞落,两小无猜已成回忆,妻子早逝更如锥心般疼痛。于是,“赌书消得泼茶香,深思往事立残阳”的悼亡之音在饮水词中破空而出,成为拔地而起的高峰。而这位翩翩公子竟因被动的命运,被陷于情的长期折磨中,在而立之年便溘然长逝。我恨极了纳兰的不经风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又能逃离世事的打磨。他的被动,他的痛苦,本可以成就一个伟岸的男子,却皆因他的迷惘、他的执着而随风而逝了。古代的文人墨客,有谁不被封建专制所掌握,有谁又能逃离皇权的制约。苏轼还不是被几次流放,从而换取了一颗超尘脱俗的清洁心灵。他同样有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羁,同样仕途几次沉浮,但不同的是,苏子在面临被动时,他仍可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佳句。被动的绝境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但面临被动所采取的态度却是自己所掌握的。于是,纳兰只得被称为千古伤心人,直到清末民初,他仍是文人才子早逝的典型;而苏轼却为文人们开辟了一种面对被动的蹊径出则拜将封相,归则清静无为的道路。苏轼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平而成功,王维因大隐隐于朝的态度而官至右丞。由此可见,被动只是人生境遇中的最平凡普通的一种,只是我们在这洪流中所遭受的小小阻碍,只有用主动的行为去面对,化解被动,才是我们到达彼岸的途径。既然无力改变,那么就坦然接受,利用主动将被动转化为成功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才算不在这洪流中白走一遭。【文3】调控被动生活,追求主动人生 人的生活往往是被动的,人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向前攀登。这一切难道都是人们的主观意愿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才去更努力地工作,他们的人生是被动的。但细细想想,这世上能有几个人是真正凭着主观意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几乎是没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束缚,去追求所向往的人生呢?曾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不错,人们往往会忽视生活中的乐趣,而在意那些莫须有的苦难与挫折。人们被动地生存者,听天由命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我们为何不能变这种客观条件为一种主观思想,以此去支配我们的生活呢?或许,正是这样一种被动条件才更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使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去追求!亡国诗人李煜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身为南唐后主,李煜从小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既无硝烟,亦无战乱,李煜在安宁中享受着天伦之乐。他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主观的,花天酒地,随心所欲,畅游天地无人问。然而正是这样一种主动的生活,使李煜变得无知又无能。灾难终于有一天降临到了李煜头上,南唐灭亡,君王被俘,先前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沦为阶下囚后,李煜的生活变得被动。然而,正是在这被动中,李煜了解了自己不务国业的过失;正是在这被动中,李煜意识到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正是在这被动中,李煜的头脑变得愈发清醒;正是在这被动中,李煜萌生了写诗的念头。他用激昂的文字写出了对自我的忏悔,写出了生命的真谛,写出了一位君主对于自己国家的诠释!倘若李煜一直过着主动的生活,那么他终究会是一位中国历史上不起眼的君王。然而,当灾难降临,被动的生活使李煜改变了一切。由此可见,被动的生活不一定是不好的,只要我们合理去对待它,用主观能动性去调控它,人生照样可以会变得主动而有意义!让我们驾驭被动的人生,像陶渊明一样追求生活的清高;让我们引导被动的人生,像李白一样追求生活的浪漫;让我们主宰被动的人生,像苏东坡一样追求生活的洒脱!调控被动生活,追求主动人生。【文4】被?把! “被”,常见的字,现在更是日趋热闹起来。从“被爱”,“被关心”,到“被捐款”,“被增长”乃至“被开心”。生活变得复杂而又被动。在诸多的情愿与不情愿中,我们如同“被”字所表达,被动不堪。我们“被”生活所迫做这做那,但我们也要“把”生活操控。生活,看似被动,然而我们终究会把它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同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生活就这样让我们被笼罩于其中。世事万变,人生道路上总会有那些或有形或无形的羁绊让你陷入被动的局面。在这样不得已的压迫下,“逆来顺受”未尝就不是一个好方法。这里指的可不是无头脑地去顺应,而是在冷静的思考中巧妙地抵御这些被动的局面。要想主动地把生活收服,就得先做好自己,任千锤百炼我自岿然不动。正如关汉卿所言:“我是一颗砸不扁,切不开,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的铜豌豆。”只有在生活的狂风骤雨下把握自己,做好防御,才有机会出手夺得主动权。生活是网,再大再密也终究是网,它的孔洞斜漏也许一闪即没,但终究是有破绽的。当我们抵御了它的进攻而不至落入被动时,这片刻的破绽便是我们主动地把握自己的生活的机遇。然而成功与机遇永远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被动中容忍,继而在沉默中爆发。我们注定会“把”生活驯服。阿炳“被盲人”,但他却以一曲月下清潭二泉映月“把”生活洗涤;塞万提斯“被断臂”,但他却用一名自在乡绅堂吉诃德“把”生活娱乐;贝多芬“被耳聋”但他却奏鸣出震撼世界的乐章命运“把”生活折服。他们在生活的包围中找到了突破,就这般昂首阔步地迈开自己的步伐,坚定有力他们已把生活驯服!生活是被动的吗?不。我们主动地掌控着这一切。在困苦中历练,在忍耐中思考,在思考中尽力,在蓄力后爆发。生活,终将是主动的。面对愈发复杂的生活,让生活“被”,把它们驯服!我们被生活掌控吗?不。我们把生活掌控。【文5】被,同样蕴含着一种伟大 被,这个字往往让人联想起被迫于无奈。