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李克建.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089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李克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李克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李克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2.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并积累古今异义词。【学习难点】辨析“世外桃源”真假,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时间】 2课时【知识链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第一课时要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翻译。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 自主先学1.熟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句读。2.能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一)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完成以下题目。1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刘子骥(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 ,名潜,字元亮, (朝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课前检查-学生朗读、点评。朗读指导:1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要读得有起伏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二 课中互动学习 (一).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落英缤纷欲穷其林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悉如外人黄发垂髫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欣然规往无问津者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出错的词语加强记忆。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关注古今异义词)疑问摘要:(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重点语句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检查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 你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第二课时要点:回顾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理解世外桃源的美、乐、奇,体会作者意图。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 自主先学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二 课中互动学习 (一)齐声朗读(或背诵)课文,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了下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词概括。 (二)分步品味:想像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1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示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蝶(1)这里的 美,你看 (2)这里的 美,你看 2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示例:男子耕田种作虽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1)女子 (2)老人 (3)小孩 (4)渔人 3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示例: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 奇,那是因为 。(2) 奇,那是因为 。4桃花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5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请说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 (2) (3) (4) (5) 这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三、课堂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寻向所志寻病终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屋舍俨然便舍船2理解性默写(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2)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3)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 。 , 。 , 。(4)交代桃花源人来历的句子是: , , 。3.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课后反思: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学习重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语言之美,手法之美。【学习难点】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学习时间】1课时【知识链接】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第一课时要点: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掌握重点字词以及文章的大意,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导学过程使用备注自学过程(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学习方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1、 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方法:对照课下注释,参考资料与巳学过和知识,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鸿儒()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之劳形( )(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文中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三):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法:学生先注意听别人读课文,然后标画之后讨论,最后集体交流)8、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是一种 的写法。9、用课文原句填空:(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这些是实写,虚写的句子是: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三、自展:解析课文(学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解析”部分先由学生试做或思考,自展课时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将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解析到位。)10、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云”有何作用?1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请概括。这些是写“陋室”的“陋”吗?这是一种 的写法。12、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联系全文可看出作者借“ ”赞扬“ ”(各填一个词语),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四)拓展训练 13、请举出古诗文中托物言志的例子。14、仿照课文开头两名反向立意的写法写几个句子。15、以教室赞为题,仿写文章托物言志、反向立意的写作方法。列出写作提纲:学后反思22短文两篇爱莲说(周敦颐)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 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时间】1课时【知识链接】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第一课时要点: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掌握重点字词以及文章的大意,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自主预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注意掌握文言词: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亵玩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2、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二、思考、交流、提升。a.全文的主旨是什么?b.三种花各象征了怎样的人格?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c.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学习爱莲说有什么现实意义?三、过关检测:【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短文以莲花为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从上下文连贯来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莲”美好的形象,是从它的 、 、和 等方面,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中君子”。第二段中,作者把菊喻作 ,用它的蕊寒香冷表现人的 ;把牡丹喻作 ,用它的浓丽妖艳表现人的 ;把莲喻作 ,用它的纤尘不染表现人的 。这些比喻运用得巧妙而贴切。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是怎样的一个人?5、【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6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7、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理由。最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8、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答:小结反思:23 核舟记 (魏学洢)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教学重点】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学习时间】1课时【知识链接】 清代张潮编选得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第一课时导学过程 备注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 ) 膝( ) 褶( ) 髻( ) 倚( ) 戌( ) 篆( ) 八分有( )奇( ) 诎右臂支船( ) 二、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虞 山王 毅 叔 远 甫 刻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盖大苏范赤壁云 : 轩敞: 启窗而观: 石青糁(sn )之:中峨冠而多髯(rn)者: 东坡右手执卷端 : 绝类弥勒: 神情与苏黄不属(zh): 诎右臂支船 : 左手倚一衡木: 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四、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合作探究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二、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1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同桌互相复述课文。2、全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请为第二部分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3、文中介绍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并据此归纳。) 4、课文分述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1问题讨论,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揣摩下列语句:(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请选例评点:达标巩固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2、细读两篇短文,找出课文有“为”字的句子,整理在下面,比较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下面八句话中加点的词有四组同义词,请把同义词连起来,并解释词义。薄如钱唇 箬蓬覆之 意思:盖。持就火炀之 其船背稍夷 意思:平整。则字平如砥 东坡右手执卷端 意思: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细若蚊足 意思:好像4、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找出下列各个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板印书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若止印三二本 为字共三十有四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探究分享学习完本课后,你对作者、字词、篇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想法,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教(学)后记:24大道之行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重点难点】重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难点: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将文意理解上存在的问题用双色笔勾画出来。3.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导学提纲】课文结构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社会关爱大道之行也 详述基本特征: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总结全文知识链接1.“大道”,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意思是大道施行的时候。也,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大道之行”高度概括地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 )2通假字。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解释成语: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合作探究】、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后文中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当堂训练】一、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经典之一,西汉 对秦朝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篇。礼运,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答问的著作。2、所谓“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 、 、 、 ;“五经”是指 、 、 、 、 二、字词翻译1、 大道( )之行( )也 2、 选贤( )与(拼音: 解释: )能 3、 讲信( )修( )睦( )4、 不独( )亲( )其亲( )5、 男有分(拼音: 解释: ),女有归6、 故外户( )而不闭( )7、货恶(拼音: 解释: )其弃于地也三、翻译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四、回答问题:1.“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大同”社会的特征的。2写出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意义相近的句子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说明:老师在此栏目写导学策略;学生在此写方法和规律总结25.杜甫诗三首设计:李克建 课型:讲读新授课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背诵这三首诗2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3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学习时间】 2课时【知识链接】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第一课时学习望岳一、介绍写作背景: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一、课前自学1、解释加粗词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2、杜甫是_朝伟大的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称他的诗为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3、望岳选自_。作者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西岳_、南岳_。二、合作探究,组内交流。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4、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三、谈收获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学习春望一、介绍写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二、课前自学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2、如何理解题目春望?3、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三、合作探究,组内交流。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拓展提高1、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3、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五、当堂检测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反思评价:】第二课时学习过程【知识链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一、自主学习1、朗读体味诗歌氛围2、释词解句掌握诗歌内容(提示:参照注释思考理解诗歌大意)3、复述课文了解构思技巧(提示:抓住记叙要素和叙事线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二、合作探究,组内交流。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内容。2、说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作用。3、哪些诗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4、石壕吏一诗所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时期,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 ”。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是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1) 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2) 诗人此时的情感是什么?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品味语言分析加点词的意境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急应河阳役 独与老翁别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三、拓展延伸1、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