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的实和评价的实践经验.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653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的实和评价的实践经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的实和评价的实践经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的实和评价的实践经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longjianliang中建三局*公司摘 要: 本文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危险源辨识现状和不足这处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对风险评价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对落实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关键字:施工、危险源、识别、评价建筑业是一个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充分地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行当的风险评价,形成项目的危险险源清单和重大风险清单,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避免或减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以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标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一、 危险源辨识现状分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可概括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的行为,尤其是作业人员的行为;第二类是物的状态,而物的状态又受到管理人员的行为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组合。在进行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是“重物轻人”,即注重物的状态而轻视人的行为。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在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的满分分值分中,安全管理仅占分。各专项检查评分表中,主要强调物的状态。虽然这些物的状态反映了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但反映不出作业人员的行为。而在安全事故的原因中,作业人员的行为显然是第一位的。充分的危险源辨识,应从人的行为找根源,从物的状态找原因。辨识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进场人员、所有的作业区域、所有的施工机具、所有的施工过程,以及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危险源应体现“根源或状态”,延伸到末梢,不能过于简单笼统。关于危险源的分类名称,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划分了个大类个小类,每个小类中又包含了多种根源或状态;而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又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共类,两个标准之间的分类不对应。前者分类比较科学,但与习惯说法不一致;后者与习惯说法一致,但只是事故的表现形式,没有反映出“根源或状态”。施工企业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用前者的方法和习惯的说法,规定常见的危险源分类和名称,以便于识别和控制。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以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为主线,识别与之相关的人员、机具和活动的危险源,然后对相关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辨识某一具体作业活动的危险源时,应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他人伤害三个角度考虑,防止漏项。但要注意危险源的辨识要做到粗细适中,既不能粗到一个公司仅有几十个危险源,也不能细到将每一个细小的活动都包括进来,导致危险源过多,例如西安有一家建筑公司将本企业的危险源识别过细,结果辨识出一千多个危险源,看一遍都要花很长时间,反而不利于实际工作对危险源加以控制。从西安分公司各施工项目危险源识别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文件学习理解不够,在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时没有条理性,二是对作业环节、作业过程没有做全面分析,三是有的作业环境经过改造后,没有对新的危险源重新辨识,存在着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的问题,四是参与识别的人员普遍不够重视,有应付思想,五是参与识别的人员不够全面或本身施工实践经验和安全管理经验不足。二、危险源辨识改进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1、成立专门的危险源识别小组。公司级由本系统内和从外部聘请的专家、有长时时间施工现场经验和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并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最好有内审员证)组成。分公司可由现有的全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生产经理、安全科及每个项目抽调一名熟悉工程特点,有施工和安全管理经验的人,以及公司委派的一名专家共同组成。项目识别小组则由分公司委派一名内部专家以及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员和各个施工工长及其他有施工经验的人组成。2、识别小组识别前应再次就识别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学习,并强调危险源识别的重要性以及识别人员的职责,使每一位识别人员能重视这个活动,做到认真对待。3、识别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完成所有的相关资料收集。识别过程可以采取先分散后集中的形式,先将识别表格分发到各个识别人员手中,进行个人识别,再集中讨论,形成总的危险源识别清单。4、要充分发挥公司和分公司接受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内部专家的的知识和能力,按正确的识别方法,对公司和分公司所有曾经施工的工程类型和施工特点,按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如: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对各种工程类型、各种作业场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分析,要考虑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编制出一份最全面的公司危险源清单,涵盖各分公司存在的危险源清单。公司将这份清单进行内部公开发布,各分公司在此基础上对分公司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在,主要是将公司发布的清单中,分公司过去、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完全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删减,然后发布分公司的危险源清单。同理,项目根据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在分公司危险源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删减,然后制定项目的危险源清单。三、风险评价要恰当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有重点地进行风险控制。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有以下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定性评价不是简单“拍脑袋”,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定量评价方法是“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这种方法考虑构成危险源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取三者之积来确定风险值(),并规定不同风险值所代表的风险等级。 定量评价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却难以确定各种因素的准确数据。对各种因素数据的确定,也需要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对同一作业,不同的人员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对重大危险源评价在用LEC方法判定时,对同一工艺过程危险源分析时L、E、C的取值存在误差较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区别。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利弊,施工企业应综合采用,互相补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般采用定量评价法比如先进行定量评价,再进行定性评价作补充或调整,综合确定评价结果。从西安分公司的实践来看,基本上都采取定量评价法,但执行中偏差较大,不同人打分出现了很多1000以上的得分,那工程基本上都要停工了才行,结果又只好回头来调整分数,显得很不严肃。为了做到科学合理地评价重大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慎重选择风险评价人员。评价人员应从识别小组成员中择优选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较丰富的施工现场管理经验,对各种评价方法昨本工程施工方法十分熟悉。评价人员必须是奇数,这样在出现分岐时可以投票决定某一项重大风险。2、重大风险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项目评价出重大风险后,报分公司备案。分公司汇总后形成分公司重大风险清单,再向公司报送备案。3、先定性评价后定量评价。尽管贯标多年,实际上对定量评价真正掌握的人还是比较少,掌握的人理解也不一样,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凑数字的现象,结果也不理想,明明是个一般风险打分出来成了重大风险的事经常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先定性找出重大风险,例如建设部规定的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是要进行专家认证的方案全部应确定为重大风险。在定量评价时,对已定性的重大风险可以给予较高的评分,其他的风险源给分时要根据项目实际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反复进行讨论,力求合理,不能任意夸大给分,在不能形成统一意见时应投票决定。最后的评价记录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形成评价记录。4、控制重大风险数量。重大风险如评价过多,不利于重点控制措施的落实,会分散风险控制的力量。因此一般房屋建筑项目重大风险不超过20个是合适的,也是合理的,有利于重大风险重点控制。在实际定量评价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得分超过70分的现象,因此在定量评价所得的得分可以考虑达到四级时才作为重大风险进行管理,三级及以下均作为一般风险控制。5、重大风险评价出来后应在项目先进行公示,广泛接受和征询职工和监理方、分包方的意见,尽可能在各方认可后再确定项目的重大风险,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四、结束语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改善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而全面识别危害源、准确评价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进一步进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实施体系的基础。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反复思考找出不足之处并持续改进,力争做到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准确、科学、合理,为危险源预控措施的制定以及危险源控制提供依据,有的矢地进行安全管理。说明:本文作于2007年,曾获中建三局企业管理论文优秀奖。本文部分观点可能不符合现今的安全管理的新思维新观念,但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是本人工作中的实践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