所有的人都厌倦这被迫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想,被,是否还同样蕴含着一种伟大?被迫往往是痛苦的,但只要我们能从这痛苦中锻炼出一种不凡而高尚的精神。我想,这时的“被”中就可以诞生出一种伟大。“被奋起”。所谓被奋起,就是被迫放弃原有的安适,而奋发实现另一个人生目标。中国古代的诗人们都曾经向往美好,但由于社会的黑暗,他们被迫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路。在阳光明媚的清晨,张九龄写道:“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杜少陵吟咏:“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放翁高呼:“初日破苍烟,零乱松竹影。”然而,他们度过的却是另一种人生。张九龄坚持正义,抗击黑暗;杜甫忧国忧民,心系百姓;陆游志在收复,神往沙场。他们并没有消沉于被的痛苦,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创造了另一种伟大。“被旅行。”所谓被旅行,就是被迫离乡而去,四境流浪。在文学家中就有不少人承受过这种被旅行。曼德尔施塔姆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哪里给出更多的天空,我就去哪里流浪。”他由于针砭时弊而惨遭通缉,四海流浪。俄国作家蒲宁也曾流浪。他与194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且能够不受约束地发展作品。但他被国人遗弃,他从此没有了祖国,他的精神从此流浪,不曾回家。索尔仁尼琴经受了更多的苦难,他因为坚持心中的正义而几度被逐出国境,流浪到欧洲、美国。但他的这份坚持也终究有了回报。1992年,俄国总统普京将他亲自接回国。库切曾说过:“他是俄国的良知,是托尔斯泰无所争议的继承人。”这些文学家都曾被旅行,但他们高尚的良知却因此发挥到极致,成就了至高的文学精神。无论是“被奋起”也好,或是“被旅行”,他们都基于一种痛苦的被,但人们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人们以另一种更挺拔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不同的伟大。正如逆境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动力,被的痛苦一样可以激励人们去创造伟大,创造奇迹。被,只要我们用坚韧去承受,它就蕴含着无限的伟大。【文6】被救,不妨自救 我们在精神上与道德上极度贫穷,因此出卖了我们的产业,成为了罪的奴隶,当最终参悟“神不救人”的道理时我们才发现:能够救赎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题记在人世的坎坷变换中,你我难免犯错,难免迷失于种种浮华表象或现世困苦中不可自拔,处于人类的本能,我们最先反应的是“被拯救”。在被掩埋于废墟之中时我们期待“被救援”;在迷失于人生的种种难题中时我们渴望“被点化”;在满怀抱负求路无门时我们寄期望于“被认可”;甚至在面对人性拷问百思不得解时,我们寄情于宗教,盼望“被救赎”。这是最自然不过的念头。究其根源,这类被动的期盼源于人们内心的不自信和主观上的逃避心理,“最沉重的责任不要落在自己身上”,于是我们将更多的希冀投予他人或社会。这种希冀无可厚非,它与“被爱”“被关心”“被信任”无异,然而,不同于“被爱”“被关心”的是,“被救”心理的被动与无奈,往往带来消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同样掩埋于废墟下的人,懂得加固周遭墙壁,保存体力的人比一味被动等待救援的人更能应对突发状况,也更有期望延长生存时间,爱困境中,及时不能突围,完善自我及所处环境不失为一种自救,很明显,主动创造条件比被动等待要好得多了。在面对不公平的判决时,安迪没有异想天开的等待“被救援”,在黑暗的监狱中,他也能够积极自救,在“忙着活,与忙着死”的选择中,你是否能像他一样在绝望中自我救赎呢?毫无疑问,把希望寄托于别人,是浪费自我才华与主观能动性的举动。晚年的牛顿每遇难题便安慰道:“上帝会知道答案的。”但他的上帝最终没有救他,如此被动地等待宗教的答案只是白白浪费了他的知识与头脑。他的后半生无为,因为“被救”心态下的他,没有“上帝”去救他。五祖传慧能衣钵时,慧能说:“未见性时师度,得见性时自度。”聪明的,请自度吧!期望被救,为何不努力自救?【文7】不为“被”所动 生活之中,总有太多的“被”萦绕在我们身边,“被”并不全都消极,但大多时候“被”是对我们的束缚和羁绊。面对这个“被”字,我更崇尚一种不为“被”所动的心态。不为“被”所动,并不是逃避,而是不为旁杂干扰,专注于理想,深入到生活的本质中去。“面对人世间的种种经验,很多人都是隔岸观火,敬鬼神而避之”,而志摩先生却闪动着银灰色的眸子,深情地吻着这团生龙活虎的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生活中大多人因为怕被嘲笑、被指责而不去尝试崭新的人世,因而他们很快被磨去了棱角从而变得平庸。然而志摩先生却是这样一个不为“被”所动的人。他惊奇于这个世界的美,不惧于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无论是面对康桥落日的余晖,还是感受北京寒冬的刺骨。无论是温馨的留学时光,还是在旁人冷眼中与陆小曼轰轰烈烈的热恋,他只是单纯地去爱,去赞美,而无心于旁人的指责、讽刺。徐志摩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不为“被”所动的人瑰丽夺目的人生画卷,不为“被”所动,亦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以独特的美韵感动世界的奥黛丽赫本也是不为“被”所动的人,她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减去了外界的浮躁,从而得以坚持做自己,在好莱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那一枝永恒的美丽的莲。当一次得知经理因影片不够商业要删去“弹吉他”一处时,赫本勇敢地直面这个不懂艺术的人:“要删去可以,请先从我身上踏过去”。正是这种不为世俗中的“被”所动的心态,使赫本得以宠辱不惊,执着于自己心爱的电影和慈善。她怀抱吉他弹他唱起月亮河时的场景,也沉淀为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若是苏武“被”名利所诱,又怎会拄着旌毛尽脱的节杖伫立在北海草原,成为千古的爱国典范。若是文天祥“被”死亡吓倒,又怎会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大义,令无数后人泪眼滂沱?朋友,面对人生中的“被”,你是否也愿意以不为“被”所动的心态专注于自己的理想,去演绎自己未知人生的精彩?【文8】不怕黑夜 张爱玲说:“人生像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看见虱子就是虱子,看见袍子就是袍子。”