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95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总结重庆市烟草公司分公司(2008年10月31日)2008年,我公司按照国家局“一基四化”的要求,顺应重庆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从烟草农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开展了现代烟草农业的试点工作,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一)种植规模及效益基本情况2008年示范园区选点区邻鄂镇,属区种植烤烟规模较小,但生产潜力较大的镇乡,所选点区域涉及3个种烟村、4个种烟组,种烟农户27户,签订合同面积1006亩,栽烟1006亩。其中在园区投烤21户,850亩,收购烟叶48147.4公斤,上中等烟34122.45公斤,占总产量的71%,产值509049.74元;现还有15000余公斤烟叶未收购。(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修建烟水配套水池3个,总容量6000立方米,管网30千米,水桩340个,沟渠1.5千米,可配套植烟面积2400亩;集中选地10.4亩,修建园区烘烤场地,烘烤场内建卧式密集烤房40座,工作室30间,烘烤场地全部区划设置数个功能区,可配套烘烤1006亩烟叶;建成烟路13公里,覆盖整个示范园区;修建固定育苗点1处,配套育苗面积1050亩。协调地方政府装备防雹高炮1门,配置小型农机具23台(套)。(三)资金投入基本情况示范园区行业投入总金额589.8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0.02万元,生产性投入45.79万元,信息化管理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烟水配套工程82.5万元,烘烤设施建设259.2万元,育苗设施建设16.32万元,机耕路建设182万元;生产性投入专用物资26.9万元,专业化服务18.89万元。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工作措施(一)坚持强化领导,提升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烟草公司一把手、烟办主任、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及相关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基础设施建设小组、生产技术指导小组、物资供应小组,具体负责按相关标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指导和提供相关的生产物资;同时落实专业人员长期驻点,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从组织上为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坚持不断创新,转变组织形式示范园区烟叶生产形式有三种,即:传统种烟户、种烟大户、种烟农场,传统种烟户和种烟大户、种烟农场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不同。土地资源配置:传统种烟户植烟土地均为承包地,种烟大户、种烟农场共计植烟面积986亩,自有承包地193亩,其余793亩(占80.4%)植烟地,均为租用地,租用方式均由当地政府按植烟区划进行统一协调,租金统一按每年120元/亩的标准进行支付,其中区政府统一对流转土地每亩每年补贴50元,其余70元,由烟叶生产业主自筹。烟苗配置:三种生产形式的烟农户均由育苗业主统一供苗,供苗结束后,根据供苗实绩烟草公司按30元/亩补贴育苗业主。烟房配置:传统种烟户烤房为原有自建烤房,种烟大户、种烟农场烤房均为专业化烘烤场。耕地工具:传统种烟户整地工具均为传统作业工具,种烟大户、种烟农场烤房均由专业机耕队实行专业机耕。(三)坚持适度规模,突出减工降本大户种植是我区烤烟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整个示范园区内户均种植规模达到37亩。其中传统种烟农户(种植规模小于10亩)5户,种植面积20亩,占2%;种烟农场(种植规模大于100亩)2户,种植面积310亩,占31%;种烟大户(种植规模10亩100亩)20户,种植面积676亩,占67%。传统种烟农户所采用的操作模式为传统操作模式,种烟农场、种烟大户生产全过程融入了大量的机械化操作和专业化操作,节约了较大的生产投入成本,据统计每亩地较传统种烟农户节约用工成本13个。其中:专业化育苗每亩地节约用工0.9个,专业化机耕起垄每亩地节约用工4.3个,专业化植保每亩地节约用工1.5个,专业化烘烤每亩地节约用工4.4个。(四)坚持专业分工,探索服务模式公司在所选区域组建育苗、机耕、烘烤、植保4类专业队。示范园区落实育苗专业户承包,全部大棚漂浮育苗,育苗面积1006亩,公司提供育苗物资,育苗结束后,公司根据用苗户领苗实绩,补贴育苗专业户每1100株/亩标准苗30元;示范园区新购进旋耕机10台,每台旋耕机确定1名机耕人员,1名机耕人员承担开厢起垄面积100亩,机耕人员据机耕实绩,向烟农收取机耕服务费每亩30元;新购进泰山18型机动喷雾器3台,成立植保专业队,据统防实绩按每次每亩2元,给予植保专业队劳务费用;公司对2007年烘烤人员进行筛选,选择合格人员6名组成专业烘烤队,由公司按1500元/月支付报酬,负责指导烟农进行烟叶烘烤。(六)坚持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公司指定专人按照“农户自愿,土地适宜,便于流转,基础较好”的原则,对示范区烟农户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烟农户档案,基层烟草站和公司相关人员根据烟农户档案,对所选择的基本烟农户进行选择;选定的烟农户对拟种烟地块进行圈划,公司落实人员对所选择地块进行土壤取样分析,建立土壤肥力情况信息,并制定施肥实施方案;其它阶段全面推行标准化运作,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规定,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统防、统一烘烤等,确保各项操作标准化;专业化烘烤智能化控制操作数据集成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终端控制,减轻烘烤人员操作负担。