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电气规范强条汇总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28113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版电气规范强条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7年版电气规范强条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7年版电气规范强条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 2008 供配电系统 3 2 8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 受到损坏 3 3 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配变电所 4 3 5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 应选择干式 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 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 100kg 及以上时 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4 7 3 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 6m 时 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两出 口之间的距离大于 15m 时 应增加出口 土建要求 4 9 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 质的电力变压器室 电压为 10 6 kV 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 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土建要求 4 9 2 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 或裙房 内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 火门 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 防火门 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 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 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 火门 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低压配电 7 4 2 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敷设方式 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 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 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2 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3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 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 7 4 2 的规定 表 7 4 2 导体最小允许截面 7 4 6 外界可导电部分 严禁用作 PEN 导体 7 5 2 在 TN C 系统中 严禁断开 PEN 导体 不得装设断开 PEN 导体的电器 7 6 2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 成危险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7 6 4 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 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 接 头 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 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 损失更大的线路 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 7 7 5 对于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为 220V 的 TN 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 其切 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 不应大于 5s 2 对于供电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 不应大于 0 4s 民用建筑物防雷 11 1 7 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 装有防雷装置的 建筑物 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此部分可参照防雷规范 11 2 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 应划为第二类防雷 建筑物 1 高度超过 100m 的建筑物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 国家级的会堂 办公建筑物 档案馆 大型博展建筑物 特大型 大型铁路旅 客站 国际性的航空港 通信枢纽 国宾馆 大型旅游建筑物 国际港口客运站 4 国家级计算中心 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 备的建筑物 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 06 的部 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 共建筑物 6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 3 的住宅 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11 2 4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省级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 19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 50m 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4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 012 且小于或等于 0 06 的部 省级办公建筑物 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 06 且小于或等于 0 3 的住宅 办公楼等一般民 用建筑物 6 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 20m 的建筑物 7 通过调查确认当地遭受过雷击灾害的类似建筑物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 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8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 a 的地区 高度大于或等于 15m 的烟囱 水塔等孤立的 高耸构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d a 的地区 高度大于或等于 20m 的烟囱 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 11 6 1 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11 8 9 当采用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 钢筋或圆钢 的直径不应小于 10mm 11 9 5 当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 TN 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 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 TN S 系统的接地形式 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 12 2 3 采用 TN C S 系统时 当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从某点分开后不应再合并 且 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 12 2 6 IT 系统中包括中性导体在内的任何带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 IT 系统中的电 源系统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 12 3 4 下列部分严禁保护接地 1 采用设置绝缘场所保护方式的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 2 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 可导电部分 3 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 4 在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可导电部分 12 5 2 在地下禁止采用裸铝导体作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12 5 4 包括配线用的钢导管及金属线槽在内的外界可导电部分 严禁用作 PEN 导体 PEN 导体必须与相导体具有相同的绝缘水平 12 6 2 手持式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保护接地芯导体 且该芯导体严禁用来通过工作 电流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 9 4 系统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 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 的通信手段 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 4 1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1500m2 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2 的制鞋 制衣 玩具 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 2 每座占地面积大于 1000m2 的棉 毛 丝 麻 化纤及其制品的仓库 占地面积 大于 500m2 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1000m2 的卷烟仓库 3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1500m2 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2 的商店 展览 财贸金 融 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 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m2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 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 每座藏书超过 50 万册的图书馆 重要的档案馆 5 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 