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1528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 成语复习【复习目标】 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知识讲解】 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褒贬色彩不同的 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 【复习时间】12课时 第一课时高考成语干扰角度解密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 1、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 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 捉襟见肘 未雨绸缪 自惭形秽 如数家珍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殚精竭虑 美伦美奂 炙手可热 一劳永逸 望其项背 处心积虑 火中取栗 拭目以待 莘莘学子 不孚众望 趋之若鹜 万人空巷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熟悉高考成语设题的干扰角度 解密之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如: 例1、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例2、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中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然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例2 中“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耸人听闻”“骇人听闻”,“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等。 解密之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如: 例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蔚为大观”“蓬荜生辉”。 解密之三: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如: 例4、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解密之四:违情背理,不合逻辑。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还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如: 例5、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莘莘”为“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何言“一个”?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安步当车” 。 解密之五: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如: 例6、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本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改为“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蠢蠢欲动” ,“雨后春笋”“有口皆碑” 等。 解密之六:叠床架屋,语义重复。 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 例7、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解密七: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8、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题) “非非”,佛家用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想入非非”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 ,“淋漓尽致” ,“指手画脚”“不三不四” ,光怪陆离 等。 第二课时复习要点 历年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平时对成语的练习、积累,都要注意。 (一)了解成语的特点。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 成语在一般情况不能改变结构。但在特定的场合中,某些成语结构可以活用。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同工异曲异曲同工,每下愈况每况愈下。 但如果由于变动结构而改变了愿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 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 (二) 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含义 例1、不刊之论:“刊”指消除,“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这个成语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刊登”“刊载”,那么把这个成语解释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2、登堂入室:“堂”指古代宫室的前屋,“室”指古代宫室的后屋。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入室”比喻达到最高境界,“登堂”仅次于“入室”,整个成语比喻造诣逐渐达到高深的程度。 (三)弄清成语超常运用的特殊性 对成语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规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规用法。如果被成语的常规用法束缚,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变通,就会误入歧途。如 “想入非非”和 “不孚众望”就属非常规用法的考查。有些同学只知道“想入非非”常规用法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却不知道它的非常规用法指想象进入到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境界,结果失误。这是不改变成语词素而改变成语的常用含义,广告用语常用这种修辞方法,如说该厂的牙刷坚固耐用,可巧用成语“一毛不拔”。第三、四、五课时弄清用错的类型 成语使用时应注意成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成语本身的词素含义,成语的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成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根据历年高考考试的特点,熟悉这些出错的类型,适当积累和练习,就能有的放矢。 1、不明整体,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例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例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5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例6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句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5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而“固若金汤”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6“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 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 2、反用其义 例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辨析: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3、褒贬颠倒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3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4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 3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4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例:这个政府(国民党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 “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4、使用对象配错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例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辨正: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5、误用典故 某些成语来源于典故,来源于古诗文,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果不懂得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那么就容易误用。 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辨正:中“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中“让梨推枣”,用指兄弟关系友爱,不用于母子关系。 6、人称或角度不当 例厂长的发言确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辨正: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以第三人称叙述。 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7、不分程度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例3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辨正:句中,“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句。 “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用在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3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而本句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词小用”的毛病。 8、缩小词义使用范围和数量关系 (1)顾此失彼。 如:“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雷部队已伤亡200多人。”(“生死攸关”是指生和死两个方面,而从整个句意来看,强调排雷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包含“生”,顾此失彼而造成失误。) 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并不代表各种花卉。) (2)语义相左。 如:“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语含义相悖而误。) 9、尊卑关系颠倒 例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辨正: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中,“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 10、比喻不当,在理解愿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了解该成语的原义和比喻义,使用时就不会出差错。 李代桃僵:语出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来是用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例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例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辩正:中,“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诲”。 中,“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11、搭配不当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辨正: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12、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例在那磋砣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例节日的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辨正:中,“磋陀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牵强。 中,“美轮美奂”:形容屋宇华丽、高大众多。句中将此词用以形容灯光,实属附会之词。 