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690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Tag: 江苏公考申论热点热点时评 2011-10-08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不断爬坡、与时俱进的过程,跟经济建设一样需要根据社会现实作出积极调整,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改革发展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利益分化、思想多元,社会现象不尽如人意,道德焦虑普遍存在。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问题,完成法律、行政、经济的“基本建设”,最终构建起可信、可靠的现代社会良善秩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人的期盼。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近日反驳了“国人道德滑坡说”。他表示,从主流看,国人道德风貌良好。“尽管有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现象,但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当下,许多人习惯用“道德滑坡”之类说法表达对自身际遇或社会现象的不满,以简单的“妥”或“不妥”来定义这种道德评判其实很难。但有一点能够肯定,那就是无论公众还是媒体,当他们传诵“最美妈妈”徒手去接坠楼孩子这样的义举、善举时,心中无不涌动着感佩与温暖。 当他们痛陈“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时,言下之意都是“无人扶”十二万分的不应该。可以说,在“扶老”这类事儿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判断、道德判断相当一致,社会舆论纠结于“扶不扶”,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能让许多人直抒道德焦虑的题材。公众对这样那样的道德失范现象高度敏感、焦虑,正反映了在“仓廪实、衣食足”之后,国人对“知礼节、知荣辱”,对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要求和祈盼。中国人需要经济蓬勃发展,也需要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环境和心情。许多人言必称“道德滑坡”,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构主流道德观的任务重大而紧迫。遗憾的是,当不少人天天对现实做出负面道德评判的时候,却依然只是诉诸于传统的道德情感。似乎一提到道德,就是传统美德,一提到失德,就是世风日下。但对传统美德一味怀旧,为“田园牧歌”大唱赞歌,并不能有效解决今天复杂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对身边的义举、善举视而不见,草草拉起道德大旗来质疑一切,甚至每每偏离主题,众声喧哗演变成了无休止的相互指责、攻击乃至谩骂,更不可能碰撞出一个与时代合拍的社会道德规范。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道德并非一成不变,一定意义上说,思想道德建设就是一个不断爬坡、与时俱进的过程,跟经济建设一样需要根据社会现实作出积极调整,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任何时代的道德都不那么完美,与过去相比,现在的道德建设可能更复杂、更困难。必须正视,改革发展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不同人群利益分化、对立、博弈,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这已是一种常态。农耕时代或计划经济下那种基于共同生活经验或共同利益的道德正显得日渐单薄,口号化、形式化的东西,也很难再凝聚起“分裂的民意”、形成主流价值判断;必须正视,市场经济在不断加剧社会竞争,而保障良性竞争的法治堤坝还没有合龙,诚信体系更不完整,打道德和法律“擦边球”谋利甚至干脆冲破底线者常常没有受到足够的“报应”;必须正视,“陌生人社会”的到来正加大社会运行成本,互不信任也让人们的情绪变得负面,这种情绪与利益纠葛交织在一起,平添了许多对道德、对他人、对社会的抱怨。今时今日,围绕国人道德所热议的种种问题,都不是靠振臂疾呼,或在道德上动个大手术就能够解决的。提高国民素质、引导道德选择,还有很多法律、行政、经济的“基本建设”要做。诚然,如王世明所言,“老人摔倒二话不说就该扶”。老人摔倒众人扶起,好人受到感谢而非冤枉;搭便车回家的老人意外身亡,其子女拒绝赔偿我相信,事情确实就应该这样发生,而且在生活中也真实发生着,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大家不愿看到的纠纷就不会出现。应当承认,创造一个让更多人愿于、乐于“二话不说”扶危济困的环境,要说、要做的还很多。站得更高一点看,无论是出于道德传统,还是出于现实情感,很多事儿其实都属于二话不说就该做的范畴:为官一任该讲官德,清正为民;为人师表该讲师德,言传身教;白衣天使该讲医德,妙手仁心;大小老板该讲商德,诚信经营但这种“德”不能全靠传统和个体良心去实现,道德成本不能由好人来承担,不能要求谁不考虑外在环境、不计较个人得失去践行某种道德标准。所以我们才要强调:德以劝善,法以诛恶,法律必须成为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道德观念必须渗透到司法实践中。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应得到保障,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者应受到严惩;所以我们才要强调:道德讨论不是要抹黑、围攻哪个人群,放大冲突和对立,而是要切实调整利益关系,提升每个人从善的动力和对他人从善的信心;所以我们才要强调:“私德”的培养很大程度有赖于“官德”、“公德”的建设,只有权力和金钱被套上笼头,“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得以扭转,社会心态才能理性平和,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道德建设的爬坡永无止境,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建设“新德”、“大德”,对惩恶扬善提出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在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10周年之际,正视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焦虑,实实在在地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问题,构建可信、可靠的现代社会良善秩序,这是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惟有如此,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中国人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体面、有尊严。