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游戏中开发初中生的情感潜能.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1628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心理游戏中开发初中生的情感潜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心理游戏中开发初中生的情感潜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心理游戏中开发初中生的情感潜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心理游戏中开发初中生的情感潜能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吴晓芬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情感和情绪对人脑的发育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学习,更会影响身体健康。在学习活动中,情绪引起注意,而注意驱动学习。尤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容易冲动,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学校和班级中,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让学生掌握如何控制他们的情绪,并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自我调节,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心理教师,要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一、值得注意的心理健康测定数据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据某直辖市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学生中有34的人有心理障碍,125的人有心理缺陷,281的人有心理失常。青少年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身心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特别是面对中考升学率这一“指挥棒”,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家长希望子女成龙、成风造成的压力,使得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排解、消除、矫治,这样一来青少年中心理不健康或不完全健康的现象就更严重。面对众多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眼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从2004年9月起,我连续三年为初一两百多名学生作了心理健康测定,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测试的量表是SCL-90(心理健康自测量表)。心理健康综合评估:2004年,存在焦虑、抑郁、敌对、自卑、强迫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32、86、48、97和122,2005年则分别为165、109、52、125、169,2006年分别为181、124、65、182以及192存在明显呈上升的趋势。2005年9月,我以初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两个班级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其中,实验班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为159、112、58、124和171,对照班为168、105、56、128和165。二、值得注意的心理问题(1)学习焦虑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财富的丰富并没有带给学生“幸福感”,相反知识经济的挑战,就业形势的严峻,中考差一分就意味着择校、升学等困难和经济负担的加重,这一切都客观地摆在如今的初中生面前,学习竞争使得他们不敢懈怠。考试前的极度焦虑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学生由于考试焦虑甚至出现了躯体化的症状,如心跳加快、腹痛、失眠、冒冷汗或脑子一片空白等,甚至出现手脚痉挛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得了焦虑症。(2)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标志,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个性的发展、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情感。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私,学生之间成为单纯的学习竞争对手,许多同学发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人心冷漠,与人交往不得不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再加上学习竞争的压力,使学生交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交往的内容比较单调。人际交往的困惑还表现在代际交往方面,初中生渴求家长、老师的理解,他们不喜欢简单的说教,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和他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有的学生与老师处于对立的紧张关系中。学生们在期望师长“理解”的同时,却很少能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由此出现了所谓的“代沟”,甚至因为父母或老师的批评而出现了敌对情绪。人际关系的烦恼更表现在异性同学的交往上。初中生性生理发育日趋成熟,性心理在急剧发展,渴求与异性交往,但往往难以把握正常交往的度和理智控制交往心理,需要教师或父母予以关心、引导。(3)过分关注自我形象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初中生越来越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高矮、胖瘦、美丑都是他们关注的内容。注意“包装”、追求名牌成为学生消费中的一大潜流。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容貌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而出现了自卑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关注自己的内在形象:能力、实力、特长、爱好,想“露一手”但又露不出手,如再加上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是就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和生活缺乏自信心,悲观的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游戏的“策略”研究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法,并将其作为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心理游戏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心理游戏中,学生不矫揉造作、不紧张拘谨,能非常自然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1首先,心理游戏的难易程度要恰当。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对过去经历过而且获得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游戏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先让学生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游戏,逐渐加强难度,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其次,要引导、帮助学生懂得快乐情绪的重要,懂得快乐需要自己体验,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快乐、生产快乐、体验快乐的方法;学会分析自己烦恼的原因,学会去除烦恼,变烦恼为快乐,讲述自己快乐的经历。3心理游戏设计举例。(1)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学到一些东西。所谓的“自然而然”是指不刻意标榜出“学习”的目标。一旦一个“活动”的过程被贴上“学习”的标签,则该“活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非游戏的过程,两者的差别是心态上的“紧张”或是“做作”。因为,当学生过去的游戏经验都是正面的居多,所以在心态上就比较自然和愉快。所以我在上跨越代沟让学生学会代际交往时,就设计了一个心心串联的游戏。心心串联目的: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代际沟通的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游戏规则和程序:每人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曾有的烦恼和苦闷写在纸上,写好后统一放在一个箱子里打散,然后轮流依次抽取一张纸条,把纸条上所写的问题和自己的解决方法和大家交流。游戏的过程充满了欢乐、游戏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加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内在的情绪状态,避免一些同学在谈论家庭关系时出现的尴尬。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彼此学习到一些人际相处、尤其是代际沟通的能力。情绪病毒目的:了解负面的情绪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开来。游戏规则和程序:所有人围成一圈、闭上眼睛,老师走几圈,然后拍一下某个学生的后背,确定“情绪源”,注意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学生们睁开眼后,散开,自由交流,提醒他们尽可能和更多的人交流,“情绪源”通过瘪嘴的动作将不安情绪传染给三个人,其他人一旦感染,就再次传染给另外的三个人,5分钟后,看结果。第二轮:制造“快乐源”通过微笑传递快乐,方法基本同上。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都体会到情绪的感染力是很强的,保持微笑是人际交往的秘诀之一。(2)有助于增强自信、发挥创意的游戏在游戏的世界中,真实和幻想的界限非常松散,任何真实世界的东西,都可以相信成自己所希望的内容,让参与游戏的学生在“真”和“假”之间尽情的驰骋,使他们感到仿佛是游戏世界里的主宰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部落语言目的:促进成员间的沟通,发挥学生的创意。游戏规则和程序:5-6人一组,每个小组组成一个部落,自创一种语言,必须是其他人听不懂的,然后所有的人都蒙上眼睛,自由走动,在老师说开始后,去找自己部落的成员。结束后,请找到同伴的学生和没找到同伴的学生分别来谈自己的方法和体验。(3)有助于调整自我认识的游戏游戏也可以增强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发展。印象卡目的:加强对自我的认识,解决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游戏规则和程序:4-5人一组,发给每人4-5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给人留下的印象和对别人的印象,然后进行交流,为什么有的同学设想自己给人留下的印象和别人的看法差别很大?说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认识的不足。(4)有助于促进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游戏游戏是一种情境,在情境中发生的人际互动,可以让学生感到一种“控制感”,虽然许多游戏都会分出胜负,但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矮人走路目的:促进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游戏规则和程序:自由组合,3-4人一组,每人持半蹲的动作,前面一人坐在后面一人的膝盖上,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先走到终点。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谈成功或失败的体会。要顺利地完成这个游戏,事先充分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动作才能保持协调一致。游戏结束后,通过反思使同学理解团结协作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反馈中,学生普遍反映非常喜欢心理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无所顾忌地谈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游戏中,能轻松自然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课题实施两年后,我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班则无明显变化,具体情况见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