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之二墨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5901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鉴赏之二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物鉴赏之二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物鉴赏之二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11课时数2教学章节文房四宝鉴赏之二 墨 墨的历史 墨的种类 墨的鉴赏 墨的收藏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墨的发展历史; 2、了解墨的主要种类; 3、如何鉴赏古墨。教学重点 掌握墨的生产历史。教学难点 如何鉴赏古墨。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宋代制墨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墨的种类有哪些?3、如何收藏古墨?板书设计(空白不够可添加附页)第十一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安排(一般包括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讨论、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环节)墨的历史: 墨是一种碳素颜料,是中国人书写绘画不可或缺的媒介物,是中国特有的手工业产品,从有文字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作为基本的书写用具,墨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绵延数千年而不断,是屈指可数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制品之一。中国墨产生很早,但具体早到什么时候还没有定论,从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与墨相关的记载。综合文献记载,至迟到商代,已经有墨使用。而建国以来出土的春秋战国竹简是用笔蘸墨书写的这一事实,也表明当时有墨存在。可以说,至迟三千年前,墨就产生了,并与笔相提并论。文献表明,先秦时期是中国墨的形成时期。这些文献虽然都提到了墨,但没涉及到当时墨的材质、形态。上古无人工墨,要写书法唯有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绵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开始出现人工墨品。邢夷制墨是人工墨的开始。石墨用于书写在魏晋之前,人工墨出现后,从它的质量、使用价值以及审美观等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天然墨,因此天然墨被渐渐淘汰,中国的书法也转入另一新境。当时的人工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与许多传统手工业一样,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制墨也经历了形成、发展、近入高峰、衰落的全过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墨的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墨的制造走向成熟,墨产的进一步扩大。南方九江、庐山之松烧烟所制墨成为新宠。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书法艺术的昌盛、朝廷的重视等多种因素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制墨业的发展,制墨业呈现一派繁荣之势,见诸记载的著名墨工多了起来。结合实物和文献可以了解到,唐代制墨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墨体积大,已经出现在墨上刻制墨者名款、制墨年代、墨的用途等事例。