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申论,江苏公务员网(www.jsgwyw.org)专家整理了更多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最美奶奶”树立道德标杆Tag: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热点时评 2011-11-14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每年的申论考试都让广大考生倍感头疼,申论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更多的是考察对问题的变向分析能力。考试的问题往往是当今的热点话题。这就要求考生要谨慎选择备考图书。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图书,有的图书更新速度慢,没有将最新的信息融入其中,有的范文过于老套,没有创新。一本好的图书不仅要内容紧扣大纲要求,更要贴合当今时政热点。江苏公务员网组织众多一线公务员考试命题专家,在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近四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以考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严格依据最新公务员考试大纲编写了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该教材以其个性、生动的语言为广大考生提供实战性的申论备考指导;系统梳理申论备考的误区,并根据申论考分难以提升的困局提出科学的建议,众多以此书作为参考教材参加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对该书有良好的评价。考生可结合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发布的申论热点及指导性文章进行复习备考,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最美奶奶”陈贤妹树立道德标杆时政热点:“最美奶奶”陈贤妹树立道德标杆。一位普普通通的拾荒老人,因为救助一名被汽车碾压的女童,被广大媒体和公众热捧为“最美奶奶”,她叫做陈贤妹。陈贤妹阿婆的救助虽然没能挽回小悦悦的生命,但我们不能忘记她所树立的道德标杆。【热点评述】善良美德闪光芒,社会主流道德该如何才能更加闪亮?从没有事实上,这种善良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并且总是在关键的时刻闪耀光芒。从联手救人一同遇难的央视记者刘薇和农民工曾庆香,到勇救落水妇女而不幸溺亡的退伍军人牛作涛;从不顾一切伸手接住坠楼儿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口对口急救溺水老人的“最美医生”余书华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身份、普普通通的人们,在他人遭遇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有的甚至付出生命,这些足以表明,这个社会从来没有泯灭道德的坚守和力量。社会美德从来没有消亡过,只是被一时掩盖。这些“最美”群体树立起来的道德标杆,让那些“作壁上观”、无动于衷的人无地自容。与此同时,也让广大社会公众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以及向“最美”群体们学习的动力。最近,从表彰陈贤妹、称赞陈贤妹,到学习陈贤妹,社会各界在支持善良、痛斥冷漠的价值判断上表现出空前的一致。北大副校长“撑腰体”的走红,表明这种自发、自觉追求善良美德的力量,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它可能被一时遮盖,却从来没有消亡。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于人的道德塑造。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社会只有人人追求善良,才能人人彼此收获温暖。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好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每一个人都携起手来,一起拒绝冷漠,一起在他人遭受困难之际扶一把、拉一把。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一次付出收获的将不只是一句谢谢,而是一个诚信友爱的大社会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公务员职业道德Tag: 申论热点热点时评 2011-11-12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申论分数的高低直接与能力相关。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将申论考试的复习准备分为基础复习、重点复习、专项提升、冲刺巩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为平时知识积累准备,最后一个阶段是临考冲刺准备。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在1112月,这2个月的时间里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明晓申论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熟知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材料特点、题型种类、作答要求,建立对申论的基本认识,然后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考生可根据江苏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复习。【背景链接】2011年11月4日,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意见要求,突出德在干部考核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意见强调,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同时,国家公务员局也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宣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并把该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职业道德培训内容涵盖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内容,且涉及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深度分析】由于官员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特殊身份特殊,官德缺失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都导致腐败,其危害不可估量。