我们的人生便是如此。人生有欢歌笑语,流光溢彩,也有那无尽的黑夜。只有那些不被黑夜所击垮的人,才能看到春光旖旎,燕雀啁啾。在黑夜面前,只有勇敢出击。 不被黑夜所击垮的人们,他们相信,苦难不折服于泪水,却折服于勇敢的较量。 挥一挥羊鞭,他将锦帽貂裘扔进云霄深处;携一支秃笔,他用真情书写了对大汉天朝永恒的眷恋。是苏武!大漠霜雪没有击垮他,他用真心树立了千秋傲骨。 一只黑鸦划过华小栓的坟前,飞进了鲁迅的黑色深渊。在时代的黑夜下,这位猛士直面出击,疾呼呐喊,为一个民族唤醒了沉睡的双眼,用如匕之笔上场杀敌。 左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钟,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还有半分钟爱。是微笑,是那份对家国的爱,让苏武与鲁迅这两个人跨越千年,共唱悲歌。在黑夜下,他们不被晦暗击垮,飘洒千年豪情。 当然,还有无数文人志士,曾在那菊花开遍的山野,临清流而赋诗,用他们的傲骨击垮了生命的黑夜。我看到了屈子走到那汨罗江畔,用一身白衣,随江水而去,以死明志;我看到太史公在黑暗的烛火下,悲愤疾书,以生抗争。无论生、死,他们在都用一份傲骨,在黑夜面前勇敢出击,没有被黑夜击垮,留下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我相信,正如尼采所说:“谁将声震人间,必自长久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自如云漂泊。”那些不甘被动,在黑夜下勇敢出击的人们必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如此强大与顽强。一个声音问我:“你呢?”我要说,我不怕黑夜,我要静待那黑色的到来。我知,勇敢穿越黑夜的灵魂必是不平凡的。它的生命中,有病痛却没有阴暗;有贫困却没有卑微;有悲怆却没有鄙俗。这样的灵魂走在生命路旁,随处播种,随处开花,穿越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伤。下一个路口,我愿携一份勇敢,追随那些不被生命黑夜击垮的人们,去找寻最真的人性,最善的灵魂,最美的人生。【文9】悬崖边的抉择 我们每个人都祈祷能够拥有一帆风顺的生命,然而上天总是给予我们一次又一次挑战,一次又一次把我们逼到悬崖旁。面对万丈深渊勇敢者选择了自救,而自卑的懦夫却永远葬身谷底,无法翻身。愚者败而智者胜。当海子被文坛所抛弃,当梵高被当世定义为疯子,他们走到了自己心灵的悬崖边。脆弱的诗人和脆弱的艺术家无法再去承担生命的重量,于是他们都选择了结束生命以逃避痛苦。相比之下,我更敬佩一位黑人女子,她有着九岁被强奸,十几岁未婚先孕等等难以启齿的经历,但作为世人眼中最为脆弱的女性的一员,这个名叫奥普拉温弗瑞的女子成为了世界脱口秀女王。站在悬崖面前,她试着将耻辱化作动力,将苦难化作财富,她最终没有被世界抛弃,是因为她未曾抛弃过自己。没有人喜欢遭遇痛苦,没有人愿意被生活逼迫的无路可走。但生活是不会由我们个人的意志所改变的。更何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呢?然而站在悬崖边上做出选择,仅有勇气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种大智慧。当阿西莫夫离他心目中的伟大的科学家的理想越来越远时,当他被自己坚信的科学天赋抛弃时,这个聪明的实验室科学家挖掘了自己爱讲故事的特点,从而成为科幻小说之王。试想如果阿西莫夫没有舍弃的智慧,没有善于挖掘自己潜力的独特眼光,他的结果会是怎样?成为二三流的研究员还是彻底离开科学世界?无论怎样都不会有后来作为作家取得的成就那样辉煌耀眼。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集体更是如此。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股极小的革命力量,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党面对绝境的一次次智慧抉择密不可分。不论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新,还是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方案调整,都体现了对自身的清醒认识,都体现了悬崖边上的大智慧。上天总是给予我们一次又一次挑战,上天总是一次又一次将我们推置于峭壁悬崖。然而我们不需要害怕,因为我们的内心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做生命的勇者!做生命的智者。【文10】小议“被” 纵览古今中外,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种或是那种“被”中。有的人让“被”牵着走,有的人冲破了“被”的束缚;有的人在“被”中感受幸福;有的人却在“被”中加速毁灭。“漫漫荒野,彤彤红霞,夕阳下,一位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就在这滚滚迷烟中缓缓前往”无疑,苏轼是经历过“被”最多的诗人之一。漫天的指责诽谤,于是他中国诗文史上的丰碑,苏轼,就这样的被诬、被捕、被逼画押、被贬黄州。他让“被”折磨的太痛苦了。可是最终,他还是突围了,他冲破了“被”的束缚,在经历种种“被”之后,他的思想与意念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中,一寸金光向远方奔去,念奴娇和前后赤壁赋呼之欲出了“被”或许真的很可怕,但它对于真正的有胆识的勇士,却可以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苏轼不就是这样的吗?同样的,“生于忧患”是孟子千年前便告诉过人们的。雪莱也曾说过:“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古今中外,没有哪个成功之人未经历“被”。清世祖不知被多少反清文人辱骂,最有名的便是顾黄二老了。可是清世祖自身的学习和施政深得民心,而这两位反清的“斗士”呢?最后也不露脸面了,两人都让自己的儿子代为出面帮助世祖修编了明史和大清江河海总纲。在“被”中,清世祖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所以他开创了中国最富强的康乾盛世。同样,还有米开朗基罗在“被”叫阿诺皮茨的小文艺评论家的诋毁中完成了众多的名作;巴尔扎克在“被”困苦贫穷折磨了多少个春秋后,才终成一代名家但是,在种种的“被”中,不知有多少人就这样的倒下,或许他们也很优秀,甚至比某些成功者更优秀,但是他们面对“被”无法适应,最终还是从历史舞台中退场了。像孤独的海子,像自负的但豪情万丈的项羽,像至今死因还是一个谜的王国维个个都是才子英雄,但在“被”面前,终究还是倒下了。请让我以一个经济学的寓言作结曾经西班牙人喜欢吃沙丁鱼,但从海里到岸上,大多鱼都死了。