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9072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紧密结合国家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本文从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互动共融、协同并进的角度,阐述了学科建设奠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的优化互动,将搭建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特色道路。【关键词】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2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专业要紧密结合国家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适度引领行业需求。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与过去相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3目前,高校里虽人才济济,青年学子创新意识多,但创新成果尚不足。如何引导高校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成果,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同步推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的优化互动,铺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特色道路。1 学科建设奠定科技创新平台学科平台是基础,国际视野的开拓、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大要素决定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如何实现学科建设平台上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动模式,科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长并进,应从6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从而奠定科技创新的平台。1.1 凝练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的灵魂。时刻跟踪国际前沿,并始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要把握好凝练稳定与开拓创新之间的关系。1.2 凝聚学术团队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集成优势,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综合。4学术团队(学科梯队)要层次分明,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学科负责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开拓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凝练、稳定研究方向,组织高层次项目的研究;学术骨干开展规划指导下的各类研究项目的创新研究;一般研究人员协助研究骨干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1.3 承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的核心。科研项目是学术创新及获得创新成果的载体,高水平成果来自于高层次的研究项目。在承担科研项目过程中,要坚持“纵向基础研究指导横向技术开发、横向技术开发支持纵向基础研究”的理念,如图1所示。1.4 抓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要务。高校教学的第一职能是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型大学更需要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要务,秉承这一理念,认真抓好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围绕“创建品牌专业,培育一流人才”的目标,积极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5 建立创新基地学科建设的基础。创新基地的建设能够稳定一批高水平学术骨干。1.6 健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的动力。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在学科内开展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互动机制;科研项目管理采取纵向专用-横向统筹的互动模式。2 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2.1 教研相长并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全国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例,学院每年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并为国家级大赛制定了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积极组织学院所属各学科团队的科技创新立项、试验立项。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创新思维,并让年轻学子的创新理念开花、结果。交通工程学科所组建的交通优化及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每周进行创新理念大碰撞的研讨传统,组织学生及时积极地开展项目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论证,元器件购买,硬件焊接安装,软件编程,系统仿真调试,实验报告、论文撰写。五年来,所指导的科技创新团队完成国家、省市以及校企联合科技开发项目十余项,十多项创新成果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2009年,指导研究生在科研团队中将自己的奇特想法发表于科学月刊,并被授予香港科学月刊优秀论文奖。2.2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持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科研教师通常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分解,针对每位同学的优势进行分工,包括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工程能力、软硬件能力、系统调试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进行集成创新。同时,针对科研创新团队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入一线调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程度。譬如我校参赛作品“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参赛选手进入大学就对公交专用道优先通行信号相位进行分析研究,从时间优先级的角度研究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荣获全国大赛的三等奖。学科平台是基础,全国性科技大赛既是选手智慧、心理的较量,也是高校学科平台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时,年轻学子的创新思维也是学科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所在,“高徒出名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创新理念对学科的推进方面。在指导所属科技创新团队时,积极吸纳其他学科年轻学生的加入,加强了各学科的融合力度。“集大成、创大新”,交通科技创新集成融合了理、工、声、光、电、心理、生理等多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所涉及专业学科涵盖全校的资源平台。大学生在创新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思想火花,都是所涉及科技项目的闪光点,这些创新点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技鉴定的认可,部分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3 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特色教育建设。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点,所属科技创新团队优化分解为智能交通创新团队、交通控制及其优化团队、城市公交优化团队、车路协调及安全团队、科研-教学成果仿真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直接参与的大学生人数35人,研究生9人,老师7人,集成创新团队的个体优势,往往会产生“1+12”的奇迹,譬如我校交通科技大赛作品的试验环节及试验方案就是指导老师研究生大学生所组成团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的创新成果荣获省级、校级优秀成果奖。目前,各创新团队纵深攻关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也有教研转化的校级教研项目和教材立项,以及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校企联合技术开发项目,经过近五年的集成发展,所积累的科技创新成果已经被纳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教材立项智能交通技术及应用,并得到全国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认可,教材的出版也将科技创新的思想和成果在交通学科领域得以推广。3 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互动共融,协同并进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互动共融,协调并进。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图2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互动关系在推进学科建设方面,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主题,把握加快内涵提升主线,适用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和学科需求;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专业、以学科优势彰显特色”,加强学科平台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发挥学科长期积累的传统优势,保持学科专业特色,致力于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特色,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的学科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学科学术团队,强化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和协调优化,促进学科特色方向上的制高点,并保持学科专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时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教育创新工作中,树立“立足学科建设、瞄准科技前沿、服务社会需求、永攀科技高峰”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工作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竞争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品牌特色专业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形成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和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快速提高。坚持“师生相宜、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科研学术水平;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复杂局面驾驭能力。坚持“和合至美润人生”的发展理念,“和谐发展、彰显特色、滋润人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止于至善”,使学科建设所涉及的教学、科研、学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学术团队保持卓越,再上新台阶。科学发展观是一盏明灯,高校建设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立足学科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使学科建设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学校。参考文献1 丁革建.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92-96.2 陈淳,杨征,苏弟华.对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17-1183 朱晓江,陈瀛. 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70-71.4 刘桂云,姚本先.论科技创新与高校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5-28.5 王全喜.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探究j.宁夏农林科技. 2011,52(12):184-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