邮政建筑 电信建筑 城市或区域性电力 交通 和防灾等指挥调度建筑 6 特等 甲等剧场 座位数超过 1500 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或电影院 座位数超过 2000 个的会堂或礼堂 座位数超过 3000 个的体育馆 7 大 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 老年人建筑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1500m2 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2 的疗养院的病房楼 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 不少于 200 床位的医院门诊楼 病房楼和手术部等 8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9 净高大于 2 6m 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净高大于 0 8m 且有可燃物的闷顶 或吊顶内 10 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 记录介质库 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 机器 仪表 仪器设备室 贵重物品库房 11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 50m2 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 500m2 的营业厅 12 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3 设置机械排烟 防烟系统 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固定消防水炮灭 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8 4 3 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电气 10 1 1 下列建筑物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1 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乙 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10 1 2 下列建筑物 储罐 区 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1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 s 的厂房 仓库 2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5L s 的可燃材料堆场 可燃气体储罐 区 和甲 乙类液 体储罐 区 3 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 4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5 座位数超过 1500 个的电影院 剧场 座位数超过 3000 个的体育馆 任一层建 筑面积大于 3000m2 的商店和展览建筑 省 市 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 电信和财贸金融 建筑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25L s 的其他公共建筑 10 1 5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 不应小于 1 5h 2 医疗建筑 老年人建筑 总建筑面积大于 100000m2 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 于 20000m2 的地下 半地下建筑 不应少于 1 0h 3 其他建筑 不应少于 0 5h 10 1 6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当建筑内的生产 生活用电被切断时 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 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 的要求 10 1 8 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 的供电 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10 1 10 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 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明敷时 包括敷设在吊顶内 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 金属 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 沟内时 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时 可直接明敷 2 暗敷时 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10 2 1 架空电力线与甲 乙类厂房 仓库 可燃材料堆垛 甲 乙 丙类液体储罐 液化石油气储罐 可燃 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 10 2 1 的规定 35kV 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 200m3 或总容积大于 1000m3 液化石油气储 罐 区 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0m 表 10 2 1 架空电力线与甲 乙类厂房 仓库 可燃材料堆垛等的最近水平距离 m 10 2 4 开关 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 应采取隔热 散热等防火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 100W 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 槽灯 嵌入式灯 其引入线 应采用瓷管 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额定功率不小于 60W 的白炽灯 卤钨灯 高压钠灯 金属卤化物灯 荧光高压汞 灯 包括电感镇流器 等 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10 3 1 除建筑高度小于 27m 的住宅建筑外 民用建筑 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 应设置疏散照明 1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走道 避难层 间 2 观众厅 展览厅 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 200m2 的营业厅 餐厅 演播室等 人员密集的场所 3 建筑面积大于 100m2 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4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 3 2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疏散走道 不应低于 1 0lx 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 避难层 间 不应低于 3 0lx 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 难间 不应低于 10 0lx 3 对于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走道 不应低于 5 0lx 10 3 3 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自备发电机房 配电室 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 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 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 照明的照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2013 基本规定 3 1 6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 32 点 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 应 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3 1 7 高度超过 100m 的建筑中 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控制器外 每台控制器直接 控制的火灾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 3 4 1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3 4 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 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 设备使用说 明书 系统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 值班制度 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 4 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4 1 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 号 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4 1 3 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 4 1 4 消防水泵 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 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 还应在 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4 1 6 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 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 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 与 逻辑组合 4 8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 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 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4 8 4 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 应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 4 8 5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 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 4 8 7 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 4 8 12 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时 应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 广播的功能 系统设备的设置 6 5 2 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 其声压级不应小于 60dB 在环境噪 声大于 60dB 的场所 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 15dB 6 7 1 