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955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篇一: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1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2 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3、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4、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 3 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日。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缘暗。 篇二: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新课标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 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 ),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 )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 )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 ( )、( ),比( )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 (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 )。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 )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8、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 )()( ); 9、科学探究大致涉及()、( )、( )、观察、实验、制作、( )、()、( )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 )也是科4 学探究的一部分。 10、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 )( ) ( ) 11、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 )、( )、( )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 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 )和()。新课程大力 提倡( )。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 )、( )和( )三类;从 性质上包括( )、( )、( )三大资源。 二、判断(20分)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 A、控制严格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C、生命的共同特征D、天气的变化 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B、学生C、家长D、不确定 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 四、简答(每题10分 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6 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 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 五、论述题(20分)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 3、发展需要、 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8、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知识 ); 9、(提出问题 )、(猜想结果 )、( 制定计划)、(搜集证据 )、(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 )( 提出质疑 )。 10、(多样的生物 )( 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 )( 健康生活 ) 11、( 科学学习的态度 )。 12、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 13、(会)、(能够)。(体验)、(意识 )。( 知道 ) 、( 、认识)、( 理解) 14、(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15、(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7 (人)、(物)、(环境)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2)、关键是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篇三: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8 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9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3、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10 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4、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 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日。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缘暗。 相关热词搜索:分析题 案例 小学 科学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题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