无数事实早已反复证明,官德是官员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官德缺失往往是官员腐败的第一道溃口。如今,官德不彰、权力失范的问题颇为突出,媒体曝光的形形色色缺德官员的各色“事迹”,令人揪心,刺激着社会的敏感神经。有的官员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有的官生活腐化、情趣低下,有的官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日记门、艳照门、微博门、短信门等等,无不折射少数官员官德的严重沦丧,官德建设刻不容缓。为官必须修德,中国自古就有“修身治国”的传统,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道德不立,品行不修是很难达成入仕治政的理想。所以,我国传统上选拔政吏的标准就是“尚贤重德”。贞观政要崇儒篇有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众所周知,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并提,彰显了官德修养的时代意义与时代要求。事实上,很多官员出问题,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官德上。从历史上看,官德水平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表面上,官德只是官员个人修养层面上的道德问题,实质上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是法治缺位问题。事实上,当下官德不彰,权力失范,其背后是权力制衡机制的严重缺失。正如学者哈耶克所说,“制度决定官员的变形与扭曲”。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无德官员不敢轻易作恶;而一个坏的制度,却能让天使变成魔鬼,将人性的恶无限放大。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理应是道德的楷模,官员的官德理应比一般群众的道德水准更高。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风气。官德水准提高了,群众的道德水准随之也会提高,社会风气因此得以净化,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因此得以提升。官德良好,社会才能风清气正;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德不良,上行下效,殃及整个社会风气。官德问题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官员的道德修养决非官员个人的私事、小事,与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密切相关,官员的道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官德”需要内在的修炼和培养,更需要外在的刚性监督制约机制。良好“官德”的养成,除了各级官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机制。考核和培训固然重要,但都不是解决官德问题的治本之策。唯有法治和监督,才是解决官德不彰问题的根本之道。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房价问题Tag: 江苏公考申论时评 2011-11-21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申论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立志报考之时就是备考之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贯穿申论备考全过程的,是要始终保持时事敏感度,始终关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施政重点,关注当前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解释和对策思路。要把阅读、练习和背诵记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申论考试的认知水平,提高作答申论考试的实践能力。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及时总结分析了时政热点问题,考生从现在开始可不断积累申论热点问题。【背景链接】近年来,很多地方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高房价成为时刻牵动人们神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尽管相关部门做出了很多政策调整,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不仅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应声而落”,反而仍在上涨。“超前购房”、“低龄购房”、“攀比购房”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北京首套房贷款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很多发达国家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小很多。【意义】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高房价成为时刻牵动人们神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其中,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一方面,保障房建设能在较短时间内分流商品房需求,减弱房价不合理上涨的动力,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对巩固楼市调控的效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保障房建设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电力等数十个相关产业发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对于保证经济的合理增长,减少经济转型成本也相当重要。【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原因分析】第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人的住房需求无法达到满足,造成了住房的供需矛盾,助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房价的上涨。第二,房地产市场体制发展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散布虚假信息、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坑害购房者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第三,受我国置家业、传家产的传统文化影响,更是客观现实下的无奈选择,造成“恐慌性购房”。