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部思政课假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1946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科部思政课假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文社科部思政课假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文社科部思政课假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社科部思政课假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一、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本次社会调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检验、丰富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使思政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让学生亲近自然、贴近百姓、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铭记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二、社会调查的具体要求1、就近就地进行。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实际进行调查。2、社会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3、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4、开展社会调查需要认真填写“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5、及时通过QQ、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6、进行社会调查时间应不少于一周,调查结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1500字以上,开学1周内以打印稿形式提交相关的指导教师,同时提交电子版。7、调查报告成绩由课程组全体教师根据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确定相应等次,调查报告成绩占本课程成绩20%。8、调查活动必须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在当地党团组织的指导下进行。9、调查活动可以结成小组进行,每组不得超过4人。10、调查活动必须独立完成、独立撰写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辅助照片和视频,以便展览并珍存。三、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本次社会调查主要围绕十七大以来的“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进行,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1、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调查。(合作项目、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规模效益等)2、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3、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4、贫困农民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扶贫措施调查。5、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6、生态文明村的发展历程调查。(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实力、人民富裕情况等)7、关于“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8、“空心村”状况及治理情况调查。9、贫困村脱贫致富途径调查。10、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11、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12、当地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13、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14、你所在地区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15、市(或者区)敬老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16、地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17、地区(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18、(乡村或城市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19、关于地区教育公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四、参与社会调查的对象2011级全体学生五、社会调查的组织动员本学期最后一次课,由11级思政课任课教师布置本次假期社会调查的相关安排,并作指导和说明。六、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7月25日放假8月 25 日(一)、什么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特定的方法、手段系统直接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信息资料,进而加以分析综合,作出描述和解释,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二)、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从各种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1、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和性质可分为应用性调研和理论性调研。作为我们这次暑期社会调查主要是应用性调研。侧重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调研。即某些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的调查研究。亦可分为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我们搞的调查研究主要是探索性调查研究。探索性调查研究是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它一种形式是短期性、走访式的调查研究。另一种形式是先导性的调查研究。即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走访请教专家、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以往的研究成果、各种观点以及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法手段,对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考察意见。2、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或重点)调查和个案调查等。我们这次调查可考虑采用抽样调查、典型(或重点)调查等。抽样调查: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抽样本的状况推及总体状况。这是目前社会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典型(或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三)、社会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要简而明,要便于统计分析。包括电话询问、邮寄问卷等。实地观察:如车流量、现场群众情绪、实地地形地物、周围环境等。座谈会:以五六人为宜,要做详细笔记、原声笔记。尽量原汁原味反映群众呼声。走访请教:对年事已高、有个别情况的人主要走访、家访地头访,虚心请教,做好笔记。蹲点调查:对有价值的信息,对一时难以了解到的信息,要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以蹲点的方式了结真实情况。个别谈心:有些问题一时难以了解到,但又很重要。要采取个别谈心的办法,将心比心,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了解。查阅历史文献:包括乡(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的文书档案,县(区)档案馆,图书馆等,查阅以往的文字档案,历史记载社会背景等。(四)、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调查的。取得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某些问题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换种说法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或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书。(五)、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因此,充分了解实情和掌握真实可靠的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所以调查反映的问题既集中又有深度。3、结构单一。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作者、日期)三部分构成。(六)、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撰写是在调查研究的结尾。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调查,并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梳理,对现实调查的某一问题有了清晰的思维和明确的判断后,就可以思考调查报告怎么写。按照调查报告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的思维,首先确立主体、明确标题、标题一定下来,说明主题已确立,就意味着调查报告完成了1/3。标题确定形式一般根据所反映的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采取陈述式、结论式或判断式,亦可采用问题式或复合式(即双标题式)。一般情况下,采用后者形式的偏多。写调查报告,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标题的确立。其次就是正文的书写,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导语:即在调查报告正文前面写一般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介绍调查对象的有关背景基本情况,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等,起提示全文的作用。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写的调查研究涉及到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清目秀,常常以标题标明。常见结构形式为:(1)按照事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写(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写(3)根据内容特点,把问题分列几个方面写。小标题要简而明。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语,即全文的思考、建议结论。为了保证调查报告写的集中简明深刻,下笔之前一定要根据确立的主题先拟订个撰写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将调查来得资料,分类排队,去粗取精,在此基础上,再用陈述性的语言撰写调查报告。语言一定朴实、原汁原味,这样才能保证调查报告真实、可信有深度。总的来说,正文的导语部分以介绍情况、说明目的为主;主体部分以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实况,报告实地调查的结果为主;结尾部分则是以对这一现象的讨论、思考总结为主,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提出调查组个人的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供有关部门参考。最后是落款:调查人:XXX, XXX 年XX月XX日。总之: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构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四、假期社会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题目(小二号宋体,加粗)(导语用宋体小四号,100-200字,包括调查对象、时间、地点、方式)一、(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小四号宋体加粗)(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1、(小四号宋体不加粗)二、(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小四号宋体加粗)(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1、(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结尾:(五号宋体)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