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6 7 5 消防控制室 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 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6 8 2 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 控制 柜 箱 内 6 8 3 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 系统供电 10 1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 布 线 11 2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 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 报警总线 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11 2 5 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 当合用同一线槽时 线槽内 应有隔板分隔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 1 11 隧道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5 12 2 3 采用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保护外浮顶油罐时 两个相邻光栅间距离不应 大于 3m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 2009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3 0 1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对人身安全 经济损失上 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视为一级负荷 1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害时 2 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3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2 在一级负荷中 当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 爆炸和火 灾等情况的负荷 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应视为一级负荷中特 别重要的负荷 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视为二级负荷 1 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2 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4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3 0 2 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 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 损坏 3 0 3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除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外 尚应增设应急电源 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2 设备的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 应满足设备允许中断供电的要求 3 0 9 备用电源的负荷严禁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电源及供电系统 4 0 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 应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当有特殊要求 应 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 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 2013 所址选择 2 0 2 油浸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 不应设在三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 当设 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 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配变电装置的布置 4 1 3 户内变电所每台油量大于或等于 100kg 的油浸三相变压器 应设在单独的变压器 室内 并应有储油或挡油 排油等防火设施 4 2 3 当露天或半露天变压器供给一级负荷用电时 相邻油浸变压器的净距不应小于 5m 当小于 5m 时 应设置防火墙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6 1 1 变压器室 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 1 2 位于下列场所的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1 有火灾危险的车间内 2 容易沉积可燃粉尘 可燃纤维的场所 3 附近有粮 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 4 民用建筑物内 门通向其他相邻房间 5 油浸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6 1 3 民用建筑内变电所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通向 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变电所位于单层建筑物内或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 乙级防火门 4 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 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 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6 1 5 当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油浸变压器 且变压器外廓与生产建筑物外墙的距离 小于 5m 时 建筑物外墙在下列范围内不得有门 窗或通风孔 1 油量大于 1000kg 时 在变压器总高度加 3m 及外廓两侧各加 3m 的范围内 2 油量小于或等于 1000kg 时 在变压器总高度加 3m 及外廓两侧各加 1 5m 的范围内 6 1 6 高层建筑物的裙房和多层建筑物内的附设变电所及车间内变电所的油浸变压器室 应设置容量为 100 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 6 1 7 当设置容量不低于 20 变压器油量的挡油池时 应有能将油排到安全场所的设施 位于下列场所的油浸变压器室 应设置容量为 100 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挡油设施 1 容易沉积可燃粉尘 可燃纤维的场所 2 附近有粮 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场所 3 油浸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6 1 9 在多层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物裙房的首层布置油浸变压器的变电站时 首层外墙开 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 0m 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 1 2m 的窗槛 墙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 2011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3 1 4 在 TN C 系统中不应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隔离 严禁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接入 开关电器 3 1 7 半导体开关电器 严禁作为隔离电器 3 1 10 隔离器 熔断器和连接片 严禁作为功能性开关电器 3 1 12 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作为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回路时 必须装设保护 导体 3 2 13 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严禁作为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一部分 民规已有 配电设备的布置 4 2 6 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 2 5m 当低于 2 5m 时 应 设置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 4208 规定的 IP B 级或 IP2 级的遮栏或外护物 遮栏或外护物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 2 2m 配电线路的敷设 7 4 1 除配电室外 无遮护的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 不应小于 3 5m 采用防护等级 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 4208 的规定 IP2 的网孔遮栏 时 不应小于 2 5m 网状遮栏与裸导体的间距 不应小于 100mm 板状遮栏与裸导体 的间距 不应小于 50mm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 2011 电 动 机 2 3 1 交流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的保护 2 5 5 当反转会引起危险时 反接制动的电动机应采取防止制动终了时反转的措施 2 5 6 电动机旋转方向的错误将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时 应采取防止电动机倒相造成旋 转方向错误的措施 起重运输设备 3 1 13 在起重机的滑触线上严禁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用电设备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2013 照明节能 6 3 3 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3 的规定 表 6 3 3 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4 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4 的规定 当商店营业厅 高档 商店营业厅 专卖店营业厅需装设重点照明时 该营业厅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增加 5W m2 表 6 3 4 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5 旅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5 的规定 表 6 3 5 旅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6 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6 的规定 表 6 3 6 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7 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7 