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备课文档.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679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备课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五年级科学备课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五年级科学备课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二班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六、 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l.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火山 1课时3.地震 1课时4.做一块卵石 1课时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 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7.声音的产生 1课时8.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课时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12.秋季星空 2课时13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14木材 1课时15纸 1课时16.陶瓷 1课时 17.金属 1课时18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材料的分类 2 课时第五单元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凝结 1课时23.水的三态变化 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3课时 研究与实践1.研究学校里的噪声问题 1课时 2.材料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总课时:26课时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教学重点地球内部的秘密难点地球的结构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 自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 地球内部有什么地壳、地幔和地核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导入新课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2、 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4、 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5、 师生交流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2、 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3、 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5、 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4 、分组制作。6、 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学生回答学生猜测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欣赏录像提问交流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2-3页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火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火山知识,知道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自然观,树立关爱地球的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教学重点火山的成因难点知道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 课件板书设计 火山的成因 地球的内部结构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谈话导入师: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累累的果实,丰富的矿产,壮美的山色,奔腾的江河。但是,大自然在赐予人类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火山喷发覆盖了城市,夺去了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火山。(教师板书:火山)二、提出问题师:你们知道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吗?生:火山喷发时会看到火山口有浓烟。生:火山喷发时会看到岩浆像煮沸了的粥。师:说得很好,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火山喷发的情景。(播放视频资料:火山喷发)师:关于火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生: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生:火山喷发可以避免吗?三、研究火山的成因师:我们首先研究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我们小组想通过查资料来解决。生:我们小组想通过实验来研究。生:我们想通过查电脑来解决。生:我们可以看课本中的实验方法。师:这些都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好方法。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准备的资料,找一找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交流资料,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交流得特别热烈,谁能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生:我们组认为火山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有关系,地球的半径由6000多千米。地球表面到地心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次。地壳深处温度很高,地壳深处的物质会变成像炼钢炉内的铁水一样的火热浆状物质叫岩浆。岩浆在巨大压力下会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升,形成火山喷发。生:我想补充:地壳越往深处压力越大,越往地下,温度越高,每深100米温度升高约3,地壳深处温度可达1000左右。生:我知道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发物及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会堆积成圆锥形的火山。师:火山是这样形成的吗?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研究,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有酒精灯、番茄酱、三脚架、铁盘、火柴、土豆泥、雪碧、啤酒、红水、小玻璃瓶、细线、水槽,热水等。下面同学们先讨论实验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想一想用什么当作火山,怎样才能看到火山喷发的情景?(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帮助完善方案。)师:谁能说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法?生:我们想用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来研究,用酒精灯加热裹有土豆泥的番茄酱,看看有什么变化?生:我们想在水槽里装满凉水。把线系在小瓶颈上,在小瓶中装上热水,然后往小瓶中加入几滴红水,把小瓶倒放入大容器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我们小组想用啤酒来研究,开启啤酒瓶看看有什么变化?生:我们小组想用雪碧来研究,开启雪碧时观察有哪些变化?师: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生:不要碰坏玻璃器材。生:开启啤酒瓶时要小心。师:老师可以帮你开启。下面同学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小组长可以上来领取材料准备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生:我们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生:我们把小玻璃瓶倒放入水槽时红水自下而上升上去,像岩浆从地壳中自下向上流出来。生:打开啤酒瓶盖看到瓶内有大量泡沫涌到瓶口。师:为什么?生:瓶内的气压变小了,里面的气体像岩浆一样冲出瓶口就像火山喷发。师: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到火山喷发的现象,到底火山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的解释。(播放课件:火山的形成动画。配音:地壳越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四、火山喷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师:火山喷发是一幅壮观的图画,大自然在创造美景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火山喷发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你们准备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生:可以看课本。生:可以交流资料师:下面小组同学合作,赶紧找到问题的答案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研究结果。教师帮助学生交流。)师:哪个小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生: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生: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埋葬了两座城市,至少有2000人遇难。生: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的石山、永兴两镇境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海口石山火山群以其火山成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形态的优美性、矿泉的珍稀性和火山生态的完整性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师小结:火山喷发会摧毁房屋,夺去我们的生命,同时能形成一些矿物,有些火山喷发以后就再也没有喷发过,称为死火山,人们把这些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所以说火山喷发并不是百害无一利。五、总结拓展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生:我知道了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生:火山喷发可以形成一些宝贵的矿产资源。师: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火山的知识,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办成一份关于火山知识的手抄报。学生回答讨论小组讨论生答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6-7页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地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Flash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难点地震的求生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 地震的形成。地震灾害的预防。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2.地震的求生方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教学导入: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二、探究过程: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交流讨论汇报交流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生:可能是岩石断了。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生:做实验。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学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指导)汇报探究结果。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生:木棍断了。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生:是地下的岩石。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生:应躲到卫生间去。四、拓展活动: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交流讨论回答地震的破坏性地震的成因讨论实验讨论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11-12页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做一块卵石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从观察卵石的外型和所在地的环境中提出有关卵石形成的科学问题。2.学会对卵石形成的科学奥秘做出假设,并能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做好实验记录。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验证了解岩石的风化作用和卵石的形成过程。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3.学会运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乐于提出问题,愿意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2.能感悟到任何科学都必须经历科学实践验证才能通过的道理。3.在探究合作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与同学分享。4. 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教学重点卵石的形成难点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的认识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新课导入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卵石。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二、做一块卵石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汇报交流: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从上游搬到了下游。