另外,还用房屋租赁市场不规范;保障房覆盖面有限,很多人享受不到,只能通过市场渠道购房等等。【重要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被称为“新国八条”: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合理确定本地房价控制目标;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增加公租房供应;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个人购房不足5年转手,按销售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强化差别化信贷政策,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增加土地有效供应,2011年商品房供地原则上不低于前两年年均供应量;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主要城市要从严制定和执行限购措施;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具体措施】第一,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度,在对不合理需求做“减法”的同时,还应在供给上做“加法”。应努力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应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信息,稳定市场预期。第二,进一步推进保障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必须坚持民生优先,切实落实保障房建设土地供应政策,对保障房用地应实行划拨等多种方式,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第三,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解决住房问题政策的具体落实在地方政府,各地应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稳控房价、加大住房保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第四,改变传统观念,量力而行谋安居。倡导树立适度、合理、节约的住房观念,就家庭和个人来讲,应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放大住房预期。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电视限娱令Tag: 江苏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 2011-11-11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记者从南京市人事局了解到,2012年度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招录的相关工作开始启动。据江苏省厅的要求,2012年度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时间将会提前,具体时间尚未公布,并要求在职位限制上尽量放松。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申论分数的高低直接与能力相关。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和训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从现在开始就需要着手准备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历年申论考试的材料来源都脱离不了时政热点,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sgwyw.org)精选最新时政热点话题及分析供考生参考。背景资料据说广电总局为净化荧屏,将出台“限娱令”限制各大卫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而近日有消息称,“限娱令”细则已下达各大卫视,将于国庆节后开始执行。而随后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限娱令”细则尚未发布,预计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并表示此限令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限制娱乐”。倘若“限娱令”真的下达,第一个哭的必然是湖南卫视,而此泪水背后各地方台也许会偷笑。从1997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开播开始,湖南卫视就率先走起娱乐路线,到2005年超级女声,湖南卫视几乎打压得电视同行无立足之地,决赛广告一度拿下了当时全国“最贵广告”,这让湖南电视人尝尽了甜头,于是各地卫视,地方台也竞相模仿,使得当时的全国电视都是一片娱乐红。甚至,连昔日的关注度、覆盖度并不是很高的各类选秀、选美、展才艺、地方民俗戏曲等栏目也似乎看到了希望!眼见着过去被各大卫视费尽心机的“三俗”娱乐压制得披头散发的日子,是不是终于要见到曙光了?但毕竟,以目前的电视收视市场来看,娱乐节目一定程度上还是被广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生活。然而,如此干净利落的一刀斩,究竟是一场革命还是一种带有垄断保护性质的文化阉割?在这个问题上,相信只有电视观众群体才最具备话语权。原因分析作为卫视这样传播效力巨大的信息平台,它与地方台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更强大的辐射功能和广泛的覆盖面积,它所承担的主流价值观导向功能无比重要。但目前的综艺现状也的确混乱。打开电视,清一色的相亲、选秀、K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节目的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百家争鸣的个性化特色却越来越淡化。湖南卫视有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也有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各种冲动各种配对,说实话,哪里相亲不是男女对对碰?这也的确令观众审美疲劳,顺带还培养了不少拜金女、作秀男进入娱乐圈。尖锐的话题抓住了大部分观众的眼球,恒久不变的爱情被生拉硬套的强加了许多社会性话题。甚至节目中嘉宾的非“主流”思想还影响了部分观众的价值观,这一定程度上也对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限制同类节目数量,限制节目中纯粹为收视作秀而带来的某些不良社会影响,这是观众所希望看到的。东方卫视其实很聪明,他们响亮地提出了“新闻立台”的口号,并努力提升娱乐节目的艺术质量,即便是在中国达人秀这样的选秀节目中,也融入了不少的新闻元素、人心建设和积极励志的元素。