的规定 表 6 3 7 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9 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9 的规定 表 6 3 9 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10 交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10 的规定 表 6 3 10 交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11 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11 的规定 表 6 3 11 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W m 2 房间或场所 照度标准值 lx 现行值 目标值 营业大厅 200 9 0 8 0 交易大厅 300 13 5 12 0 6 3 12 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12 的规定 表 6 3 12 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13 公共和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通用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6 3 13 的规定 表 6 3 13 公共和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通用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 3 14 当房间或场所的室形指数值等于或小于 1 时 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增加 但增加值不应超过限值的 20 6 3 15 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提高或降低一级时 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按比 例提高或折减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 2010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 0 2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 凡制造 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爆轰 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具有 0 区或 20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具有 1 区或 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会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3 0 3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 国家级的会堂 办公建筑物 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 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 国宾 馆 国家级档案馆 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注 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 3 国家级计算中心 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 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 制造 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 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 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 具有 1 区或 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 坏和人身伤亡者 7 具有 2 区或 22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 05 次 a 的部 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 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 25 次 a 的住宅 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 建筑物 3 0 4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 01 次 a 且小于或等于 0 05 次 a 的部 省级办公 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 05 次 a 且小于或等于 0 25 次 a 的住宅 办公楼 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 a 的地区 高度在 15m 及以上的烟囱 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 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d a 的地区 高度在 20m 及以上的烟囱 水塔等孤 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 1 1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 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 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 3 0 3 条第 5 7 款所规定的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4 1 2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 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1 建筑物金属体 2 金属装置 3 建筑物内系统 4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2 除本条第 1 款的措施外 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 金属装置 建筑物内系统 之间 尚应满足间隔距离的要求 一类防雷 4 2 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 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 呼吸阀 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下列空间 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1 当有管帽时应按表 4 2 1 的规定确定 2 当无管帽时 应为管口上方半径 5m 的半球体 3 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本款第 1 项或第 2 项所规定的空间之外 3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 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 呼吸阀 排风管等 当其排放物达不到 爆炸浓度 长期点火燃烧 一排放就点火燃烧 以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 度的通风管 安全阀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保护到管帽 无管帽时应保护到管口 4 2 3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 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2 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 并应使用一段 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 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 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 电缆金属外皮 钢管和绝缘子铁脚 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 所装设 的电涌保护器应选用 级试验产品 其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 2 5kV 其每一保 护模式应选冲击电流等于或大于 10kA 若无户外型电涌保护器 应选用户内型电涌保 护器 其使用温度应满足安装处的环境温度 并应安装在防护等级 IP54 的箱内 当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为本规范表 J 1 2 中的接线形式 2 时 接在中性线和 PE 线 间电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 当为三相系统时不应小于 40kA 当为单相系统时不应小于 20kA 4 2 4 当难以装设独立的外部防雷装置时 可将接闪杆或网格不大于 5m 5m 或 6m 4m 的接闪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接闪网应按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沿屋角 屋脊 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 30m 时 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 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 也可设 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 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应装设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 平值应小于或等于 2 5kV 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 当无法确定时 冲击电流应 取等于或大于 12 5kA 二类防雷 4 3 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 2 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 18m 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 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 应 在跨距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 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m 4 3 5 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6 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 其箍筋与钢筋 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 施工的绑扎法 螺丝 对焊或搭焊连接 单根钢筋 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 线与构 件内钢筋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 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4 3 8 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和电 子系统线路的反击 