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浔阳即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937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塞鸿秋浔阳即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塞鸿秋浔阳即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塞鸿秋浔阳即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塞鸿秋 浔阳即景教学设计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 许延焱一、 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古代诗曲四首第三课时二、教材简析:本课中四首诗曲以写景为主,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分别描绘了梅子黄时的三衢道、春雨添花的小溪深处、新月初上的浔阳、暖日和风中的庭院楼阁。所描写的景象、景观,画面清晰优美;所使用的语言或色彩浓郁,或简练朴实,是学生积累词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极好凭借。其中塞鸿秋 浔阳即景为元代文学家周德情所作,此曲为写景之作,写作者初秋傍晚登浔阳城楼所见。作者选择了客观的角度,采用了富有动感的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塞鸿秋”为曲牌名,“浔阳即景”为题名、点出本小令的内容。作品描绘了两幅山水画:一写白昼,一写月夜。前者以长江为主轴,点染青山、白帆、飞瀑,紧扣一个“疾”字。后者动静结合:新月如扇,大雁一字排空,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这首小令词采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连用五个“如”字,想象丰富,笔力雄放,确乎“如玉笛横秋”。 起首两句属于远眺。 三、四两句移近了视界。五、六两句写天空浮云和月亮的变化明灭,是仰观的背景,更是表现时间的流动。题全曲笔势排奡,形象简洁,比喻精到,不愧为散曲的写景杰作,而音韵浏亮,也符合作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所提出的“既耸观,又耸听”的度曲要求。三、设计理念:1.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增强语感,真切地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受到美的熏陶。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3.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与朗读结合让学生发自主学习的能动性。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人的情感。四、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五、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创设与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感悟小令的优美意境;在合作中探索,在探索中领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用修辞手法,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六、教学流程:(一)、诗文鉴赏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师:古香古色古风古韵,在这古韵悠长的古曲这中,让我们来欣赏几首名家诗词片段:第一段:选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生:齐读师:潇潇细雨,习习凉风,皎皎明月,潺潺水声,诗人笔下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生:秋季。师:第二段: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登高生:齐读师:凄风猿哀啼,倦鸟归去来,叶落无觅处,江水滔滔白,这首诗描写的又是哪个季节的悲凉呢?生:秋季。第三段:选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生:齐读师:天高云淡,黄叶铺地,斜阳之外,芳草无情,这一阙词又描写了哪个季节的凄清呢?生:秋季。师:正是这一个秋字,让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容,写下了许许多多传世经典的悲秋赞秋之作。唐诗中有,宋词中有,元曲中也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与唐诗宋词鼎足举的元曲之中,去赏析元代文学家周德清的一首元曲小令塞鸿秋浔阳即景(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理念:通过对古诗的鉴赏,先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古香古色的诗文世界,创设一个充满古风古韵的情境,并自然导入到本首小令的描写季节,为学生学习下文做好陈设。(二)检查预习,自由朗读,在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点1、师生共同预习并互相交流。师:课前,老师自己做了一份预习作业,请同学们分享,请大家快速阅读大屏幕上的资料,说一说从资料中你了解了什么?(出示课件)生:读,汇报师:课前,老师也为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谁能将你的预习结果与大家分享?生汇报预习结果。设计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转换教师角色,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激发学生的欲望。师:看来同学们也都认真地完成了课前预习工作,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就让我们自由地、认真地朗读这首元曲小令,边读边数一数小令共有几句,圈一圈小令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开始:生读后汇报,师板书:江、山、帆、泉、云、月、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品读这首小令,互相探讨下,诗中的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它们的描写顺序是什么?生交流汇报,师板书:远、近、地下、天上、动、静 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设计理念:通过自由读、品读,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抓住文章主线景物,率先体会写作手法,为下面的文章鉴赏分析作好铺垫。