比起湖南卫视这两年的“快女”,各种女同门、干爹门、咆哮门的噱头,以及总是无限超出的节目时长,无疑前者更得广电总局的喜爱。不过说到三俗,“限娱令”是不是应该首先关照下经常在部分电视台反复滚动的小品?那暗藏了无数荤段子和雌雄莫辨的小品、二人转、脱口秀,难道披了张民族艺术的皮就真不俗了?点评“限娱令”确实应该存在,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是基于满足广大观众需求和真正净化电视银幕,而不能成为强势媒体搞垄断和竞争的工具。电视人想要生存,不是靠投机取巧,打压同行,而正途应该是提升节目质量,认真分析观众需求,才是出路;另一方面,只有通过限娱令打掉节目中的拖沓和低俗,保留让观众真正快乐轻松的娱乐空间,这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限娱令”!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小悦悦事件Tag: 江苏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1-10-29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背景链接】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命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有人提出应当将“见死不救”入罪,通过刑事制裁来改变社会上蔓延的“见死不救”风气。(南方都市报)对此,有些人则持谨慎态度,认为立法惩治难于实施,且有侵犯个人自由之嫌,贻害甚多。【标准表述】支持修补社会信任道德拷问无力最该反省的其实不是道德,而是社会契约理性。契约理性的成长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仅无法支撑社会信任纽带的维系,还反过来助推了道德的放量下跌。倘若社会信任纽带还处在断裂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修补,“见死不救”的冷漠传染病注定只是信任危机语境中的一种表现姿态。对此,道德根本无能为力。惩治集体性冷漠不妨让法律兜底道德谴责无法建构起约束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或许有人还以为,动辄使用法律来解决现实问题违背法律本质,有推行“法律万能论”的嫌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尊重公众生命权无疑算是最低的道德,完全有理由上升到法律层面,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惩治集体性冷漠,还人性与生命之美,否则,法律在争议中难产,道德必然在谴责中沉沦。反对道德问题刑法化,贻害无穷不能在个别恶性的个案影响之下,在舆论的鼓噪之中,就贸然地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特别是道德问题刑法化,那将造成无穷的祸害。就小悦悦案而言,18名路人固然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出现这一问题仅仅就怪罪于他们吗?再说,就是将“见死不救”入罪,也未必能解决“见死不救”的问题。刑法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碾过小悦悦的两个司机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逸吗?同样,将“见死不救”入罪,就能解决问题吗?不如立法保护见义勇为设立“见死不救罪”意味着要对一件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事履行额外的义务,依照现代法治理念,只要不侵害国家、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秩序,公民的行为就有其天然的存在合理性。而“见死不救罪”的设置显然损害了公民的这种权利,因此思想上很难被接受。在实际操作中,“见死不救罪”也将面对诸多实际的困难。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需要提供必需的人证和物证,但是谁会为“见死不救罪”来作证呢?证人很可能并没有参与案件,因此作证的同时就意味着自己有罪,而如果自己也参与了案件又如何能去作证?另外,如果案件的目击者本身不具备任何救助的能力,那么他是否也要为自己能力的欠缺而背负罪责呢?道德问题的“泛法律化”固然可以迫使人们就范,但是如果得不到普遍的道德认同,其最终结果要么是因触犯法律者太多而使民众叫苦不迭,要么就是因为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而导致法律条文被虚置。见死不救的原因有很多,除去少数人自私、冷漠的心理之外,见义勇为者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顾虑。由于法律的滞后,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时有发生。法律不仅要惩恶,同时也要扬善,只有当公民行为中的善和恶同等得到法律关注时,法治社会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有鉴于此,立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势在必行,而“见死不救罪”的设置则略显多余。与其强制公众去做一件难以接受的事,不如扫清人们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人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善举。建议:立法应奖惩结合在立法形式上,“见死不救”立法当采取“奖惩结合”的方针。鼓励“见义勇为”,避免“见死不救”除了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给予行为人一定的“奖励”之外,政府还得对类似的行为给予特别的赞许和肯定。当然,如果被救助者是条“毒蛇”,我们可借鉴新加坡的律法规定,“毒蛇”除须亲自上门向见义勇为人赔礼道歉外,还必须对“毒蛇”施以民事的、经济的、行政的和刑事的处罚。“见死不救”违法是否构成犯罪呢?由道德义务向法律义务的转化,除了具备成熟、坚实的社会主流意识基础之外,需要国家运用立法权完成法律形式上的细致划分。从欧美国家的立法来看,“见死不救”构成犯罪有着严格的限制。在见死不救罪的条文中,虽各国表述不同,但一般只适用于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而且,对于根本无法实施的救援,即便行为人有能力救援而误认为无法救援,也不构成犯罪。他国经验多国立法保护见义勇为专家称立法需谨慎13日,广东佛山的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而在7分钟内竟有18名路人不闻不问,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无独有偶,17日,武汉一名15岁学生扶起一被电瓶车撞伤的中年妇女,却被伤者指认为肇事者。一边是路人漠然而去,一边是好心人被诬陷,当今社会的公共道德良知再次被严厉拷问。如何避免类似道德悲剧重演?如何保证好心人行善“零风险”?为此,有律师提出,有必要把道德问题上升到法律责任。实际上,在美欧诸国,都有类似“见死不救罪”规定。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