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058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2.课外活动不包括()。A.群众活动B.文娱活动C.自习课D.科技活动3.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的特征称为()。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4.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A.鸽子B.猩猩C.狗D.白鼠5.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概括思维D.间接思维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7.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政治法8.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A.课外活动B.课余活动C.群众活动D.文娱活动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知识直观10.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A.教学计划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教科书1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12.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13.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14.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A.一般迁移B.同化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15.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激励能力C.自我调控能力D.自我分析能力16.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A.引起学生注意B.揭示教学目标C.适时给予反馈D.评定学习结果17.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A.1862年B.1898年C.1902年D.1922年1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19.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A.校长B.教育主任C.班主任D.科任教师20.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A.100%B.80%90%C.70%D.50%2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23.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25.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2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2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D.学生为主2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1.言语直观具有哪些特点?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什么特点?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4.简述学生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5.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欣欣是小学四年级某班的班长,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能歌善舞。这次,班上又要进行班干部竞选,欣欣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满以为会得到最高票 数,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落选了。欣欣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班主任和她一起分析了原因:虽然,她能力很强,也为班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她总是爱自以为 是,对同学呼来唤去,如果同学有不同意见,她总是坚持己见,有时还爱撂挑子。问题:请你运用自我及自我概念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欣欣存在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 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主题 班会设计如下: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问题: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2.C【解析】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3.A【解析】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的特征称为信度。4.C【解析】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狗。5.A【解析】“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6.C【解析】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7.B【解析】由题意可知,这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品德评价法。8.A【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9.A【解析】题干符合实物直观的内涵。10.D【解析】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11.A【解析】没有知识的领会,巩固和运用等环节就毫无意义。12.B【解析】题干符合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内涵。13.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人、详述和汇总。14.C【解析】题干是顺应迁移的定义。15.A【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16.A【解析】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引起学生注意。17.A【解析】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18.A【解析】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19.C【解析】班主任主要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所以题干所指是班主任。20.B【解析】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80%90%。21.C【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22.D【解析】“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23.D【解析】传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小学学科教学实际,很难指导课堂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解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24.B【解析】若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越多,回忆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25.C【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C项既对他人(营业员)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26.D【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7.B【解析】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28.A【解析】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9.A【解析】客观性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30.C【解析】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二、简答题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不受 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言语直观还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 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 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3.(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4.(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第一,学生是人,是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第二,学生是发展中 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的主 要任务是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规范化的学习。5.(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三、材料分析题1.(1)自我的含义:把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意识到自己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意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詹姆斯认为,自我涵盖两种意义:一是主体我,一是客体我。客体我即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及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整合知觉与态度,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2)欣欣对自己的看法就是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并且与客观事实出现了偏差,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她看到的只是自己身上的优点,而没有找出自己的缺点,所以就自以为是,瞧不起同学,坚持己见,有时还爱撂挑子。(3)解决办法:首先,要教育她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其次,还要能够正确看待同学,学习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最后,老师多观察、帮助。2.这个主题班会的设计较好。因为它基本符合一个好的主题班会的要求:第一,精心设计主题,主题必须服从于教育方针和班级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班集体的健全和完善。该班会针对社会和学生思想实际,抓住学习雷锋的教育时机,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到实处。第二,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 题。主题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学生需要,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影响和深刻的教育。第三,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 代性。针对社会实际和时代的不同,找到学习雷锋的方法。第四,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小学生一般都有求新、求奇、求异、求乐的需要,主题活动要从学生实际 出发,注意将知识性与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寓教寓学于活动。班会有讲故事,有事迹介绍,有讨论,形式多样。第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 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题活动应体现学生的自主、自治和自动,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人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乐、有所获。全班学 生一起讨论、商量,学习雷锋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生自己提出和解决的,学生是班会的主人。四、教学设计题答案:略。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A.教学规律B.教学规则C.教学原则D.教学细则2.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A.35岁B.57岁C.810岁D.1113岁3.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学科知识素养B.文化知识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讲解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指导法5.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A.社会性B.稳定性C.连续性D.共同性6.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同学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早期干预B.问题预防C.发展指导D.缺陷矫正7.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A.人际排斥B.人际吸引C.人际合作D.人际竞争8.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A.示范B.讲解C.练习D.反馈9.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A.心智技能B.表演技能C.写作技能D.操作技能10.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产生了()。A.教师B.班主任C.学生D.校长11.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2.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3.难题提供了试题的()信息。A.错误率B.通过率C.平均通过率D.平均错误率14.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1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D.遗传决定论18.()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表1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出版。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0年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21.()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A.关注B.尊重C.真诚D.同感2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23.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A.察举制B.举孝廉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4.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25.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26.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比较B.变式C.概括D.直观27.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A.后勤职工B.行政干部C.学生D.教师28.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A.4岁B.3岁C.5岁D.7岁29.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热爱教育事业D.加强自身修养30.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愿发展B.自动发展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2.简述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4.师生冲突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5.简述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刚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的考试题都是来自课本里面的习题。当我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每天把 课本里面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成绩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 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缮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 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 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瘁,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 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 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2.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3.A【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学科知识素养的基础上。4.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5.A【解析】不同性质的社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德育,因此,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6.B【解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问题预防。7.A【解析】题干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8.C【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练习。9.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10.B【解析】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没有班级这一概念,也就没有专门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班主任。11.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12.C【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使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了下来。13.C【解析】通过教育学对习题训练的重要性论述可知,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14.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解释。15.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16.A【解析】1904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17.D【解析】题干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1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1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1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2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课堂的细节。21.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22.A【解析】夸美纽斯使教育学体系形成。23.D【解析】前三种是汉朝及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隋代实行科举制一直延用到清末。24.