2、鉴赏元曲,读中感悟。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作者以由远及近、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动静结合的描写了七种景物,现在就让我们从作者的视觉角度出发,逐句品味这首小令,请同学们齐读开篇两句。(生读)师:说一说你最喜欢这两句中的哪个词,为什么?生逐一汇报,师借机指导学生理解万里、数点、白如练、青如淀等词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出示课件)师:你还知道哪些词来描写江面和群山的?(此处练习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语言积累)生:答师:那么你能不能像作者一样也用几个字就能概括出江的特点和山的特点?师:可见作者在语言的使用上是多么精炼,他仅用了万里、白如练,数点、青如淀就高度概括出了山水特征,勾勒出了整个浔阳江头的远景,突现了宏大的气势与山水的壮丽,现在谁能用朗读表现此间山山水水的壮观景象?师创设情境指引:(1)、带着你想象中的山水模样读(2)、听山水的声音读(3)、感受山环水绕下的大自然雄伟景色读生采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师:在这样的山水图里,近处的江帆与飞泉又是怎样打动我的心的呢?找同学读第三、四句。师:在这两句中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生找到几片、疾如箭、千尺、飞如电这几个重点词,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特征。(出示课件)师:在宁静的江面上飞驰着几点白帆,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耸立的群山中飞流直下千尺山泉,好似闪电一般,这样的速度与力量我们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疾驰的帆,飞流直下的箭,同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读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师:此时的飞瀑流泉还让我们想到了哪位诗人的著名诗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逐渐熟悉对联想方法的应用)生联想:唐代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师:同学们,江面是静的,帆是动的,群山是静的,作者巧妙地将动与静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的地上秋意图,让我们齐读前四句。生齐读。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然地结合写作方法学习并鉴赏元曲小令,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巧妙,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抓重点词,展开想象分析的学习方法。3、巧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思维互换;师生合作,读中再悟。师: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将笔墨落到了秋夜的晴空之中,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后三句,自学要求:(1)、圈出句中的重点词。(2)、描给这三句所描写的夜空秋色画面。(3)、找出句中的动静结合点。生汇报(出示课件)师:谁能用朗读链接作者的心灵世界,感悟浔阳江头的夜空秋色?引导学生感受晚云的流淌变化,新月的柔情似水以及雁阵的宏伟壮观读,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师:至此,这首小令所描绘声绘色浔阳秋夜图已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现在,老师想读景物部分,大家来读描写部分,读时想一想,你所读的描写部分都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师引导接读,生读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比喻、排比、对偶)师再次与生合作接读,想一想,这一曲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转换角色,以作者的角度谈感受。设计理念:学生运用自学的方法,在合作中交流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师生合作中增强师生学习的互助平等关系,加深师生情感,促进学习效果。4、语言创设情境,全文诵读;强化整体感知,情感升华。(出示课件,配乐)师:同学们,这一曲小令,一句一景,高度凝炼,篇幅虽小,尺幅万里,我不禁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多么想再次聆听这天籁之音(生读)师:这一曲小令,妙用笔墨,构思精巧,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我不禁赞叹:笔墨无思人巧思,山水无情人有情。我多么想再次纵情于这山水这中(生读)师:这一曲小令,直抒胸臆,将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发的淋漓尽致,将浔阳江头秋色夜景描写的呼之欲出,让我仿若身临其境一般,我又是多么想化身为雁、倚云伴月,寄情山水赋秋歌(生读)设计理念:至此,全文已分析鉴赏结束,学生在教师优美语言的情境下,在意境深远的古曲中连番诵读小令,能够促使学生在整体上感受文章的魅力,体会文字的精妙,想像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一次又次的朗读中情感得以迸发和升华。5、作业布置:改写、仿写,思维无限的拓展与延伸,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师:一曲小令字字珠玑;一曲小令回味无穷;一曲小令一次次拨动我们的心弦,撞击我们的灵魂。在这里,老师有一个想法,课后,让我们在日记本里将曲小令改写成一篇短小的散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仿写小曲小令,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秋景,去成就我们的想像,我们的热爱,我们的塞鸿秋家乡即景。设计理念:通过改写和仿写,可以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作者笔下的浔阳夜景描写于笔下,思维得到拓展,并对一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加以提升;作业分两个层次,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六、板书设计:江 帆 远 近山 泉 地下 动、静结合 天上云、月、雁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