于是有人放了几条鲶鱼进去,到岸上时,大多数鱼都是活的。这个便是“鲶鱼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像沙丁鱼一样,而“被”便是鲶鱼。在我们一次次“被”中,我们会变得更加有活力。但若我们不能适应“被”,便会被“吃掉”。所以,让我们在“被”中变得坚强、聪明。【现实篇】【文11】我们不要被娱乐死 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通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闻通过这些媒介倾倒进我们的大脑。然而就像快餐一样,我们只图一时的快捷与爽口,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每天众多的新闻中,娱乐新闻永远都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但却又那么刺眼。昨日某某女星闹出绯闻,今日某某男星曝出私生子,男女明星们每天都被娱乐着,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都被这些低俗的所谓“大众文化”影响着,久而久之,我不知如此娱乐文化发扬到多么广大,然而,我只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人被娱乐死了。我们不要被娱乐死,然而,已经开始有人“被娱乐自杀”了。一位兰州女孩因迷恋刘德华而辍学,其父为满足女儿到香港观看演唱会的愿望而卖肾凑钱。此事被曝光后,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此类社会现象,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提高报纸销量而大肆报道,不断对此一家人进行采访。媒体的采访,人们的议论,喋喋不休,乐此不疲,极尽娱乐之能。媒体赚足了这则新闻的钱,人们也在茶余饭后多了“津津乐道”的笑谈。可就是如此地被娱乐,最终使女孩的父亲不堪舆论压力,跳海自杀。他,为满足女儿愿望不惜卖肾的他,被娱乐死了。我们不要被娱乐死,然而,就在此时,有人仍在被娱乐推向死亡。白岩松是中央电视台的骨干播音员,几十年以来以其沉稳的播音风格和对许多重大新闻深刻到位的评论而在许多观众中享有美誉。就是这样一个严肃正派的播音员也难逃娱乐魔掌。由于某不负责任的媒体编造出的娱乐假新闻直指自己,他患上了抑郁症而被迫停止播音数十天,养病期间他说出那“我宁愿自杀也不愿被娱乐”的发人深省的话。的确,我们应该醒醒了。张国荣,陈琳的“被娱乐自杀”同样发人深思。在这个浮躁轻佻的社会中,娱乐至死,被娱乐自杀的事件已经开始趋于频繁发生的势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试想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充满蛆虫,那么一个国家必然会轰然坍塌。该醒醒了。我们,不要被娱乐死!【文12】“被平等”的黑色 黑色与白色迥然不同,它们于色彩上处于两个极端,但它们一旦变成了人的肤色,又怎能存在差异?但在历史上,直至今日,黑色一直处在一个“被平等”的过程中。历史上那一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让黑皮肤的人们拥有了“被平等”的可能。林肯的一番话,瞬间让二十万的黑人奴隶被解放。但这只是“被平等”的第一个小步骤,而真正所谓的“被平等”也许要算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其中的“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们能够生活在一个以道德为标准而非肤色决定的国家中。”这时“黑色”才开始真正的“被平等”。因为黑色似乎只有“被”平等的可能,若他们主动去申请平等,在那个时代,有多少黑色皮肤的人会因此无辜的死去。当然,在那个不平等的年代,林肯与马丁路德金都很快的死于非命,他们是替千万的黑皮肤的人牺牲的,他们推动了黑色“被平等”的进程。后来,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又为“被平等”的黑色助了一把力。诗中所说的“我的思想如河流般深邃”让我们找回了“黑”与“白”的平等。是啊,黑人与白人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同样拥有智慧、学识、道德与科技。他们除了肤色不同,其他又有什么差异呢?此刻,人们开始觉醒。一个人的力量让整个种族“被平等”,这个“被平等”争来得不容易。但现在,“被平等”似乎又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意味。虽然外界宣传和统计理论上宣布了“黑人”与“白人”的平等,但实际上,在现实中仍旧能看到差异。每当有黑人游客从人群中穿过,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用目光紧盯,而在他走后,人们一定会议论纷纷。而我们所熟悉的黑人总统奥巴马也并不真正承认自己是所谓的黑人,他对这个问题 几乎是避而不谈。若是谈至此,他也只会说自己拥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由此可见,现在黑色的“被平等”只成为了一种戏言,而距离真正的平等还差得很远。我希望,黑人不要再继续被动地“被平等”,而是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主动争取。而我们,也要一齐致力于将“平等”变成现实,让黑色的“被平等”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文13】被潜规则 几年前,“被自杀”这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时,曾经有网友戏称发明这个词的人应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明明应该主动完成的事,却不由“被”动发生,一个“被”字隐藏了人们无尽的无奈,也透露出足够的讽刺来。如今,我仿写那个“诺贝尔”级的句式,造出了个“被潜规则”,想谈谈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前不久,图书行业出台了“网上新书不得高于八五折”的行业规则。一时实体书店拍手称快,网络书店叫苦不迭,闹得满城风雨。制定这一规则的初衷是保护实体书店利益,鼓励阅读行为,然而其实质就是行业内部一致的垄断。图书原本就是高利润的行业,印刷成本低于30%,其动辄三、五十元的价格已经打击了许多“穷书生”阅读的积极性,网络书店以其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刚刚给读书人带来些曙光,谁知一纸禁令出台打消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如果说这一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书店,那么消费者的利益又要靠谁来维护?