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汇报探究结果。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四、拓展活动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回答分组实验讨论猜测实验交流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15-17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常见的矿物难点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 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每种矿物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观察样品仅能了解矿物的一些表面性质,但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特性,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识别。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研究矿物特征。教学时,准备几种常见矿物,让学生一一辨认。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认识这些矿物。使学生明确:认识矿物可以从颜色、光泽、硬度、矿物条痕等方面进行描述。对矿物的光泽、硬度、矿物条痕的观察方法,教师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应如何观察研究矿物,也可引导学生阅读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对每一种研究方法进行简单论证,如使用小刀观察时该如何观察,应注意什么,等等。再组织学生开始研究,并设计如下记录表格:矿物名称颜色光泽硬度条痕其他活动二:“关于矿产,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让他们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都提出来。师生共同归纳、整理这些问题。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顺序。并做一份问题备忘录,将整理的问题记下来,以便明确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要在下一节课解决,哪些问题在课下研究,使问题研究有连续性,不遗漏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认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矿产。活动三:一、认识人类对矿物的开采、加工和提炼。能源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较为复杂,在这里只是让学生有个大体了解。可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首先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学生很少能看到煤、石油开采的场景,需要教师搜集一定的高质量的音像资料做成课件或用录像做补充,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人类造福,改善环境,减轻劳动强度。二认识合理开发、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三拓展活动:拓展活动是让学生研究煤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交流研究结果,可以做成动画课件交流,可以将煤的形成过程以科学童话的形式介绍,也可以通过图画展示,还也可以将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包括进去。目的是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地球奥秘。观察讨论填空提问题讨论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20-21页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地表的变化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其他信息源;能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3、了解地表是不断在变化着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难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 板书设计:地表的变化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化石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建议合理开发地球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播放一些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视频资料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的冲刷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有什么发现”(二)新授: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6500万年前和现在地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问学生: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猜想它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并由此看能发现地表演变过程。讨论: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提出化石的概念。请思考这几个问题: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表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表,认识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地表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如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曾对侵蚀、搬运、沉积做了动人的描述,不过他比沈括晚了约400年,他在多次考察阿尔卑斯山后指出,砾石是河流挖掘作用的产物,山是水作用于地表形成的,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被河流搬运到海中,会使海底升高,海水退却,海陆的轮廓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最后,引导学生获得认知:地表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如, 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细沙和尘土;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使一些农户房屋墙壁严重开裂,部分水田不能耕种,饮水也成了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作用,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两面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自由活动: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拓展活动:此项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建议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小组长,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把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交流会。观看对比思考问题交流探讨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训练24-25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2、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3、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着线的泡沫小球。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难点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二、自主探究(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3、汇报实验结果。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拓展活动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30-31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谁能传播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能传向四面八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声音的传播方向和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声学道理。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途径。难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 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教学导入1、教师介绍器材超市。2、学生观察、试用器材,对于不知道名称和操作方法的,可以问教师。3、教师:在研究了声音的产生之后,我们接下来该研究什么呢?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究活动1、教师: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究。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哪几个小问题呢?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及提醒学生讨论时要不影响其他小组。)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方向?能在?传播形式?)4、教师:每个小组选一道问题进行研究,好吗?我觉得在选题时应该选得题要小组同学都有研究兴趣,并注意所选的题我们是否有器材来研究。可以吗?5、学生小组讨论选题。(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考虑准备用哪些器材来研究。)6、教师:各小组根据所选的题选取需要的器材。7、学生选取器材。(三)交流汇报、经验共享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提醒学生汇报时每个小组要有主讲学生,要依据本组的实验计划,汇报全面。开展置疑和答疑。全体学生形成共识。)(对于学习难点声音的传播形式,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汇报,讲清这个问题。)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按照先破题,既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再选题,选择愿意研究和可以研究的问题;接着解题,通过选取器材、制定实验计划、做实验、取得发现和结果;最后交流汇报的方式解决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其他问题。“提问:(出图)请猜测:当玻璃钟罩里的空气被抽空后,我们还能听见闹钟的铃声吗?为什么?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34-35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3、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难点耳朵的构造方法讨论谈话手段实验多媒体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过程:一、引入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三、研究鼓膜的作用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四、研究耳廓的作用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交流反馈: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达标检测对应目标题目质量定成败课内练习基础37-38教学思考表三:小学教学课时教案学校_时庄街道中学_,年级_五_,学科_科学_。授课人陈强班级五二时间课 题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学目标1、让学生注意倾听和感受各种声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符号意义,以及与声音相关的一些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研究身边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习以为常的现象和规律。3、由感受到声音的多样性,从而感受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经历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确立课题、制订计划的过程,积累对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经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难点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方法观察 讨论 实验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感受声音1、(停顿几秒)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板书)?学生自由说。闭上眼睛,我们来到了室外,你们听。播放声音片段。睁开眼睛,你们又听到了哪些声音?你可以描绘也可以模仿一下,生说。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板书)的声音。二、探究活动1、对此话题,你特别想研究哪些问题?生发言(来源、各种声音特点、产生、强弱、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传播速度?每秒340米,人耳感觉到声音的过程、传播途径、发音规律、乐音和噪音之分,以多少分贝为界线,噪音的危害、如何消除噪音?)3、看来同学们对声音这个话题有着许许多多的问号,我们不妨挑几个话题研究一下。确立子课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怎样传播。(3)声音的应用。(4)类别(噪音、乐音、听不见的)过渡:活动要有计划,所以我们得制定一个研究计划。三、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1、指导声音的产生研究计划声音研究记录表研究人员时间地点记录人准备研究的问题:声音的产生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发现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的来源有哪些?3、人体哪些部位会发声?变化的原因?4、声音为什么有变化?5、听不见的声音有哪些?收获:新问题:刚才我们一起围绕声音的产生一起制定了一个研究计划,接下来老师要求大家分成小组,围绕你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