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390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2、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生动、严谨的说明文语言 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转换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2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三、课程类型: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教具说明:板书。 六、时间安排: 1、课时安排:1课时 2、时间安排:第一环节,导入用时大概1分钟; 第二环节,介绍作者用时大概2-3分钟; 第三环节,词语解释大概用时2-3分钟 第四环节,文章解析大概用时35分钟; 第五环节,品味文章语言用时大概3分钟; 第六环节 ,总结课文,布置作业用时大概2分钟 七教学流程(1).课程导入(1分钟) 不知道大家对恐龙了不了解。在很久很久以前呢,恐龙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霸主。但是突然有一天,大约是在6500万年前,恐龙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争论不休。在科学家的眼里,恐龙的消失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科学家用自己的科学方法去论证自己的猜想。恐龙是怎样消失的?证据有哪些?到处发现的恐龙化石又证明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跟随着阿西莫夫的脚步走进神秘的科学世界,探究和恐龙有关是秘密。 (2)介绍作者(2分钟) 作者的全名叫做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国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小说,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的“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科幻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品。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喜欢科幻小说,或者是喜欢科幻电影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他的作品。我觉得应该还是男孩子会更喜欢一点。 (3)词语解析 这一课分为两篇文章,两篇都是说明文。大家先自己把这两篇课文默读一下。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说明文是学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这一课的生词也没有很多,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正一下音。 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天衣无缝 (4)文章解析 恐龙无处不在 我们先看第一篇课文恐龙无处不在。这篇课文的第一句很重要,重要性在哪里呢,老师先不说,留给大家思考,先请一位同学这句话朗读一下。 。 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经验呢,我们知道有很多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是中心句。这里也一样。我们就来探索,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推断的。 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都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也就论证了课文的题目恐龙无处不在。科学家并不满足这个答案,科学家思考恐龙在南极洲怎么生活?我们都知道,当然文中作者也提到了南极是个“大冰箱”。这样的一个大冰箱。我们到了冬天,我们还要穿羽绒衣,甚至还要开空调。在6500万年前,这根本不可能实现。更何况是在南极洲。现在我们人类都没有完全征服南极洲。那就说明恐龙不可能是自己主动到南极洲的。那恐龙究竟是怎么迁移到南极洲的呢?课文中有答案。大家在文中找出来。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这也就引出了“板块漂移说”。 板块究竟是怎么漂移的呢?(学生分步概括) 这篇文章的大意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不是说明恐龙的无所不在呢?(不是)那重点是在什么地方呢?(是通过恐龙的无所不在来论证“板块漂移说”)看,这就又回到了文章的第一句话。 说明文是很注重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的。这篇文章用得时什么说明顺序呢?(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请一位同学来给这篇文章分一下结构。 全文共15个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这篇课文的题目很奇怪。沙子怎么被压扁呢?上一篇课文我们是分析完了课文之后,老师引导大家给文章划分的段落。这篇课文呢,由你们自己先分好段落。(学生准备,阅读)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结构分析完了,文章的大意也就基本了解了。我们来用自己的话来重复一下作者的论证。首先是提出了造成恐龙的消失的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引出“斯石英”,接着分析两种学说,说明只有在撞击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斯石英,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最后提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这样的一个说明顺序很明显是逻辑顺序。 (5)分析说明方法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说明方法了,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大家来列举一下。(作诠释,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列图表,摹状貌) 举例子:1.恐龙无处不在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作比较:1.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2.在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打比方:如恐龙无处不在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列数字:1.“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说明文的语言不同于散文,记叙文,他更加的严谨,科学。在一个科学领域做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6)总结,布置作业 到今天,恐龙的消失还是人类的一个谜,书上说的三种学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真正的答案是什么,现在谁也不敢确定。因为毕竟我们不能向电视里的人一样可以穿越。所以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科学。相信,在座的各位,有可能会在科学领域上有所贡献。 好了,课就上到这里,今天我们的作业是: 1. 课后习题第二题 八板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 恐龙无处不在 说明内容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阐述内容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推究原因 总结内容 南极恐龙化石变化, 提供 有力的证据 二、 被压扁的沙子 提出问题 “撞击说” “火山说” 分析问题 (支持“撞击说”) 探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意义: 防患于未然佐证“撞击 说”发现: “斯石英”压扁的沙子 事实证明: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九.教学资料 十.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