如果说你高声厉问句“凭什么”?得到的答案便是:这就是规则。无独有偶,地铁系统日前发布“禁报令”,内容大抵是,由于人们常因看报而耽误上下车,或因卖报阻碍交通,北京地铁各线路站台内禁止卖报。且不说“禁报”带来的报纸销量的减少,且不说报刊亭撤销带来的失业,单是“禁报”带来的阅读量的下降造成的影响就难以估量。况且这次“禁报令”将娱乐信报排除在外,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难道看信报就不影响交通么?坐地铁时我看到更多人因发短信、玩游戏而耽误,那么难道连手机也要禁么?如果有人拍案怒斥“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又会是:这就是规则。再看“钓鱼执法”,看“公款出国”,看“官位世袭”一些以往人们默默遵守的潜规则日益浮出水面,明目张胆的招摇撞骗,依靠手中的权力、权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规则来,然后公之于众。而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儿呢?就这么被潜规则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被”字兴起的背后,是人民的觉醒,是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不再甘心于默默承受,他们用民主做枪,法制为盾,利用自己的言论自由,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对于潜规则的反抗。“被”字传达的不仅仅是被动、无奈,更多的是对自己权利勇敢的捍卫。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规则会公开透明的制定,人们可以平等地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权力会受到合理的制约和监督,而不会被集中和滥用。在“被”字的驱使下,我相信,那一天并不遥远。【文14】“被”之于媒体 媒体,想必谁听起来都不会陌生。它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是被很多人所称颂。快捷丰富的资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但是,在如今,是否有一些媒体使当事人被冤枉?又有多少媒体被一些上级领导所质疑“太过民主”?在我看来,不论这“被”是有媒体做出的,还是媒体所受到的,对于一个媒体,它不被任何事吓倒,不为任何事物所驱使,它所坚持的始终应是为事实说话。在长江大学三名学生勇救落水儿童事件中,当时在现场的两位渔民被媒体冤枉了。其实他们在学生们都下水组成人链救人时,撑着渔船已把六位体力不支的学生拉上船,安全送回岸边。当学生们请求他们跳下水就仍未上岸的方招时,由于方招已经失踪了近半小时,两位六七十岁的老渔民身体不好,一位还是“旱鸭子”,因此没有同意下水救人。一些媒体自以为抢到头条,不顾渔民已经救上六个学生的事实,妄自报导,使渔民被冠以“见死不救”的称号。于是,一系列的“被”事件接踵而至:渔船被砸,网被撕破,被骂“没心肝”,被威胁不让再卖鱼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些媒体被利益驱使,为了抢头条、找卖点而不顾事实造成的!而这违背了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良知!然而,一些媒体行得端、坐得正,却依然被质疑。而质疑的声音恰恰来自于它所监督的政府。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采访郑州经济适用房土地建别墅一案时,记者被一位高官问道:“你是替政府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也许,许多媒体被问得不知该如何作答,但新闻纵横记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媒体从来不做选择题,也不被任何的话语所威胁。媒体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事实。唯有坚持事实,媒体才有面临被引诱、被威胁而始终清白、一直坚持下去的勇气。这也是媒体被社会人民赋予监督权的最根本原因。最终,事情继续报道了下去。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凭借其制作“最心闻”的理念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人民的信赖。不被利益所驱使,不被威胁所吓倒,以事实为唯一的信仰,这样的媒体才显得如此可爱,那些真正罪恶的人才能依法受到惩处,社会才能更加民主,和谐才能实现。【文15】在“被”中前行 “被”字如今变成了一个社会热点名词,“被增长”、“被就业”抑或“被捐款”的戏称怒叱充斥整个社会。相信你也曾被冠上“被”的名称,心里多少也会痛苦与无奈。但是,我们不能就屈服于一个“被”字,我们要在“被”中拥有清醒的自知与自信,并且在“被”中勇敢前行。被表扬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的事。上学时,每日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回到家中,希望得到父母的赞许;走到社会,希望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在这重重的赞扬声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膨胀,都会自得,在“被表扬”下停止了前行。这时,我们便需要有一份清醒的自知与自信,海派清口周立波就做到了这一点。红遍上海滩的他被央视春晚导演看重,被安排与北方的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在这等厚重的荣誉下,周立波选择了不上春晚。在被问及原因时,他诙谐地回答道:“不是每一滴水都要汇入大海,我愿做一滴留在黄浦江中的水。”这充满机智的话语中展现出周立波在荣誉面前,在被关注后,在被赞扬下的一份清醒的自知与自觉。周立波的滑稽戏实质上是上海方言的单口相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它的受众仅限于南方江浙一带人群。它的语言在北方人听来犹如外国话一般难听。若将表演用普通话进行,那他滑稽戏中的机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知自觉,才能使他在“被”中抵御名利的诱惑,继续前行。