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25.B【解析】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26.B【解析】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27.D【解析】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而且也是在教师的管理下进行的。28.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9.B【解析】教师热爱不热爱教育事业,从他对学生的态度上就能体现出来。30.C【解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自主学习,即“教是为了不教”。二、简答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培养学生在 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的发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德、 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完成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任务,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 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2.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1)集体目标的形成。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 用。形成集体目标主要有两个方法:直接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方法;间接过渡的方法。(2)规范和舆论。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它有三个重要的心理功能:群体支柱的功能、评价标准的功能、行为导向的功能。遵从:个人遵从有三种方式:服从、认同和 内化。建立积极规范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班干部以身作则,要避免形成消极的非正式规范。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舆论发挥出来。小学生中的 舆论主要受教师的导向。(3)内聚力。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信奉程度,此外还有以下几方面: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度;群体的领 导方式;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外部影响。(4)心理气氛和士气。气氛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士气指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 神。影响士气的因素有:对群体目标的赞同;对活动的满意度;群体领导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3.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4.(1)就学生方面来说,一是学生的个性特点,如要面子、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二是自我维权意识强;三是有些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 责任感、羞耻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2)就教师方面来说,一是处理的方法、手段不得体。如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以训斥为 主,或者批评的场合不当,让犯错的学生感到没面子,或者有打骂学生的行为;二是处理问题不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不能及时矫正;三是不能控制情绪,易将个 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不满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四是平时与学生交流少,不了解学生的特点,缺乏情感交流;五是处理问题不公平,厚此薄彼。5.共同要素说由美国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1)基本观点: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 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共同要素即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也就是说,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2)理论价值和缺陷:价值:桑代克揭露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推进了学习迁移的实验研究。他提出的共同要素说揭示了产生学习迁移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对解 释具有相同活动内容或相同知识内容的学习之间的迁移有一定的说服力,并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缺陷:他认为头脑就其功能方面而言,是对特殊情境作特殊反 应的一架机器。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在特殊情景中所需要的每一种知识、技能、概念或观念,一定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来学习,这样迁移的范围就大为 缩小了。另外,共同要素说认为在两种没有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的过程之间,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 度。三、材料分析题1.(1)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刚的品德认知能力,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 协调发展的过程。(2)知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 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它是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指导道德行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不可能产生正确 的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认知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3)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小刚知道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的 行为是不对的,对是非进行判断,使小刚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为品德形成奠定基础。2.(1)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 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 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2)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2.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A.班主任B.目标和规范C.学生人数D.班干部3.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4.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5.终身教育是()。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6.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属于()。A.艺术教育B.自然教育C.社会美育D.美育教育7.关于智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B.学生学习成绩差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C.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智力D.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天赋和潜力,应该区别对待8.“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9.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杨贤江10.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剩余价值擎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1.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12.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1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演示法15.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A.卡特尔B.威特金C.吉尔福特D.列维托夫1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7.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A.多元教育B.终身教育C.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18.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A.洛克B.格赛尔C.孟子D.威尔逊19.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20.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21.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大规模创办的办学形式是()。A.私学B.公学C.书院D.官学22.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23.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A.尝试错误说B.闻-见-知-行C.顿悟学习D.认知结构的改变24.保持信息在2秒钟以内的记忆是()。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永久记忆25.概念是用()来表达的。A.句子B.词语C.言语命题D.图式26.学生具有发展的()。A.潜在性与现实性B.潜在性与可塑性C.可能性与现实性D.可能性与可塑性27.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28.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29.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速度和正确性有极大差别的关键原因是()。A.智力发展水平不同B.人生经历不同C.个性品质不同D.知识储备的质和量不同30.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1.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为什么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课堂纪律的类型有哪几种?5.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上有哪些独特功能?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义耳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P代 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恒量(恒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恒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 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然后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在嘴 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 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明白了“波义耳定律”。问题: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位专家到一所小学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 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 答。问题: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2.B【解析】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定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3.B【解析】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4.B【解析】观察精确性上有明确提高大约在9岁,一般为三年级。5.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终身化;二是教育的全民化;三是教育的民主化;四是教育的多元化;五是教育科技的现代化。6.D【解析】美育教育就是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而实现的存在于全部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美育。师表美就是教育美的一种。7.D【解析】智育的主要任务是用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教给他们基本技能、技巧,使他们具有运用知识的本领,发展他们的智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能说明该生的智力水平差。8.D【解析】小组活动的特点是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9.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教育即生活”。10.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1.A【解析】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12.A【解析】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13.C【解析】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14.B【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15.B【解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两种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16.A【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17.D【解析】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18.A【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19.C【解析】形象联想策略是指一种遵循形象化、组织化和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20.C【解析】功能固着,即从物体通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21.A【解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22.B【解析】态度的行为成分指个体准备对人、对事、对物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3.B【解析】荀子认为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24.C【解析】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是0.252秒。25.B【解析】概念用词语表达。26.D【解析】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塑性。27.A【解析】课外活动不可能代替课堂活动,课外活动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28.B【解析】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它的优点在于强调每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是较少考虑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29.D【解析】与新手相比,专家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30.A【解析】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二、简答题1.(1)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2)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 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4)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 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5)有效的监控。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及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 运用过程;(6)个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阶段也是学生逐渐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方向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的可能。3.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为:(1)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 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4.(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与指导;(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 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其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 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5.(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材料分析题1.(1)此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 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 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3)在案例中,马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了解小刚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马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 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对于小妮,马老师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然后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而对于小刚, 马老师说,你鼓起腮在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 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也明白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2.(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2)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3)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说来,学生 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更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 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4)从本案例来看,材料本身有意义,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是主观条件。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将新知识与适当观念联系起来,从而没有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意义学习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