三、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效果分析(一)烟叶工场作业模式优缺点分析示范园区烟叶工场化运行主要体现在育苗工场化、烘烤工场化。育苗工场化的优点是保证苗齐、苗壮,保证栽烟时间基本一致,减少植烟业主(烟农户)的劳动强度;缺点是工场化由于集中度相对较高,其风险也较高,主要是苗子过度集中后,若操作不当带来的病害集中暴发的风险。烘烤工场化优点是集中操作,提高烘烤成功率,有效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其缺点是投入成本过高,加之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带来了运输困难。(二)不同运作模式机械化成本收益分析我区示范园机械化操作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一是烟农户散户运行;二是成立专业机械操作队伍。散户运行作业对象一般是自己给自己服务,其作业量一般难以饱和,势必会增大投入成本,而成立专业机械操作队伍,其在站点人员的统一调度下相互协调工作,其作业量较大,功效相对较高。如:旋耕机开厢起垄,一般植烟规模在20亩左右的散户就会购置1台,而组织机耕专业队其作业量一般达100亩左右。其作业量提高了近5倍。同时,专业队人员经过培训后,其操作机械技术较好,日均功效也较高。(三)烘烤工场、规模育苗点成本收益分析烘烤工场成本收益分析。投入烤能(500担以上):按公斤干烟计煤耗成本1.82元,电耗成本0.18元,人工成本4.79元,担烟成本小计339.5元/担,而传统种烟户公斤干烟煤耗成本3.08元,人工成本6.23元,担烟成本小计465.5元/担,担烟节约成本126元。育苗商品化成本收益分析。投入(1050亩育苗规模):公司无偿投入育苗设施建造、苗盘、基质、种子、棚膜,育苗户投入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共计19980元,总收入按30元/亩计算,合计30000元,总收益10200元,亩均收益10.2元。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示范引领成效初显(一)规模化种植取得新突破2008年,全区共签订合同种植面积72000亩,户籍规模达到15.6亩,较全市高4.6亩,较全国高8亩。一方面,随着户籍规模的提高,广大烟农户均收入明显提高,与外出务工比较效益有所回升,烟农种烟积极性得到提高,特别是50亩以上规模大户的种烟积极性有较大增强。据统计,50亩规模的种植大户主要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2岁,按照这一趋势判断,未来烟农队伍的年龄结构、综合素质将发生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户籍规模的扩大,提高了适用技术的到位率,烟叶种植的标准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专业培训的增多亦使烟农科学种植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再则,随着户籍规模的提高促进了土地流转的加快,为烟叶种植轮作创造了条件,为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专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区通过试点推广做到了100%漂浮育苗,100%大棚集中育苗,90%商品化供苗,育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移栽时间更加集中,移栽标准不断提高;全区新购置农机具230余台(套),组建专业机耕队28个,专业队机耕面积达到30000亩,占全区41.6%;烘烤上除了试点园区采取专业队烘烤外,烟叶种植农场成立了专业烘烤组,全区大面积推行了专业烘烤员进村入户指导烘烤,烘烤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开展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初分扎把专业队等为今后面上推广积累了一定经验。(三)减工降本目标取得新突破我区的试点园区亩均用工降到了23.1个,农场亩均用工降到了20.5个,专业大户亩均用工降到了25个,一般农户亩均用工从38个降到了30个,全区亩均减工10个以上。减工措施主要体现在育苗的专业化与商品化,土地翻犁与开厢起垄的机械化,物资与烟叶运输的机械化,烘烤的密集与智能化这四个环节。劳动力投入是烟叶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都占到 了70%以上。通过减工措施的不断落实到位,改变了传统烟叶种植烟农计算劳动力成本始终是亏损的局面,为大户种植、农场式经营打开了瓶颈。五、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机制。部分农民封闭的小农意识阻碍土地流转的进程。2、缺乏长远规划。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不是盆景,其探索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因此,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短期运作,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工作均应立足长远思考,立足于推进烟叶可持续发展思考。(二)相关建议1、制定投入机制,建立生产保障。建议国家局、市局(公司)制定长效投入机制,明确投入办法,规范投入行为,保障试点工作的连续性。2、调整工作重心,统一试点模式。试点工作重心应该调整到减工降本增效的目标任务上去,而不是一味只注重硬件建设,偏离通过示范最终推广的目标。建议国家局、市局(公司)统一规划试点模式,探索切合各地实际的减工降本有效措施。3、制定救灾机制,建立灾害保障。建议国家局、市局(公司)加大对受自然灾害(冰雹、洪涝、山体滑坡等)导致的灾害损失救灾机制建立情况进行试点示范,拿出一定专项资金,鼓励各试点单位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将上一年度烟叶增税部分按比例拿出建立植烟最低收入保障基金。4、制定流转机制,建立用地保障。建议国家局、市局(公司),按照“政府牵头,行业配套,农民自愿、烟农户承包”的原则,鼓励各试点单位政策性投入部分土地流转金,对示范区内闲置地或农民自愿流转的土地,采取补贴部分租金的办法,实现植烟土地向种烟农户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