相比之下,赵本山似乎就在一片“被关注”、“被赞扬”声中迷失了自我。在东北的“刘老根大舞台”稍有成就,他就风风火火地将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殊不知,二人转脱离了养育它的黑土,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很难再现活力。在骂声如潮的三枪拍案惊奇中,二人转艺术也失去了它淳朴、喜庆的地方特色,落上了低俗的骂名。缺少了一份自知与自觉,使赵本山彻底地忽悠了一把观众,同时,他自己也难逃“被忽悠”的命运。可以说,赵本山在“被”中举步维艰。其实无论是被赞誉,还是被批评;被重视还是被冷落;被认同还是被嬉弄,我们都要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拥有敏锐的自我意识。这份难能可贵的清醒的自如与自信,助我们在“被”中勇往直前。【文16】被流浪 我们正在被流浪,被空虚流浪。社会富足了,我们也富足了。五彩六色的水果,不知道选哪个;漂亮时尚的衣着,不知道要哪个。我长,我却空虚了。我们的树干,空了,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目标,我们没有自己。我们就这样被空虚流浪,我们“茫”。我们或上班、或上学,可我们心里并没有“上班”、“上学”这两件事。我们空虚,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理所当然”的被空虚流浪在时间里。我们学会了看着窗外的树叶发愣,我们学会了看着“搞笑”的电视节目发呆,然后在偶然的回神之后,注意到还有不得不应付的工作,然后回到书房,面对着笔纸再次神游天外我们甚至把这种方式冠以“享受生活”、“闲适”的名字,这难道不可笑吗?但我们就是这样,因为空虚,不得不被它流浪在时间的洪流中,望着纷繁迷乱的色彩发愣。茫然。我们还被空虚流浪,我们“忙”。有的人懂得了不能消耗时间,于是开始拼命地工作、出差,殊不知,我们同样被空虚流浪在空间里。将“忙”字拆开,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忙,是心灵死亡!我们空虚,我们就不惜用“死亡”的方式折磨自己,让自己意识不到空虚,让自己沉浸在“家、公司”这两点一线中,不知所措,我们就这样被空虚流浪在空间的缝隙里。我们不愿那么忙,我们愿意能够歇一小会儿,但那无形的空虚就会在那时侵蚀着我们。我们又不得不低下头,一味地向前走,又或者是逃,我们就这样被空虚流浪,我们看不到未来,也看不见前方的路,我们“忙”。但是有的人,他们不“茫”也不“忙”,他们的内心是坚实的,没有空虚。他们会是薄宁,是布罗茨基,是索尔仁尼琴,他们虽被那个权力的机器流浪到国外,但内心仍装满了祖国,充满了那绯红色土地上人民的歌哭。他们为着国家,为着人民燃烧着自己的能量,来温暖西伯利亚那风雪肆虐的土地。他们不空虚,他们也被流浪,但他们不“盲”,他们的眼神,像雪山一样遥远,他们活的像个人!而我们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就将那份爱国之情注满我们的身体,赶走空虚,让我们也活的像个人,让我们不再被流浪。好么?【文17】生活不需要“被” 初次听说“被”字现象,是在在家中与父亲看新闻时。屏幕上打出“被高速”的字幕,父亲全然发蒙,然后嘟囔了句:“这个社会,越来越搞不懂了”我听着主持人讲解铁路提速涨价,普通列车的减少让不少旅客心生不满的新闻,心中渐生出一股烦感。“被”现象固然折射出社会的复杂多变与世人的无奈愤慨,但我似乎更看到了一种被动的,可恶的嘴脸。生活不需要“被”,图画生命轨迹的画笔在自己手中。过度贪恋与索取的“被爱”,让我看到新闻中的女孩对欲再孕一子的父母扬言自杀的浅薄与无耻;看似心酸无奈的“被代表”,让我看到了屏幕上抱怨连天后各忙各事的群众的逆来顺受。“被”现象的出现似乎也未与时俱进。翻开几点火光几欲隐于黑暗中的中国近代史,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嘴脸不是少数:聚众抱怨,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在这唾沫横飞中世界就改变了。随后,带着一种自怜的凄苦,各回各家继续“隐忍”的生活。于是,中国这只东方雄狮睡着了,长久没有发出声响。上帝引导基督教徒前行,不是载着教徒的双腿飞奔。女娲泥点造人后,并未顺手铺设条大路,限制泥人儿远行的方向。世事本如此,正如史铁生所言,消除了世间的美丑贫富的差别,抹去了复杂不公,那么人间这出戏便无法演下去。而人间剧目的精彩之处,正在于人们在这复杂与不公中,对自己命运的主动把握。生活不需要“被”,需要的是滔天巨浪中破浪前行的掌舵手,生命精神正由此而来。每每处于生活的被动处境中时,我总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甚至暗暗揣测,若少平似我这“光景”,他会如何?的确,这个勇敢的舵手,在那个支配、主宰受冷落遭遗弃的年代里,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闯劲与对生活始终保有的热情爱恋,令我深深动容。生活曾对他那样的不公,但他并没有被“被”字压制,纵使被压得血肉连襟,他仍牢牢握住了书写自己命运的画笔。其实在现实中,“孙少平”同样真实的存在。兔斯基的创作者王卯卯,在单亲家庭特有的闭塞残缺中,主动争取着实现梦想的机会,以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得到了考官的赞赏。生活不需要“被”,请别再说起“被”,闭上嘴动手吧!【文18】被遗忘的火 那些欲望的火,曾经燃烧了滑铁卢、凡尔登、南京、奥斯维辛几乎吞没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今草覆盖了尸体,阳光又照亮了我们的眼睛,是不是曾经的烈焰,就可以被遗忘。战争的火,踏碎了多少凝望天空的眼睛,融化了多少正蓬勃的生命。然而今天,它被遗忘了。在奥斯维辛的阳光下,有谁记得被屠杀的30万犹太人?有谁记得焚烧炉便堆成山一样高的鞋?有谁记得污浊的手曾经称量过死者的金牙,制作过人皮的灯罩,曾将女人乌黑的头发编成了“精美的”军用地毯?在今日和平的大背景下,有谁知道许多地方依旧有不能平息的火?有谁在关注以色列、巴勒斯坦孩子恐惧的眼眸?我并不是在和幸福的生活作对,并不是要以痛苦的过去折磨现在的人。只是战争的火被遗忘之后,难道惨无人道的屠戮、对生命的蔑视、对罪恶的容忍没有被遗忘吗?太多的东西正悄悄被漠视遗忘,罪恶的火就在偷偷的生长,正义就变得软弱。所以,曾经的火是不能被遗忘的,不能被原谅的。米兰昆德拉说:“对于法西斯罪行的宽恕就是道德沦陷的开始。”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将那些“被遗忘的东西”记起,比如对和平的深深期盼。像拉宾所说:“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而跳动,让我们的眼睛期待和平。”比如对遭受苦难的人的关怀,像聂鲁达所说:“远方的人的悲哀是我的悲哀,被压迫者的斗争是我一角坚硬的灵魂。”