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850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1第卷(39分)一、(12分,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独处(ch) 逢(png)孙 阙(ju)秦 会(kui)稽 B、脉脉(m) 贾(g)人 疾疹(zhn) 窥(gu)镜 C、强(qing)谏 没(m)死 沟壑(h) 敛裾(j) D、期(q)年 朝(zho)服 仇雠(chu) 不肖(xio)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碧 煤屑 丰姿 门庭若市 B斑驳 消受 袅娜 游目聘怀 C膏腴 宁谧 缥缈 无精打彩 D点缀 眺望 花蕊 姿态编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王校对文章真是认真,再细微的地方也不轻易放过,可谓锱铢必较。B 曾几何时他还是幼儿园的一个好孩子,但到了高三竟然因为打架斗殴而被公安部门拘捕。C日前,互联网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闹得沸反盈天。D考试应讲诚信,考场上顾盼神飞,转前转后,寻机作弊是为人所不齿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新的研究课题。B.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身价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C.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确定在上海举行,是由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上大显身手,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D.关于“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学校。二、(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注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5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6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三、(12分,每小题3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游玩,游览。B、鲍叔遂进管仲 进:推荐,进献。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既:既然。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没有才能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师不必贤于弟子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0、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知我不羞小节”的“羞”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C、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D、素善刘侯张良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A、 B、 C、 D、第卷(121分)四、(15分)12、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译: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译: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8分)蝶恋花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分)(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字是什么?为什么?2分)14填空(2*4=8分). 荀子,名 ,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敬他,称之为 ,他的作品集为 。劝学的“劝”字的意思是 。文章论述了 这一中心论点。文中有两个成语,分别是 和 。. 人们常用劝学中的“ ”来说明学生的水平超过了老师,又引用“ ”来说明学习应取持之以恒的态度。. A.论语主要记录 时期思想家 言行的书,是 根据 写下来的,全书共 篇。B.孟子是记录 时期思想家 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 篇。4.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_、_、_、_。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11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12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13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14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15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16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17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15联系全文看,文章的标题“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含有哪两方面的含义?(4分)16本文重在写“小屋”,第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4分)17理解13节画线句“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的含义。(4分) 18联系全文看,在表现主题方面,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 六、语言表达(12分)19请提取、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4分)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魔术是 _ _ 20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个虚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独爱莲,这也罢了,但是字里行间对牡丹似有贬意。( ),牡丹本身不俗。_。比起芍药不可同日而语。花大而瓣多,色彩淡雅,黄蕊点缀其间,自有雍容丰满之态。最难得的是其近根处的木本,在泡松的木干之中抽出几根,透润的枝条,极有风致。叶子的脉理停匀,形状色彩,亦均秀丽可观。21假设热闹的大观园正举行“大观园风采之星”的选秀活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秦可卿、妙玉、袭人,红楼俊男靓女纷纷登场,尽情展示。作为观众,你的短信支持自是必不可少。请你设计一条短信,说出你最想支持谁,并同时谈谈你支持他(她)的理由,不少于30字。(4分)支持对象: 支持理由: 七、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我活在你的心里。”我们常常容易忽略身边的一切,殊不知,最熟悉的地方也有着最美丽的风景。 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答案1.A 2.A 3.C 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一片混乱。(A项为贬义,为小事或小钱计较;B项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D项为褒义,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应改为“左顾右盼”)4A (B项“供不应求”前偷换主语;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之所以”;D项宾语中心语残缺)5D 应为对俗词大加声讨6D 原文中是说偏离了词的音乐传统,不为当时词坛多数人接受,这是张冠李戴7B 这种说法原文中没有依据8、 C (既:已经;以后)9、 B (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10、 A (“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是意动用法,即“不以小节为羞”;A项的“耻”也是意动用法,即“不以相师为耻”。)11 、 C (句表现管仲的功绩,句表现管仲的志向,这些都是表现他的“贤”。 都是管仲在未得志之前的表现。)12、 (1)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2分,大意对1分,“也”译出感叹语气1分)(2)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3分,大意1分,译对“而”、“多”各得1分)13(1)堕花(落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必须要有“落”、“老”、“开过花”等字眼,如只答“花”、“柳”、“樱桃”,无法表现暮春特点,只得1分)(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或答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友人,而是运用曲笔的手法,委婉曲折地写朋友的境况(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3) “点”或“破”;遥看青山,高耸入云,云端之上,山峰就像一个小点(描述画面1分),“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扣住景物特点分析1分)。赏析: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这是一首送别词。“簌簌无风花自堕”,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籁籁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地,好一份安闲自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白居易戏答刘禹锡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路尽河回人转舵”:“送者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舟中却见舵已转。”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故典,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14、1、况 , 战国 , 荀卿 ,荀子, 劝勉 ,“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A 春秋 ,孔子及其弟子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和回忆 20B 战国 ,孟轲 ,74、大学、 论语 、中庸、孟子15标题“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2分)又指幻景中的楼阁,理想中的远离喧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2分)16写树为小屋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写小屋,由于树的衬托(烘托),(答到烘托手法2分)才使小屋幽静、小巧、别致出色的特点更加突出。(答出烘托手 法效果2分)17出外时,是满怀希望,去开始新的一天生活,所以说“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归来时,满载成功的收获,所以说“小屋”是“幸福的终点”;这里的“山路”已是一种象征,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之路”,“幸福之路”的象征,所以说在这山路上往返,是“往返 于快乐于幸福之间”。(三点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4分)18托物言志(1分),作者借对筑在山上的一所家居小屋的抒写(1分),寄托了他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主题2分)(只答表现手法,没有简要分析只得1分;答托物寓意也对,答借物写人、借景抒情等给2分,其它类似说法酌情给分)19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不是单句0分;不符合下定义的格式“魔术是的一种杂技”或“的一种杂技叫魔术”0分“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这三个要点少一点扣1分,语序错误扣1分;句中出现非主要信息“真可谓变化莫测”、“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最多扣1分,不累计;超过字数扣1分)20其实(1分);(3分)(错一处0分)21“支持理由”应言之成理,符合人物身份,不着边际的空话,信口开河的扯谈为0分。附:文言文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因贫穷,经常沾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当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齐桓公任用,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因此也成霸业,多次联合各国诸侯主持盟会,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谋划。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