13、似是而非,彼此误代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例:“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这两个成语只有开头的一个字不同。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而“耸人听闻”还有“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的意思。如:“他们散布了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企图扰乱人心。”这句中的“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因此用“耸人听闻”来与它搭配是恰当的,如果用“骇人听闻”就不确切。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例:“功亏一篑”与“前功尽弃”,这两个成语都有“最后未能完成,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的意思,而“前功尽弃”这个成语本身并未指明以前的努力为什么白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如“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松动,否则,功亏一篑,实在可惜。”“炸城的工事也遭到了好几次的顿挫,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例4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例5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辨正:中“无可厚非”应换为“无可非议”。 4中“另眼相看”应换为“刮目相看”。 5中“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若换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另外,像以下成语也容易误代: 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梦笔生花妙笔生花; 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首屈一指屈指可数。 14、词不达意,自相矛盾 例: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3这次演出比较成功,只是个别动作有点装腔作势,不自然。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 (2) 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高考试题示例 1、(2004年江苏)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2005年江苏)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3、(2006年江苏)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申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二、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例7: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例8: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10: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球队望其项背。(98年全国卷)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3: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5: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 例16:“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应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开朗”“粉墨登场”“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第七、八课时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具体地说,就是: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 (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全国)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92全国)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5)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全国)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95全国)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 想象力、(91全国)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苦衷要告诉我一样。 (3)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4)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5)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例如: (1)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4)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验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课堂反馈】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醒了。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第九课时成语使用中的八忌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应用比较广泛。高考试题中一般设为第四题-成语的正确使用。但由于数量众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在成语的运用上,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示。 一 忌望文生义: “美轮美奂”是形容建筑物多而又高大华丽,而不能误作“美丽极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而不能误认为“人都在家里呆着”。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误以为“冲在最前面”。 “洛阳纸贵”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而不能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文不加点”是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速度快。而不能误以为“文章不加标点”。(2004北京高考卷) “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而不能误以为“太不令人满意”。(2004湖北高考卷) “五风十雨”是形容风调雨顺。不是形容风大雨多。 “如坐春风”是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而不是沐浴春风。 “百里挑一”是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而不能误以为极其缺乏。(2005全国高考卷) “高山仰止”是品德高尚的人,就会被人敬重仰慕。而不是“止步不前”。(2005浙江高考卷) 二 忌感情色彩不当: 例如1998年考的“处心积虑”,1997年考的“趋之若鹜”,1995年考的“无所不为”都是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此外还有“一团和气”、“上行下效”、“改头换面”、“弹冠相庆”、“饮鸩止渴”、“始作俑者”、“巧舌如簧”(2005江苏高考卷)、“罄竹难书”、“擢发难数”、“沆瀣一气”、“捕风捉影”(2004全国高考卷iii)等都是贬义词。 三 忌词义轻重失当: 例: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然“有些缺点”,就可以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用轻了,应该用表示“不可多加非难”或“无可厚非”方妥。 四 忌适用范围、对象不当: 例1、家用电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高考)“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很盛。贬义词,这里误作“抢手”之意,也明显不合词的适用范围。 例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高考)“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这里误用作指刻苦学习的楷模,显然不合词的适用范围。 此外,“气宇轩昂”指人的气度不凡,强调对象是人;“举案齐眉”指夫妻相敬;“含英咀华”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精华;“天马行空”指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细腻生动;“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子(2004福建高考卷);“侧目而视”只指愤怒、害怕的心理;“七手八脚“多指许多人忙着做某事,而不指一个人;“鳞次栉比”多用于形容房屋等密集(2004湖北高考卷);“抛砖引玉”只用于自谦(2005广东高考卷)。“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强调对象是大家,主语不能是一个人。 五 忌词语搭配不当: 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它词语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1、他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是贻笑于大方的省略,是被动句,与“被人”重复) 2、一位“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意思。不能与“一位”搭配。) 3、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和颜悦色形容和蔼的脸色,不能修饰目光) 4、他孑然一身地独自一人在街上走着。(“孑然一身”与“独自”重复) 5、对这件事,他在心里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不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所以它与“在心里”重复) 6、这是我刻骨铭心的难忘之事。(“刻骨铭心”与“难忘”重复) 六 忌不合情理事理: 例: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地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身临其境不合情理,别人不可能对“你”的事情身临其境) 另:“安步当车”不能用于紧急情况;“相濡以沫”一定用于患难之中;“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形容人工作品,指技艺精湛高超。 七 忌关键词理解不准: 不刊之论:刊,更改,删改。不可改变的言论,喻不可磨灭的言论。 文不加点:点,涂改,而不是标点。 不足为训:训,准则,而不是教训。 屡试不爽:爽,差错,而不是爽快。(2005江苏高考卷) 望穿秋水:秋水,指眼睛。 一文不名:名,指占有。(2004北京高考卷) 八 忌不合惯用句式: 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高考) 句中“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中,此用与肯定句中,不恰当。另“相提并论”、“等闲视之”、“同日而语”、“无时无刻”等都用于否定句 第十、十一、十二课时习题讲解教学目标:通过多练,让学生尽快熟悉成语错误的各种类型,掌握答体技巧 通过多练,让学生产生读题时的语感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及语病题汇编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安徽卷)【答案:C】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广东卷)【答案:D】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3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福建卷)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含有“明”字的成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答案示例:“明人不做暗事”,赞扬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明哲保身”,多指为了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湖北卷)【答案:A】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C双塔镇医生王东东为了敛财,公然宣称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预防EV71疫病。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江西卷)【答案:A】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全国卷二)【答案:C】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全国卷一)【答案:B】A土耳其举重选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