再比如,那些对抗暴力的坚忍的灵魂,像圣雄甘地所说:“要对暴力者的意志豁出灵魂。”让我们捡起被遗忘的“砖”,为正义建一座坚固的“墙”,让所有蠢蠢欲动的火知道,所有的人都没有忘记罪恶的火,所有人的幸福都不容侵犯,所有人都在捍卫和平。 我想人对于一切美好的创造,对基于和平的世界环境,人类幸福也一定开始与世界的祥和宁静。如果我们都能不忘罪恶的战火,不忘暴力的火焰,关注所有还未得到安定生活人,是不是幸福将会有更深层次的定义?火不被遗忘,可能意味着正义是不被遗忘的,和平是不被遗忘的,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不会被遗忘的。希望有一天,火不被遗忘,安详地死去。抬头望去,每个人都不愧对灿烂的朝阳。【文19】被死亡 死亡是个正常的生理现象。生老病死,奈何上帝也阻止不了。而很多时候,死亡偏偏不是个自觉式,“被”字当头,人们往往都是“被死亡”。那么什么又是“被死亡”呢?我想便是被迫接受,接纳死亡。是的,生命无常。海地地震撼动全球,预计十万人因此丧生。印度海啸突然来袭,数十万人命葬海底天灾让生命宛如飘摇的野草,脆弱不堪。三鹿奶粉丧尽天良,万名婴儿遭受病痛。南京醉驾惨不忍睹,腹中之胎横尸街头人祸更让生命在强风中踽踽独行,似乎死亡来得突然,以至我们没有时间接受它。没错,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被死亡”之中,如同死亡是一个过程一样,“被死亡”整日笼罩在人们的周遭,人们承受着“被死亡”的威胁,漫长得不知终日。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被死亡”呢?也许你会说是天灾。毫无预兆,瞬间发生,人们措手不及,只有等待呼吸的停止。表面上看似乎就是这样,人们无力阻止自然的力量。那么就让我们细细想想,是否我们的工厂多排出一顿废水就会造成更多的鱼儿缺氧;是否我们的树木多被砍伐一棵,世界上就少了一台氧气制造机?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是人类的活动使得大自然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也许就是一节电池的丢弃,数方土壤不再培育植物。这样讲来,“被死亡”并不是由于天灾而起,天灾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鸣丧钟人是人类自己。也许你会说是人祸。是的,人类的社会责任感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而下降。假药、有毒食品等等正滋生在人类的沃土上。车祸、灭门案往日骇人听闻的消息似乎正在向“人之常情”过渡。这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因为人们的私欲,更多的人体验着“被死亡”的“被快感”,我们不知道下一刻要吞下肚子的饭菜是否已被毒水浸泡,也不知道每日吸入的氧气还有多少是有效的?人类“被死亡”的可悲正是在于人类用自己的双手扼住自己的咽喉,却毫无意识。或许只有呼吸困难时,才能发觉。“被死亡”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或许它便是“亚健康”的下一步。人类的责任感继续加强,只有这样,“被死亡”才能够从被迫接受死亡走向泰然面对死亡。【文20】让“被”字离开 “被就业”、“被全勤”、“被关心”,最近被人津津乐道的“被”字短语日趋广泛。人们通过“被”字表达自己的不满、委屈,让众多的低层民众的意愿公开。“被”表被动,而被动的显然是弱小之人,而正是这些弱小之人,仍在一次次的遭受着“被”字待遇。“被关爱”似乎是件好事,人人渴望“被关爱”,这似乎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当特困户一年年、一次次拿着红包,勉强自己笑着与慰问领导照相,而却在平日无人关爱时;当孤儿院的小孩为得到一句“下次再来看你”而欢呼雀跃,却在一次次等待中冰冷了那原本热切的心;当媒体一次次宣称又做了多少好事,却有无数人挤在笼子一样、每人不到一平米的房间,期望自己死的时候室友能知道;当这些一次次出现时,没有人觉得“被关爱”是幸福。高高在上的人们啊,请多看看匍匐在脚下的弱小之人吧,不要总在春节时只为那政绩、那照片才现身;若不能再去看望,就不要给那本已十分可怜的孤儿希望,让他们的心一次次破碎;在关心GDP的同时,也关注一下那些可怜的底层人民吧!让这“被”字离开,让他们和我们平等的站在一起吧!弱小之人“被关爱”着,而这个欣欣向荣的中国,我想,它也许“被崛起”着。这并不是说中国弱小,中国的强大全世界有目共睹。这是说中国人的内心,与强大的国力相比,“被崛起”着。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一直受到列强的侵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到现在国力增强了,世界上都谈“G2”了,可中国人的愤世嫉俗,甚至仇恨心理,分明让人以为我们依旧弱小。每个城镇“让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的标语随处可见,可美国无数无名的小城镇依然无名;外国街道贴着中文的“不要随地吐痰”,国人只会说中国被歧视,这分明是小孩子不愿被看成小孩的可笑心理,却更明显表现出了我们的“心虚”。国力增强了,内心却依然弱小着,“中国崛起”不是句空话,不是我们说了就能做到。只有让自己在内心也强大起来,“中国被崛起”的“被”字才能离开。让“被”字离开,让弱小之人在人格上平等,让中国在精神上强大,这才是我们对“被”字应有的思考。【心灵篇】【文21】不被“被”,好像总有一个人提着一根木偶线,左右看人每天上蹿下跳地扮演着各种角色。如果连喜怒哀乐都是“被”来的,那么独立完整的人格在哪里呢?因此,不“被”是拥有完整人生的开始。不被上层的威逼利诱控制是李白成为诗仙的开始。他不被他人束缚,游学于四方,马上逢迎皆为友,不惧让高力士脱靴,不为朝廷写华而不实的文章。他敢于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不被,成就了梦一般的想象和梦一般的人生;他的不被,为后人构建了“仙”的最初原型。不被金钱的欲望玷污内心对艺术的追求,是梵高卓越一生的开始。他不被高薪的画商职业绑住充满表达渴望的双手,不为打扮做作的贵妇作画,不在舒适的画室里待一秒钟。他的不被,让后世的人享受绘画带给人心灵的震撼,给人渴望生活的无限动力。当世界知名拍卖行以高价拍出他的作品时,我想说,这昂贵的价格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是献给你的不被,文森特。不被工业文明的车轮驯服是华兹华斯启迪人们重返自然的意义所在。当人们纷纷醉心于工业革命的成果时,他依然坚持每天深居山野,到英格兰湖区散步,写下晨光的柔美,雏菊的娇嫩,画眉的歌声婉转。他的不被,挽救了一个时代浑浊贫瘠的人心;他的不被,为一个文明展开了清新又深刻的反思。是的,“不被”使李白、梵高、华兹华斯的人生完整,并且熠熠生辉。