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5165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一、思想教育要适应初中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特征初中阶段(13-16岁) 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其生理上处在一个各方面发育完善的时期,心理上则处于个性发展和性格逐渐形成的阶段。二、浅析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刘洁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常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上存在着心理失衡。一、独立意向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这时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第二发育高峰,自我认识已成熟,因为认为自己已成人了,对事物的看法与父母会产生不一致。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是半幼稚半成熟,情绪波度大,会出现烦躁、困惑、冲动和意志脆弱等心理现象。家长和老师应针对中学生独立意向发展,尊重他们正确的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正确地发展其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二、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上发展速度快,而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不平衡,好奇心和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把对他们的担忧,变成了解、理解和关心,培养和发扬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三、自尊和自卑的交替。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高峰的初中生,自尊心迅速增强,他们要求得到家长、教师的尊重,同学的佩服,在学习娱乐方面,精力充沛,喜欢结交朋友,重“义气”,喜欢结成松散的小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自尊自大,结果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陷入自卑的泥潭,甚至走向极端等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应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懂得他的感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能容忍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失误,不打骂、不歧视、倾心相劝。四、对性发育的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机能迅速发展,性的意识开始萌芽。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性心理上并未真正成熟,认识水平和行为控制能力都相对差,因此,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呈现矛盾和多变的复杂性,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好奇感,内心想接近对方,但表现上却在异性面前表现得很拘谨或淡漠。正是这种,心生理与心理发展并不同的矛盾现象,导致他们在性心理发展上存在着心理失衡。家长和老师要根据他们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让他们懂得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性道德。五、群体观念密切。初中生常感到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往朋友的情况,并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动作思维,是凭借实际动作的支持所进行的思维。行为过程就是思维过程,行为停止思维也停止,还不能凭借事物的表象和概念作出思考。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所进行的思维,如具体的数据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指具体的事物。抽象逻辑思维,是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进行的思维。初中生先发展形式逻辑思维,后发展辨证逻辑思维。初中生能理解一般的抽象概念,掌握一定的定理,但必须有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不然,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验或情景教学提供感性经验。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结合了大量的实验和微观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初中生的概括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好地概括一段话的内容。体现在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初中生对教师教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的运用有困难,如关于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分析,经常训练学生把题目提供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框图和反应方程式,但真正到学生自己做题的时候就不会用了。如学生都知道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都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但考试时通常把溶液的质量或没有完全反应的全部质量代入方程式。这也说明初中生由抽象概括到具体化这个思维环节上不能自如所引起的。可见,完善的思维发展应能根据任务需要由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能运用自如。归纳胜过演绎。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喜欢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容易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由于知识经验有限,片面性和表面化的倾向明显,表现在有时会毫无根据地争论,好走极端,以及孤立地看待事物。这些都有待于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集中思维,即求同思维,小心求证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初中生正确解答问题依靠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初中生迅速迁移依靠发散思维。初中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很快,男生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女生。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的逻辑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初中生的直觉思维的形成有赖于他长期的训练和刻苦学习。二、集中思想教育和个别加强想结合1、http:/www.doc88.com/p-709929835089.html2、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经过一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及向各位老教师的学习,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育说服法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等。 二、情感陶冶法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中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四、榜样模仿法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三、倾听远胜于说教1、倾听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引用)2、班主任要学会倾听 需要教师耐心地倾听。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判断,那么我们肯定也能听到学生的心语。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如果教师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他人,就容易接受一些错误的信息,造成误会,给师生间的沟通带来困难。 作为班主任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在倾听时还应注意三点:一要专心。要集中精神,神情专注。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要多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或赞许,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地听,你很欣赏他们;二要虚心。倾听中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特别是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要体现出教师雄纳海川、尊重学生的广阔胸怀;三要耐心。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激烈的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表,尤其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达到熟练、精确的地步,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真正地意识他们思想的价值。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能实现心灵的应答,才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了。