唐末五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墨名家奚超携子渡江迁居歙县。奚氏的南迁,带动了南方制墨业的发展,制墨重心南移,徽墨初见端倪。 奚氏南迁后,重操旧业,改进了制墨方法。他们采用优质的宣州、黄山、歙州、松罗山所产优质松烧烟作原料,搭配珍珠、玉屑等材料,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制出的松烟墨明显优于过去,很快得到当地人的认同,受到朝野上下的广泛欢迎。奚氏制墨进献南唐,得到后主李煜赏识,赐奚超以国姓“李”,又招其孙子李惟庆为墨务官,专门制墨供御用,由是以北方奚氏墨为基础生产的李墨才在江南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从实物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五代名家所制的墨已经是由很成熟的墨模模印出的,墨的形状富于变化,圆形、圆角长方形、树叶形、椭圆形等均已出现。而制墨者无一例外将自己的名字标识在墨上,一方面体现制墨家对产品的保证与自信,另一方面体现了墨的名牌效应。制墨业铭文的传统习惯一直为后世承传,虽然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根本还是一样的。五代十国时,制墨重心移到南方,主要产地是皖南歙州,这一变化奠定了宋代以至元明清徽州制墨的基础。宋代制墨业空前繁荣与发展,成为中国制墨史上一个高峰,体现在制墨地区广泛,制墨原料增多,不断有新产品问世,墨的质量提高,名家辈出,新墨品不断出现等诸多方面。宋代制墨发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制墨名家辈出; 二、油烟墨创制;不断有人探索并成功运用油烟制墨。 三、松烟墨产地扩大,质量提高; 四、文人墨客参与制墨成为时尚;宋代文人不但喜欢制墨,还喜欢品墨。 五、出现了供墨;如果说以往有贡墨还是凭文献推测的话,出土的宋墨则以不争的事实说明宋代有了贡墨。 六、出现喜欢并收藏墨的收藏家; 七、墨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成果显著。 八、制墨地区广泛,宋代制墨地点遍布全国。元代制墨基本承传宋代。但制墨业不景气。明代制墨主要集中于安徽地区。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徽州制墨家的广泛宣传,徽墨声名远播,产品销往全国,并远销海外。其时制墨业人才济济,名工辈出。制墨行业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明墨不仅质量精良,而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等,也各尽其美,就连装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中国墨的制造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清代制墨有两大主线:地方和中央。地方制墨仍然集中在徽州,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徽墨也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变化,清代早、中期,制墨也仍然鼎盛,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各领风骚。中央则在内务府设“内务府墨作”。还专门从产墨的徽州,选名家进京指导,汪近圣之子汪惟高就曾在内务府呆了三年指导制墨。清代制墨是在明代的基础上完善和多元化的,此间文人自制墨大行其道,参与制墨的人数、墨的品种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反映了文人自娱的一种价值趋向。清代制墨业在道光之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清代末年,由于受到墨汁发明、海禁大开、洋烟涌入等冲击,传统制墨业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墨的种类 以制作原料划分:油烟墨、松烟墨、油松墨、朱砂墨等。