他们的光芒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许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为世人称道,但可以用“不被”使自己的人生完整。与其“被爱”、“被关心”,不如去爱身边的一切,使自己获得爱,而不是等待;与其“被全勤”,不如把每一天的工作当做是人生历练,在主动和“不被”中度过每一天;与其“被增长”,不如充满热情地阅读、思考,修炼自身人格,在“不被”中增长也许,在“不被”中,“被”的事变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快乐的源泉,以“不被”应“被”,走出自己完整积极的人生,靠近那些高尚不屈的心灵。【文22】求一份不被喧嚣所纷扰的快乐 我想拥有一份不被喧嚣所纷扰的快乐。活在现在,我常常想:什么时快乐的?在家里上网聊天是快乐的,在外面的游乐场里坐云霄飞车是快乐的。然而没了电脑,没了游乐场,我还会快乐吗?我的快乐只建立在无尽的喧嚣之上,当把一切繁华洗去,只剩自己的时候,我还会快乐吗?有些人拥有那一份不被喧嚣所纷扰的快乐。在很久以前,在诗经里,有芣苢一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小时候并不明白,不过是随意的野菜,古代的人为什么要谱成歌曲,一遍一遍地唱。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始话中写道:“恍听山村妇女,三三五五,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忽远忽近,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是的,简单的采野菜的过程也是可以充满快乐的,因为他们懂得生活。而我,惯行于车声嘈杂的马路上,早已不会低头俯看青青的嫩草,也早已听不到曾经绕梁三日的歌声了。忽然想起陶潜,他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是拥有那一份快乐的,不被喧嚣所纷扰。其他人都渴望出将入相,他却隐居在山野里。曾读过他写给儿子的诗:“阿舒年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好文术。雍瑞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于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面对这样不争气的孩子,这位大诗人却并不发愁,反而嬉笑着,不以为意。如果现在的家长也能同他一样,估计就不会天天为孩子的前程愁眉苦脸了。然而很多人不快乐,我也是。周遭是无尽的喧嚣,有呵斥声,有诟骂声,有打斗声,却没有音乐,也没有山歌。我无法隐居,只能被一只无形的手按在这里,不得动弹。我只好怀着一颗向往快乐的心,在被喧嚣包围的情形下,学会适应,也学会坚守。赛珍珠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在困难的时候,她的邻人仍在种花,用素白的瓶子盛着,那娇艳的一抹红使她感到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于是我也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下一朵花,希望它能开放,也带着我所希冀的那份不为喧嚣所纷扰的快乐,和着花香,一起飘散在空气里。【文23】破土而出 无从选择的,我生来就是一棵小草,平凡的无人知晓。在我的头上,还有一棵巨大的岩石,为我不堪重负的弱小身躯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压迫。也许我就该这么默默睡去,但身体内灼热的血液不允许我放弃。他嘶哑了声音唤我觉醒。终于,破土而出时,我看到了万丈光芒。 想起庄子,便想到他的宁静淡泊、无为而治。既然“人为”为“伪”,那么放弃了欲望便能让自己重归自然了吧!不需要外物的扶持,内心的宁静足以充当养料供我吮吸生长。这般的淡泊也是在那世态炎凉中挣脱出的一丝生气吧!黑暗污浊的世事正如头上的巨岩,遮住了光明,压住了希望,但庄子内心散发出来的宁静淡泊凝成一股力量,将巨岩击碎,破土而出的是一支淡雅的兰。“兰生幽谷,无人自芳”,那份高洁孤傲与庄子的淡泊闲适相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谈起鲁迅,不敢说他是文人,更想喻他为战士。“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若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起一石块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此为林语堂评鲁迅之语。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后,棺中放一把剑,毋放笔。”此语亦可语鲁迅。尽管剑术不一定高明,但是所刺之处,直指要害。若说笔是将言语留于世间之工具,则剑为刺破现实之武器。留学日本,看尽中华民族所受的凌辱,放弃医学,毅然选择了文学,这才是拯救国家的途径。若庄子为兰,而此次,为鲁迅破土而出的定是一支多刺的玫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被压迫愈久,反抗的怒火便更耀眼。 说到纳兰,便想到了自己。身为一代贵公子却不安于享乐。他追逐自己想要的自由,有人恨他儿女情长,我却爱他至情至性。他冲破现实的牢笼,只为诠释一个“真”字。被喧嚣纷乱包围的我,也只求他那一份至情至性的真,只求能穿越千年与他共吹那自悠悠山谷而来的清风来澄清污浊之气,与他一道在压迫中破土而出。破土而出的,无论是兰,或是玫瑰,只要绽放便足够美丽。【文24】被束缚的人,不被禁锢的心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被迫用大多数人的标准生活,用大众的要求“规范”自己,我们的人被束缚在这世俗的大框架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随波逐流,紧紧跟从着世人的脚步,我们依旧可以保持心中那方净土,坚持自己精神上的追求,让灵魂得到解放,让心灵于云端独舞。 正是因为有了心的坚持,曹雪芹才没有被腐朽的封建思想侵蚀,创造了红楼梦中宝玉这样的人物,荣国府的少爷身份使他注定要承载着振兴家业的使命,然而他心中却仍充满着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与对所谓正说的不屑。凡人眼中的“乖张”是他质朴的体现,长存的那份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更使他得以与园子里的姐妹亲密无间。 宝玉的身份将他束缚在这黑暗的官场之中,他心灵的那份高洁却令他出淤泥而不染,使他的心灵解下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