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 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 配电箱 配电柜处装设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 或等于 2 5kV 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 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 12 5kA 5 当 Yyn0 型或 Dyn11 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 应在变 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 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 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 应在母线上装设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每 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 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 12 5kA 当无线路 引出本建筑物时 应在母线上装设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 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 5kA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 2 5kV 二类防雷 4 4 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 2 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 25m 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 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 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 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25m 4 5 8 在独立接闪杆 架空接闪线 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 严禁悬挂电话线 广播 线 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防雷击电磁脉冲 6 1 2 当电源采用 TN 系统时 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 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TN S 系统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 2010 绝缘配合 防雷和接地 6 0 9 海拔高度为 1000m 以下的地区 35kV 和 66kV 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 件 拉线 脚钉的最小间隙 应符合表 6 0 9 的规定 6 0 10 海拔高度为 1000m 及以上的地区 海拔高度每增高 100m 内部过电压和运行 电压的最小间隙应按本规范表 6 0 9 所列数值增加 1 6 0 13 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海拔高度 1000m 以下的地区 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 6 0 13 的规定 2 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 0 3m 0 5m 杆塔型式 7 0 7 66kV 与 10kV 同杆塔共架的线路 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3 5m 35kV 与 10kV 同杆塔共架的线路 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2m 杆塔荷载和材料 8 1 3 各类杆塔均应按以下三种风向计算塔身 横担 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 1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 转角塔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 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 60 或 45 3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8 1 9 各类杆塔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1 最大风速 无冰 未断线 2 覆冰 相应风速 未断线 3 最低气温 无风 无冰 未断线 杆塔设计 9 0 1 杆塔结构构件及连接的承载力 强度 稳定计算和基础强度计算 应采用荷载设 计值 变形 抗裂 裂缝 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 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基 础 11 0 2 基础应根据杆位或塔位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 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杆塔定位 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 12 0 6 导线与地面 建筑物 树木 铁路 道路 河流 管道 索道及各种架空线 路间的距离 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 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2 计算上述距离应计入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 施工的误差 但不应计入 由于电流 太阳辐射 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 3 当架空电力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交叉 且架空电力线路的档 距超过 200m 时 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为 70 计算 12 0 7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 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应符合表 12 0 7 的规 定 12 0 10 架空电力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或城市规划 建筑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 应符合表 12 0 10 的规定 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间的水 平距离 在无风偏情况下 不应小于表 12 0 10 所列数值的 50 12 0 16 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 道路 河流 管道 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 近的要求 应符合表 12 0 16 的规定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 2011 监控中心 3 4 6 每路存储的图像分辨率必须不低于 352 288 每路存储的时间必须不少于 7 24h 3 4 10 监控 分 中心的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必须不低于系统对采集规定的分辨率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13 2010 此部分参照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 2010 与电力工程电缆设 计规范 GB 50217 2007 相关条文 高压配电网 6 1 2 架空配电线路跨越铁路 道路 河流等设施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允 许距离应符合表 6 1 2 的规定 表 6 1 2 架空配电线路跨越铁路 道路 河流等设施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 允许距离 m 6 1 5 直埋敷设的电缆 严禁敷设在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或电 缆与管道 道路 构筑物等相互间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6 1 5 的规定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73 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的原则 2 0 1 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通信管道 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2 0 4 对于新建 改建的建筑物 楼外预埋通信管道英语建筑物的建设同步进行 并 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 2 0 5 城市的桥梁 隧道 高等级公路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或留有通信管道的 位置 必要时应进行管道特殊设计 2 0 6 在终期管孔容量加到的宽阔大路上 当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 40m 时 应在道路两侧修建通信管道或通道 当小于 40m 时 通信管道硬件在用户较多的 一侧 并预留过街管道 或根据具体情况建设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3 0 1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条件 3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5 应避免在已有规划而尚未成型 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 以及流沙 棚 浆地带修建管道与通道 3 0 3 通信管道与通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 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 不可避免 时 通信管道 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3 0 3 的规定 表 3 0 3 电通信管道 通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 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6 0 1 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 管顶至路面 不应低于表 6 0 1 的要求 当达不到要求时 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表 6 0 1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 m 6 0 2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 0 4m 管道顶部距人孔上 覆底部不应小于 0 3m 6 0 3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 通信管道埋设应作相应的调整或进行特殊设计 1 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 改建后路面高程有变动时 2 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不符合表 