油烟墨质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墨发亮,但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好墨具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南唐后主李煜将李廷珏墨、龙尾石砚、澄心堂纸誉为“天下之冠”。 以制墨名家划分:南唐李廷畦父子 、明代罗小华、清代曹素功和胡开文等等。 以制墨对象不同划分: 一、普通墨:一般人用来书写的墨,形式简朴,墨品名称与墨家字号直接用金蓝色书写。 二、贡墨:古代封疆大吏请墨家制造进呈皇帝或按旧制征贡的墨,都署有进呈者的名款,有的也署墨家的名款,多为墨中珍品。 三、御墨:皇帝用墨。唐以后设墨务官,专制御墨。清代御用墨分两类:内务府墨作所制和徽州墨家所制。 四、自制墨:按照制墨者意愿制造的墨。 五、珍玩墨:不为使用而为欣赏珍玩制作的墨,形状大多小巧玲珑,大小盈寸,烟料、做工都属上乘,艺术性极高,是墨中珍品。 六、礼品墨:作为礼物馈赠的墨。有寿礼墨、婚礼墨和赠送学生墨等。多注重外表形式,装潢精美。 七、药墨:当做药物治病的墨,一般是松烟墨,有些直接署药店名款。 鉴 墨 墨质 墨质坚如玉石,表面丝丝起发理,显示浑厚气魄,是为佳品;颜色黑而带紫,掂在手上以沉重为佳;从墨的质地看墨裂纹处可看出,墨色黝墨,坚而有光,理细如犀,质温如玉。再看古墨表面的漆皮,凡年代越远,漆皮越显浑厚,并呈现蛇皮断纹与古琴上漆皮断纹极相似。又像古瓷开片,有纹不裂,隐蕴在漆皮之间,同时闪出蓝色光彩。近代仿品和现代仿品漆皮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 墨模 从墨模看,由于受明清两代书画流派风格的影响,其墨模雕刻显然也有时代的区分。明代的书法多遒劲,雕刻手法则需要深厚才能显示其雄健,阳文字锋芒峻厉,圭角崭然。清代书法多秀润,雕刻手法精秀润细。绘画与书法也基本一致,因之明清两代雕刻墨模的技巧成为两大不同流派;明代墨模刀法多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刀法多柔妍精细。 馨香 古墨气味馨香,无怪味,当代所制墨常有怪味,而且使用时常粘笔,这是胶质太重的缘故,而古墨由于年代久远,胶质自然退去,故书写流畅,墨色醇和,这也可以作为鉴别的特征之一。 包装 从墨的装潢来看,明清时的佳墨往往都有原来的包装,如漆匣、楠木匣、古锦套等。但也应注意到某些制伪者以仿墨配真匣,所以鉴定时应以墨本身真伪为主要依据。 墨锭历来备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自宋以后,名墨就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要求墨质精良,而且追求形式与装饰美观,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 历代文人大多有藏墨之好,据记载,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宋代司马光都爱收藏墨锭。这种藏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这一时期,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 鉴定古墨要有好眼力 墨的鉴定、鉴别,也和收藏的其他门类一样,要求多看实物、多记实物,要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加以思考,进行比较分析。要大体熟悉古墨源流的发展演变史,包括主要产地和名家墨的著名墨模式样等。 另外,从质地来说,要能区分新墨和旧墨。例如,新墨带灰色,虽浓厚不朗润;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新墨气味有燥性;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等。总之,鉴藏者要具有相当的知识和经验。 墨的鉴定我们鉴别墨,要求多看实物、多记实物,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看后加以思考,善于比较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多看实物是可以对某一名家名作的墨质、题识、图案、墨品、风度认识就越深刻熟悉。加上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多学文献资料,并学会区分各派的墨品及风度的特点,通过对墨品的了解,即使在没有年款的情况也可以鉴定出是哪些名家墨品。