切记: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怀、温暖和理解,要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情感,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来接纳。3、做好班主任光说教是不行的 发送短消息 UID30225精华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有人说:“不变的老师,流水的学生。”走过了多年的教学生涯,我要说:“老师也要变,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让我们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枯燥的说教第一二次有效,第三四次那就只能算唠叨了。事实胜于雄辩,与其喋喋不休地灌输理论,不如让事实证明一切。善于从生活中截取事例,运用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眼有所见,心有所悟,这比说教要管用得多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自主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有助于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民主、自主的意识。要学会巧妙的使用表扬和批评,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说要会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成长进步。班主任在使用批评时,要多一点含蓄,比直截了当效果会更好。有人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所有的教育是徒劳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切忌道理一堆又一堆,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了,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正像学习案例中所说的既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既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既要科学地表扬,也要艺术地批评。而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表扬真的是太吝啬,我也要养成表扬学生的习惯,多用大拇指,不用小指,注意选准表扬对象、找准表扬内容、选择恰当的表扬方法。在批评中要把握批评的基本原则: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批评中也要选择适合的批评方法,还要选择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努力让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更讲究。 四、注重思想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与情感熏陶1、简略描述学生思维模式2、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陈静: 【内容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培育好“以德治国”的接班人,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做好中学生德育教育,必须坚持有情、有理、有形、有度,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把握时机,循循善诱,加强实践。【关键】中学生;德育教育;方法;途径引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坚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培育“以德治国”的接班人,已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学校德育工作为教育人服务,必须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如今的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攀比意识强。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艰巨的工程。作为教育一线的德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必须先知己知彼,摸清每个学生的底细,然后再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不管教育什么样的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坚持几点原则:一、要有情 就是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心心相印的新型关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同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感情。教师要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牢记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同学校的形象紧紧相连。有了这种感情,就具备了做好工作的基础,就能从感情上和学生打成一片,从心底里赢得学生,把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同学生的意愿紧密地结合起来。相反,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板着面孔训斥人的德育工作者,最多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学生不会同他讲心里话。二、要有形 就是树之以形,以形动人。我们都知道榜样具有直观性和示范性,有利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特点就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树立榜样能在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一个先进事迹,一位模范人物,一个英雄形象,都是一面旗帜,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一种精神,悟出一个道理,解开一个思想疙瘩,可以从中学到爱人爱己、激发奋进向上的思想,树立起热爱班级、为班级服务的责任感,给社会上的精神文明带来良好的效应。我们要充分利用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革命先烈、民族精英、英雄模范等人物可歌可泣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事迹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如:坚持以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李四光、钱学森等为祖国富强而学习,把知识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事迹,调动学生力求上进,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用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徐洪刚见义勇为等榜样形象来感化、陶冶我们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做一个正直磊落的人,从教育教学、待人接物、文明礼貌,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言语到举止等方面给学生树立最直接的榜样,让学生从中受到零距离的感染。三、要有理 就是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俗话说“木不钻不透,理不讲不明”,作为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把“为什么”的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应先讲具体的小道理,再讲大道理,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事实告诉我们,为个人考虑的小道理是要讲的,但为班级,为学校着想的大道理更要讲,如果跳不出个人或小集团的圈子,就容易迷失方向。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从来不一味地说教,都是就事论事,要求学生不要只知道说对方什么什么不好,而是让他们先想想自己哪儿做得不对,接着进行换位思考,想想应该怎么做,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再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想想这样做在班中会造成什么影响,对班级的荣誉有什么危害。这样,学生更容易认识到事件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四、要有度 就是方法适度,恰到好处。常言说,走棋看五步,我们德育工作者也应看今天,想明天,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既要做到警钟长鸣,又要有度。 我们天天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个性有差异,条件有不同,思想更是千变万化,所以用一种模式做德育工作,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疙瘩”症结等对症下药。有的需要“和风细雨”,有的需要“严肃批评”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中学生,如果试图用开一次会,学一篇文章的办法取代长期而艰巨、复杂而反复的德育工作,就降低了德育的价值,就难以更好的发动学生、组织学生,把德育工作做到家。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们应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比如开展 “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主导,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应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 “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建议学生为父母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或者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借以表达出对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生活细节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