3 0 3 的规定时 3 地下水位高度和冻土层深度对管道有影响时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 2007 电 缆 敷 设 5 1 9 在隧道 沟 浅槽 竖井 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 不得布置热力管道 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5 3 5 直埋敷设的电缆 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 管道 道路 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 应符合表 5 3 5 的规 定 表 5 3 5 电缆与电缆 管道 道路 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 m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 2007 电气防护及接地 7 0 9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 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信号 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 2012 防雷设计 5 1 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5 2 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时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5 4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 TN 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 从建筑物内总配电柜 箱 开始 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 TN S 系统的接地形式 检测与验收 7 3 3 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526 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 3 2 5 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3 2 1 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 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 公共广播系统应 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 10s 内 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 含警笛 警报语声文件或 实时指挥语声 2 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 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 12dB 3 5 6 火灾隐患地区使用的紧急广播传输线路及其线槽 或线管 应采用阻燃材料 3 5 7 具有室外传输线路 除光缆外 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有防雷设施 公共广播系统的防雷 和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 的有关规定 3 6 7 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扬声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 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 4 2 4 除用电力载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 其他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 管或共槽 4 2 5 公共广播功率传输线路的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 线路接头不应 裸露 电位不等的接头必须分别进行绝缘处理 住宅建筑电气强条 JGJ 242 2011 配变电所 4 3 2 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 应选择干式 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 变压器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8 4 3 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 供电回路应 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 连接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 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防雷与接地 10 1 1 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 25 的 住宅建筑 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 1 2 建筑高度为 50m 100m 或 19 层 34 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 等于 0 05 且小于或等于 0 25 的住宅建筑 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 的防雷措施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强条 GB 50846 2012 总 则 1 0 3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 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 经营者平等接入 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1 0 4 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 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1 0 7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 配线管网 电信间 设备间等通 信设施 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强条 GB 50096 2011 建筑设备 8 7 3 每套住宅应设置户配电箱 其电源总开关装置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 线的开关电器 8 7 4 套内安装在 1 80m 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8 7 5 共用部位应设置人工照明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和节能控制措施 当 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 必须采取消防时应急点亮的措施 8 7 9 当发生火警时 疏散通道上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锁或能从内部手动 解锁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条 JGJ 310 2013 供配电系统 4 3 3 附设在教育建筑内的变电所 不应与教室 宿舍相贴邻 低压配电系统 5 2 4 中小学 幼儿园的电源插座必须采用安全型 幼儿活动场所电源插座底边距 地不应低于 1 8m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条 JGJ 312 2013 线路敷设 7 1 2 对于需进行射线防护的房间 其供电 通信的电缆沟或电气管线严禁造成射 线泄漏 其他电气管线不得进入和穿过射线防护房间 接地 9 3 1 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严禁采用 TN C 系统 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354 2014 应急 备用电源 6 1 7 体育建筑内的应急电源严禁采用燃气发电机组和汽油发电机组 低压配电 7 2 1 跳水池 游泳池 戏水池 冲浪池及类似场所水下照明设备应选用防触电等 级为 类的灯具 其配电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 SELV 系统 标称电压不应超过 12V 安 全特低电压电源应设在 2 区以外的地方 应急照明及附属用房照明 9 1 4 体育建筑的应急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众席和运动场地安全照明的平均水平照度值不应低于 20lx 2 体育场馆出口及其通道 场外疏散平台的疏散照明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值不应低 于 5lx 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333 2014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8 3 6 展位箱 综合展位箱的出线开关以及配电箱 柜 直接为展位用电设备供电的 出线开关 应装设不超过 30mA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84 2012 供配电系统 4 2 1 金融设施的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表 4 2 1 的规定 表 4 2 1 金融设施的用电负荷等级 金融设施等级 用电负荷等级 特级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一级 一级负荷 二级 二级负荷 三级 三级负荷 自助银行与自动柜员机室 19 2 1 自助银行及自动柜员机室的现金装填区域应设置视频安全监控装置 出入口 控制装置和入侵报警装置 且应具备与 110 报警系统联网功能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3 2011 低压配电及线路布线 6 4 7 类及以上民用机场航站楼 特大型和大型铁路旅客车站 集民用机场航站 楼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 地铁车站 磁浮列车 站及具有一级耐火等级的交通建筑内 成束敷设的电线电缆应采用绝缘及护套为低烟 无卤阻燃的电线电缆 电气照明 8 4 2 应急照明的配电应按相应建筑的最高级别负荷电源供给 且应能自动投入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 2015 节能标准和措施 7 1 2 对于设置连续照明的常规路段 机动车道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 7 1 2 的规定 当设计照度高于表 7 1 2 的照度值时 照明功率密度 LPD 值不得 相应增加 表 7 1 2 机动车道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 CJJ 120 2008 泵站供配电 3 10 11 进出防雷保护区的金属线路必须加装防雷保护器 保护器应可靠接地 污水处理厂供配电 5 8 1 污泥消化池 沼气柜 沼气过滤间 沼气压缩机房 沼气火炬 加氯间等防 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爆电器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机应采用隔爆型或正压型鼠笼型感应电动机 2 控制开关及按钮应采用本安型或隔爆型设备 3 照明灯具应采用隔爆型设备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 6 11 5 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的自动化系统的仪表和材料 必须具有符合国家现行防 爆质量标准的技术鉴定文件或防爆等级标志 其外部应无损伤和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