如:康熙三十五年所制耕织图墨品,乾隆三十年所制棉花图无论仿造、改制,我们都可以断定康熙三十五年以前没有耕织图墨品,乾三十年以前没棉花图墨品,以后仿造可能就是旧模新作比较容易鉴别真伪。 避讳 对墨影响,有国讳与家讳之说。国讳是避皇帝与孔子的名;家讳是避自己祖先的名字。避讳的方法是,在书写时候凡遇到应避的名讳,或缺笔或易字,说念之时改原音。“避讳”对于文物鉴别有一定影响。如“避讳”对于明清两代墨的鉴别尤为重要。在明清两代制墨中品名、斋名常用玄字,玄元灵气、九玄三极等。到清代康熙皇帝名玄烨,因而玄字避讳,或改写元,或缺写一笔,明清两代凡有玄字的墨如不是仿造假品,当是康熙以前的作品。如玄改写元或缺一笔当是康熙以后的作。由于玄字墨品给明代墨带来多少厄运。明代的玄字墨到了康熙后,均挖去玄字或将墨毁坏。其损失不可估计,但在鉴别方面起了划分时代的作用。 由于明清两代书画受各流派的影响,其风格有所不同;因书画风格不同,其墨模雕刻技巧、手法,显然有时代的区分。明代的书法多遒劲,雕刻手法为了表达遒劲,刀法则需要深厚,才能显示字体雄健,阳文字锋芒峻厉,圭角崭然。清代书法多秀润,雕刻手法必须掌握精秀润细的刀法,才能表达柔丽清雅。绘画与书法完全一致,因之明清两代雕刻墨模的技巧,以明清两代书画不同风格,而形成两大流派:明代墨模,其刀法多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其刀法多柔妍精细。其所以不同,实因书法绘画风格不同所致。这样对鉴别明清两代名墨,就可掌握内涵。 明清两代为了更换墨模,不在模上刻用年款,即刻上也在侧面,更换时也不影响墨面。在墨上考证年代,只能以自制墨来解决,文人官吏嘱墨家制墨不惜墨模成本,带有纪念性的墨品,多署干支年款,这就为我们考证年代提供了方便。另外从墨模上鉴别墨品,墨模使用年久影响墨面的清晰,凡是初版初刻,花纹、书画、印章均特别清楚悦目;相反,墨模使用久了,墨面就显得模糊不清,可能是复制,年代则稍晚一些,所以说墨模可以反映墨家业务大小,经营盛衰。 如何鉴别伪品:凡质料粗糙,几乎不是烟料,形同土块,用手敲之,声音喑哑,体轻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这些是伪品的特征。还有一种伪品,是使用一种炭晶石,一种石质材料磨成的假墨。对仿品又如何鉴别呢?清代墨家仿明代墨,一种是只标明年款,不署墨家名款。另一种只标时某墨家仿明代某墨家,这类有仿家自己的名款,也有被仿家的名款,是为宣扬自己而不是骗人,因此有人把清代初年制的精品墨原名款挖去,再用墨蜡填平,并在墨蜡处镌刻名章、年款、略施金色加以打磨。这种仿品不易识别。 墨的品种繁多,实用本色墨不仅数量多,形状大体相同。可以识别墨正反两面是否刻上文字及图案(即墨名)。左右两侧是否有监制单位名称。也有在侧面镌刻年代的,墨的顶端刻有“超漆烟”、“漆烟”、“顶烟”、“桐油烟”字样,表示该墨锭属油烟墨范畴;刻有“黄山松烟”、“大卷松烟”、“松烟”等字样的表示该墨锭属松烟范畴;刻有“全烟”、“精烟”、“净烟”等字样,该墨属炭黑墨范畴 。 总之,要求鉴藏者有相当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要求大体熟悉古墨源流的发展演变史,知道古代名墨的主要产地和著名的制墨商的姓氏名款,对名家墨的著名的墨模式样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另外从质地来说,新墨和旧墨也有较明显的差别。新墨带灰色,虽浓厚不朗润,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新墨由于和胶往往不匀,其墨色也就显得浓淡、厚薄不匀,旧墨由于制法严谨、加上存放时间久远,其胶自然匀实,其黑色平整,而且不粘笔毫。新墨气味有燥性,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 古墨真品与赝品近年来拍卖市场古墨价值飞涨,古墨造伪也大量出现。伪造墨,有的是老模新铸,但是墨质太差,没有实用价值。古墨颜色纯黑,新墨灰而不黑。古墨书写时既不落墨,又不显胶性,而新墨由于用料不精,胶质配合不匀,书写时有粘笔的感觉。古墨磨开后无异味,且有轻微兰香,而新墨有怪味。古墨质地纯净,有些新墨杂有砂砾,既损笔又损砚。墨中含有胶,年代的久远的古墨,胶质干枯,会破碎,完整的明墨已不多见。因此有人将破碎的旧墨重新装制。另外旧名墨传遗时失群是常事,因此收藏时要注意有没有用其他墨来补数的。 收藏名墨,需要熟读墨谱。专记藏墨的书起于明末清初万寿祺的墨表。