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115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最适合题意)1.甲骨文的内容得到印证的史书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2.西周与商朝相比,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压迫奴隶和平民C.实行分封制 D.强化奴隶制国家机构3.以丝织品作为政府税收来源的是( )三国时的吴国 三国时的蜀国 五代十国时的吴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 五代十国时的前蜀A. B. C. D.4.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缓和阶级矛盾C.富国强兵 D.解决财政危机5.下列哪项在当时欧洲刚刚出现就被中国的科学家介绍到我国( )A.三角函数 B.微积分 C.概率论 D.等差数列6.我国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是在(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7.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图中的内容属于历史知识有错误的是( )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 墙上挂着一柄铜剑孔子把纸铺在桌上 用楷书书写:仁者,爱人A. B. C. D.8.专业教育开始确立是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衰微10.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郡县制 B.使秦国的史书更好地流传C.打击神仙迷信活动 D.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11.唐代出现传奇小说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市民生活的需要C.志怪小说的流传 D.宫廷休闲的需要12.清朝前期,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六部 B.大兴文字狱C.设军机处 D.八股取士13.近代以来,最早设立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的新职位是( )A.礼部尚书 B.理藩院大臣C.五口通商大臣 D.总理衙门大臣14.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15.1862年美国商人创办旗昌轮船公司于上海,并逐步垄断了长江上的航运。美国人取得该项权利是依据(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16.对洋务派和维新派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分别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两个派别B.两者都主张政治改革C.两者都主张维护清朝统治D.两者有政治同盟关系17.1954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是为了( )A.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B.把战争的责任推给共产党C.在国共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D.需要与中共商讨国内和平问题18.孙中山和洪秀全思想共同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B.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武装推翻清政府D.主张人人平等19.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展对贸易最主要的动力是( )A.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B.工为革命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需要C.商业利润的刺激D.清政府的软弱可欺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B.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程度不同C.国民党是被迫与共产党合作的D.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1.甲午战争期间,英国一再怂恿日本侵占朝鲜( )A.借机打开朝鲜门户B.企图进而去出兵中国东北C.与德国在远东对抗D.阻止沙俄势力的南下22.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标志是( )A.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C.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义D.第一次参加亚非万隆会议23.国民党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支持 B.人民力量弱小C.中共力量弱 D.国共关系破裂24.新中国成立之初,“银元之战”和“米粮之战”的实质是( )A.打击投机商人 B.解决财政困难C.争夺市场领导权 D.争夺城市的控制权25.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内容B.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C.已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D.和平与发展为主潮流的时代产物26.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成定势27.北美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摆脱宗主国的束缚B.印第安人和黑人受压迫C.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D.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28.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新航道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意大利文艺复兴29.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30.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进一步推行C.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31.宅地法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使美国经济重心转移到西部B.形成了国内统一的市场C.西部农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废除了西部地区的奴隶制32.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A.都是在法西斯政党的操纵下建立起来的B.建立后都解散了其他政党和国会C.都打着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招牌D.都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33.一战后,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影响不包括( )A.美国掌握了赔款问题支配权B.战后欧洲经济得到迅速复兴C.美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D.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主要帝国主义矛盾34.1938年日本改变侵华政策的国际背景是( )A.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日本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C.欧洲战场的战争全面爆发D.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35.为了实行高技术战略,1985年西欧各国提出了( )A.星球大战计划B.信息高速公路C.科技立国口号D.尤里卡计划36.二战后导致美苏进行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两种政治制度的根本对立B.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革命阻碍了美国的称霸计划C.战后美苏军事力量相当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37.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最重大的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B.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C.美欧日三极之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经济冷战对手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西方二、材料解析题38.阅读下列材料(按:朱元璋颁行御制大诰等,记录其亲自审案情况。)材料一 湖州府官吏刘执中等,不谋公而谋私,将籍没凌说山场所产木植,砍伐二十九万,设计差夫搬运,卖遍府县,然后止差五千人搬运。后与各处人夫,及推官吕惟贤等,通同作弊,除各匿入己外,止解二万余根至京。自取之祸,安可逃乎!材料二 兵部侍郎王志,为勾捕逃军等事,受赃二十二万。朕亲问之:“尔贪何若是?”对曰:“财利迷其心,虽君亲亦忘之。”曰:“今如何?”对曰:“臣临刑方觉,悔不及矣。”