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说课稿(文志学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933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步说课稿(文志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散步说课稿(文志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散步说课稿(文志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步说课稿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散步这篇课文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一说教材。(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本文出自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描写了普通家庭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情景,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都有深入思考,感情真挚,含义深沉。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亲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2、学法:圈点勾画。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我认为在学习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约三分钟)多媒体播放公益短片妈妈洗脚,请学生看后谈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和“亲情”进行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和“亲情”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受亲情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受亲情。2、学生听读过程中思考: 散步的人 季节、地点 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三)精读课文,探究美点(约十分钟)假如有朵鲜花,应该献给谁1、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2、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3、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献给文中的“我”孝敬老人,有家庭责任感,在处理家人的分歧时讲原则,不宠爱孩子。献给文中的“妻子”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献给文中的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献给文中的孩子聪明活泼,也很懂事。(四). 默读课文,感受亲情(约8分钟)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我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板书:我、妻子、母亲、儿子) 2.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确实几乎是全部。作者把它想像成“整个世界也是很贴切的。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板书:爱和责任、尊老、爱幼、整个世界)(五)凝神细想,抒写亲情(约二分钟)1.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示例: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加以模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尊老爱幼)的事例吗?(六)课后作业1.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帮助父母做点家务,陪父母散散步2.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难点: 散 步 莫怀戚 母亲(慈祥) 整个世界 儿子(聪明) 尊老 爱幼我 (孝顺) 爱和责任 妻子(贤惠)(十)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