此书分为四卷,第一卷是表中所记各墨的总论,第二卷列举这个表的中心内容,在这里对每一块墨都从正、背、左、右、式五个方面将墨的各个侧面的铭文、花纹和整体式样记载下来。第四卷是古今墨论,所收的历代关于墨的记载,属于掌故性质。墨表之后,墨谱多了起来。如雪堂墨品、百十二家墨录、砚山羰墨谱、借轩墨存、摩墨序墨考等不下几十种,有的书还附有墨的拓片,值得今天藏墨家借鉴阅读,以提高眼力。 观赏墨(即珍玩品)及礼品墨。墨历来倍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自宋以后,名墨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要求墨质精良,追求形式与装饰美观,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的诗句,正是这种风气的写照。这种玩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已达至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这种丛墨注重形式变化多样,图案装饰新颖纷呈,也讲究外部装璜。多用黑漆描金匣储存,也有用金丝楠木或乌木做匣的,造型精巧,保存和携带安全方便。鉴赏古墨:一方面要熟悉古墨的发展演变史,知道古代名墨的主要产地和著名制墨家的姓氏名款,对名家墨的著名墨模式样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看墨色:墨的表面除了描金敷彩的字画外,暴露在外的主要是黑色。因用料、加工不同,墨表面的黑色及其光亮往往是不同的。墨经上记载:“(墨色)紫光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这种上品的紫光墨的表面“黯而不浮,明而有艳,泽而无渍”。其实,墨色与光泽主要是由制墨所用的烟炱和胶所决定的。听声音:即叩墨听声,“醇烟之墨其声清响,杂烟之墨其声重滞”。掂轻重:关于墨的轻重问题,古时有不同说法。长期实践证明,良墨贵重,即所谓“墨贵重不贵轻”。看款识:古墨上的款识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名墨上镌刻墨名、铭文、题款所用的字体,篆、隶、真书都有,且大多端庄工匀,但是字体上所表现的各家风格是不同的。如李廷畦墨的用字,墨背竖排“歙州李廷畦墨”款识中,“歙”字“欠”旁左边的一撇与“州”字中间的一竖相连贯;“李”字“木”字头中间的一竖与下半部分的“子”字相连贯;又 “廷”字中的“壬,中间一竖正好与“墨”字的右角上下对齐。另外,还有一个避讳问题。如康熙年间的墨锭上如果遇上“玄”字,就得改字或缺笔,将“玄”字写成“元”字,或者缺掉“玄”字的最后一点。看表形:即一看状态,二看漆皮、色彩。墨以坚挺不变形、理细如犀者为上。漆皮墨盛行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时少见。明代漆皮墨多是上下左右侧边通漆,正背面为本色。清代在漱金墨或本色墨上仅漆两面的边,两侧上下都不漆。看风格: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素养的制墨专家所制作的墨锭其风格各异,墨品、墨韵均不同。同时,墨的图案、题识也有时代风格上的区别。如明代的书法多遒劲,雕刻手法深厚,阳文字锋芒峻厉,显示其雄健,圭角崭然。清代书法多秀润,雕刻手法则精秀润细。墨的伪制有下列各种:(1)墨的构成必须有胶,空气的侵蚀,年代的久远,胶制极易干枯,故年代太久的墨,自然有破碎之势,明墨之完整者已不多见,宋以上者就更难说。且墨的价值完整与破碎的不同,价值相差甚为悬殊。因此多有将旧墨破碎者重新装制,以博高价,但纯不羼伪并依原式。现世所见年代久远的名墨而完整如新者都属此类。(2)旧名墨因年代逾久,传遗时失群是常事,成龙配套的则价贵,缺数则价贱。为求高价,伽般采取 两种办法,首先尽可能找同时代同样式来凑数,但很难达此目的;其次是用相同质量的墨与相同之式进行重制来补数,制之精者每不易鉴别。 (3)制墨名商如胡开文等均以真实材料制造,绝不骗人。但一般小资本家或不著名的商号,所制的墨完全仿照墨制造,所用的材料全用皂角烟、烟囱烟、火车头烟,市上所售的劣品十九皆属他们所为,故灰而不黑。而真品、名墨,其原料皆系特制,如兰烟、松烟、丝绵烟、漆烟等,香气扑鼻,沁人肺腑。 旧墨之所以珍贵,其优点有五:(1)黑为墨的第一要素。新墨的颜色灰而不黑,无论如何浓厚亦绝不黑。旧墨则颜色纯黑,无论作书还是绘画,都能使作品生色,增加美感;(2)新墨的材料不精,配兑不匀,时而恋笔,时而阴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胶质配合不当所致。