材料三 (清著名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载)又案草木子,记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到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曰皮场庙。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根据以上材料,对明太祖的惩贪作简要评述。要求:应包括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海国图志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约,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摘自郑观应语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变法通议回答: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概述其基本思想。材料一、二的异同点。材料三中所论的“商务”指什么?“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这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话意思相同?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7年10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时称“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一致努力,反对造成国际无政府主义和不稳定局势的那些国家。仅仅依靠孤立或中立是无法逃避国际无政府主义和不稳定状态的”。他建议参考医学上“检疫隔离”的方法,来制止世界性无法无天的瘟疫的蔓延。材料二 1940年12月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在讲租借政策时说:“比如我们邻居家失了火,而我们家又有浇花园的水管子,我该怎么办呢?我不会在救火之前对他说:老兄,这根浇水管花了15美元,你得按价付款后才能使用。我应当让他先用这水管子球火,等救完火如果水管子完好,再还给我们。”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国外交政策史材料三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盟国方面对于日本的作战,其条件为:一、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二、日本在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归还苏联;大连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借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予以恢复。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回答:据材料一所说罗斯福的“检疫隔离”政策其实质是什么?据材料二所说美国对于欧洲法西斯采取什么政策?其影响怎样?材料三反映雅尔塔会议的什么特征?应怎样进行评价?三、问答题41.评析蒙古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原因及其对祖国历史发展的贡献。42.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试结合史实说明帝国主义是怎样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四、写作题43.近代中国面临着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争取国家富强的两大任务。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既然是因贫穷落后才引来外敌、失去独立,只要致力于经济建设,使国家富强,“西人即可敛手”,外敌自退,政治上的独立地位也就自然恢复了。请针对以上观点,结合18601957年近百年中国社会历史情况,写一篇400字以内的小论。(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楚,语言简明扼要,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A 5.C 6.B 7.B 8.C 9.A 10.D 11.A 12.C 13.C 14.B 15.C 16.C 17.A 18.C 19.B 20.D 21.D 22.C 23.A 24.C 25.B 26.C 27.D 28.A 29.B 30.A 31.C 32.D 33.C 34.A 35.D 36.B 37.A二、材料解析题38.原因:明初,中央、地方官吏以权谋私、贪赃乱政。措施:明太祖以枭首、剥皮等酷刑惩贪并设皮场庙以惩戒官吏。评价:明初统治者严于吏治,这是明朝得以实现初期的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原因;但当时腐败现象是封建制度本身带来的,因而严刑峻法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39.材料一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持清朝统治。材料三是早期维新派,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但洋务派却抽掉了林、魏“制夷”的爱国精神。“商务”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实际是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只是单纯照搬外国的制造技艺。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君民共主”。40.对于法西斯侵略扩张造成的领土变更事实上给予承认,实际上是绥靖政策。支持反法西斯的国家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等于美国卷入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去。有利于英法等国对德国法西斯作战,有积极进步意义。三国在对法西斯作战中一致行动。背着中国签订的秘密协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是美苏两国两分天下的产物。三、问答题41.原因:南宋国势衰弱,为蒙古入主中原,统一全国提供了客观条件;南宋统治集团苟安江南,投降派得势,导致宋金议和,使南宋失去淮水至大散关以北大片疆土。蒙古政权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攻灭南宋统一全国的条件。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并迅速封建化;蒙古骑兵先后征灭了畏兀儿、吐蕃、西夏、金,攻占大理,形成对南宋的包围;忽必烈继位后重视农业生产,为攻灭南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76年,元军攻灭南宋,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贡献:元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封建王朝,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2.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和维护中国封建制度等手段,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40年至1895年,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开商埠,控制中国关税,取得中国沿海和内河航运权等,使中国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办了许多工厂,几乎垄断了中国工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攫取采矿权,使中国的矿产资源遭受掠夺,重工业无从发展;攫取铁路修筑权,通过贷款获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在华的政治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镇压、破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极力保护中国的封建剥削制度,阻止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还通过一系列条约,攫取在中国的权益,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奄奄一息。四、写作题43.(1)论点:认为中国富强,外敌自退,是颠倒了两大任务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独立才能谋求富强。(2)论据:帝国主义企图永远将中国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顽固坚持反动立场,阻碍经济发展。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单纯追求富强,结果在封建主义阻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失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希望实现政治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因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失败,民族工业步履维艰,中国仍未富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为经济富强提供了保证,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3)结论:没有政治独立,不可能获得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是先决条件,是第一位的,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保障,是第二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