旧墨之制系用鹿角胶,且配兑恰到好处,既不落墨又不显有胶性,书写至为随意,不会出现恋笔和阴湿现象。(3)质地纯净,绝不似新墨时有砂砾,费笔毁砚; (4)墨的材料以炱和胶为大宗,此二者均有恶味。新墨未能将此弊除去,以致触笔,令人作呕。旧墨不仅无恶味,且有芝兰之香,馨而不艳,能使用者增加快感;(5)新墨作画写字,一旦多次揭裱阴湿气特重,旧墨则百年如一,水浸不走原迹。正因为旧墨的优点很多,凡是有名的书法家和画家都想寻旧墨来作画写字,倘一不慎,就会上当受骗。因此不仅文物工作者要有鉴别旧墨的知识,名书画家也要多少懂得一点鉴别的常识。 鉴别墨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了解制墨名家和名墨概况。既知制墨的名家,复知名墨的概况及现今市上的价值,然后出而问市,虽不获异珍,亦绝不致为人所欺。现把名墨的款式、形书择优举例:柔翰斋墨: 明吴乔年所制。正面篆文有“知止堂珍藏”字样,背面八分书,有“万历戊午乔年监制”字样,侧面有“柔翰斋墨”字样。重一钱八分。大国香墨: 明祝穆辅制。一面有“大国香”三字,一面有“歙祝彦辅制”五字,均楷书。重二钱。墨无定制和定式,文人好奇而随意制造。故墨式之多有似芦沟桥的狮子,不能尽述,要想对古墨有一完整的记载,实不可能。若能对制墨名家、名墨的概况知道越多,对鉴别古墨的帮助越大。 第二,注重颜色。古人制墨可谓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惟因中国改学西法,国文沦没,渐渐为国人所弃,以致旧墨亦受影响。来源早绝,而收藏、需求的又多,于是旧墨的价值越来越高。考墨的主要产地在徽州,自南唐奚超迁歙以后,徽州成为全国制墨的中心。民国以后,从事墨业者已相继改行,墨的来源从此断绝。而各地市场上所存为数有限,转眼即将灭绝,不仅明末清初之物不可求,且清末出品亦必视同拱璧。于是有人就乘机而入,以新充旧,以劣充优。所有的名墨均在百年以上,无论原制时用何光泽装护,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后,其收藏之伤毁,展玩之磨损以及空气的侵蚀,其表面自然显呈一种古朴的颜色,年代越久,颜色越苍老混暗。若无古朴、混睹、苍老的情况,显然是以新充旧或以劣充优。 第三,注意气味。真正佳妙古墨必香而不艳,绝无刺激之奇烈暴性香味或恶臭味。古色古香是古墨的两个基本属性。也是鉴别古墨的关键。 一、如何鉴别伪品 凡质料粗糙,几乎不是烟料,形同土块,用手敲之,声音喑哑,体轻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这些是伪品的特征。还有一种伪品,是使用一种炭晶体,一种石质材料墨成的假墨。二、如何鉴别仿品 清代墨家仿明代墨,一种是标明年款,不署墨家名款;另一种只标明某墨家仿明代某墨家,这类有仿家自己的名款,也有被仿家的名款,是为宣扬自己而不是骗人,有人把清代初年制的精品墨原名款挖去,再用墨蜡填平,并在墨蜡处镌刻名款、年代、略施金色加以打磨。这种仿品不易识别。三、如何鉴别墨品 墨的品种繁多,实用本色墨不仅数量多,形式大量相同,可识别墨正反面是否刻上文字及图案,左右两侧是否有监制单位的名称,也有在侧面镌刻年代的。墨的顶端刻有“超漆烟”、 “漆烟”、“顶烟”、“桐油烟”字样,表示该墨锭属松烟范畴;刻有“全烟”、“精烟”、“净烟”等字样,该墨属碳黑墨范畴。四、如何鉴别新旧墨 (1) 新墨带灰色,虽浓厚不朗润;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新墨由于和胶往往不匀,其墨色也就显得浓淡、厚薄不匀; (2) 旧墨由于制法严谨,加上存放时间久远,其胶自然匀实,其墨色平整,而且不粘笔毫; (3) 新墨气味有燥性;旧墨有一般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五、古墨保存有学问 (1) 温度和湿度:不宜存放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地方,最适宜温度为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且温度和湿度要稳定; (2) 防污染:大气中存有二氧化硫及其它有害气体,为避免古墨被这些气体与灰尘侵蚀,最好制一匣或盒,采取全封闭状态来密封存放古墨,有条件的可真空处理; (3) 避光:自然光中含大量紫外线和红外线,易使古墨变得脆弱,故古墨不宜裸露在阳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